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用DV寻找光明

来源 :中华儿女·青联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qianze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圈一圈一圈萦绕着,很有节奏地向上升腾。洪峰躺在床上抽着烟,紧蹙着眉头。那些挥舞着鞭子,唱着天籁之音的牧民,夹杂着刮过脸庞的带着原始、遒劲的晚风,一面褪色的国旗……刚从西藏回来的他,将思绪一起锁定在青藏高原的深处。
  


  这位即将30岁的青年导演说:“当一只饿狼迎面扑来,你会真实地感觉到灵魂的颤抖;当可以怀抱近在咫尺的天空,你甚至发现自己可以拥有全部。”
  
   和西藏的约会:《洛桑的火车》
  
  在宽阔的牧区里,孩子唱着清亮的牧歌,爷爷做着午饭。炊烟袅袅,升到天空幻化成爸爸放着的羊儿。
  “爷爷,火车是什么样的啊?”
  “火车?火车就是一头牦牛后面跟着10只羊儿。”
  ……
  “阿爸,你带我去拉萨看火车吧!”
  “说的简单。拉萨是能随便去的?火车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你为什么老是要去看火车?”
  “听说坐火车可以去印度,还可以去北京。”
  “去北京?北京在哪?”
   这段对白,来自电影《洛桑的火车》。一个名叫嘎多的孩子,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看看真的火车,可贫困的家庭满足不了他这个心愿。直到有一天,孩子病了,父亲背着他去拉萨看火车。
  洪峰希望拍一部与西藏有关的电影,他的这个愿望始于2007年。那年,他走访了西藏的很多地方,这里的神秘和美丽深深感染了他。“我希望有一天能用胶片把这里的风土人情记录下来。”后来,他构思了《洛桑的火车》。恰巧那时万人瞩目的青藏铁路开通了。2008年洪峰和另一位导演兼摄影赵振带着《洛桑的火车》驶向西藏。
  到达西藏后,为了寻找影片中需要拍摄的小学校,他们来到羊八井一带。发现以前去过的几所学校,都已经从破旧不堪的旧房子搬到新校舍了,可漂亮的新学校却不符合他们的拍摄要求。在拉萨电视台工作的占顿老师的建议下,他和赵振向位于海拔5300米的当雄县拉多小学进发了。
  在零下18℃的高原牧区,他们步行了五个多小时,傍晚时分来到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有些高原反应的洪峰,乘着从近在咫尺的天空洒落的晚霞,眺望远处光秃秃的山峦。一群牦牛和羊群夹杂着牧人的吆喝声,由远而近。在牧群的不远处,一面有些褪色的国旗,迎着青藏高原的晚风呼呼作响。还有几间用石头堆砌而成的低矮房屋,倒映着金色的晚霞……“这一刻,我体会到了青藏高原的遒劲与原生态的冲击。我拼命地向前跑。那是所小学校,教室很狭小,桌椅高低不齐,一块小黑板斜挂在不平整的墙上。我笑了,我要找的学校就在这里。”
  在拍摄过程中,洪峰的剧组得到了当地牧民的热情接待。听说他们是拍摄关于西藏的故事,很多牧民请他们去家里做客。“他们拿出最好的酒和羊肉,给我们讲当地的故事。我们拍戏的时候,帮我们搬机器,还问我能不能去戏里客串一把。”看得出,洪峰很怀念那里的生活。“我们的剧组得到了很多当地人的帮助,我感到藏汉团结是绝大多数牧民的愿望。”
  


  他讲了拍摄中的一个小插曲:“男演员正在拍赶羊的戏。突然一头狼偷袭羊群,把一只羊叼走了。很多剧组人员都是第一次看到狼,大家都愣住了。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牧民演员们就丢下剧组人员,也不管还开着的机器,追着去救自家的羊了。”
  “我一直以为在这样艰苦却开心的环境中,可以好好驾驶《洛桑的火车》。但开到最后,遗憾还是出现了。” 洪峰说。
  2008年3月14日,拉萨发生了打砸抢烧事件。那一天,他们还在拍摄羊八井牧区的戏。
  3月17日,他们整个剧组冒着危险在一个小寺庙里拍戏。在关机的那一刻,僧人们将他们轰了出去。洪峰庆幸拍摄完了所有的内景戏。可他们回到拉萨,看局势就知道在拉萨的外景戏基本是没有可能了。
  洪峰不甘心。他和剧组的朋友开着车穿越了八廓街、国防大厦等最危险的地方,寻找外景拍摄点。街上的店面都关了,几乎看不到一个路人。寒冷而寂静的拉萨,让人很难想象其昔日的繁华。此时,拍摄外景成了可望而不可求的奢侈品。
   “那时候,我惟一的念头就是让所有剧组人员都可以安全回到北京。电影中的火车象征着明天,我必须让剧组的所有人能看到明天的太阳。”洪峰和赵振商量后决定改动电影的结尾。“虽然有遗憾,没有达到最初的要求,但是到现在我也不后悔当初的决定。”
  2008年3月23日,洪峰带着他的剧组平安地回到了北京。
  回来后,他和赵振一直在忙着《洛桑的火车》的剪辑。整个采访中他的眉头一直紧锁,录音师、动画制作师时不时向他询问后期剪辑的问题。看的出来,从西藏回来的洪峰依旧没有停歇过。
  “我现在做电影和我第一次看电影的感觉是一样的,就是享受电影带给我的幸福味道。”洪峰说,电影就是他的生命。
  
