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敦煌壁画是我国石窟壁画艺术的鼎盛时期,也标志着敦煌壁画在历史的进程中历经三四百年的发展演变,在印度西域佛教画的原本上融入了中国的文化内涵、艺术形式和表现技法,已经完全形成自己的民族风格,是典型的中国化壁画的艺术典范。此时的敦煌壁画己具有汉民族自己的文化特色,其造型姿态舒展优美,神情气质雍容大方,是地地道道的泱泱大唐帝国风韵。被汉化了佛教壁畫在风格上,造型上,空间处理上有着独特的艺术效果。其中,这一时期的壁画色彩语言有别于前朝,有其独特的一面;值得我们做深入的研究。
敦煌壁画的色彩异常丰富、极其浓烈,有很强烈的视觉张力,这既是宗教艺术感化功能的需要,也迎合了信佛教徒审美心理的需要。它与宫廷皇家的画风在色彩的应用和审美上迥异其趣,也不同于文人画的素雅淡逸风格。敦煌壁画画面设色,往往取决于主题和内容的需要,具有浓厚的象征意味。和其他的宗教艺术一样,作为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且和本土文化融合的产物,敦煌壁画也是象征艺术,这在色彩的表达和运用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壁画善于以色彩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性,来强化壁画宗教性的主题内容和画中宗教人物的象征性。例如金色在敦煌壁画中往往意味着高贵庄严和富丽辉煌,所以多用之佛和菩萨的衣饰。而佛传镇妖降魔的题材多用深黑或深褐色的调子,既用深黑和深褐色的悲壮、阴暗的色彩象征意味表明了主题内容的象征意图,又增添了慑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再如表现圆满华贵的主题,往往是以金色红色做主调,借红色和金色的富贵象征性衬托出辉煌大气、尊贵典雅的天国神圣的宗教气氛。
经过长期的探索,至唐代实现了一定自觉精神所创造的用色自由。其配色是以抒写情感,表达宗教的理想境界为宗旨,而这一目标是通过视觉美感的色彩构成与色彩构图来实现的。例如敦煌172窟《观无量寿经变》,窟内的场景是两幅不同寻常的、看起来相同的壁画。覆盖窟内侧壁的这两幅壁画相互映照,有如一对“镜像”。整窟画面用线自由洒脱,画中用色处处见对比,显得响亮、瑰丽而又谐和、典雅。南壁壁画柔和明快,北壁壁画庄重深沉,两幅不同的色调搭配,以及图像在绘画性和线条性上的差别是导致这一印象的原因。南壁壁画的主色是白和绿,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绿中实际上混有白、黄、棕、蓝诸种色彩,同时也应用了淡蓝和淡紫。这些颜色互相补充,构成一个整体,增加了画面的微妙。反之,北壁壁画具有远为强烈的色调反差,棕黑色的人物和建筑支配着整个画面的中间部分,上面是白色的天空,下面是流水。画家多用纯色,调以白色来区分明暗。他的目的不是追求柔和的变化,而是以并置大色块的方法达到更为戏剧性的视觉效果。画中宫殿部分,画工大胆地在琉璃瓦上施以绿色,而在廊柱和栏杆敷染朱红色,虽然用的是对比色,但却无丝毫的生硬感,反而以强有力的对比衬托出宫殿的富丽堂皇,增强了极乐天国神圣辉煌的气氛。此外,为了强调宗教境界的神圣祥和,敦煌壁画色彩有很多大量使用调和色的画幅。这两通壁画的并陈和对立有重要的含义,不同的用色用笔和不同的整体视觉效果显示出艺术家独立的风格取向。
敦煌壁画色彩舍弃了以客观自然对象为依据,舍弃了对三维空间真实的自然色彩的追求,注重在二维的平面上,根据多种主题和艺术效果的需要,抒写和表达内心的情感世界,或根据洞窟空间整体艺术的需要进行装饰性的描绘,这使得敦煌壁画色彩具有强烈的构成意味。敦煌壁画色彩平面化的空间处理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不拘泥于对客体对象表面色彩的逼真模拟,也不受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而是根据自己的理想和情感需要,把自然空间种种复杂易变的因素提炼、概括、夸张、重构,使之符合自己主观直觉、画面意境和主题功能的需要。其次,敦煌壁画色彩注重对二维平面的色彩构成的经营,冷暖色彩的面积分割、位置变化、任意夸张而造成的极端倾向,到丰富的对比,形成了四壁生辉的壮丽。这在敦煌壁画的天顶图案中表现的最典型。再者,敦煌壁画色彩平面化的空间具有某种抽象性,敦煌壁画一般把背景空间涂绘为大片的底色,正是凭借这既不是任何具体场景,又可以象征任何空间的抽象的底色,敦煌画家把一个个小小的画面变成无限广阔的艺术时空世界。
