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仁福:人生处处有平台

来源 :芒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d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9月24日,著名作家肖仁福带着他的新书《平台》来到“芒果画报读书会”,和读者们一起分享平台与人生的智慧。
  “我出生的时候是1960年,那个年代贫穷,每天想着灶台上有没有饭吃,那个时候我的平台就是一方灶台;1978年恢复高考,我考上了邵阳师专,毕业之后分配当了老师,那个时候我的平台就是一方讲台;1985年去吉首大学进修,那个时候我的平台是一方窗台;之后到了县政府修地方志,那个时候我的平台是一方案台;1991年调入财政局,看官场人来人往,你方唱罢我登场,那个时候我的平台是一方戏台;在之后进入文联,不间断地进行创作,这个时候我的平台是一张写字台……”肖仁福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娓娓道来,他在年过半百的人生中一直进行思考,思考人生平台和成长过程相互交织的影响。
  “一个人走向社会发展,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平台作为跳板。”他将《平台》的故事结构锁定了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两个硬件:进城之路和城市住房,将这两个当下社会热点结合起来。主人公李见好希望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从大学讲台走出,转型成为一名监理师,代表业主监理施工业务。他投标的德都绕城项目,公司背景深远,人际关系复杂,风险与利益同在。平衡各种复杂关系,对李见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平台。经过艰难曲折的努力,他逐渐谙熟了这一套平衡术,成为了一名职场高手。
  “我们应该承认我们都是有欲望的,欲望就是人们的动力。如果没有对权力和金钱的追求,人们就不会做官、做生意,社会就不会发展。但是要认识这个欲望,如何把控自己的欲望,很多人就毁在自己的欲望上,因为欲壑难填。”肖仁福在读书会上说道。人生的道理每个人都懂,但是作为作家,肖仁福觉得自己的任务则是把主人公的故事写好,他更看中读者阅读时的审美过程。
  主人公李见好的最后结局是回到了大学讲台,但此时的他已经跟之前离开讲台的时候想法不同。繁华落尽,李见好经历了自己人生的一个过程,他认识到自己的平台是别人给的平台,而他觉得需要自己建立一个平台,现在他的平台就是想回到最初开始的地方做一些新的设想,回到最初的那个“一亩三分田”寻找自我。
  肖仁福与现场读者分享了他对人生平台的思考:“人生的平台很复杂。人生有三种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现代人有了钱有了权,最后还是活得没有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方面是社会的原因,另外一方面应该反省自己,如何面对自己,这也是我在试图思考的问题。”
  《平台》这本书正在以职场小说的身份热销市场,但肖仁福坦言,其实自己写得更多的还是人生,因为职场其实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一个人最后面对的最终也是自己,“人生不要把看得见的失败和成功看得很重,关注成长的过程、经验累积的过程,体会失败的滋味,‘眼观鼻鼻观心’,多关注自己的内心和灵魂,这个更重要。”
  嘉宾点评:
  著名作家吴茂盛:我非常感谢《芒果画报》,《芒果画报》给了一个平台,所以我们才能坐在这里读肖老师的《平台》、谈《平台》。这本小说写的高管局这个题材,肖老师聪明地寻找了很好的方式,反映了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背后不为人知的面目,写得特别真实,没有对生活的深刻观察是写不出的。李见好从拿不出钱的教授,到追求金钱的过程,最后回归讲台,用李见好的名字有种“见好就收”的意味。小说来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平台》的特色,也是肖老师的特色。
  著名评论家、作家魏剑美:主人公按道理说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也是对社会有益的人,为什么生活总是这么窘迫?这确实反映了我们时代的畸形,中国的机关小说和官场小说这么走俏,恰恰反映的是社会没有给我们提供一个公众的能获得展现自我才华的平台。这个平台是缺失的,于是主人公就想获得这样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往往不是公众性的,不是对所有人开放的,他只能通过自己去谋取,但是他却需要付出很多代价,包括尊严上的代价。《平台》这本书见证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尴尬,文学提供的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刻画,更是理想人性的某种向往和期待,对卑微的刻画恰恰也是我们对另一种生存状态的向往,这是我解读的这本小说中很浓重的一种悲剧。
  著名诗人何不为:每个人为什么要寻找自己的平台,无非是想取得成功,从而获得自己的欲望。“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如果我是个战士,那么我一定要在战场得到认可或者成功。唯独有一个平台我们可以自己把握,就是寻找属于自己的平台。我有两点体会:第一就是知识储备,多读书是你最好的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就能多认识人,认识人就知道怎么相处,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过读书来获得的,其实我们寻找平台的一种方法就是去读平台;第二,平台就是自己。人最终是被自己定义的,最终目的是快乐,快乐就要保持身心健康。金庸的小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好人没那么好,坏人没那么坏。所以要有健康的心态认识身边的事和物,正确认识身边的好人和坏人。
