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提高高三政治复习的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tz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2012年高考,如何做好政治备考,提高复习效率,我结合自己的多年高三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瞄准考纲,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考试大纲》是命题人员对考试的一种承诺,记载了试题设计思想与考试特点、方式等大量信息,为此要指导学生认真研读《考试大纲》。要注意《考试大纲》中关于考试内容的规定:有多少考点,从书中找出这些考点,这些考点中哪些是重要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要注意学习《考试大纲》中的例证性试题。这些题目,都是经典题目,都可能是当年高考试题的提前再现。认真领会这些试题的命题特点,思考其解答的思路与方法,学生可以极大地提高解题能力。要注意使用《考试大纲》样卷。在复习过程中认真地、独立地将这份样卷做两遍。第一遍做完后,认真反思不足,反思复习缺陷。又一次认真复习考点内容后,再认真、独立地将这份试卷做一遍,然后比较两次做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解题训练。要注意研读2012年的《考试大纲》和2011年的不同,新的考点,一般是当年的高考试卷命题的高频点,要认真学习。还要研究近三年高考政治试题所涉及的考点,一般来说,每年考查的考点会有变化,不会在某一考点上反复出同一题型的试题。结合当年时政形势,与过去二、三年所考查的考点比较,就可以大致寻找出当年可能考查的考点范围。
  高考综合能力测试突出能力目标,但必须以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铺垫和基础。因此,在平时学习中必须加强对基本概念、原理的准确、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运用基本原理概括、分析实际问题能力。并以此为基点,对内对外发散联系,增强对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构筑学科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能力。
  二、开放课堂,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思维时间和空间
  开放课堂,教师既要按照自己的预设教学流程又不能完全依托于自己预设的教学流程,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展开积极主动的思考和交流。让学生在教师预设的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中生成新的知识和能力。
  从最近高考情况看,试题的主观性程度越来越高,要学生自己提取信息自己描述结论的题目逐渐增多,这就要求在平时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陈述思维方法,不断锤炼语言能力,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延缓判断就是在学生陈述时,教师要耐住性子注意留白,不急于评判,不忙于赶进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充分陈述观点。在交流讨论时让学生自主交流,少讲解甚至不讲解,给学生充分的反思纠偏的时间,真正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增强学生的思维创造性,设问需要发散些,同时要掌握好设问的发散性。有的问题设问指向不够明确,不利于学生集中思维回答问题,因而无法考查学生对知识和问题的理解程度。在教材的选取和问题的设计上,尽可能地放大学生思维的空间。如,必要的图表、漫画等,注意培养学生在多样的情境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把握事物的特征、规则或关系等能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内容也要开放。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最重要的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国内外时事,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直是政治学科高考的特色。高考试题的题干均运用“新情景”编制,这就要求考生们平时必须关注时政,关注国内外重大的典型事件,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和自己成长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对时事政治的敏感性。对此,在教学中要将国内外时政材料引入课堂,要求学生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渠道掌握时事信息,关注社会和生活,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要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采取多种方式呈现复习内容。
  三、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和水平
  “教育是获得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罗素语)。很难传授的原因是运用知识是一种很强的技能,知道了,理解了,并不等于就会运用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学生游泳必须下水尝试,要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就必须进行方法训练,指导各层次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使之达到自动化、技巧化的程度。在把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尤为重要。平时老师上课是理论联系实际,而考试则是实际联系理论,即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说明实际问题。为此,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解答方法和技巧。材料式试题一般要做到以下四点:读懂材料(包括确定中心、分出层次);读懂设问(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联系知识(材料与问题所需原理、知识);组织答案(将课本知识与材料相对照整合出答案)。当然不同的主观性试题也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如带有思辨性质的问题,在解答时总的基本要求:辨清题,再说理,辩证分析最要紧;扣原理,抓实际,最后点质别忘记。一般不要先表态,应在具体分析时加以肯定或者否定。不论哪一类辨析,在具体分析问题时,都必须有针对性地阐明辨别的理论根据,并依据辨别的理论根据具体分析题目的观点或材料对错之处,或者哪些对或不对;或者在什么条件对,在什么条件下不对,等等。根据辨析题的具体情况要求,必要时指明题目中的观点或材料的问题所在。
