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奶奶”他们是谁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guang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荐读】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白杨树在水里的倒影。莫言写人物,把许多个人物的特点,叠在一个人物身上,把人写活了。正如当年鲁迅写小说,引得周遭邻居或熟人口诛笔伐一样。读者对号入座了,他们生气,变相地传递一个信息,作者把人物写活了。虚构的真实,更有生命力。我有时也有类似体会,用真名来写人物,栩栩如生,换个名字或谐音,总觉得文字不快意。莫言所言,让我茅塞顿开,原来都有同样的烦恼。所以,学写记叙文时,主要人物可以有多人的影子重叠在这个人物身上,虚构了某个细节,杜撰了未必有的动作,会使事件更真实。
  (特约教师 张锐)
  高密县长
  小说《红高粱》中有一个主要人物,民国时期的高密县长曹梦九,在电视剧《红高粱》中,改名为朱豪三。改名的原因是,吸取了我写小说时的教训。
  我在小说中,使用了好几个人物原型的真实姓名。我原本想先借用他们的名字,等小说写好后,再想个新名字替换。小说写好后,我发现换不了了,无论换成什么名字,都感到不合适。小说出版后,这几个人物原型很不高兴,他们找到我父亲,质问道:“我们两家关系一直很好,还沾亲带故,你儿子为什么在小说里把我写成那个样子?”我父亲先是替我向他们道歉,又劝他们不必当真。我父亲说:“天下重名重姓的人很多,你们何必对号入座呢?譬如说,他小说的第一句就说‘我父亲这个土匪种’,难道他这样写,我就成了土匪种吗?”
  改编电视剧时,我们生怕这个民国时期的高密县长的后代找上门来,于是改成了“朱豪三”。这是让我感到遗憾的一件事,因为我感到“朱豪三”远不如“曹梦九”响亮、亲切。
  小说中的大多数人物,都是在其原型人物的基础上大量虚构的,唯有曹梦九,基本上是将他的传奇故事原封不动地搬进小说。曹梦九是行伍出身,是当时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把兄弟。曹梦九来到高密,禁赌、剿匪,提倡孝道,兴办教育,令高密风气为之一新。尽管他作风粗野,不讲民主,动辄脱下鞋子打人,在剿匪中误杀了一些罪不当诛的人,但他在高密历史上留下了美名。电视剧《红高粱》把这位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塑造成主角,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奶奶
  小说中,我诉诸笔墨、付诸情感最多的,自然首推“我奶奶”。用晚辈的口吻讲述前辈故事的小说比比皆是,但描述到前辈人物内心感受时,总是受到限制。我用“我奶奶”“我爷爷”这样的人称,就极其主观地将历史与当代、前人与后人融为一体。我仿佛是穿行在历史与当代生活中的游鱼,仿佛是钻进了前辈心中的虫子,获得了极大的叙事自由。
  小说中的“我奶奶”,姓戴,名叫九莲。我真正的奶奶也姓戴,她跟她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女性一样,没有自己的名字。她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一辈子勤俭节约,养儿育女,左邻右舍无人说她一点不好。尽管如此,我也得承认,我真正的奶奶是小说中“我奶奶”的原型之一,因为我奶奶手很巧,会剪窗花,还会接生。
  小说中“我奶奶”的另一位人物原型是我的一位堂姑,她是我爷爷的亲侄女。她由我大爷爷做主,许配给一户富裕人家。很快就有消息传来,说那男人已患上麻风病。我堂姑听到这消息,自然不愿嫁,但封建礼教,订婚契约就是卖身契约。我堂姑最终还是跟麻风病人成了亲。我小的时候,经常见到这位堂姑,她40多岁时就得了严重的心脏病,嘴唇发紫,愁容满面。我母亲经常对我们感叹:“你姑这一辈子真是不容易啊!”
  “我奶奶”的另一位原型是我的一位堂婶,她是我大爷爷的儿媳妇。1947年,她结婚不久,我堂叔就跟随国民党的军队去了台湾。我堂婶回她娘家居住,没有改嫁。后来,她生了两个儿子,我大爷爷一直不认这两个孩子,她每逢过年过节都带着孩子来给爷爷奶奶磕头。我这位堂婶细腰高个,一表人才,尽管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她一直保持着风度和尊严。对人们的非议,对公公婆婆的冷眼,她视若不见,该说就说,该笑就笑。
  她的头发永远梳理得一丝不乱,她的衣裳永远干干净净。
  鸟儿韩
  我的另一部小说《丰乳肥臀》中,有一个名叫“鸟儿韩”的人物,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军队捉了劳工,押送到日本北海道煤矿挖煤。他逃出煤矿,在深山密林中与鸟兽为伴,生活13年。1958年,他被日本猎人发现,费尽周折,最后被引渡回国。这个人物的原型,就是我故乡的一位名叫刘连仁的农民。


  1984年冬天,我曾骑自行车,跑了100多里地,去他的村庄采访过他。当时,他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身体很好,挑着两桶水健步如飞。他是我故乡的传奇人物,见到真人后,我发现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农民,在异国他乡,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竟然活了下来。
  我惊叹他顽强的生命力,也很想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持着他活下来。我采訪他时,很希望他能说出一些豪言壮语,但他没有豪言壮语。他说:“我就是想家,想家里的亲人。”就是说,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是支持着他活下来的力量。
