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也经常动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写作的进步。”所以作文课上,语文教师要积极主动“下水”,通过自己的“下水”,去了解学生作文中的种种问题,去发现学生作文出现问题的“结症”,从而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最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教师下水,既可以彰显教师个性魅力,又能提高学生成绩。
作为语文教师,最吸引学生的一项必备的才能就是能写文章。如果语文教师只是在讲台上“开口说空话”,叫学生如何把作文写好,而自己却不能够写出好文章,甚至是写不出文章,这样的语文教师是无法让学生真正信服的,即使他在其他方面做得很出色,也难说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身为语文教师,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就得写一写“下水作文”,让学生有“样”可学、有章可循。
我的一个朋友任教高三时,每次模拟考试都和学生同场同题作文,然后把这些文章整理后在《演讲与口才》或当地报纸上发表了。当学生拿着这些文章在教室里传阅的时候,她发觉他们的目光与以往的“轻视”不同了,崇敬和钦佩成分明显增多了,甚至有几个学生在他们的周记里明确地表达崇拜之情:原来我们语文老师这么厉害,这么有“才”,真了不起!可以说,这位以往“不起眼”的女老师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就是由于她敢“下水”,她爱“下水”的缘故。这就是教师个性魅力的作用。不难想象,因为学生崇拜她,所以这位教师以后再和学生探讨如何作文的时候,学生非常信服,毫不怀疑。于是,作文的效果越来越好,语文成绩逐步提高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二.教师下水,不仅能严谨自己的思维,还能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语文老师高高在上的拿着所谓的作文“秘诀”,一个劲地交代学生作文方法和技巧,头头是道、口沫横飞;但学生的习作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也没有收到教师的预期效果,依然问题多多。试问,语文老师为什么不放下架子,亲自“下水”?也许,你就会发现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写好一篇符合要求的考试作文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自己体会到作文的困难之后,才能在作文评析中对症下药,达到药到病除、妙手回春的效果。
两年前我任教高三时,一次模拟考卷的作文题是一副漫画,题为“伯乐爱马图”,画中的一个微弓着身子的男人,一排栅栏,一匹矫健的马,图片下文字显示为“伯乐爱马图”。左边提示语中,“伯乐‘爱’马图”的‘爱’字,特别加了引号。稍不注意,这个引号很容易被忽略。我当时看到图画的第一反应是:难道是讲人才重用的问题?常规思维,伯乐与千里马之间就是识才者与被识者的关系。可是,图画中,为什么这匹健壮的马的马蹄要用布包起来?这又象征什么?提示语中,“爱”字为何要加引号?用意何在?该是一种否定或者反语吧!那么主题可能是关于爱的方式“错爱有罪”、“爱我就请放开我”、“放飞手中的线”、“不要让爱变质”、“虽曰爱之,其实是害之”。当前父母溺爱泛滥,也许这就是作图者的用意,批判这种社会现象。我就这样层层“剥笋”式的追问下去,思路渐渐清晰,主题慢慢地明朗了。后来,作文评讲中,我发现偏题离题的大有“人”在,我们把自己的思路过程跟他们剖析,他们恍然大悟,很快就提炼出了正确的主题,也深受启发:一字一词认真推敲,图文都不能放过,主题确立后,选用哪些素材,才能既扣紧中心,又能不落入俗套等等,这次作文写得非常成功。我通过“下水”,理解了学生审题可能会碰到的困难,深深地体验到了学生作文时“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痛苦,也体会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甘甜。指导学生作文时,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学生写作时才会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三.教师下水,有利于吃透评分标准,也能引导学生正确行文。
据悉,为了准确把握评分尺度,吃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2007年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王栋生老师曾经提议:每一位高考作文阅卷老师当一回考生,亲自写一篇“下水作文”,方可正式阅卷。这种“吃透”作文评分标准的做法,不仅对于阅卷老师有效,其实对每个语文教师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在平时的作文教学时自己不做一个旁观者,而是认真地参与,一起和学生写作文,那么就会更容易发现这些问题,也就更加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逐一落实考场平分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实践作文评分标准,提高学生作文的应试能力和水平。
