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关注学生学习投入度,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对“3+4”中职阶段学生学习投入度进行调查,发现“3+4”中职阶段学生学习投入度呈中等偏上水平、学生主动学习与师生互动水平较低、学生对学习投入自评满意度尚可,学生学习投入度在年级、专业、生源上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学习收获与环境支持力度密切相关.据此,提出提高“3+4”中职阶段学生学习投入度建议:营造良好班风学风,培养优秀学习习惯;持续优化课程内容,加大师生互动水平;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激发积极学习情绪;密切关注特殊群体,全面提高学习投入度.
【机 构】
: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常州,21302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注学生学习投入度,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对“3+4”中职阶段学生学习投入度进行调查,发现“3+4”中职阶段学生学习投入度呈中等偏上水平、学生主动学习与师生互动水平较低、学生对学习投入自评满意度尚可,学生学习投入度在年级、专业、生源上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学习收获与环境支持力度密切相关.据此,提出提高“3+4”中职阶段学生学习投入度建议:营造良好班风学风,培养优秀学习习惯;持续优化课程内容,加大师生互动水平;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激发积极学习情绪;密切关注特殊群体,全面提高学习投入度.
其他文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有关政策推动下,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开展了一些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政策精准度不够、农民积极性不高、培育主体未形成合力、培育机制不健全、监管考核不明晰、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提高政策的精准性、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强化培育主体协同、完善培育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等对策建议.
大学生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是应用型高校“三全育人”的核心内容之一,“三全育人”是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质量的全新模式.应用型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存在教育主体的全员性合力不足、教育过程的全程性衔接不力、教育资源的全方位整合不够的问题,应着力于统筹各大教育主体要素,构建全员参与的组织体系;构建全程覆盖育人格局,打造连贯性教育实施系统;整合协调教育内容资源,形成全方位联动育人格局.
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目前,职业院校专任教师142万人,他们是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是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传动链”,肩负着每年培养9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只有充分尊重职业教育教师的成长规律,激发发展潜力,拓宽培养路径,多措并举为职教教师队伍增值赋能,才能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注入源源动力.
适应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质量都亟待提升.高素质高学历的“双师型”职教师资缺乏则成为最大瓶颈,尽快布局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单位,充分发挥高素质职教师资培养主渠道的作用是当务之急.为此,文章提出三个对策:一是开展部省共建,突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二是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申报教育博士点开辟“绿色通道”,开创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新局面;三是大力推进深化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探索建立“本硕博”连读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
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而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依赖于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目前,我国职教师资培养规模日渐萎缩.文章从极具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代表性的“老八所”院校的兴衰入手,检视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发展历史,指出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困境并探讨其成因,最后探求破局之策,包括继续发挥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既有优势,坚守特色创新发展;转变独立的院校培养模式为以课程模块为纽带的多元协同培育模式;系统设计职教师资专业成长体系,弥合职前职后鸿沟等.
新冠疫情及其防控,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存在诸多短板.顶层设计缺乏对高素质技能型公共卫生人才内涵的界定,致使高校对此类人才培养存在路径依赖,人才供给与政府数智治理现代化发展需求错位.基于此,文章提出在政策上明确高素质技能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内涵,对高素质技能型公共卫生人才进行准确的能力培养定位,重构课程体系以提高公共卫生人才的技能性,细化保障制度以提高公共卫生人才发展横截面与纵深度,从而培养出符合国家数智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公共卫生人才.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力量,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打造高质量职教师资方面扮演着“母机”角色.新时代对高质量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能力匹配性、学历适应性、专业发展性的新要求.结合新要求,文章提出了集“三新”理念、“三对接”目标、“三衔接”使命、“三融合”手段于一体的培育路径,并对相应的培养方向、培养模式、培养通道、专业发展进行了论述,希望促进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向纵深推进.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十八大以来,围绕技能提升这一焦点我国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主要涵盖技能培养、技能评价、技能激励三个维度.调研显示,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产教融合不深入、评价体系衔接不畅、待遇前景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建议从加强政策协同、突出技能激励、健全公共培训体系、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方面进行路径优化.
民办高职应对技能型社会建设,应构建适合自身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和新学情的新动力源,遵循动力进步逻辑,将产业技能形成理论平移至民办职业院校,开展“技能社会公民养成”“认知协调”“项目牵引”“数字技能”四个维度的技能形成实践探索.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趋势下,产业集群区域中的技术进步、产业组织分工演进与合作竞争关系变革深化了职业院校与集群企业开展的校企合作教育.在知识外溢效应、需求拉动机制、信任机制及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集群升级推动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集群地区的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升级的有利契机,加强新兴技术和分工网络研究,动态调整相关专业与课程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标准,实现职业教育精准育人;大力发展产学合作组织、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从而拓宽产业集群区域中产教融合的广度与深度,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