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的责任归责探讨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r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交通事故也成为侵害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主要杀手之一,在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的今天,如何合理合法地确定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并正确适用归责原则值得探讨与研究。本文试从归责原则、责任主体、责任认定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交通事故; 归责;原则;责任主体
  
  一、交通事故责任的规责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第1款第五项规定:“‘交通事故’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道路交通安全法将交通事故的原因规定为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而不是仅仅指过失)和意外,确认机动车在道路上的运行是一种高度危险作业,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问题原则上应该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123条的规定处理: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 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既不能一概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也不能一概适用无过错或严格责任原则。它确立了一个归责原则体系,对于不同主体之间的责任承担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具体可表现为:保险公司在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责任范围内承担无过错责任;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在特定情况下垫付受害人的损害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责任适用过错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适用无过错责任或严格责任。
  
  二、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责任主体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是指应当承担机动车运行过程中发生事故而致人身损害赔偿的责任者。机动车所有人与驾驶人如是同一的,责任主体不言而喻。但由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特殊性及致人损害机动车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主体的复杂性,又因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甚详明,在审判实践中,对于赔偿责任主体把握不准是各法院反映较强烈的一个问题。国外的立法在界定机动车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时,基本上都使用了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之“二元说”作为判定基准。①一是运行支配权,即谁对车辆的运行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这种支配和控制包括具制、现实的支配。二是运行利益的归属,即谁从车辆运行中获得利益。这种利益可以是因机动车运行而取得的利益,也包括间接利益,以及基于心理感情的因素而发生的利益,比如精神上的满足、快乐、人际关系的和谐等。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作出概括和界定。但是,从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几年作出的有关司法解释看,在审判实践中,应根据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之“二元说”的标准来判定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三、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
  
  1.关于保险公司的先行赔付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确立了保险公司对保险事故的无过错责任。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参加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后,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他人人身伤害或者是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就应当首先予以赔偿,不论交通事故当事人各方是否有过错以及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如何。免赔条款(如不可抗力)应当由保监会统一设定,保险公司不得任意设定免赔条款。第二,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责任。如果交通事故所导致的各种损害(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超出了责任保险的责任限额,对于超出部分保险公司不予赔偿。只有超出责任限额的部分,才由交通事故当事人按照相应的归责原则进行赔偿和分担。
  2.机动车一方对行人的赔偿责任的减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事故时,在保险赔偿范围之外,机动车一方要承担全部责任,但是如果机动车一方已采取必要措施而行人违规,应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那么,如何确定减轻责任的比例就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突出体现为无责司机应如何对行人承担赔偿责任?我们认为,在司法中,准确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无过错责任,将有利于协调受害人与机动车驾驶人的利益平衡。同时,在审理机动车致害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行人的案件中,在计算赔偿数额时,应坚持过失相抵原则,以调整和补救该条规定目前在社会上引起的消极作用。 在侵权行为法中,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调整范围内,是不是也适用过失相抵原则,曾经有过讨论。一部分人认为,在无过错责任原则归责的范围内,不适用过失相抵原则,因为无过错责任原则调整的侵权行为不问行为人的过错,那么对受害人的过错也不应当进行过失相抵。另一部分人认为,过失相抵原则是损害赔偿责任的一般调整原则,是在一切场合都要适用的,这是因为受害人的过错是造成自己损害的原因之一,将自己的过错行为引起的损害责令行为人承担,不仅是不公平的,而且也违背社会正义。经过讨论,后一种意见成为通说,并成为司法实践所遵循的基本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2条规定过失相抵原则,并没有明确指出只适用于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调 整的侵权行为范围,这就意味着所有的侵权行为案件都适用过失相抵原则。
  事实上,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中,已经包含了过失相抵原则的内容。在这一规定中,关于减轻和免除机动车一方的责任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无过错责任的本来含义,即损害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一方故意引起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就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 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这就是过失相抵原则的内容。
  
  四、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具体责任认定
  
  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超过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由有过错的一方当事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双方当事人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无法确定双方当事人过错的,平均分担赔偿责任。
  2.非机动车之间、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有过错的一方当事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双方当事人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无法确定双方当事人过错的,平均分担赔偿责任。
  4.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超过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依照下列方式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1)非机动车一方当事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当事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非机动车一方当事人、行人有过错的,减轻机动车一方当事人的损害赔偿责任。
  (3)交通事故完全是由于非机动车一方当事人、行人的过错所致,机动车一方当事人没有过错的,机动车一方当事人应按有关法律规定的最低比例、额度 (10%-20%的比例)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5.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是由非机动车一方当事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当事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该机动车投保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赔付责任,保险公司已先行赔付的,有权予以追偿。
  
