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合作探究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rn_p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的,更应该是艺术的。一堂课若不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堂课就苍白枯燥,没有生机和活力。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中要求: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在关于“把能力还给学生”的问题上特别强调:我国基础教育确实有自己的传统和优势,这就是学生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但是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不够。从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看,我们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确实不高。而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也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在整个社会宏观背景下,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因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急需探讨的问题。
  一、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及其分析
  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这一切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审视,当今的课堂在培养学生的素质上,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多弊端:
  如乱用权威,缺少交流。在平时的课改活动中,我们也看到有的教师面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怕课堂出“乱”,就制订了烦琐的课堂规范,课堂组织按照教师的指令,井然有序的进行,这样就使整个课堂处于教师的严密控制之下。
  无所适从,放任自流。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上不再是老师唱主角,新的课堂中,师生“动”起来了,学生“活”起来了,这势必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部分教师面对课堂变化,一时束手无策,不知该怎样去管理。他们不敢再用“规矩”去约束学生不良行为,生怕被扣上“不尊重学生”的帽子,担心违背了新课程理念。
  二、语文课堂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朱熹说的“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乃至理名言。从“平常”中发现问题,从一般中找出规律,是学生非常重要的学习品质和能力。语文教学,应对此给予充分的关注。一位哲人也曾说:“我常思考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苹果落地,众人习以为常,牛顿看见了,却要问个为什么,从而一条物质世界的伟大定律浮出尘埃。水开了,滋滋地推动壶盖,众人熟视无睹,小瓦特看见了,却把问题埋藏在心里,从而带来了人类世界的革命性变化。对于学生,教师要善于促发其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祝福》的课堂讨论中,学生在教师鼓励下出人意料地“发现”了两个问题:其一,作者为什么多次写到祥林嫂讲述阿毛的故事?一般认为,阿毛的故事表现了祥林嫂遭受的多方面的精神打击。学生认为,讲阿毛的故事,也是祥林嫂值得人们可怜和哀痛的一种反抗方式:她以此来换得鲁镇人对她的一点点廉价的同情和理解,获得有“大罪名”的她与别人交往的做人的一点点资格。但当阿毛的故事被人听烦了的时候,这一抗争也同样归于失败了。这样,在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中,就多了一个斗争的“回合”,形成了“逃出婆家——卖力地干活——被卖时反抗——讲阿毛的故事——捐门槛——怀疑魂灵的有无”这样一个不断反抗不断失败,直至被封建礼教吞噬的悲剧序列。这一“发现”丰富了对祥林嫂反抗性格的认识,纠正了传统对这一情节认识上的偏颇,很有价值。其二,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还发现了祥林嫂每次悲剧发生的时间规律:(1)春天,她失去 前夫;(2)春天,她被卖改嫁;(3)春天,她痛失儿子;(4)祝福迎春,她寂然死去。这一规律的发现,使我们认识到,春天孕育着希望,孕育着生机,可祥林嫂的不幸却大都发生在春天。作者这一寓意深刻的安排,对比鲜明,反差强烈,突出了祥林嫂的不幸:祥林嫂—— 一个没有春天的苦命女人!
   其次,要积极主动地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创造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多种思维尤其是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的统一,是与创造活动密切相联的。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或采取有效途径有目的地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对中师生,我常常结合课文,要求学生进行“提纲设计”、“活动设计”、“板书设计”等活动。如《过秦论》的参考板书零乱繁杂,我便让学生重新设计板书,并选了几幅参加“市级语文教师四项全能比赛”,其中一幅荣获“二等奖”。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另一途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第三,讨论中创新思维培养要注意的一些原则和要求。(1)教师的积极引导态度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结合。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才会使自己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主动地去追求新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2)讨论要与学生的多种具体活动(动手实验活动、创作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内化,在活动中升华,并注意培养学生活动的成就感。(3)讨论与言语训练的目标结合起来,注意在动态中训练思维,谋求新语境中的新发现。(4)“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5)评价要体现语文学科特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应积极鼓励个性化答案。(6)讨论要有科学评价观的指导,要注意因材施教,过程与结果并重。(7)讨论过程是知识掌握、能力习得、科学研究的统一,是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统一。
   叶圣陶先生说:“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以上结合一些教学实例谈谈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培养,是一些经验,也是一些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学中贵在灵活运用,辩证统一。
其他文献
【摘要】 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由于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与一般学生相比,学困生中很多人表现在都有一些突出的缺点。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失落感,有胆怯,压抑,惰性心理,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速度慢,遗忘快,迁移、归纳概括能力差。可以利用学困生的心理矛盾转化学困生;用爱心和信任转化学困生。  【关键词】 学困生;教师;转化     一、学困生的含义与表现  “学困生”顾名思义是学习困难学
期刊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输过程。教师在调控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和利用教学的反馈信息,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以提高课堂效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管什么“式”,什么“法”的教学,都应通过各种反馈信息来评估,什么样的教学改革也应受反馈信息的制约。因此,研究如何及时获取语文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率,是语文课堂改革中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从学习情绪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在
期刊
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下面就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是全都由教师来解答,可以通过讨论寻求答案,也可以让这方面成绩较好、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代为解答,当然,教师释疑也应该是其中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关键是教师必须在课前认真制订好一个切实有效的分层教学目标,
期刊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但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对塑造学生的灵魂,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叶圣陶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我们应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单单靠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我们教师有灵活多样方
期刊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实现课堂的高效率。  【关键词】 中学语文;激发;兴趣    对于中学语文来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至关重要。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呢?许多语文学科的前辈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也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孔子
期刊
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为此,教师应充当好以下四种角色:   一、参与的引领者   学生在语文活动过程中,只有当他真正地积极地参与学习者自身内部所发生的过程,他才有学习的动力。 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活动课中充当参与的引领者,学会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自主参与”提供充分的条件。结合语文教学的
期刊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    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  一、 诱读    儿童步入小学就意味着从现实的双向对话进入一个较多的与文字符号单向独白的神奇世界。从此,阅读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
期刊
【摘要】 在高考语文考试中,诗歌鉴赏是一个难点。本文就如何复习古代诗歌,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评价和欣赏诗歌的能力做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在高考中,语文科目满分150分,古诗鉴赏只有10分,分值是试卷总分的1/15。依据以往教学经验,古诗鉴赏试题虽分值小,但学生得分普遍不高,难度系数极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呢?在此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
期刊
创新型教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型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重视学习过程,尤其是思维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创新型教学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而主体的发展只有通过主体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在教学中,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型教学也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但不以此为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