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人认为,学校是孩子们每天大多数时间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社区居民学习、交流和体育活动的地方;在发生重大灾害时,学校又作为社区居民紧急避难场所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确保其安全性。
中国很多专家都提到,日本的抗震经验,应该被当成中国学习的榜样。自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日本的电视和报纸,一直把关于中国地震的新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日本人不仅关心中国的灾情,同时也因为四川地震惨重的伤亡,而再次关心本国的抗震问题。近期,日本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目前公立中小学中未进行抗震加固的校舍还有超过40%,另外也有报道提醒,日本旨在推进抗震的“建设安全、安心学校专项资金(国家财政补助金)”约有24%没有用在抗震加固上。
5月22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町村信孝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学校抗震加固和改建所需费用的国库补贴比率,将从原先的一半提高至三分之二,预计工期由原来的5年缩短为3年,以加快公立中小学校舍的抗震加固工程。
学校,方舟
在日本的救灾体系中,学校作为避难场所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日本学校在地震等灾害中,有三个功能:接受灾民;为他们收集和传递必要的信息;提供食物及其他必需的用品。
现在,学校已经成为日本主要的防灾避难场所。根据日本总务省消防厅2005年的统计,发生灾害时的公共设施防灾据点有超过60%是学校。日本认为,一方面学校的校舍可以作为灾民的栖身之所,学校的操场又可以作为救援的直升机的停机坪。因此学校作为避难场所无疑在抗灾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1995年阪神大地震期间,1000多个避难所容纳了超过31万人,作为学校的390个避难所就接纳了约18万人;而2004年新潟中越地震中,超过10万人在约600个避难场所避难,其中118个作为避难所的学校接纳了约4万人。
在日本,学校作为抗震避难所是每个人的常识,或许没有几个日本人能在第一时间回答这是为什么。个中缘由要追述到1923年发生的7.9级的关东大地震。那次地震本身及其次生火灾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大量的传统木结构和砖混结构房屋倒塌和焚毁。在以后的复兴计划和城市建设中,日本特别注意城市避难场所的设置、河川公园防火带的建设、各社区防灾据点的规划。也是从那时起,学校作为避难所的理念逐渐在日本社会建立起来。
日本是多自然灾害的岛屿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的防灾先进国家。日本人认为,学校是孩子们每天大多数时间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社区居民学习、交流和体育活动的地方;在发生重大灾害时,学校又作为社区居民紧急避难场所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确保其安全性。日本《建筑基准法》和《耐震改修促进法》都将学校作为最重要的特殊建筑物列出,列为抗震设计的第一等级。日本内阁及文部科学省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学校设施的抗震化。
正因为学校本身的使用者大部分是学生,以及它在救灾体系中的突出作用,日本重视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这也是保障学校救灾功能的前提。实际上,在近年来发生的重大震灾中,日本学校的震灾破坏并不是十分严重的。
教训促成改变
从关东大地震起,日本致力于结构抗震的研究,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1950年颁布《建筑基准法》取代原有的《市街地建筑物法》;1981年又对《建筑基准法》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重大修改,采用了新的抗震设计方法,造就了日本结构抗震能力的“安全神话”。
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深刻教训,引发了日本全社会的反思,促使1995年以后《建筑基准法》的多次修订,以及《耐震改修促进法》的颁布。
1981年新的《建筑基准法》无疑已经是一部具有相当高水平的建筑法规。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后,政府针对文教设施的震后调查发现,根据1981年新法规建成的建筑,有9幢建筑遭受小的或轻微破坏,而只有3幢建筑发生了可修复的中度破坏。2003年、2004年,日本本土发生了超过6级的4次大地震,灾后,政府对公立学校设施进行了统计。统计发现,学校设施主要的破坏是柱子和墙体开裂、支撑破坏、地面沉降、窗户破坏以及水管设施破坏。
