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这样重见天日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D102626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7年前,六个年轻人赶着几匹马从丽江出发,踏上中国人首次考察茶马古道遗迹的征途,其间屡遇泥石流、塌方、雪崩、野兽等威胁。这六人,后来被称为“茶马古道六君子”。
  偶然听说有“古道”
  站在四川丹巴县甲居藏寨的楼顶,故地重游的陈保亚无限感慨,顺着这条滔滔不绝、声若洪钟的大渡河,他的思绪仿佛回到27年前的那些日子。
  1990年春,云南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木霁弘,在结束了对《中甸县志》汇编调查工作风尘仆仆赶回昆明后,约他的同事、同是云大中文系教师的陈保亚等五个朋友喝酒,说有要事商量。
  原来,木霁弘和他的大学同学徐涌涛一起到金沙江边考察方言。他们在和当地人的聊天中,听其中一人说自己曾赶马到过印度。于是,两人来到塔城一条石板铺就的道路上。丛林中,这条小道仅一尺多宽,当地人说顺着这条古路可以从维西走到德钦,再从德钦进入西藏,最后到达印度。他们又来到一个叫塔村的地方,在唐代,吐蕃和南诏的军队曾进行过几次大的战争,战争结束后南诏和唐朝军队把铁桥熔化,铸成一个铁柱以表奇功。
  这些历史遗迹,让他们产生疑问:那场历史上著名的战争必然会耗费大量的兵力,那些参战的士兵和物资是怎样到达这里的呢?莫非,真有一条神秘的古老通道存在过?
  六个人多次长谈,阅读了大量关于马帮和茶马互市的文献。一天晚上,陈保亚忽然将桌子啪地一拍:“要不,咱哥几个干脆去考察考察那条古道?”很快,一条神秘模糊的“天路”在几个年轻人的脑子里迅速勾画,类似如今愣头青看了鸡汤大咖的鼓动说走就走的冒进。
  出发前,六个人在云南大学留影纪念。照片上,散发着上世纪80年代青春学子胸怀天下的气息:六个小伙都一脸稚气,留着那个年代接近披头士的时髦长发。穿枣红色藏服、紧抿嘴唇的瘦小青年,就是陈保亚。他们坚毅的目光,看不透未来迢迢山川随时泛起的浑黄恶浪;他们稚嫩的肩膀,也扛不起高山深谷随时要倾塌的坚硬山岩。
  上百天跋涉两千多公里
  七月,高原的阳光照在陈保亚、木霁弘、徐涌涛等六张稚气未脱的脸上。他们带着马帮和行李干粮,拿着从中甸县志办申请来的6000元经费,牵着一条猎狗出发了。北上到西藏昌都,再向东横穿横断山到四川康定,最后回中甸,他们想印证茶马之道的真实存在,并在沿途进行一些学术考察和地理发现。头上秃鹰的鸣叫声,提醒他们行走此路的艰难。
  八月末,他们来到澜沧江畔一个叫竹卡的藏寨,刚才还是阳光灿烂,忽然电闪雷鸣。此时正是雨季,雷电扯出一大片滂沱大雨。山体本来就不牢固,前面十来米远的地方,有辆货车喘着粗气猛跑,忽然嘎地一声,一只车轮往外一偏,就悬在山崖边了,车身差点坠崖。有人嘶喊:“塌方啦,快跑呀。”
  立刻,一团巨石和山体就在陈保亚他们面前轰轰隆隆落了下来。接着,山崖间,一大股洪水哗哗流下,化成滚滚泥石流。幸好,当时这六人離塌方处还有约七八米的距离,他们大叫一声,拔腿就跑,才侥幸避免灭顶之灾。
  不远处,八九头野狼在山坳里来回逡巡,一直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随时要扑下来撕咬。陈保亚他们赶紧走到一起,亮出猎枪和木棒,不敢分开半步。
  那一阵,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吓得两腿筛糠般哆嗦,彼此给对方打气鼓劲。“我差不多要喊打退堂鼓了,拼命忍住没哭。”陈保亚后来心有余悸地说。
  九月初,他们租用的马匹在昌都翻越雪山时,被忽然落下的百丈雪崩吓得乱了分寸,撒腿朝高处疾跑,陈保亚、木霁弘被狠狠甩下马来,差点滚到浑浊的河水里,陈保亚鼻青脸肿不说,右腿还痛了好几天,走路一拐一瘸。
  这样的历险数不胜数。值得庆幸的是,六个人都平安完成了考察。
  一群“叫花子”的历史足音
  “三个月后,我们狼狈不堪地回到昆明。记得那天下午,街上很多人家的电视里在放《射雕英雄传》,他们看见我们后目瞪口呆,以为是被电视里的洪七公派来开丐帮大会的:一个个衣衫褴褛,神情萎靡,干瘦得像被人丢到洗衣机里甩干了。我记得有个小男孩蜷缩在他妈妈的怀里吓得哇哇直哭。”陈保亚苦笑道。
