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居住环境卫生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因此,卫生安全这一因素已成为建筑设计师在住宅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民用住宅;设计;卫生安全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居住环境卫生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因此,卫生安全这一因素已成为建筑设计师在住宅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论述从住宅区域环境、住宅内部构造的规划设计上及民用住宅的单体设计上注重居住者的卫生安全问题。
一、从住宅区域环境和住宅内部构造的规划和设计上注重卫生安全问题
可以说,卫生安全问题与住宅区域环境和住宅内部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不良建筑综合征和建筑相关的卫生安全等问题已经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住宅区域规划与设计应着眼于科学的生存理念,以人为本,全面考虑住宅建筑与人们居住卫生安全的关系,注重优化住宅周边环境和卫生安全条件,营造健康安全的人居环境。
1.住宅区域规划时要科学选址。选址时要做好细致的考察,从地理位置和污染源等多个方面确定住宅区域。如基地和周围环境不应存在污染源,必须远离垃圾场,住宅区应位于城市污染源的下风口和水源的上游等。
2.建筑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和保护用地的生态环境。对原有的绿林、水体、山石等合理保护,并充分利用其优化环境,净化空气等功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地统一起来,达到居住者身心健康的需求。
3.保证住宅与住宅间一定的间距。日照与通风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佳的自然卫生安全手段。标准的楼间距才能达到楼层、居室充足的日照时间与通风效果,才能保证居住者基本的卫生安全。
4.严格控制住宅区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过高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会加大环境的承受能力,导致人口密度大、人均空间小、环境恶化,容易造成疾病的感染和传播,危害居住者的健康安全。
5.科学规划住宅区水体环境。污水、废水处理要达到科学化、无害化,避免水体二次污染。也可将净化的水源用于住宅区外部环境的绿化,达到资源的再利用。
二、从民用住宅的单体设计上注重卫生安全问题
民用住宅的单体设计直接影响着居住者的居住卫生安全,因此设计者应从优化平面设计、提高室内自然净化能力和卫生安全性能等方面入手,在设计上保证居住者的健康安全。
(一)优化平面布局,提高卫生安全性能
合理分区是保证居住者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因此,设计时,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应优化平面布局,提升健康要素,增强其自身的安全性能。仅以在塔式住宅和板式住宅设计中需注意的卫生安全问题加以分析。
1.塔式住宅避免使用内天井式平面设计。众所周知,面向内天井开窗的房间多为厨房和卫生间,这是住宅中主要的污染源区。当天井内无法形成正压时,污浊空气携带病菌会悬浮在天井中,容易形成烟囱效应的“拔风”现象,造成气流污染和“串味”,倒灌室内,污染住户室内卫生环境,给居住者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因此,塔式住宅平面设计应明确各户型的空气对流通道,单朝向户型的设计必须采取通风措施。
2.板式住宅避免使用长内廊和外廊式平面设计。因为长内廊不易通风,外廊一般连通各户的厨房和次卧室,容易串烟串味,污染室内空气,传播病菌。 板式住宅应设计成南北通透型,采用南客厅、北餐厅的布置方式。厨房应设计在餐厅侧面,以免遮挡餐厅的通风采光。厨房靠北墙设置时,应设置北向阳台,达到餐厅良好的采光通风效果。
(二)合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提高自然净化能力
直接采光与自然通风是提高住宅自然净化能力,保证居住卫生安全的最佳手段。因为日照中紫外线杀菌作用很强,对提高住宅的卫生安全性起着极大的作用。住宅室内自然通风换气既简便又有效,可以加快空气的流通与更新,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预防疾病的传播。据统计,室内空气污染要比室外高2-5倍,严重的高达百倍以上。因此,开窗通风可以大大降低室内微生物密度,防止病毒的产生,保证居住者健康安全。
1.卧室、起居室应设有与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自然通道。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其窗户的通风面积应符合民用住宅设计的规定要求。
2.住宅内的设计高度应符合民用住宅设计标准。如卧室、起居室吊顶后,其净高最好不低于2.6米,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也不应低于2.4米,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增加通风流量,也不会造成居住者的压抑感,能够满足居住者身心健康愉悦的需求。
3.住宅外窗的开启扇面积不得小于整窗面积的25%,并加设纱窗,防止蚊虫的飞入。
4.南向封闭阳台悬挑长度不宜超过1.5米,保证下层住户阳光直射室内的时间,达到日光中紫外线对室内消毒的目的。
达到居住环境的卫生安全主要是避免人与人之间的传染。从科学角度而论,居住密度大,势必造成交叉感染的概率和疫病发病率的增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民用住宅规划、建筑和设备装置时,树立科学观、人文观,合理设计,从设计源头消除卫生安全隐患,提高住宅区室内外的卫生环境质量,保证居住者的身心健康。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领域中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不断出现。因此,民用住宅设计也应与时俱进,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进行创新设计,在满足居住的条件下提高住宅的卫生安全性能,实现人们对优质居住环境的需求。