  爱上电影的触媒:《阳光灿烂的日子》
  
   “我爱上电影,是在1995年的一个晚上。我和哥们喝多了,在电影院里看通宵电影。那晚,看了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电影,就是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因为在电影里我找到了与青春有关的冲动。当时就萌发了一种模糊的感觉——我也可以拍电影。”洪峰特别感谢姜文的那部电影。他说:“很多事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事,就像那句台词‘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我们。’电影就是太阳,伴随着我的喜怒哀乐。”
  2000年,洪峰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热爱摇滚乐和电子音乐的他,在大学里组建了自己的“唐三藏”乐队。最初的几年,他和北京的地下乐队一样,活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
  “可是单纯的音乐让我的身份开始退化,于是我选择了回归到自己所学的专业中。尝试着去做音乐纪录片,拍一些地下乐队和和音乐人的生活。”洪峰说,在拍摄中,音乐是他贯穿的主线,他也体会着做导演的乐趣。可是音乐纪录片永远都是小范围的传播。洪峰又想到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他决定去做电影。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住在电影学院的学生宿舍里。我特喜欢宿舍,因为这儿就是创意工作室。几个哥们经常会有思想火花的碰撞,这一撞就撞出了灵感。”
  电影学院经常请一些大师来授课,洪峰就会在中场时堵在洗手间门口和他们交流。“记得有一个著名导演来放片,我就堵在后门出口和他聊。我一直说自己的想法,他给我一些建议。后来他实在憋不住了说,‘哥们,我去下洗手间,回来再说好吗?’最后,他还邀请我去他的宾馆继续聊电影。我认为不管和什么样的大师交流,都要放平心态,不要总带着仰视的目光。不管是电影世界,还是音乐世界,人都是平等的。”
  洪峰就是用这种心态在这几年先后导演了好几部电影。其中,电影《马加爵》因为敢于触碰社会敏感话题,加上导演个人思想所赋予电影的魅力,获得了诸多电影节的提名奖。
  
