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我分享是人们对瞬间情绪、情感、观点的交流。主我分享可以有效改善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群际间的人际关系。而且主我分享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协调不同年龄及不同学科的中学教师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主我分享 中学 人际关系
一、主我分享的概念
主我分享是上个世纪90年代Pinel和Long等社会心理学家在人际关系领域开始进行研究的一个较新的课题。近年来的的一些研究成果表明,适当的主我分享会迅速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什么是主我分享,不同的学者持不同的看法,但大家基本都同意主我分享是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有关的概念。人的相似性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客观相似,一种是主观相似。传统观点认为,人们更喜欢与自己客观上相似的人,如在年龄、籍贯、受教育水平等方面比较接近。同时心理学家指出稳定的主观相似,如价值观、兴趣、人格、态度的相似也会促进人们的相互喜欢。[1]而主我分享既不属于客观相似,也不属于稳定的主观相似,从理论上说它应该属于一个新的概念范畴,即主观相似的下位概念——瞬间的主观相似。
在本文中我们采用高倩,左斌(2009)提出的有关主我分享的概念“主我分享是一个体验、感知的过程。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人们会获得他人(倾诉者)反馈的一些情绪信息,如关于某种事物的瞬间看法或瞬间被牵动的情感,同时也感知到自己有和倾诉者完全相同的情绪、情感体验和观念。一个人的主观经验和他人的主观经验部分相同并产生共鸣的这种感知过程,称为主我分享”。[2]
二、主我分享在中学人际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的传统观点认为,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与人相处不能过多地进行自我暴露。这种习惯思维导致的结果是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相互防备,人们普遍体验到一种孤独感和距离感。主我分享理论的观点则与此截然不同,认为当人们共同经历某件事情时,应当积极分享瞬间的主观情绪、看法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体验到的瞬间的主观经验相同会使人们获得一种认同感,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改善。传统理论认为当人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点时,容易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而主我分享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个体差异较大时,在短时间内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情况。因此当中学学生(教师)之间有很大差异时,可以采用主我分享理论对其人际关系进行管理。
1、主我分享在中学学生人际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主我分享理论在中学学生人际关系管理中主要应用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中学生群体内部存在很多客观或稳定的主观相似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内部会因这些相似之处而分化出很多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的成员或者学业成绩相近,或者家庭背景相同,或者兴趣爱好相投,或者价值观一致……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同的群体之间因为存在很多差异而交往较少,长期发展下去势必造成小群体内部团结友爱,小群体之间互不理睬的尴尬局面。这样的班级建设最终难以形成有共同奋斗目标的班集体。因此科学处理非正式群体间的关系是班级管理的重要课题。
主我分享可以有效改善中学生非正式群体之间的关系,消除不同群体间的隔膜,拉近彼此心的距离。研究表明与客观相似的人相比与客观不相似的人进行主我分享时更容易拉近感情的距离。这是因为与客观相似的人相处时,人们潜意识认为彼此能“臭味相投”,交往融洽,当与差异很大的个体进行交往时却没有这种高期望。因此当与客观不相似的人之间产生主我分享时,共同的瞬时主观经验会给双方带来更多意外的认同感和喜爱对方的情绪体验。因此在处理中学生不同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关系时,我们主张鼓励其进行主我分享,不仅向自己所属群体成员自我暴露,而且要乐于向外群体成员倾述自己对某一共同经历事件(如考试后的紧张感)的瞬时情绪、情感和看法,这样更能引起对方的好感,增加人际吸引力,改善班级不同非正式群体间的群际关系。
2、主我分享在中学教师人际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与学生群体相比中学教师群体的构成更加异质。中学生年龄大体相同,每天有共同的学习任务,这些共同之处使他们有更多的话题,因此也更容易沟通并形成较深刻的人际关系。而中学教师成员之间的差异就比较大。首先因分科教学,每个班级的任课教师各自承担不同的课程任务,彼此之间缺乏沟通的动力。其次一个教研室的教师尽管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相同,但是年龄差距较大,老、中、青三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差异,因此也难以有效沟通。这最终形成了中学教师群体各自为政的人际交往模式,各上各的课,人际关系疏离淡漠。
所谓和而不同,为了在如此异质的中学教师群体中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仅靠传统的理论难以有效解决问题,而主我分享理论恰恰可以增进迥然不同的人们之间的人际吸引力,因此我们主张:
(1)鼓励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多进行瞬间体验的主我分享,以期拉近老、中、青教师的人际距离,达到改善人际关系的目的。
(2)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主我分享,使教师之间打破学科的界限,改善人际关系,共同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来。
三、主我分享在中学人际关系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1、主我分享有助于消除中学教师和学生的孤独感和隔离感
鼓励客观及稳定的主观不相似的中学教师(学生)多进行瞬时主我分享可以增加他们对彼此的吸引力,有效改善其人际关系,大大消除现代社会人们普遍感到的人与人的疏远感和孤独感,使中学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可以健康和谐发展。
2、主我分享有助于增强中学教师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研究表明,个体是否专注并乐于分享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主观经验与其体会到的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当中学教师(学生)群体进行主我分享时,有利于增强其主观幸福感,提高其精神生活的质量。
3、主我分享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学教师和学生中出现的最小群体现象
主我分享不仅适用于小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改善,其优势更在于可以打破群际的边界,使不同群体间的人可以相互吸引。因此鼓励中学教师(学生)进行主我分享可以有效扩大其人际交往的范围,避免其人际圈过于狭窄的现象出现,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所谓的最小群体现象。
参考文献
[1]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94-95.