  2004年年底,我去日本北海道实地考察刘连仁栖身的山林和地洞。白雪皑皑,寒风刺骨,滴水成冰,能在那儿活下来,的确是个奇迹。
  我那次去日本,特意拜访了那位发现刘连仁的猎人,当时,他年近九十,已经神志不清。听说我是来自刘连仁故乡的作家时,他的眼睛里放出光彩,脸上泛出了红光。我回国后不久,就听说他去世了。这个猎人,曾经是侵华日军中的一名士兵。我不知道他杀没杀中国人,烧没烧中国人的房子,但我知道,回国后,他成了一个普通的猎人。他发现了刘连仁,救助了刘连仁。
  (果果摘自《讲故事的人》浙江文艺出版社)
其他文献
【适用话题】时髦与实用 时尚与变化 土气与洋气  【素材分析】时光流逝,四季轮回,曾经引领过时尚而没落的秋裤也会逆袭,会被潮人们偶尔捡起。秋裤“土气”,自然会被时尚拒之门外;但秋裤保暖且“节约能源”,在服装界应该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原来,实用价廉的东西,在其不起眼的背后,自有存在的理由,以及发展的空间。  (特约教师 朱霞林)  提及秋裤,不得不提及某时尚刊物前主编的看法:“我从不穿秋裤。”所以,
期刊
唐僧师徒四人西行求经可谓历经艰辛,有名有姓的妖怪他们就遇上了30次左右。  《西游记》中妖怪的下场无非就这么几种:  第一种,以黄袍怪、金(银)角大王、独角兕大王(青牛精)为代表的来自天上的神仙或宠物类妖怪,基本都被带回天上,意思意思惩罚一下;第二种,是以黑熊精、红孩儿为代表的野生妖怪,最后被招安,从此“高妖一等”;第三种,是以白骨精、蜘蛛精、蟒蛇精为代表的自生自灭类妖怪,没什么后台,神仙也看不上
期刊
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老龄化和医药产业之间的关系。在直觉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医药相关产业是大大的利好啊。你想,人越老,病越多,钱更多地花在健康上了嘛。  但是不好意思,这不是事实。医药行业有它的天花板。什么?就是国家医疗保险体系的支付上限,而不是全体国民医药需求的总和。  道理很简单,在现代化国家中,支付医药费的大头是医保,而不是个人啊。所以一个国家的财政力量是不是上涨,才是医药行业有没有
期刊
被主觀情绪控制的阅卷场,最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固化的写作模式,充满匠气的乏味作品,将阅卷者折磨得苦不堪言。此时,如果有一篇带着非凡个性的文章出现,一定会让阅卷者的心情发生改变。文贵出新,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便有“有创新”这一要求。新,表现在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等方面。综观近年来高考满分作文,只要能够在以上方面展示出特色,均能够获得高分。  NO.01见解
期刊
我記录划过天空的流星;我测量星云的重量;我阻断银河,用它碾磨我的稻谷。  我把夏天的群星像蔬菜一样装进罐头,以供我在冬天享用。  我把冬天的群星折叠到阁楼的盒子里,让我在多云的夏季夜晚可以欣赏。  我把繁星记录到账本里,我清点它们,就像一名会计或是出纳员。  (张秋伟摘自《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期刊
有前途的音樂家是在公众场合演出时被发现的,而不是在他们想着要被发现之时。  新秀运动员是在比赛中被发现的,而不是在他们躲在看台上之时。  发明家是在他们动手去做事时被发现的,而不是在他们有想法之时。  政客是在他们的名字出现在选票上时被发现的,而不是在他们认为自己可以比现任做得更好之时。  年轻作家是在把自己的作品推到别人面前时被发现的,而不是在将其作品放在抽屉里之时。  下一个大明星将在海选中被
期刊
网上曾有一个提问:“罗永浩做手机为什么会失败?”  高赞回答一语道破:“因为他缺乏对手机市场的敬畏。”  手机虽小,但每个元器件都是技术打磨到极致的产物,而罗永浩做手机没两年,就暗示自己的产品“除了苹果,无人可敌”;对于业内摸爬滚打多年的小米,则嗤之以鼻,认为它“只会玩饥饿营销”。几年过去,小米已从低端进军高端市场。在这过程中,雷军每每亲自上阵,从供应链到屏幕校准,每一个工序都严格把关。而罗永浩产
期刊
【适用话题】制度 标准 创新 人文情怀 与时俱进  仁宗给出同工不同酬的理由是,个大力不亏,肯定比个矮的有劲。还有一点就是个高的,看着就威风,这就有点像卖水果的了,个大好看的都摆在前面。而在宋朝当兵,这里指精兵,确实是需要身体素质好的。按照宋朝文献,当兵的一身步人甲最重达32公斤,再加上枪、弓弩,负重能达到四五十公斤。  当然这是理想化的,真有数量众多的精兵,大宋也不至于成全金军“过万不可敌”的威
期刊
这个学期教高一,学生琪琪昨天来问我题目:  刘老师,这个题目问,这篇文章的结尾可不可以删除?可是,为什么答案有两个?可以删除,是对的;不可以删除,竟然也是对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以前老师教的,都只能有一个答案啊!  我没有回答他,对他提了一个要求:“叫我一句爸爸。”  他愣了一下,滿脸疑惑,怀疑自己没听清。  “叫我一句爸爸。”我笑着对他重复了一下。  “不,你又不是我爸爸!”  这回他显然听
期刊
长期以来,微写作栏目“我最喜欢的诗词”受到广大素粉们的支持,全国各地的素粉们踊跃地发来了自己喜欢的诗词并尽情地书写了喜爱它们的理由,其中许多理由让作文君深有同感,看到动情处也是潸然泪下。本期与以往稍有不同,依旧是“我最喜歡的诗词”,依旧是素粉们的理由,但本期的投稿作者全部来自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第一中学初一的同学们,让我们看看他们都喜欢哪些诗词以及对所爱诗词的“表白”吧!如果读完后你也想要投稿,欢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