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时代和社会的迅猛发展,使商品包装设计不断面临创新与挑战。本土商品包装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介,不仅是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还是品牌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纽带,并且起着传播品牌文化的作用。本文概述了消费心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商品包装对消费者购买力的影响做了具体分析,在当今时代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中保持平衡,以及消费者心理对产品销售的影响。本文以本土化为切入点,对广西本土化包装设计的实施和意义进行了深入论述。为今后广西本土商品包装设计提供全新的思路。
关键词:本土化;消费心理;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作为重要的设计门类之一,与社会经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主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重要的是它能提升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无人超市、线上购物等新型销售方式的出现,销售员的推销作用逐渐被削弱,商品与消费者直接进行对话已成为当下新型的销售模式。对于包装设计而言,顺应时代发展,不斷更新设计技术手段与时俱进显得尤为重要。
一、包装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当下,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包装也不再只局限于保护商品和便于运输的功能。人们在追求生活品质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精神的感受,对商品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实用性,人们购买商品时更多的考虑是情感上的需求,讲究一种内心深处的“情怀”。从古代“买椟还珠”的故事就足以证明包装设计的美学价值,以及对消费者心理活动的影响。因此,各企业只有在商品进入市场前期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消费者心理分析等准备,才能有效洞察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从而得到市场认可,占领优势。
系统研究人类对商品包装情感的反应的先驱者是美国人路易斯·切斯金,他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他通过实验将两个同类产品放入不同设计的包装中,一个包装上使用圆形进行装饰,另一个使用三角形,随后请人们来进行比较,对自己更为喜欢的商品进行投票。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有80%以上的人更喜欢圆形的包装设计,因为圆形给人一种亲切感,并让人觉得可靠。路易斯·切斯金将消费者这种心理转变归于“情感转移”,也就是说一件商品包装的优秀与否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商品本身品质的判断,消费者会趋向于选择包装较为精良的商品,从而使人们忽视其本质其实是一样的。
二、消费者购买心理中的包装设计策略
消费者的心是营销的最终考验,通过对240份消费者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价值心理、情感心理、求美心理三种策略,为广西本土包装设计提供数据支撑和全新的设计思路。
(一)价值心理策略:商品包装虽然不能作为衡量商品品质的标准,但却是为商品提供促销服务的有效手段之一。营销专家艾尔·强森认为,消费者之所以喜欢某种产品,是因为他相信这种产品会给他带来比同类产品更大的价值,也就是说具有更大的潜在价值。潜在价值取决于产品的潜在质量。可口可乐的成功,正是因为它以标榜“正宗”、“原创”、“独一无二”而使消费者相信它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这就是它的潜在价值。事实上,一种品牌之所以能够打开销路,常常不是因为它的真实价值,而是由于它的潜在价值。潜在价值具有独特性、独立性、可信性和重要性。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包装设计的前期准备阶段应深入研究广西本土商品蕴含的潜在价值,转化为设计亮点或营销手段,从而获取消费者关注,诱导消费行为。
(二)情感心理策略: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爱慕、悲伤、恐惧、愤怒、厌恶等。设计师可以从“情感心理”入手,根据广西本土文化,结合商品特点挖掘出能使消费者产生共鸣的情感故事、历史文化等精神元素融入包装设计之中,用以表达设计理念,使其更具文化性与民族性。以此触动消费者的情感,在提升商品竞争力的同时传播民族文化。
(三)求美心理策略: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一件包装的成败,视觉的美观度占有重要的作用。图形和色彩、造型、文字是包装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说明解释、渲染画面、烘托气氛、调动消费者情绪、引人注意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在关注度上,文字部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仅为22%。因此,在包装设计中,图形、色彩和造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师在设计地域性特色商品时,可以选取广西特有的传统文化象征符号,在突出地域文化的同时,在设计上力求做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将民族元素精简提炼融合现代艺术再创造,使元素符合现代审美,融入商品设计中。
三、结语
实用与美观的商品包装设计是当下设计师共同的目标。“以人为本”是包装设计的宗旨。设计师除了要对本土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还需系统研究消费心理。因此,作为一个设计师必须深入市场,洞察消费者心理,在透彻分析消费者心理上去进行产品包装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摸索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规律,从而提升商品包装设计效果,为企业和商家在激烈的同质化商品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参考文献:
[1]Michael R.Solomon,卢泰宏,杨晓燕.消费者行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王炳南.包装设计[M].文化发展出版社,2016.