关键词:民用住宅;设计;卫生安全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居住环境卫生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因此,卫生安全这一因素已成为建筑设计师在住宅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论述从住宅区域环境、住宅内部构造的规划设计上及民用住宅的单体设计上注重居住者的卫生安全问题。
一、从住宅区域环境和住宅内部构造的规划和设计上注重卫生安全问题
可以说,卫生安全问题与住宅区域环境和住宅内部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不良建筑综合征和建筑相关的卫生安全等问题已经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住宅区域规划与设计应着眼于科学的生存理念,以人为本,全面考虑住宅建筑与人们居住卫生安全的关系,注重优化住宅周边环境和卫生安全条件,营造健康安全的人居环境。
1.住宅区域规划时要科学选址。选址时要做好细致的考察,从地理位置和污染源等多个方面确定住宅区域。如基地和周围环境不应存在污染源,必须远离垃圾场,住宅区应位于城市污染源的下风口和水源的上游等。
2.建筑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和保护用地的生态环境。对原有的绿林、水体、山石等合理保护,并充分利用其优化环境,净化空气等功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地统一起来,达到居住者身心健康的需求。
3.保证住宅与住宅间一定的间距。日照与通风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佳的自然卫生安全手段。标准的楼间距才能达到楼层、居室充足的日照时间与通风效果,才能保证居住者基本的卫生安全。
4.严格控制住宅区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过高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会加大环境的承受能力,导致人口密度大、人均空间小、环境恶化,容易造成疾病的感染和传播,危害居住者的健康安全。
5.科学规划住宅区水体环境。污水、废水处理要达到科学化、无害化,避免水体二次污染。也可将净化的水源用于住宅区外部环境的绿化,达到资源的再利用。
二、从民用住宅的单体设计上注重卫生安全问题
民用住宅的单体设计直接影响着居住者的居住卫生安全,因此设计者应从优化平面设计、提高室内自然净化能力和卫生安全性能等方面入手,在设计上保证居住者的健康安全。
(一)优化平面布局,提高卫生安全性能
合理分区是保证居住者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因此,设计时,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应优化平面布局,提升健康要素,增强其自身的安全性能。仅以在塔式住宅和板式住宅设计中需注意的卫生安全问题加以分析。
1.塔式住宅避免使用内天井式平面设计。众所周知,面向内天井开窗的房间多为厨房和卫生间,这是住宅中主要的污染源区。当天井内无法形成正压时,污浊空气携带病菌会悬浮在天井中,容易形成烟囱效应的“拔风”现象,造成气流污染和“串味”,倒灌室内,污染住户室内卫生环境,给居住者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因此,塔式住宅平面设计应明确各户型的空气对流通道,单朝向户型的设计必须采取通风措施。
2.板式住宅避免使用长内廊和外廊式平面设计。因为长内廊不易通风,外廊一般连通各户的厨房和次卧室,容易串烟串味,污染室内空气,传播病菌。 板式住宅应设计成南北通透型,采用南客厅、北餐厅的布置方式。厨房应设计在餐厅侧面,以免遮挡餐厅的通风采光。厨房靠北墙设置时,应设置北向阳台,达到餐厅良好的采光通风效果。
(二)合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提高自然净化能力
直接采光与自然通风是提高住宅自然净化能力,保证居住卫生安全的最佳手段。因为日照中紫外线杀菌作用很强,对提高住宅的卫生安全性起着极大的作用。住宅室内自然通风换气既简便又有效,可以加快空气的流通与更新,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预防疾病的传播。据统计,室内空气污染要比室外高2-5倍,严重的高达百倍以上。因此,开窗通风可以大大降低室内微生物密度,防止病毒的产生,保证居住者健康安全。
1.卧室、起居室应设有与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自然通道。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其窗户的通风面积应符合民用住宅设计的规定要求。
2.住宅内的设计高度应符合民用住宅设计标准。如卧室、起居室吊顶后,其净高最好不低于2.6米,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也不应低于2.4米,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增加通风流量,也不会造成居住者的压抑感,能够满足居住者身心健康愉悦的需求。
3.住宅外窗的开启扇面积不得小于整窗面积的25%,并加设纱窗,防止蚊虫的飞入。
4.南向封闭阳台悬挑长度不宜超过1.5米,保证下层住户阳光直射室内的时间,达到日光中紫外线对室内消毒的目的。
达到居住环境的卫生安全主要是避免人与人之间的传染。从科学角度而论,居住密度大,势必造成交叉感染的概率和疫病发病率的增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民用住宅规划、建筑和设备装置时,树立科学观、人文观,合理设计,从设计源头消除卫生安全隐患,提高住宅区室内外的卫生环境质量,保证居住者的身心健康。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领域中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不断出现。因此,民用住宅设计也应与时俱进,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进行创新设计,在满足居住的条件下提高住宅的卫生安全性能,实现人们对优质居住环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