  这是一组用无数脑细胞和肾上腺素换来的数字:上百天时间,六个年轻人步行了两千多公里,翻越几十座4700米以上的大雪山,跨越了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五十多条激流险滩,对滇、藏、川大三角地带的语言文化收集、记录了近百万字资料,拍下三千多张纪实照片,录存上百盘民间故事和音乐磁带,采集了上千个实物标本……
  值得一提的是,陈保亚他们在经过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时惊喜地发现,那里至今保留着大量时代久远的古道遗迹,如众多的摩崖石刻、玛尼石堆,甚至石头上都有很深的马蹄印和马帮拐杖的痕迹。
  回昆明后,他们立即根据当年马帮和古道的性质,思索好几天,最后将其命名为“茶马古道”,并于1992年发表了《论茶马古道的历史地位》。
  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公开使用“茶马古道”的概念。这六个年轻人,后来被称为“茶马古道六君子”,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关注。
  物是人非,十多年后,“六君子”中的王晓松不幸去世,木霁弘在云南大学任教,李旭在云南社科院,徐涌涛在玉龙雪山管委会,李林在云南迪庆州发改委,陈保亚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真的好想念他们。我觉得,那个时候,青春就是一壶烧酒,直让人热血贲张。”说话间,陈保亚的眼里闪着泪光。
  恃茶习惯和藏羌茶马互市
  茶马古道,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天路”呢?
  作为国内著名的茶马古道田野考察者和语言学家,陈保亚说:“狭义的茶马古道,是指由昆仑山、祁连山连线以南活动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大山系的远征古道;而广义的茶马古道,应该包括唐宋以后南北丝绸之路在内的整个世界屋脊带的远征古道。”
  从古到今,对藏族同胞来说,“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茶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形成了“恃茶”习惯。举例来说,中国西南方的康巴、安多藏区属高寒地带,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生活在高寒区域的藏民族以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为主食,均为富含脂肪的高能量食品,且高原居民过去都没有种食蔬菜的条件和习惯。而产于内地云南、雅安地区的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但高寒藏区又不产茶。
  “另一方面,在过去的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而许多良马的产地多在高原,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在四川若尔盖黄河九曲十八弯考察时,陈保亚告诉笔者。
  那天中午,在四川卓克基镇去金川县的路上,阳光下,透过车窗玻璃,我隐约看到汩汩滔滔的梭磨河对岸,草丛与荆棘之间,有一条时断时续用石条垒砌的小路。我不敢肯定那就是嘉绒藏地的茶马古道遗迹,但我想,它的坚硬存在,它承载过的浩荡商贸运营,也一定为当年那些栉风沐雨、艰难行走在崎岖山道的跋涉者,铭刻上了一道强劲的历史符号。
其他文献
在张书雁眼中,乡村是从一个又一个的菜市场开始的。四年前他关掉了运营14年的品牌策划公司,开始行走乡村,从当地的小菜场里寻找有特色的手工艺品和农产品。在走过200个村庄、拜访了500多个乡村手艺人之后,他用自然造物这个分享平台,致力于手艺的再现、再造、再生,将传统之美呈现给世人。  从心里生出一个有意义的事情  很早之前,张书雁就在杭州开了一家策划公司,经营了14年,这个公司一年可以赚几千万元,但对
期刊
四年前,王华与有塞外江南之称的新疆伊犁相约。他跨越千里来到伊犁垦区,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把一腔热血奉献给了援疆事业,把身体和精神都留给了那片美丽的土地。  援疆,相约伊犁  2016年8月18日,江苏省镇江市对口支援四师前方指挥组副组长、四师师长助理王华在距离援疆工作结束还有100余天时,不幸遭遇交通事故,抢救无效身亡。“我相信,王华的选择是无怨无悔的。”在四日后
