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欺诈行为”的认定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30173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当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时,消费者有权请求惩罚性赔偿。但是经营者对消费者的何种行为能被认定为欺诈行为仍存在争议。首先,从欺诈产生的社会机理和表现形式出发,认识到欺诈行为的本质特征。再次梳理消费行为在消法中的相关规定,可以从中窥见消费行为在消法中的特殊性。最后应站在和民商法的欺诈行为区别的角度对消法中欺诈行为进行认定。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 欺诈行为 惩罚性赔偿 区分
  2014年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49条中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和服务构成“欺诈”的, 消费者有权主张惩罚性赔偿。目前,学术界多数观点将《消法》定位为民法的特别法,有关欺诈行为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合同框架中进行分析的,但由于《消法》于《合同法》所处法系地位的根本差异,将欺诈简单地等同于合同欺詐,忽略了《消法》欺诈行为在《消法》中认定的特殊性。
  一、欺诈行为在消法中的有关规定及悖论
  《消法》第55条仅指出,“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是消费者请求惩罚性赔偿的前提条件,却没有规定什么是欺诈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并没有对《消法》进行司法解释。关于《消法》第55条之规定,多数观点认为消费者明知故犯时,经营者无欺诈可言,“知假买假”并不受保护。[1]根据此种逻辑,合同欺诈中的消费者有三种分类:知假买假的人,买假不知假的人,买假时不知买后知假的人。对于第一类人由于他们是智者拥有对抗交易对方的能力,法律没有必要保护这些强者;对于第二类人,他们执迷不悟,是真正的弱者和愚者,但知识的匮乏使他们不可能行使诉权而真正成为一个受害人;惟有第三类人,他们能从人类交流的陷阱中幡然醒悟,权利最终为“觉悟者”享有。此种逻辑的混乱在于:一方面将“无知”预设为权利受保护的前提,法律不保护“知假买假”的有智识的人 。另一方面, 对于买假不知假的人却也无法保护。此种规定将消费者认定为买假时不知,买后了解到买的是假的商品或者服务的人。但对于仍然属于消费者的其他两类法律并未保护。此时是没有将消费者作为一个集体人格来对待。当消费者不作为一个集体人格来对待时,消费者实际上是不可能受到平等保护,更没有办法实质地保护那些真正需要保护的弱者,与现行的规定存在悖论。
  二、欺诈行为在消法中的特殊性
  在消法领域,社会正义的价值理念是指,生活消费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手段。分析欺诈行为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特殊性也用该立足于消法的正义价值。不论是从欺诈行为产生的社会机理还是表现形式,抑或是在《消法》关于欺诈行为的应有之义中去理解,都阻力体现出欺诈行为在小法中的特殊性,其同民商事合同中的欺诈行为有着最为本质的差异,具体表现为:
  首先,欺诈行为在《消法》中的特殊性是因为《消法》相较于民法具有特殊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属于经济法中市场管理法范畴,民法和经济法有着各自不同的调整对象,属于各自独立的两个不同的法律部门。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消法制定的初衷是由于消费者相对于经营者在现实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而作出的对消费者权利进行倾斜性的保护。两法的主体地位不平等,所处法系也不相同,因此传统民法理论中关于欺诈的构成要件不适合套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其次,从消费权益保护的目的看,消法适度倾斜保护衡平消费利益,消法调整的是“一对多”的市场交易关系。因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权利义务非对等性,建立消费者的群体人格并给予特殊保护。通常认为,消费者相较于经营者,在商品信息获取以及消费决策能力等方面处于天然弱势地位,应突破一般民事权利的保护模式。消法的本意是对交易信息不对称的调整,[2]在当前信息日益开放且透明的消费环境下,衡平消费者与经营者关于知情权问题的利益分配,也应符合一般社会生活的经验常理。
  三、欺诈行为的认定标准
  (一)从主观方面来说,对于消费交易中的欺诈构成是否需要具备主观故意要件,现争议很大,第一种观点认为,欺诈行为必须以主观故意为要件,没有主观故意要件的存在,当然不构成欺诈。 [3]第二种观点认为,对欺诈进行界定应当坚持故意的要件,但是在故意要件的认定上可以适用过错推定的原则。[4]第三种观点则不同,认为只要构成损害就应加以赔偿。在消费交易领域中,无论经营者实施行为时是否具有主观故意,只要欺诈行为实施了,就应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本文在这里比较赞成第二种的观点,即经营者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瑕疵,但仍将该商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虽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尽管存在诸如质量、数量及其他方面的瑕疵,但能够证明经营者已经向消费者告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瑕疵,则不应当认定经营者存在欺诈,也不能据此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应对存有“欺诈行为”的经营者的主观状态进行推定,出现了虚假陈述、歪曲事实或隐瞒事实等现象,应当推定经营者主观上是有过错的,除非经营者能提出有力反证,否则就应当认定经营者主观上存在欺诈的故意。
  (二)从客观方面来说,作为消费欺诈认定标准之一的经营者客观欺诈行为,与普通民事欺诈也是有所区别的。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欺诈行为客观方面实践中欺诈行为表现为三种情形: 其一,陈述虚假情况,是指虚假陈述,如故意将赝品说成真迹,将质量低劣的产品说成是优质产品,将国产商品说成进口商品。其二,隐瞒真实情况,是指经营者有向消费者如实告知某种真实情况的义务而却故意不履行。其三,歪曲真实情况,是指行为人故意改变事物的本来面目或对事物作不正确的反映,如将此商品说成彼商品,将此服务说成彼服务。歪曲真实属于陈述虚假情况的一种。。
  结 语
  目前,关于经营者对消费者的何种行为能被认定为欺诈行为仍存在争议,本文基于消法法条之规定、经营者客观上实施的欺诈行为本身就具有非法性以及当前消法领域日益猖獗的欺诈行为,仅靠公权力很难消除,应充分发挥民众的积极性,体现法的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 邵建东.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研究[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51.