  四、加强检查,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
  不定期抽查作业,学生始终有任务感,学生会带着问题和学习任务学习,可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动力。定期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了解复习效果,及时总结,采取措施,可更好地加强下一阶段的复习教学。运用这一策略,有利于教师随时掌握学情,加强针对性复习。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深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教训,多方探索,不断结合变化的实际和变化的学生来探究和改进教学模式,就一定能打造实效和高效的课堂。
其他文献
摘 要: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班主任的工作繁重,内容全面,对学生有着更为重要和关键的影响。作者介绍了担任班主任工作后的一些心得。  关键词: 班主任 班级管理 心得    自习课时学生们在教室里,有的在做数学题,有的在轻声地背英语单词。靠窗有几位学生在看小说,看样子被故事情节深深吸引着,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面露微笑。午后的阳光从窗户里照进来,照到他们的身上,泛
《四川党史月刊》1988年第9期载文指出:除了已有很多好文章讲到的:要写出传主同党的关系;要写出传主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要写出传主活动的时代特点和特定历史环境;要恰如
书面表达题在高考英语卷中占25分,是一种控制性写作,它不同于自由写作,不能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书面表达通常都有一个提示,它提供了控制的诸方面。这种控制首先表现在时间和词数的限定上,要求在25—30分钟内写出100字左右的书面材料;其次表现在情景内容的限定上,提示中通常会给出所写材料的目的、对象、时间、地点、情节等要点,这是写书面表达的基本依据;最后体现在文章所用的题材和格式的限定上,如提示
王紫峰王紫峰(1905—):耒阳县芭蕉乡人。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红军第四军二十八团特务连司务长,第三纵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与学生德育教育,学生人格培养与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学校都非常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骨干教
摘 要: 中学生经常错误地理解学习与考试的关系,以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分数代表一切,这种错误的认识,会导致学习时缺乏目标和动力,考试时缺少正确的心态和技巧。本文就这一现象作了必要的研究。  关键词: 正确心态 高效学习 非智力因素    经多年教学实践,我觉得中学生要想学习、考试顺利,成绩优异,就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看待学习与考试  学习是人类发展的主要途径。首先人类的生
摘 要: 随着艺术高考热潮的不断升温,音乐考生数量呈上升趋势,怎样才能使考生在专业考试中取得高分,是摆在每位指导老师面前的问题。本文从嗓音划分、曲目挑选、歌曲处理、临场发挥等方面作分析,使教师在指导考生备考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充分准备,使考生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关键词: 艺术高考 声乐 备考    近年来,随着艺术高考不断升温,参加音乐艺术高考的考生人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在
摘 要: 近几年来,泉州中考英语试题不断改革,稳中求变,稳中求新,重视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运用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新课标和考纲,并以它为依据来进行总复习。  关键词: 初三英语 总复习 方法与技巧 三个方面    近几年来,泉州中考英语试题不断改革,稳中求变
摘 要: 在紧张的初三语文总复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复习是学生成功的支点。不论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在复习时,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抓住其灵魂——有效的策略。有效的策略可以使学生复习的效果变得更快、更高、更强。  关键词: 初三语文总复习 有效的策略 五个方面    面临紧张的初三语文总复习,题海战术是最常用的复习方法;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地一遍又一遍重复记忆也是复习的常用方法之一,
考试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制度与教学制度构成了教育制度的重要框架。然而,考试所具有的基本功能、特点,以及考试所产生的误区及其成因,如何防止大规模考试误区等问题,却较少引起人们的关注。我试图对此类问题作探讨,完善当前的考试制度,更好地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一、考试及考试的功能  考试是我国的创举,我国的笔试发展历史要比西方多千年之久。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考试成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