期刊
一个周末下午,我和父母一起参观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看完纪念馆的馆陈,我们来到广场上,这里一片开阔,雄伟庄重的雕像和纪念墙静静地矗立在馆前,和这个纪念馆一起,作为这个城市一段挥抹不去的苦难记忆,无声地诉说着历史。  这让我想起了伦敦塔,那是2014年,当时我在英国游学。英国有很多古堡,其中的伦敦塔让我难以忘怀。当我第一眼见到她时,是在百米开外,雄伟的古堡由土黄色的砖块一点点垒成,方正的外观令
期刊
中国医疗犬在哪  浙江温州小伙吴起在一家传媒公司上班时,养了一条名叫茜茜的哈士奇。茜茜独自在家,把家里搞得乱糟糟的,可只要吴起陪着它,它便很听话。爱狗如命的吴起决定辞职,自己开宠物乐园,把事业和爱好结合起来。尽管父母知道后坚决反对,可吴起铁了心要做。吴起先后开了两家不同类型的宠物店,最后都经营惨淡,奋斗了几年身无分文,陪伴他的只有六条狗。  2011年年初,在朋友的支持下,吴起投资110万元,在南
期刊
岁月长河里,时间的痕迹往往映射在当地的建筑物中,一幢幢千年古宅从历史的昨天穿梭至今,除了斑驳的城墙,过去的点滴都会留存下来,尽管光华已淡,但记忆犹在。  当今城市快速扩张,新的城区迅猛发展,从市区延伸到郊区,那些曾遗落在城市周边的古建筑正在慢慢消失。这是一种必然,同時也让人感到惋惜,岁月留给我们最好的赠品,我们该如何保护?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徽乡故
期刊
对抗涨价,众筹买房  三年前,秦勇认识了女友白薇,半年后秦勇提出结婚。女友的母亲问:“我不想让女儿裸婚,你有房子吗?”秦勇只好硬着头皮向父母求助。在父母的支援下,秦勇带着白薇看了十几家楼盘。半个月后,他们看中了北京市天通苑一家楼盘,交定金时,售楼小姐告诉他们,北京市政府的限购政策规定,只有拥有北京户口或者连续五年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的非本市户籍的居民才能购买房子。秦勇达不到条件,无奈只好
期刊
我一直不大明白大恩不言谢是什么意思。人家有恩于你,你起码要懂得感恩,真诚地道一声谢谢吧,在可能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报答人家,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哪怕是涓涓细流,也是一份心意,礼轻情意重嘛,这才合乎情理,哪有大恩不言谢的呢?  大恩不言谢,是不是忘恩负义的小人?小人就是这样,用到人的时候,甜嘴蜜舌,笑脸相迎;用不到人的时候,鼻孔朝天,盛气凌人。  大恩不言谢,是不是《农夫与蛇》里的那條蛇呢
期刊
很多人都曾听过这样一个传说:如果一个女孩向一个男孩要了他衣服上的第二颗纽扣,就表明,他是她今生最爱的人,因为第二颗纽扣离心脏最近,谁拥有了那颗扣子,就能拥有对方的心。六年前,孙蕊遇到了李杨,“第二颗纽扣”的故事从此开始……  你爱谈天,我爱笑  2010年9月,湖南省汨罗市第二中学新学期开学,高二文理分班,孙蕊选择了文科。  排座位时,李杨坐到了孙蕊前面。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一种莫名的情愫渐渐萌生
期刊
十年清华,一路保送,完成清华大学四个专业,从普通编辑到发掘出《明朝那些事儿》《甄嬛传》《盗墓笔记》等畅销书,丹飞玩火了字里行间。事业上风风火火的丹飞,在情感上却几度遭遇寒冰,直到遇到了王小白,才让他如诗的爱情在现实中开出花来,找到了心灵的家。  多情才子无情伤  进入清华,痴迷文学的丹飞,却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他说:“我以为这个专业可以仗剑走天涯,到处游山玩水呢。”当然,不是孤身走天涯,而是和初恋
期刊
半夜里突然被梦惊醒,梦中情节恍惚,但妻子的话依然清晰:“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你一定不要先我而去,留我一个人在这陌生的地方,孤苦伶仃。”看着身边熟睡的妻子,睡意全无。  与妻子一路走来的点滴,从时光的深处而来,晶莹而清晰,落向心的湖,泛起感动、幸福、悔恨与歉意的波澜,顺着脸颊流进嘴里。  年轻时我们真的不懂爱情吗?大学毕业后回到各自的家乡,终归不能忍受相思的煎熬,叫蝶的女孩義无反顾跟随我来到落后的山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