调查同时发现,大量1970年代建造的文教设施遭受了较大破坏,不少建筑甚至倒塌。这主要是因为1970年代正值战后日本学龄儿童的就学高峰,当时大量建造的公立学校设施,开始进入老化期。
根据《既有学校设施耐震化推进计划》,日本将整个学校设施抗震化分成几个阶段实施:成立组织制定计划→实施基本调查→抗震调查和评价→加固紧迫度评价→制定计划组织加固。
多年来,日本政府和民间组织从未停止过结构抗震的调查工作。根据文部科学省组织对全国公立中小学校建筑的抗震调查,2004年,抗震度符合要求或已进行抗震加固的建筑,占总数的49.1%,进行过抗震调查的建筑占应调查数的45.2%;根据2007年的数据,这两个数据分别达到58.6%和89.4%。
日本对于学校设施的抗震调查和评价有法可依,可以按部就班地执行。学校设施基本调查范围包括设施的实际状态、设计图纸、地域周边的地质结构、确认避难设施以及学校的撤并,市镇的规划等综合措施。而结构本身的抗震调查,则包括抗震优先级的调查和抗震诊断。首先,通过抗震优先级的排位,确定设施较多的学校的抗震诊断顺序;然后,对结构进行第一次抗震诊断;对于诊断为有抗震问题的结构,进行第二次抗震诊断,确定结构抗震的紧迫度及排序;根据抗震调查的结果安排抗震加固计划并组织实施。
加固,永不停止
根据1981年以前的建筑可能不满足抗震度要求的情况,日本制定了《耐震改修促进法》;针对1981年以前建设的学校建筑全面推进学校设施抗震化。
重建是改善学校设施抗震性能最彻底的方法,但是像日本这样高消费的国家,建一所抗震的学校需要3000万至1亿日元(合200万到670万元人民币),要针对建造30年以上的学校设施的全面重建,其财政负担是不堪重负的。因此,日本提出的学校设施改建的基本思路是在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的情况下,更多地采用抗震加固方法。
地震引起建筑物的振动,使得建筑物需要承受很大的剪切力。日本工程界提出了许多建筑结构的加固方法,基本上看可以分成抗震加固、减震加固和免震加固三类。
最传统的是抗震加固的方法,用更大的梁、更粗的柱子、设置更多的混凝土剪力墙、钢支撑等等,抵抗地震的作用。很多学校的加固都采用了抗震加固的方法。
与传统的抗震加固方法相比,现代加固方法更多地采用了“疏导”的理念。所谓“减震”,就是在建筑内部设置一些高科技的“牺牲”构件——专业上称它们为阻尼器,当大地震到来时,阻尼器可能“牺牲”了,但是同时地震的能量也耗散了,主体结构保全了。
而“免震”,则是在建筑物的基础或者中间层的位置设置免震装置比如橡胶支座,将建筑物与地震动隔离。“免震”体系将整个建筑物或单元与地震作用隔离开来,但无疑需要更高的费用和更长的工期。
日本把学校建成避难所的思路,值得中国学习。对于中国来说,首要的是建立一整套救灾、避难的全国协调机制,把学校纳入救灾体系的关键一环。在此基础上,针对全国主要震区的学校建筑的抗震计划,则是保证学生良好教育设施和国家救灾体系顺利建立的重中之重。(本文根据记者对日本华人工程抗震专家、日本名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葛汉彬的采访整理)
中国很多专家都提到,日本的抗震经验,应该被当成中国学习的榜样。自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日本的电视和报纸,一直把关于中国地震的新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日本人不仅关心中国的灾情,同时也因为四川地震惨重的伤亡,而再次关心本国的抗震问题。近期,日本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目前公立中小学中未进行抗震加固的校舍还有超过40%,另外也有报道提醒,日本旨在推进抗震的“建设安全、安心学校专项资金(国家财政补助金)”约有24%没有用在抗震加固上。
5月22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町村信孝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学校抗震加固和改建所需费用的国库补贴比率,将从原先的一半提高至三分之二,预计工期由原来的5年缩短为3年,以加快公立中小学校舍的抗震加固工程。
学校,方舟
在日本的救灾体系中,学校作为避难场所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日本学校在地震等灾害中,有三个功能:接受灾民;为他们收集和传递必要的信息;提供食物及其他必需的用品。
现在,学校已经成为日本主要的防灾避难场所。根据日本总务省消防厅2005年的统计,发生灾害时的公共设施防灾据点有超过60%是学校。日本认为,一方面学校的校舍可以作为灾民的栖身之所,学校的操场又可以作为救援的直升机的停机坪。因此学校作为避难场所无疑在抗灾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1995年阪神大地震期间,1000多个避难所容纳了超过31万人,作为学校的390个避难所就接纳了约18万人;而2004年新潟中越地震中,超过10万人在约600个避难场所避难,其中118个作为避难所的学校接纳了约4万人。
在日本,学校作为抗震避难所是每个人的常识,或许没有几个日本人能在第一时间回答这是为什么。个中缘由要追述到1923年发生的7.9级的关东大地震。那次地震本身及其次生火灾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大量的传统木结构和砖混结构房屋倒塌和焚毁。在以后的复兴计划和城市建设中,日本特别注意城市避难场所的设置、河川公园防火带的建设、各社区防灾据点的规划。也是从那时起,学校作为避难所的理念逐渐在日本社会建立起来。
