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语文——浅谈语文学习的方法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emon8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可以熏染人们高雅的心灵生活,可以使我们生活得充实而快乐。
  但是,谈起语文学习总使人有种“欲说还休”之感。因为语文总给人艰难、枯燥之感。其实不然,学习语文是容易的,它是我们的母语,在日常生活中去感知它、学习它,终能自然天成,学习语文自有其规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达到“知而好,好而乐”的境界。这个培养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人谓之“知之,好之,乐之”三阶段。“知之”即走进语文,抱着一颗平常心,不因为以前的坏印象而抵触、反感语文、迁怒语文。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习语文的门坎。“好之”即持之以恒,日日用心投入,不松懈、不放弃,不因外界干扰而离开语文。“乐之”即时时在意,处处留心,养成习惯,言谈举止无不把语文融入其中。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强调的就是学习的主动性,勤学苦练,方能学有所感。语文是一门语言型的学科,教师的“教”不能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只能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自己理解、深入体会才能达到读书作文的境界。古人强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强调的就是自主阅读的重要性。所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的规划,年历奋其志,自求其解,是学好语文的重要规律。
  “读”是学好语文的第一。作为中学生,阅读的时间有限。因此,要合理安排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首先要多读,在三年的中学生活中,要下定决心,广泛而深入的阅读;阅读时,要涵盖古今,包容文理。所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正是强调博览的重要性。但凡能打开眼界、启迪思维、丰富心灵的作品均可拿来阅读。不论古今,不论中外,从而达到“融汇九流”之境界。
  “读”是基础,“写”则是提升。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即是用得体而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而要达到如此境界,则须锻炼自己的感性和理智,使自己的情感富实。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同学只会作题,从来不注意自我感情和理智的锻炼,其情思常表现出幼稚、不淡和狭窄、无大气之缺陷。要纠正这两个缺陷使自己的情感深沉,情思深广,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同时,还得多写。坚持写日记、写周记,记录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的鲜活材料,诱以写生活札记、读书心得。三年中若能坚持不懈,定能写到三至五万字,日积月累,自己的情感能得到升华,自己的思想定能得到锻造。
  古人说:“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强调读书要重感悟,要“思接千载”。怎样才能做到学习语文时“心有灵犀”呢?这就要求博览群书,即多读,反复尝试。因为灵感总是出现在艰苦劳动之间。同时,要养成联想和想象的良好习惯,力求“思接千载难,视通万里”,决不能压抑、束缚自己的翅膀。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亡,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古人强调读书要“慎思、审问、明辩”,即要谨慎的思考,审慎的发问,明确的分辨。在语文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这就要求多思考,不论哪个环节,哪门学科,决不盲目地接受任何未经自己思考的东西,做到“深思慎取”,才能保持学习的自主性和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得多读有趣味,多写有效果,积累有收益。同时思考要做到深入而广泛,决不浅尝辄止,力求水落石出。另外还要善于思考,不钻牛角尖,克服情感干扰,理性分析和接受老师的点拨和同学的帮助。这样可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建立起深刻、严密的思维个性。语文是发展学生心灵的学科,学习语文的最终指向是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良好的修养、鲜明的个性。首先建立认知策略,形成监控自己思维、感悟流程的习惯。在学习中总结反思,通过计划总结方式、课堂笔记方式、作文后记方式等,不断提升自己理性思维的层次,学会实践检验,纸上得来觉浅,绝知此事要行。通过实践检验,收获成功的喜悦。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语文学习最重迁移,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最终的成功,在于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语文,谋求生存、谋求发展。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必须跳出语文课程,从政治科学、历史科学等角度,用哲学方法,从数学科学严密的推理逻辑,从美术音乐科学艺术鉴赏的规律和经验等方面入手。
  学海无边,勤奋是舟,规律做桨,老师导航,顺利抵港!
  (作者单位:416700湖南省永顺县对山学校)
其他文献
谈到语文阅读教学,除了课堂阅读外,还包括课外的有效补充。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广泛而有序的课外阅读获取、筛选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能力,应该引起人们的不断重视。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教学生学会课外阅读的方法。  课外延伸阅读,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自觉地在课外选择与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应、由课堂教学的诸多层面而生发延伸开去的相关读物,
期刊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公民口语交际能力,必须从小学生抓起。随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我们做老师的首先任务。当然,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各阶段的要求又各不相同。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老师充分利用教材,拓宽交际面,提供学生喜欢的交际话题    虽然学生手中
期刊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包括课后)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那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记成功之举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
期刊
我国的传统教育是把基础的“应试教育”放在首位,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病,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的体系为中心,从基本概念、定理、定律的应用去要求学生掌握知识,通过大量的例题、习题的训练使学生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培养出一批高分的学生,但都缺乏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而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放在首位,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主动去探索知识。一句话,变“应试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一、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
期刊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不仅要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领会课程意图,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将课程与自身经验融汇贯通,并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创造新的课程,学生喜欢的课程。但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极“左”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就课堂教学应注意改进的几个问题浅谈如下:    一、鼓励与夸奖不要滥用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一味地频繁地表扬。一味惩罚导致学
期刊
愉快教育,又叫快乐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思想,主张在课堂上还给儿童天性:好动、好玩、好奇、好胜,让儿童在愉悦、生动活泼的环境中学习,获得知识,增长才干。愉快教育要求处理好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关系,使儿童实现学习情感上的转移,即由“厌学”转移到“乐学”,由“要我学”转移到“我要学”,从而极大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知、情、意、行诸多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创设
期刊
合作学习,是教师有组织、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通过互相合作的学习,促进合作者以及全班学生的发展。    一、合作学习要培养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的培养,必须重点培养集体主义思想,使学生有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的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一员,离不开集体,必须与集体的其他成员,离不开集体,必须与集体的其他成员合作并具备合作意识,合作言论。合作行动。如:将一个班由学生双向
期刊
古人尚“日三省吾身”,今天的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做一个会思考、会反省自己的人。“学贵有疑,疑起于思”。思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源泉,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限于课堂,近年来,从学校生活到课堂学习,检查测评,教师寄语,学生都处于问题情境中。有效的引导,使学生敢问、会问、巧问、提高了学习能力。  多年来,我把老师的专利品“评语”改成了家长、学生都欢迎的赠言式“寄语”。你看五年级的猴儿
期刊
磨刀不误砍柴功,磨好“预习”这把刀,将事半功倍。预习作业要不要做,回答是肯定的,不 仅要做,而且要做好,要有成效。上学期,我们的预习作业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朗读课文三遍,家长在预习本上签字。第二,学生摘录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写下来。第三,学生质疑,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结果学生做下来,效果一般。这学期,我经过考虑,对预习作业进行调整和尝试,是这样布置的:(1) 今年不再用练习本,课前要求学生还是要朗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