[3]朱和平.世界经典包装设计[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4]饶平山.包装设计中的消费心理研究[J].包装工程2005,26 (2):183-184.
[5]葛饶民.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J].包装工程,2003,24 (6):116.
关键词:本土化;消费心理;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作为重要的设计门类之一,与社会经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主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重要的是它能提升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无人超市、线上购物等新型销售方式的出现,销售员的推销作用逐渐被削弱,商品与消费者直接进行对话已成为当下新型的销售模式。对于包装设计而言,顺应时代发展,不斷更新设计技术手段与时俱进显得尤为重要。
一、包装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当下,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包装也不再只局限于保护商品和便于运输的功能。人们在追求生活品质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精神的感受,对商品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实用性,人们购买商品时更多的考虑是情感上的需求,讲究一种内心深处的“情怀”。从古代“买椟还珠”的故事就足以证明包装设计的美学价值,以及对消费者心理活动的影响。因此,各企业只有在商品进入市场前期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消费者心理分析等准备,才能有效洞察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从而得到市场认可,占领优势。
系统研究人类对商品包装情感的反应的先驱者是美国人路易斯·切斯金,他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他通过实验将两个同类产品放入不同设计的包装中,一个包装上使用圆形进行装饰,另一个使用三角形,随后请人们来进行比较,对自己更为喜欢的商品进行投票。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有80%以上的人更喜欢圆形的包装设计,因为圆形给人一种亲切感,并让人觉得可靠。路易斯·切斯金将消费者这种心理转变归于“情感转移”,也就是说一件商品包装的优秀与否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商品本身品质的判断,消费者会趋向于选择包装较为精良的商品,从而使人们忽视其本质其实是一样的。
二、消费者购买心理中的包装设计策略
消费者的心是营销的最终考验,通过对240份消费者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价值心理、情感心理、求美心理三种策略,为广西本土包装设计提供数据支撑和全新的设计思路。
(一)价值心理策略:商品包装虽然不能作为衡量商品品质的标准,但却是为商品提供促销服务的有效手段之一。营销专家艾尔·强森认为,消费者之所以喜欢某种产品,是因为他相信这种产品会给他带来比同类产品更大的价值,也就是说具有更大的潜在价值。潜在价值取决于产品的潜在质量。可口可乐的成功,正是因为它以标榜“正宗”、“原创”、“独一无二”而使消费者相信它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这就是它的潜在价值。事实上,一种品牌之所以能够打开销路,常常不是因为它的真实价值,而是由于它的潜在价值。潜在价值具有独特性、独立性、可信性和重要性。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包装设计的前期准备阶段应深入研究广西本土商品蕴含的潜在价值,转化为设计亮点或营销手段,从而获取消费者关注,诱导消费行为。
(二)情感心理策略: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爱慕、悲伤、恐惧、愤怒、厌恶等。设计师可以从“情感心理”入手,根据广西本土文化,结合商品特点挖掘出能使消费者产生共鸣的情感故事、历史文化等精神元素融入包装设计之中,用以表达设计理念,使其更具文化性与民族性。以此触动消费者的情感,在提升商品竞争力的同时传播民族文化。
(三)求美心理策略: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一件包装的成败,视觉的美观度占有重要的作用。图形和色彩、造型、文字是包装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说明解释、渲染画面、烘托气氛、调动消费者情绪、引人注意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在关注度上,文字部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仅为22%。因此,在包装设计中,图形、色彩和造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师在设计地域性特色商品时,可以选取广西特有的传统文化象征符号,在突出地域文化的同时,在设计上力求做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将民族元素精简提炼融合现代艺术再创造,使元素符合现代审美,融入商品设计中。
三、结语
实用与美观的商品包装设计是当下设计师共同的目标。“以人为本”是包装设计的宗旨。设计师除了要对本土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还需系统研究消费心理。因此,作为一个设计师必须深入市场,洞察消费者心理,在透彻分析消费者心理上去进行产品包装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摸索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规律,从而提升商品包装设计效果,为企业和商家在激烈的同质化商品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参考文献:
[1]Michael R.Solomon,卢泰宏,杨晓燕.消费者行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王炳南.包装设计[M].文化发展出版社,2016.
[3]朱和平.世界经典包装设计[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4]饶平山.包装设计中的消费心理研究[J].包装工程2005,26 (2):183-184.
[5]葛饶民.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J].包装工程,2003,24 (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