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的赋彩规律,着意表现物体固有色,不追求复杂的光化色,强调色彩的装饰美,不过分追求色彩真实感,在复杂的色彩中,精心设计了对比、衬托以及叠晕,使彩色交相互映,相得益彰。更突出的是“变色”手法,它打破了随类赋彩的常规,创造了许多违反自然现象的色彩形象,如红色的力士,青色的金刚,绿色的马,白色的菩萨,红绿阴阳脸的密教神像……等等。从画面的整体艺术要求出发,敦煌壁画的色彩十分注重各种色块在面积、位置、重心等等的呼应关系,使各个色块之间的比例协调、重心均衡。色彩的主次关系在敦煌壁画的构图上是绘者苦心经营的结果,每幅画都有明显的主从关系,敦煌172窟壁画使我们看到了这种色调的主次关系以及出于比例协调和中心均衡的需要,精心对色块作面积和位置上的安排。唐代敦煌壁画用色是自由的,主观的。这对我们当今的艺术创作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敦煌壁画的色彩异常丰富、极其浓烈,有很强烈的视觉张力,这既是宗教艺术感化功能的需要,也迎合了信佛教徒审美心理的需要。它与宫廷皇家的画风在色彩的应用和审美上迥异其趣,也不同于文人画的素雅淡逸风格。敦煌壁画画面设色,往往取决于主题和内容的需要,具有浓厚的象征意味。和其他的宗教艺术一样,作为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且和本土文化融合的产物,敦煌壁画也是象征艺术,这在色彩的表达和运用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壁画善于以色彩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性,来强化壁画宗教性的主题内容和画中宗教人物的象征性。例如金色在敦煌壁画中往往意味着高贵庄严和富丽辉煌,所以多用之佛和菩萨的衣饰。而佛传镇妖降魔的题材多用深黑或深褐色的调子,既用深黑和深褐色的悲壮、阴暗的色彩象征意味表明了主题内容的象征意图,又增添了慑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再如表现圆满华贵的主题,往往是以金色红色做主调,借红色和金色的富贵象征性衬托出辉煌大气、尊贵典雅的天国神圣的宗教气氛。
经过长期的探索,至唐代实现了一定自觉精神所创造的用色自由。其配色是以抒写情感,表达宗教的理想境界为宗旨,而这一目标是通过视觉美感的色彩构成与色彩构图来实现的。例如敦煌172窟《观无量寿经变》,窟内的场景是两幅不同寻常的、看起来相同的壁画。覆盖窟内侧壁的这两幅壁画相互映照,有如一对“镜像”。整窟画面用线自由洒脱,画中用色处处见对比,显得响亮、瑰丽而又谐和、典雅。南壁壁画柔和明快,北壁壁画庄重深沉,两幅不同的色调搭配,以及图像在绘画性和线条性上的差别是导致这一印象的原因。南壁壁画的主色是白和绿,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绿中实际上混有白、黄、棕、蓝诸种色彩,同时也应用了淡蓝和淡紫。这些颜色互相补充,构成一个整体,增加了画面的微妙。反之,北壁壁画具有远为强烈的色调反差,棕黑色的人物和建筑支配着整个画面的中间部分,上面是白色的天空,下面是流水。画家多用纯色,调以白色来区分明暗。他的目的不是追求柔和的变化,而是以并置大色块的方法达到更为戏剧性的视觉效果。画中宫殿部分,画工大胆地在琉璃瓦上施以绿色,而在廊柱和栏杆敷染朱红色,虽然用的是对比色,但却无丝毫的生硬感,反而以强有力的对比衬托出宫殿的富丽堂皇,增强了极乐天国神圣辉煌的气氛。此外,为了强调宗教境界的神圣祥和,敦煌壁画色彩有很多大量使用调和色的画幅。这两通壁画的并陈和对立有重要的含义,不同的用色用笔和不同的整体视觉效果显示出艺术家独立的风格取向。
敦煌壁画色彩舍弃了以客观自然对象为依据,舍弃了对三维空间真实的自然色彩的追求,注重在二维的平面上,根据多种主题和艺术效果的需要,抒写和表达内心的情感世界,或根据洞窟空间整体艺术的需要进行装饰性的描绘,这使得敦煌壁画色彩具有强烈的构成意味。敦煌壁画色彩平面化的空间处理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不拘泥于对客体对象表面色彩的逼真模拟,也不受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而是根据自己的理想和情感需要,把自然空间种种复杂易变的因素提炼、概括、夸张、重构,使之符合自己主观直觉、画面意境和主题功能的需要。其次,敦煌壁画色彩注重对二维平面的色彩构成的经营,冷暖色彩的面积分割、位置变化、任意夸张而造成的极端倾向,到丰富的对比,形成了四壁生辉的壮丽。这在敦煌壁画的天顶图案中表现的最典型。再者,敦煌壁画色彩平面化的空间具有某种抽象性,敦煌壁画一般把背景空间涂绘为大片的底色,正是凭借这既不是任何具体场景,又可以象征任何空间的抽象的底色,敦煌画家把一个个小小的画面变成无限广阔的艺术时空世界。
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的赋彩规律,着意表现物体固有色,不追求复杂的光化色,强调色彩的装饰美,不过分追求色彩真实感,在复杂的色彩中,精心设计了对比、衬托以及叠晕,使彩色交相互映,相得益彰。更突出的是“变色”手法,它打破了随类赋彩的常规,创造了许多违反自然现象的色彩形象,如红色的力士,青色的金刚,绿色的马,白色的菩萨,红绿阴阳脸的密教神像……等等。从画面的整体艺术要求出发,敦煌壁画的色彩十分注重各种色块在面积、位置、重心等等的呼应关系,使各个色块之间的比例协调、重心均衡。色彩的主次关系在敦煌壁画的构图上是绘者苦心经营的结果,每幅画都有明显的主从关系,敦煌172窟壁画使我们看到了这种色调的主次关系以及出于比例协调和中心均衡的需要,精心对色块作面积和位置上的安排。唐代敦煌壁画用色是自由的,主观的。这对我们当今的艺术创作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