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的若干问题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n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38年Gross和Hubbard [1]首先成功地结扎动脉导管以来,外科手术一直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传统治疗方式.1966年Rashkind和Miller [2]首先应用头端带有球囊(可扩张)的特种导管进行球囊房间隔造口术,自此介入治疗成为重要的辅助手段.1972年Bhas等[3]在动脉导管未闭缝合手术中利用球囊导管暂时性堵塞动脉导管内血流,是心导管介入和外科技术的首次同时联合应用.2002年Hjortdal等[4]提出了结合影像学技术和常规介入器材联合外科技术治疗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理念,即镶嵌治疗.镶嵌治疗在实时影像学支持下,可以缩短或避免体外循环时间,具有创伤小,治疗及时,准确度高的特点,而且手术不受年龄限制,尤其适合心导管介入或外科技术单独无法取得满意结果的病种和情况.近年来这项新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治疗病种不断扩大,治疗效果明显改善。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患者男性,68岁,汉族.以持续右上腹痛1 d于2006年10月29日入院.查体:腹平坦,右上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叩诊呈浊音.B超检查:右肝下方可探及117 mm×86 mm多房性囊性包块,边界清,内见多个分隔带及散在细弱光点,肝内血管纹理清晰,走行正常,门静脉无扩张,胆囊未显示.B超诊断:肝包虫病.CT检查:肝门区见约60mm×90 mm×140 mm囊性密度影,CT值7~14 Hu,胆囊
期刊
患者 男性,58岁.劳力性呼吸困难6年,间断咯血、腹胀、双下肢浮肿2年.既往有左下肢静脉炎史和急性肝静脉内栓塞溶栓史.查体:血压80/55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84次/分,口唇发绀,杵状指(+),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Ⅳ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肝大肋下4指,左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
期刊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指发生在10岁以上至发育成熟前的青少年的一种原因不明的脊柱畸形,发生率约占青少年人口的2%~3%[1-2].由于脊柱侧凸、扭曲,胸廓变形,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外形、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引起影响患者就业等社会问题.早期对AIS进行干预治疗,有可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脊柱畸形。
期刊
先天性幽门狭窄在新生儿和幼儿中并不鲜见,包括肥厚性幽门狭窄和非肥厚性幽门狭窄两种类型,其中绝大多数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多于出生后早期出现症状而行手术治疗.幽门环肌肉切开(Fredet-Ramstedt手术)是为众多外科医生所采用的术式,效果也比较理想.除消化性溃疡所致的典型幽门狭窄/梗阻外,成人原发性幽门狭窄在临床上比较罕见,有文献统计至今全球报道病例仅200余例,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获得
期刊
腹膜前修补术重新受到重视是腹股沟疝修补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本文探讨开放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技术要点,并对该术式的近期效果作初步评价.
期刊
退变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是指既往没有脊柱侧凸病史、成年后继发于腰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退行性变而出现的脊柱侧凸.DS不仅导致外观畸形,还可引起下腰痛、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等,甚至损害心肺功能.随着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生活方式的转变,DS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腰椎退变性疾病[1-2]。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