[2]高倩,佐斌.主我分享:人际吸引研究的新发展.心理科学,2009,(2):391-393.
【关键词】主我分享 中学 人际关系
一、主我分享的概念
主我分享是上个世纪90年代Pinel和Long等社会心理学家在人际关系领域开始进行研究的一个较新的课题。近年来的的一些研究成果表明,适当的主我分享会迅速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什么是主我分享,不同的学者持不同的看法,但大家基本都同意主我分享是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有关的概念。人的相似性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客观相似,一种是主观相似。传统观点认为,人们更喜欢与自己客观上相似的人,如在年龄、籍贯、受教育水平等方面比较接近。同时心理学家指出稳定的主观相似,如价值观、兴趣、人格、态度的相似也会促进人们的相互喜欢。[1]而主我分享既不属于客观相似,也不属于稳定的主观相似,从理论上说它应该属于一个新的概念范畴,即主观相似的下位概念——瞬间的主观相似。
在本文中我们采用高倩,左斌(2009)提出的有关主我分享的概念“主我分享是一个体验、感知的过程。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人们会获得他人(倾诉者)反馈的一些情绪信息,如关于某种事物的瞬间看法或瞬间被牵动的情感,同时也感知到自己有和倾诉者完全相同的情绪、情感体验和观念。一个人的主观经验和他人的主观经验部分相同并产生共鸣的这种感知过程,称为主我分享”。[2]
二、主我分享在中学人际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的传统观点认为,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与人相处不能过多地进行自我暴露。这种习惯思维导致的结果是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相互防备,人们普遍体验到一种孤独感和距离感。主我分享理论的观点则与此截然不同,认为当人们共同经历某件事情时,应当积极分享瞬间的主观情绪、看法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体验到的瞬间的主观经验相同会使人们获得一种认同感,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改善。传统理论认为当人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点时,容易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而主我分享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个体差异较大时,在短时间内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情况。因此当中学学生(教师)之间有很大差异时,可以采用主我分享理论对其人际关系进行管理。
1、主我分享在中学学生人际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主我分享理论在中学学生人际关系管理中主要应用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中学生群体内部存在很多客观或稳定的主观相似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内部会因这些相似之处而分化出很多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的成员或者学业成绩相近,或者家庭背景相同,或者兴趣爱好相投,或者价值观一致……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同的群体之间因为存在很多差异而交往较少,长期发展下去势必造成小群体内部团结友爱,小群体之间互不理睬的尴尬局面。这样的班级建设最终难以形成有共同奋斗目标的班集体。因此科学处理非正式群体间的关系是班级管理的重要课题。
主我分享可以有效改善中学生非正式群体之间的关系,消除不同群体间的隔膜,拉近彼此心的距离。研究表明与客观相似的人相比与客观不相似的人进行主我分享时更容易拉近感情的距离。这是因为与客观相似的人相处时,人们潜意识认为彼此能“臭味相投”,交往融洽,当与差异很大的个体进行交往时却没有这种高期望。因此当与客观不相似的人之间产生主我分享时,共同的瞬时主观经验会给双方带来更多意外的认同感和喜爱对方的情绪体验。因此在处理中学生不同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关系时,我们主张鼓励其进行主我分享,不仅向自己所属群体成员自我暴露,而且要乐于向外群体成员倾述自己对某一共同经历事件(如考试后的紧张感)的瞬时情绪、情感和看法,这样更能引起对方的好感,增加人际吸引力,改善班级不同非正式群体间的群际关系。
2、主我分享在中学教师人际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与学生群体相比中学教师群体的构成更加异质。中学生年龄大体相同,每天有共同的学习任务,这些共同之处使他们有更多的话题,因此也更容易沟通并形成较深刻的人际关系。而中学教师成员之间的差异就比较大。首先因分科教学,每个班级的任课教师各自承担不同的课程任务,彼此之间缺乏沟通的动力。其次一个教研室的教师尽管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相同,但是年龄差距较大,老、中、青三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差异,因此也难以有效沟通。这最终形成了中学教师群体各自为政的人际交往模式,各上各的课,人际关系疏离淡漠。
所谓和而不同,为了在如此异质的中学教师群体中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仅靠传统的理论难以有效解决问题,而主我分享理论恰恰可以增进迥然不同的人们之间的人际吸引力,因此我们主张:
(1)鼓励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多进行瞬间体验的主我分享,以期拉近老、中、青教师的人际距离,达到改善人际关系的目的。
(2)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主我分享,使教师之间打破学科的界限,改善人际关系,共同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来。
三、主我分享在中学人际关系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1、主我分享有助于消除中学教师和学生的孤独感和隔离感
鼓励客观及稳定的主观不相似的中学教师(学生)多进行瞬时主我分享可以增加他们对彼此的吸引力,有效改善其人际关系,大大消除现代社会人们普遍感到的人与人的疏远感和孤独感,使中学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可以健康和谐发展。
2、主我分享有助于增强中学教师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研究表明,个体是否专注并乐于分享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主观经验与其体会到的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当中学教师(学生)群体进行主我分享时,有利于增强其主观幸福感,提高其精神生活的质量。
3、主我分享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学教师和学生中出现的最小群体现象
主我分享不仅适用于小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改善,其优势更在于可以打破群际的边界,使不同群体间的人可以相互吸引。因此鼓励中学教师(学生)进行主我分享可以有效扩大其人际交往的范围,避免其人际圈过于狭窄的现象出现,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所谓的最小群体现象。
参考文献
[1]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94-95.
[2]高倩,佐斌.主我分享:人际吸引研究的新发展.心理科学,2009,(2):39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