  [2] 陆青.论消费者保护法上的告知义务— 兼评最高人民法院第 17 号指导性案例[ J].清华法学,2014 年第 4期。
  [3] 杨立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_规定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成功与不足及完善措施[ J].清华法学,2010年.
  [4] 张新晨.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要革新内容的得失与完善[ J].安微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作者简介:任堂忠(1995-),男,汉族,山西省运城市人,法学硕士,单位:湘潭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研究方向:经济法
其他文献
鉴定意见是法官认定案件事实的重要依据,它是一种证据类型,而证据都要经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定案根据,为了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鉴定人出庭作证成为案件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是指在案件庭审过程中,司法鉴定人根据人民法院的通知,亲自到庭,以口头言辞的形式,就其鉴定的有关事项,如实向法官陈述,并接受当事人双方和法官的质询。一般情况下,法官能够审理的,只有和法有关的问题
期刊
【摘 要】 在刑法领域,道德与法律泾渭分明,但对于具体案件的分析,需要依据刑法规定合理进行,做到法理与情理相通。道德与法律并没有孰轻孰重的地位,但在既定的刑法案件中,需要经过具体的案情分析,衡量道德对法律适用的预判作用。  【关键词】 夫妻 道德 法律  案例:1994 年 6 月 30 日晚,宋福祥酗酒之后回到家里,因为琐碎事情与妻子李霞争吵撕打。李霞认为总是这样吵来吵去,简直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
期刊
【摘 要】 基层院入额检察官是顺应司法改革,在检察机关的一支专业化、精细化队伍,但运行过程中,仍有问题不断出现,这就需要我们一边运行一边总结,一边总结一边改进,才能适应改革的要求和检察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入额检察官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整个检察系统自上而下实行员额制,是实现检察官专业化,检察队伍精英化,检察事业更好服务社会的一项长效性措施。基层检察院自2016年以来,边改革边运行,边运行
期刊
【摘 要】 2019年1月30日,民政部发布了“2018年4季度各省社会服务统计数据”,2018年全国结婚率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其中离婚登记人数高达380万,离婚率持续走高。分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源于离婚过于自由,存在轻率离婚。另一方面源于家庭暴力,并且有关家庭暴力制度中,存在明显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家庭暴力受害方只有离婚才可以请求损害赔偿,这让受害方在持续婚姻和离婚后请求赔偿之间,进退为
期刊
【摘 要】 在國际私法的发展历史上,国际社会的学者们基于其所属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需要,从不同的立场出发,提出各种各样的国际私法学说,从而推动了国际私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 国际私法 政府利益 冲突规范  国际私法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随着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产生和发展的。自13、14世纪意大利著名法律注释学家巴尔多鲁创立“法则区别说”至19世纪末,国际私法已有近60
期刊
【摘 要】 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将刑法第201条偷税罪改为逃税罪,并作了重大修改。“修正案(七)对偷税罪作出的最重大修改”[1]系对其初犯规定了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特别条款,亦即初犯免责条款或者免责条款[2]“此款立法是考虑到经济犯罪与传统财产犯罪的不同,从刑事政策角度提出的特殊规定”[3],体现了立法者缩小刑事法网、以行政处罚代刑事处罚、重视发挥刑法的激励功能和经济效益的倾向,这是值得肯
期刊
【摘 要】 起源于古罗马法的一事不再理原则与效益和公正的基本价值目标相符,对维护裁判的权威性和维护法律的尊严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恰時的结束诉讼程序,保障司法的公正。本文结合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适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一事不再理原则 刑事诉讼 审判公正  一、 一事不再理概述  诉权消耗理论是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理论基础,意思主要是指只有在相对的诉讼系属上行使请求权和诉权上才能够
期刊
【摘 要】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的知识产权侵权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出现这样的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知识产权所有人的防范意识不充分,并且在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展过程中,有较为明显的漏洞,对于公有领域的保障还有较大的欠缺,行政处罚力度不足以产生震慑作用,侵权人再犯的可能性不能有效杜绝。因此,国内应当以立法完善和制度建设并重的方式,在重视立法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对依法获取知识产权的个体的保护。  【
期刊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加强我国房地产业反洗钱监管的必要性,并从法律制度、监管机制、人员素质、数据体系等四个角度提出不断完善房地产业反洗钱的法律法规、构建系统化房地产业反洗钱监管模式、增强房地产业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意识能力、推动构建房地产业反洗钱大数据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 反洗钱 房地产 监管  随着对金融机构的反洗钱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利用金融机构进行洗钱的难度日益增加,洗钱犯罪逐渐由传统金
期刊
【摘 要】 无身份者能够同有身份者构成纯正身份犯的共犯,目前在理论和学界都得到广泛认可。其中的共犯又一般是指狭义的共犯,即教唆犯和帮助犯,表现为非身份者利用、借助有身份者之手实施身份犯罪。而对于无身份者能否构成纯正身份犯中的共同实行犯的问题,我国没有明文规定,世界各地刑法理论也意见不一,众说纷坛。该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着身份共同犯罪的犯罪形态的认定以及参与人的刑事责任分配问题。  【关键词】 无身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