   反思的话题:《马加爵》
  
   2004年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用钝器杀害了四位同班同学,并且将他们的尸体藏匿在储物柜里,然后开始了他的“亡命之旅”。直到3月15日在海南三亚被捕。“马加爵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反思,人们纷纷在讨论一个天之骄子如何变成了一个杀人恶魔。
   洪峰马上意识到拍摄这部影片的重要性。“我从马加爵被捕的第二天就决定将这件事拍成电影,我希望能够给社会带来一些警示和启迪。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关注中国的教育体制,尤其是西部地区学生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可以避免下一个马加爵的出现。哪怕效果就只有那么一点点,我的拍摄目的就达到了。”
  洪峰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之后开始写剧本。剧本完成后,他找了十几家电影公司谈合作拍摄。可是,大家都说题材好,写的也很好,却没有一家公司愿意投资。“因为所有人都不知道这部敏感话题的电影能否通过审查。”说这话的时候,洪峰直起了身子。
  洪峰可没有放弃。为了筹备电影的拍摄资金,他开始打工挣钱。发传单、扫楼道、做广告创意、当摄影师,洪峰就这样坚持了一年的时间,攒了两万元钱,完成了《马加爵》拍摄的经费来源。
   “《马加爵》的演员都是青岛大学的在校学生,他们没有表演功底,我只能利用演员的现有条件进行人物塑造。和这群业余演员一起辛苦了三个多月之后,电影顺利杀青。在这期间,我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电影里。我谈了很长时间的女朋友因为觉得我给她的关心太少,提出了分手。说实话,那时候连难过的时间都没有。等我有时间了,人家都有男朋友了。所以剧组的人都说电影是我和女朋友之间的第三者,我也愿意和电影谈一辈子的恋爱。”
  洪峰带着他的电影《马加爵》在全国许多高校免费放映。《马加爵》入围中国第五届国际学院作品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DV短片、中国香港101华人故事大赛,并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必看的电影”。导演洪峰也被称作“一个用DV寻找光明的人。”
  如今,洪峰正驾驶着《洛桑的火车》,向前方奔去。即使下一个站台还很遥远,但手持DV的洪峰深信:“一个有梦想的人,不会轻言放弃。和电影在一起,那就是幸福。”
其他文献
HIP-HOP之——饶舌  说唱(Rap)是一个黑人俚语中的词语,相当于“谈话”(talking),产自纽约贫困黑人聚居区。它以在机械的节奏声的背景下,快速地诉说一连串押韵的诗句为特征。这种形式来源之一是过去电台节目主持人在介绍唱片时所用的一种快速的、押韵的行话性的语言。    梁栋是谁?  他就是早已红遍网络的饶舌神仙“葡桃”。       梁栋被称为“中国饶舌第一人”、“音乐界的李敖”。  
期刊
“QC小组”,是指企业内部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自2000年接触QC(企业质量管理)到2003年创下三个国优,短短三年时间,吴琨在众人怀疑甚至不认同的目光中,从一个不懂质量管理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享受专家津贴待遇的华北电网工程技术
期刊
HIP—HOP也是一种生活    如果要溯源,那么最初的Hip-Hop来自非洲,是用Hip(臀部)和Hop(跳跃)组合起来的原始部落的流行文化。  现代Hip-Hop发源于美国,《英汉词典》里有两种解释:1980年代源起于美国城市黑人青少年的一种文化(其特色为霹雳舞,墙上涂鸦和节奏强烈的音乐);一种次文化。    “次文化”是相对于高尚、严肃、纯情的主流文化来说的。Hip-Hop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反
期刊
HI-HOP之DJ  DJ全称Disc jockey,可以理解成“唱片骑士”。1969年,美国的牙买加移民KOOL HERC需要在唱片中增加一些伴奏,于是他就用两台唱机交替播放两张一样的唱片,得到了较长的伴奏,HIP-HOP就这样发展起来。    白天,他们都在睡觉。  天黑了,他们开始工作。  夜很宁静,他们用音乐打破安宁。  这就是DJ。  在现阶段,DJ这两个字已经代表了最新、最劲、最毒、最
期刊
2008年7月7日,李舒在自己的家乡甘肃兰州,生平第三次高高举起了奥运会火炬。  在中国,曾同时传递过雅典奥运会、都灵冬奥会和北京奥运会圣火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刘翔,另一个就是李舒。  从雅典、都灵到北京,李舒成为一颗奥运火种,把奥运圣火、也把奥运精神传遍世界。    和李舒接触,感觉她最打动人的地方并不仅仅是美丽的外表,而是她缜密的思维和富有感染力的表述,以及时时刻刻表现出来的青春活力。中国人民
期刊
HIP-HOP之——街球  街头篮球(street-ball)起源于美国,比赛并不需要在正规的篮球场上进行,在城市广场或街边开阔地划出半个篮球场大小的平坦硬地,树立一个篮球架,即可进行比赛。与正式体育项目必须的严格规则和比赛方式有些出入,参与者可以自由自在地展示自我。      “这街头的球场,篮球的殿堂,无论在何方都闪耀着光芒,这里是强者的天堂,懦夫的坟场!YO!所以现在请你跟着我的RAP一起震
期刊
“如果要说一个诗人的代表作,或许只有等到他百年之后,而且得让别人去说。”被已故国学大师张中行老先生称为“才女尽心”的女博士后靳欣,拥着一堆色彩鲜艳的玩具忽闪着大眼睛说。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古典诗词,近来随着“国学热”不断升温也倍受国人的关注。据有关部门粗略统计,目前写传统格律诗词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00万。但是,拨开这些浮华的数字,人们却习惯地将古典诗词称为“夕阳文学”。不言而喻,经济社会的发
期刊
有时候,我们就是其他人命运中的一只手臂,其他人同样也是我们的。我们把手臂伸向他们,我们把他向前拉了一把,或者从背后把他向前推动了一些,至于这些短暂的和整个命运的力量相比非常微不足道的动能是否能使他进入一个更能推动他的轨道,我们无人知晓。我们能做的只是伸出手,不要期望得到什么回报,也不要期望你拥有救世主般的力量可以单独改变他人的命运。   ----摘自“携手行动”网站      三年前,童玮亮从上海
期刊
2008年5月20日,京郊吉庆庄。  44岁的张歌真一大早就开始忙活起来:查教室、贴剪报、扫校园。多年以来,他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  他干活儿极细致。查教室时,他会一个挨一个地从前门查到后门,甚至会注意到教室的每一扇窗户。扫地时,他扫扫停停,不时地回过头看看 :几排淡红色的大瓦房,那是教室。虽然有点儿简陋,但也还宽敞明亮。两条红砖铺成的甬道贯穿整个校园,此刻已经被他打扫得干干净净。  8点整,张歌
期刊
HIP-HOP之——街舞  街舞最早起源于美国纽约,是美国黑人由一种发泄情绪的运动演绎成的街边文化,特色是爆发力强,在舞动时,肢体所做的动作亦较其他舞蹈夸张。它可以分成New School以及Old School两大类。街舞的主要风格和种类:POPPING(机械舞)、NEW JAZZ、RAGREA(雷鬼)等。    2002年黄景行来到北京学习街舞,短短6年,他获得的殊荣不胜枚举——  2004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