日本是多自然灾害的岛屿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的防灾先进国家。日本人认为,学校是孩子们每天大多数时间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社区居民学习、交流和体育活动的地方;在发生重大灾害时,学校又作为社区居民紧急避难场所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确保其安全性。日本《建筑基准法》和《耐震改修促进法》都将学校作为最重要的特殊建筑物列出,列为抗震设计的第一等级。日本内阁及文部科学省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学校设施的抗震化。
正因为学校本身的使用者大部分是学生,以及它在救灾体系中的突出作用,日本重视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这也是保障学校救灾功能的前提。实际上,在近年来发生的重大震灾中,日本学校的震灾破坏并不是十分严重的。
教训促成改变
从关东大地震起,日本致力于结构抗震的研究,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1950年颁布《建筑基准法》取代原有的《市街地建筑物法》;1981年又对《建筑基准法》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重大修改,采用了新的抗震设计方法,造就了日本结构抗震能力的“安全神话”。
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深刻教训,引发了日本全社会的反思,促使1995年以后《建筑基准法》的多次修订,以及《耐震改修促进法》的颁布。
1981年新的《建筑基准法》无疑已经是一部具有相当高水平的建筑法规。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后,政府针对文教设施的震后调查发现,根据1981年新法规建成的建筑,有9幢建筑遭受小的或轻微破坏,而只有3幢建筑发生了可修复的中度破坏。2003年、2004年,日本本土发生了超过6级的4次大地震,灾后,政府对公立学校设施进行了统计。统计发现,学校设施主要的破坏是柱子和墙体开裂、支撑破坏、地面沉降、窗户破坏以及水管设施破坏。
调查同时发现,大量1970年代建造的文教设施遭受了较大破坏,不少建筑甚至倒塌。这主要是因为1970年代正值战后日本学龄儿童的就学高峰,当时大量建造的公立学校设施,开始进入老化期。
根据《既有学校设施耐震化推进计划》,日本将整个学校设施抗震化分成几个阶段实施:成立组织制定计划→实施基本调查→抗震调查和评价→加固紧迫度评价→制定计划组织加固。
多年来,日本政府和民间组织从未停止过结构抗震的调查工作。根据文部科学省组织对全国公立中小学校建筑的抗震调查,2004年,抗震度符合要求或已进行抗震加固的建筑,占总数的49.1%,进行过抗震调查的建筑占应调查数的45.2%;根据2007年的数据,这两个数据分别达到58.6%和89.4%。
日本对于学校设施的抗震调查和评价有法可依,可以按部就班地执行。学校设施基本调查范围包括设施的实际状态、设计图纸、地域周边的地质结构、确认避难设施以及学校的撤并,市镇的规划等综合措施。而结构本身的抗震调查,则包括抗震优先级的调查和抗震诊断。首先,通过抗震优先级的排位,确定设施较多的学校的抗震诊断顺序;然后,对结构进行第一次抗震诊断;对于诊断为有抗震问题的结构,进行第二次抗震诊断,确定结构抗震的紧迫度及排序;根据抗震调查的结果安排抗震加固计划并组织实施。
加固,永不停止
根据1981年以前的建筑可能不满足抗震度要求的情况,日本制定了《耐震改修促进法》;针对1981年以前建设的学校建筑全面推进学校设施抗震化。
重建是改善学校设施抗震性能最彻底的方法,但是像日本这样高消费的国家,建一所抗震的学校需要3000万至1亿日元(合200万到670万元人民币),要针对建造30年以上的学校设施的全面重建,其财政负担是不堪重负的。因此,日本提出的学校设施改建的基本思路是在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的情况下,更多地采用抗震加固方法。
地震引起建筑物的振动,使得建筑物需要承受很大的剪切力。日本工程界提出了许多建筑结构的加固方法,基本上看可以分成抗震加固、减震加固和免震加固三类。
最传统的是抗震加固的方法,用更大的梁、更粗的柱子、设置更多的混凝土剪力墙、钢支撑等等,抵抗地震的作用。很多学校的加固都采用了抗震加固的方法。
与传统的抗震加固方法相比,现代加固方法更多地采用了“疏导”的理念。所谓“减震”,就是在建筑内部设置一些高科技的“牺牲”构件——专业上称它们为阻尼器,当大地震到来时,阻尼器可能“牺牲”了,但是同时地震的能量也耗散了,主体结构保全了。
而“免震”,则是在建筑物的基础或者中间层的位置设置免震装置比如橡胶支座,将建筑物与地震动隔离。“免震”体系将整个建筑物或单元与地震作用隔离开来,但无疑需要更高的费用和更长的工期。
日本把学校建成避难所的思路,值得中国学习。对于中国来说,首要的是建立一整套救灾、避难的全国协调机制,把学校纳入救灾体系的关键一环。在此基础上,针对全国主要震区的学校建筑的抗震计划,则是保证学生良好教育设施和国家救灾体系顺利建立的重中之重。(本文根据记者对日本华人工程抗震专家、日本名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葛汉彬的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