  五、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认定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实际上是对交通事故因果關系的分析,是对造成交通事故原因的确认,要避免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简单等同于民事责任的分担,应将其作为认定当事人承担责任或者确定受害人一方也有过失的重要证据材料。交通管理部门根据调查结果做出的事故认定,应作为人民法院审理交通事故案件的重要证据,但不能作为法院分配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分配的依据。法院在具体审理案件时应根据案件事实结合公安机关交通 管理部门制作的现场勘察、技术分析和鉴定、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向当事人做出的调查笔录等材料对事故认定书予以全面审查认定。如人民法院认为公安交通管 理部门作出的交通事故认定不符合事实或不准确的,在决定不予采信之前,应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加强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妥善处理。
  注释:
  ①李薇:《日本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其他文献
关于量刑建议,近年来,理论和实务上都多有探究尝试,但总的看来,认识上尚不够深入,公诉实务上还远未遍及,依然处于摸索阶段。笔者尝试着就此问题发表浅陋之见。  一、检察机关当然地拥有量刑建议权  没有人质疑检察机关的公诉权。当检察机关行使公诉权,将刑事案件依法向法院起诉时,其请求的内容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是请求审判机关对自己起诉的犯罪事实予以确认;第二是请求审判机关在确认其指控的犯罪基础上,对被告
期刊
摘 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历史作用标准与道德标准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历史作用标准被首肯,而道德标准被忽略;在肯定历史作用是首要或根本标准的前提下,有限地主张道德标准;把道德标准归结于历史进步标准;把道德标准归结于生产力发展标准;以历史作用标准为历史人物翻案。至于对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本文认为:首先,不一定非得给历史人物做出一个整体性的评价,特别是对历史人物在事功和道德方面各有千秋,
期刊
根据我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刑事责任年龄既关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也关系到刑事责任的大小。另外,在强奸等一些案件中,被害人是否年满十四周岁关系到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有无和大小。司法实践中,证明未成年人年龄的证据出现矛盾的现象屡见不鲜,相互矛盾的年龄证据,如何取舍,困扰着司法人员。为了从宏观上把握和处理该问题,近日,方城县院对2007年至2009年受理的31件47名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和期间21名
期刊
贿赂犯罪案件的特殊性,决定了证人证言在证明案件事实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年来犯罪嫌疑人针对案件主要情节时翻时供、证人不作证、作伪证、证言反复的现象日渐凸显,严重影响了司法人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动摇了案件深入侦查的基础,阻碍了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削弱了对贿赂犯罪的打击力度。本文拟从证人及侦查方面对证人不作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求解决之对策。    一、从证人视角看:观念、法律、现实等诸方
期刊
随着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指引社会总体发展进步的理论体系的确立,中央政法委适时提出了与上述理论体系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分支理论体系。作为基层政法机关如何贯彻上述理论,在工作中实施针对性的措施,提出新的工作机制,甚至是深化司法制度和机构的变革实践,就成为我们必须及时研究的课题。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
期刊
我国《刑法》第38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第388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也就是说,根据这2条的规定,“为他人谋取利益”、“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构成受贿犯罪的必要要件
期刊
一、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现实意义    1、渎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要科学分析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现状,首先应对渎职侵权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渎职侵权犯罪不同于其他普通刑事犯罪,其社会危害性明显呈现出现实性、隐蔽性、长久性和难以估量性等方面的特征。  首先,渎职侵权犯罪的主体是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他们掌管着如城市规划、土地审批、卫生管理、环境监管等涉及社会管理及发展的各项职能。  其次
期刊
合同诈骗罪是一种以合同为掩护、手段隐蔽、情况复杂的诈骗犯罪。根据刑法第224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定、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合同诈骗罪是从普通诈骗罪中分裂出来的新型经济犯罪,它在保留了普通诈骗罪的一些共性特征外,又表现出自身特有的个性。这种个性主要体现在其犯罪构成的特殊性。正确理解非法占有目的的含义对于区分合同诈骗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检察机关虽然查处了很多职务犯罪,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也同时进行,但职务犯罪仍然不断滋生蔓延,这说明了我国当前的职务犯罪预防体系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拟从我国职务犯罪预防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检察特色的职务犯罪预防体系的构筑,以期立法者予以关注。  关键词:职务犯罪预防体系; 检察主导型; 社会化大预防    一、我国职务犯罪预防体系的现状    2005年,中共中央
期刊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党中央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出发,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党中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因此,做好这三项重点工作,就抓住了当前检察工作的根本,也就抓住了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全国检察机关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