而我本人,因为自己平时经常和学生同场作文,对于考场作文的评分标准了解得比较细致,把握比较准确,再加上平时也和学生一起做了相应的训练,尤其是教师在作文构思过程中,如何确定主题、筛选哪些材料、怎样安排结构,现身说作文,让学生听起来亲切,写起来有章可循,那么他们学起来也就更加有成就感。所以每次考试成绩一出来,学生的作文得分往往都比较高,超出同级同类平均水平。
王群超,教师,现居广东南海。
一.教师下水,既可以彰显教师个性魅力,又能提高学生成绩。
作为语文教师,最吸引学生的一项必备的才能就是能写文章。如果语文教师只是在讲台上“开口说空话”,叫学生如何把作文写好,而自己却不能够写出好文章,甚至是写不出文章,这样的语文教师是无法让学生真正信服的,即使他在其他方面做得很出色,也难说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身为语文教师,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就得写一写“下水作文”,让学生有“样”可学、有章可循。
我的一个朋友任教高三时,每次模拟考试都和学生同场同题作文,然后把这些文章整理后在《演讲与口才》或当地报纸上发表了。当学生拿着这些文章在教室里传阅的时候,她发觉他们的目光与以往的“轻视”不同了,崇敬和钦佩成分明显增多了,甚至有几个学生在他们的周记里明确地表达崇拜之情:原来我们语文老师这么厉害,这么有“才”,真了不起!可以说,这位以往“不起眼”的女老师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就是由于她敢“下水”,她爱“下水”的缘故。这就是教师个性魅力的作用。不难想象,因为学生崇拜她,所以这位教师以后再和学生探讨如何作文的时候,学生非常信服,毫不怀疑。于是,作文的效果越来越好,语文成绩逐步提高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二.教师下水,不仅能严谨自己的思维,还能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语文老师高高在上的拿着所谓的作文“秘诀”,一个劲地交代学生作文方法和技巧,头头是道、口沫横飞;但学生的习作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也没有收到教师的预期效果,依然问题多多。试问,语文老师为什么不放下架子,亲自“下水”?也许,你就会发现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写好一篇符合要求的考试作文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自己体会到作文的困难之后,才能在作文评析中对症下药,达到药到病除、妙手回春的效果。
两年前我任教高三时,一次模拟考卷的作文题是一副漫画,题为“伯乐爱马图”,画中的一个微弓着身子的男人,一排栅栏,一匹矫健的马,图片下文字显示为“伯乐爱马图”。左边提示语中,“伯乐‘爱’马图”的‘爱’字,特别加了引号。稍不注意,这个引号很容易被忽略。我当时看到图画的第一反应是:难道是讲人才重用的问题?常规思维,伯乐与千里马之间就是识才者与被识者的关系。可是,图画中,为什么这匹健壮的马的马蹄要用布包起来?这又象征什么?提示语中,“爱”字为何要加引号?用意何在?该是一种否定或者反语吧!那么主题可能是关于爱的方式“错爱有罪”、“爱我就请放开我”、“放飞手中的线”、“不要让爱变质”、“虽曰爱之,其实是害之”。当前父母溺爱泛滥,也许这就是作图者的用意,批判这种社会现象。我就这样层层“剥笋”式的追问下去,思路渐渐清晰,主题慢慢地明朗了。后来,作文评讲中,我发现偏题离题的大有“人”在,我们把自己的思路过程跟他们剖析,他们恍然大悟,很快就提炼出了正确的主题,也深受启发:一字一词认真推敲,图文都不能放过,主题确立后,选用哪些素材,才能既扣紧中心,又能不落入俗套等等,这次作文写得非常成功。我通过“下水”,理解了学生审题可能会碰到的困难,深深地体验到了学生作文时“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痛苦,也体会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甘甜。指导学生作文时,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学生写作时才会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三.教师下水,有利于吃透评分标准,也能引导学生正确行文。
据悉,为了准确把握评分尺度,吃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2007年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王栋生老师曾经提议:每一位高考作文阅卷老师当一回考生,亲自写一篇“下水作文”,方可正式阅卷。这种“吃透”作文评分标准的做法,不仅对于阅卷老师有效,其实对每个语文教师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在平时的作文教学时自己不做一个旁观者,而是认真地参与,一起和学生写作文,那么就会更容易发现这些问题,也就更加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逐一落实考场平分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实践作文评分标准,提高学生作文的应试能力和水平。
而我本人,因为自己平时经常和学生同场作文,对于考场作文的评分标准了解得比较细致,把握比较准确,再加上平时也和学生一起做了相应的训练,尤其是教师在作文构思过程中,如何确定主题、筛选哪些材料、怎样安排结构,现身说作文,让学生听起来亲切,写起来有章可循,那么他们学起来也就更加有成就感。所以每次考试成绩一出来,学生的作文得分往往都比较高,超出同级同类平均水平。
王群超,教师,现居广东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