  著名古琴表演艺术家刘慧扬:感谢《芒果画报》这个平台让我结识了肖老师,也让我结识到了这本《平台》。我觉得其实平台就是上一个台阶,平台就是有人推,最主要的是自己创造发现自我的平台。在生活中也好,学习中也好,职场也好,随时都离不开平台。中国自古的美德就是互相帮助,平台说来说去也就是互相帮助,互相帮助来搭建平台、创造平台,从而推动事业的发展和一个人的发展。
  资深纪录片导演曾海波:有本书叫做《世界是平的》,但平台不是平的,平台是个高台,如果平台是平的,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去争了。平台是从哪里来呢?一个是有人把你推上去。为什么别人会推你?可能是因为他不方便表演,要推你上去表演,这是一种,很难得有人推你上平台。更多的情况是自己争平台,如果争不到,那就像曾国藩一样自己去创造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如果上台表演的人越多,那么平台越大。现在很多湖南人转到和平年代的商界崛起,这拨人在崛起,他们会创造什么样的平台?会有如何的表现?也许值得肖老师用各种手段和艺术方式去描写。
其他文献
胡因梦,著名电影明星,作家,翻译家。闻名于世的美女、才女,被誉为“七十年代台湾第一美女”,翻译有《生命之书》、《转逆境为喜悦》、《不逃避的智慧》等二十余部外国著作。  “我们生活在凡尘中,尽量多一点超脱,多一点清静,多一点明白,才能把我们的精气神收藏在心里,坚定信念,引导自己进入到一个安静的状态,不受外界的干扰。”  过去,大多数人突然关注到胡因梦大约是因为李敖。但如今,关于胡因梦的关键词已经在不
期刊
车子行走的路,越变越窄;打开车窗,风一紧一慢送过来,伴着清香;远处白墙黑瓦徽派老建筑、错落有致的马头墙镶嵌在一片绿田之中,映衬着初夏时光。安静又干净的街巷偶尔几个行人慢悠悠地穿过。随便看看,触目的景物皆可入画。走到岔口,乡间小路嘎然而止。  下车,遇上一个姑娘,询问碧山书局怎么走。“我带你们去。”她热情地引着我们走在石板路上,穿街走巷,总算是到了碧山书局。  走近这所老祠堂,院子里有说不出的历史厚
期刊
一    家里有森林气息在飘荡,是我喜欢的空气清新剂,每天早晨洒一点,借以驱散沉积在心的郁闷。  一个人在家,寂寥。我站在镜子前看自己:有点姿色,以码字卖给网络媒体为快乐,激情的散漫、激情的直觉和注重细节的SLN(即 Short Letter novel“短信小说”)女子,因细节而受伤数次。最后,因妈妈说,嫁梁山伯这样的男人,他不会让女人受伤,于是,我心甘情愿、平静安好地,为梁山伯穿了嫁衣,这跟爱
期刊
去年,《爸爸去哪儿》的热播掀起了一阵荧幕亲子潮,在一片囧爸萌娃的尴尬记、成长记的欢乐气氛中,《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于6月20日再度归來。运动员杨威父子、演员吴镇宇父子、演员黄磊父女、演员陆毅父女以及歌手曹格和一对儿女,全新的嘉宾阵容、高难度的任务环节、独特的拍摄地点,让这一季的节目更加引人入胜,首播收视率比《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第一期上涨了120%,成功打响湖南卫视“越成长越青春”暑期档开门红的第一炮
期刊
无论东西方,人类一直试图与喧闹的环境、浮躁的人心对抗。有时思想迸发,有时走到极端,人类在曲折中寻求清静的片段,就是一部人类清静思想史。  开端:对抗欲望  一个思想的开端,一定是从普世的现象中展开的。  老子提出的“去奢、去甚、去泰”,针对的是当时被权力欲望冲昏头的人们。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但人类对抗的不是天性,而是天性中的贪婪。春秋时期,从奴隶社会迈入封建社会的中国,权力意识已经膨胀,欲望主张
期刊
谭贵清,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国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榜书委员会委员。2010年第二届国际榜书大赛荣获第一名,2012年参加国际榜书精品作品展获二等奖。  “磨难真是磨心的过程,让你能沉下心来练字,不抱怨不公,把它当做一种考验。经历酸甜苦辣才能写出好字。”  耕字的农民  清晨六点半,太阳从两日的阴霾中透出罅隙的光亮,晃动在沱江上。干瘦的老人戴着斗笠,坐在木船的一端,在雾
期刊
“我希望看到的是,可能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之后,中国的整个环境,就像林语堂先生笔下的那个中国人形象,在华尔街,所有洋人都对中国人致敬。”  光头,高个,框架眼镜,讲起话来,语速特别快。看起来,毛继鸿像个聪明人。  前段时间,他去见一位大师父。他的朋友问起大师父关于禅修的事,大师回答:“其实现代人不适合禅修,因为心太乱。古代的人比较适合禅修,因为有点笨,有点拙。”  于是,他称自己为这个时代的笨拙之人。
期刊
寻求清静,是每个现代人日日都要做的功课。  越是浮躁的社会,人们越是对清静有着不可自拔的渴望;越是渴望,越是发现清静的困难。  然而,生活总会给予人们经验与智慧。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成长、思考,慢慢参悟。这个世界或许无法停止快节奏与喧闹,但作为个体,我们有独属于自己的清静法门。  胡寅:山里的声音,有安静里的喧闹  烟霞茶院院长  烟霞茶院深居南岳衡山,80后院长胡寅本身就是位爱清静的茶客。来往
期刊
女书,世上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流传于湖南江永,是濒临消失的国家首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谭盾,一位从湖南走向世界的杰出作曲家、指挥家,曾以一曲《卧虎藏龙》问鼎奥斯卡,被誉为中国的文化名片。  这一次,谭盾将神秘的女书搬上世界舞台,用音乐讲述起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化。  “我是个很有使命感的人,我希望自己能像贝拉·巴托克弘扬匈牙利民族音乐一样,把中国的传统音乐带到全世界。”  5月27日的长沙,恰逢雨后气
期刊
我读不懂残雪。  “我”代表了当今图书市场上的大多数读者。但采访中发现,三十年过去了,残雪的“实验文学”依然是文学界的非主流,却不乏多年相知的知己,且非主流也意味着她是凤毛麟角的坚守者;残雪依然不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不缺少忠实的粉丝,神交者以年轻人为主,且国外读者的认可度超过国内。  书评人吴亮反对我们用“坚守”形容残雪,对于残雪,他认为这一切都是自然。“像一座山,一条河,千百年在那里,我们绕不过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