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心暖人心的“铜像外交”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GI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4日上午,老挝首都万象阳光明媚,老挝前国家主席诺哈·冯沙万等七位第一代革命领导人铜像移交仪式在万象凯山纪念馆广场隆重举行。老挝各界反响热烈,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再次在老挝党和人民中间成功进行了一次“铜像外交”。
  2005年以来,根据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请求,中国共产党多次为老方制作凯山·丰威汉、苏发努冯等老挝第一代革命领导人铜像。在老挝落成的这13尊铜像已成为中老友谊的象征,这种“铜像外交”的形式对增进老挝党、政府和民众对中国的友谊和信任,对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老传统友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中老两党两国
  深厚友谊的见证
  2003年1月,老方向中方提出,希望帮助其铸一尊能重现凯山主席风采的铜像,并希望在2005年12月13日凯山主席诞辰85周年之前完成,为次年1月召开的老党第八届党代会增光添彩。
  2005年1月,中国经济联络中心组织中国雕塑学会会长、著名雕塑家程允贤同志率工作组赴老挝考察,时任老挝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朱马里接见考察组时表示:“感谢中国共产党派程先生这样的雕塑专家来考察,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这次考察工作的重视。我相信通过中国雕塑专家的努力,一定能够再现老挝人民心目中凯山主席的领袖风采。”
  2005年7月,中央领导同志在陪同来访的老挝人民革命党主席坎代对凯山铜像审稿时指示:凯山主席铜像是我党中央赠予老挝党的礼物, 一定要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按期、高质量完成。
  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中国经济联络中心全力做好这项工作,两尊凯山半身铜像于2005年12月初凯山主席诞辰85周年前夕运抵万象。凯山8.5米铜像由中国大型运输机于2006年1月初,专程由南京空运至万象,为迎接老党第八届党代会的胜利召开,献上了中国共产党一份意义重大的礼物。
  以铜像宣传
  “新老挝”的历史
  在八年多的铜像制作过程中,老方一再表示,为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建造铜像,可以使后代铭记他们为国家解放民族独立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在宣传教育和意识形态领域建立完整的“新老挝”历史。
  在老挝党内、国内享有崇高威望的苏发努冯主席的铜像是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中国著名雕塑家曹春生同志创作的,这座铜像立意定格在苏发努冯主席身着短袖猎装便服、面带微笑、双手合在胸前呈边鼓掌边缓步前行的整体形态,很好地体现了苏发努冯主席与人民鱼水情深的意境。老挝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本扬高度评价中国雕塑专家的出色工作,称赞道:主席铜像栩栩如生,中国雕塑家将我们的全部心愿予以完美表达。
  2007年11月,运送苏发努冯主席铜像车队进入老挝境内后,沿途受到热烈迎送,人们用老挝最庄严的传统礼节恭迎“红色亲王”回家。苏发努冯主席的铜像安放在其故乡琅勃拉邦中心地区,形成了以纪念广场为中心的新景点,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影响作用,增加参观者对老挝近现代史的了解,激发老挝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热情。
  2012年1月,老党中央决定:由老方出资与中方合作,为诺哈·冯沙万、富米·冯维希、奔·西巴色、西宋喷·洛万赛、西吞·贡玛丹、派当·罗别耀、都亚·赛珠等七位老挝第一代革命领导人制作铜像。经过中老双方近两年的不懈努力,2013年10月,由程兵(程允贤大师之子)—程允贤雕塑艺术工作室创作、北京源北雕建筑艺术雕塑有限公司铸造的七尊老挝第一代革命领导人铜像运抵老挝,并于11月4日上午举行了隆重的移交仪式。老挝国会主席巴妮·亚托杜、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书记处书记、万象市委书记兼市长苏甘·马哈拉,老挝党中办副主任兼凯山纪念馆主任苏万迪·西沙瓦,中国驻老挝大使关华兵等出席,万象市各界代表、七位老挝第一代革命领导人亲属和家乡代表等三百余人参加了移交仪式。中国经济联络中心主任胡延新、凯山纪念馆主任苏万迪·西沙瓦分别代表中老两国致辞,并在移交证书上签字。
  随后,在沙湾拿吉省和占巴塞省两个纪念园区,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安装仪式。伴随着盛大佛事祈福活动,诺哈·冯沙万和西吞·贡玛丹两尊铜像安装工作在中老工程技术人员的密切协同下顺利完成。根据工作计划,老方技术人员将在老党十大前独立完成其余五尊铜像的安装工作。
  运送诺哈·冯沙万和西吞·贡玛丹两位领导人铜像的车队前往各自家乡——沙湾拿吉省和占巴塞省时,受到沿途四省领导和各界群众数万人夹道迎送,很多民众自发来到现场迎接他们崇敬的老一辈领导人铜像,车队经过有的村镇时,虽然已入夜并下着雨,人们迎送铜像车队的热情丝毫不减,大家挥动老挝国旗和老党党旗,载歌载舞,向车队献上鲜花,用老挝传统中最隆重和庄严的仪式表达对老一代革命领导人的崇仰之情,向中国同志的真诚帮助表达感激之意。
  “铜像外交”
  政治效果显著
  正如老方所言,中方是带着对老挝党和人民的深情厚谊来完成这项工作的,这是两党友好关系和两国传统友谊的新象征。“铜像外交”社会影响明显,直面民众、直入民心,更具影响力和生命力,是积极开展公共外交的成功范例。通过由中方为老挝领导人塑造铜像的形式,展现中国党和人民对老挝老一辈革命家的深厚感情,表现出了两国在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共同价值追求,进一步拉近了两党和两国人民的情感。铜像坐落的纪念园区是老方开展宣传教育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成为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阵地。中方用真情、用真心的创作,塑造了一尊尊老挝领导人栩栩如生的铜像,也在老挝民众心中树立起中国人民的友好形象。
  “铜像外交”既丰富了党际交往内涵,也是党的对外经济联络工作方式的创新。为老挝第一代革命领导人制作铜像是通过党际交往推动务实合作的成功实践,把握对方的关切和期待,充分考虑老方的实际需求,尊重老方的政治关切和民族宗教习惯,既为党的对外事业服务,也是拓展党的对外经济联络工作的创新实践。
  (作者单位:中国经济联络中心)
  (责任编辑:魏银萍)
其他文献
以2011年1月当代世界研究中心重组及理事会成立为契机,一年来,当研中心立足国内外两个大局,不断开拓与国外智库的交流与合作,初步打开了对外工作局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双边交往促合作  根据功能定位,当研中心主要从事国际形势、世界政党政治、国外政治制度、中国对外战略、社会主义理论、社会政治思潮、发展模式比较等方面的研究,积极开展同国外政党智库、研究机构的交流活动与学术研讨。为了履行上述职能,
格奥尔格·卢卡奇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艺术品是使前后矛盾的、不相容的元素在文本里获得一致性,并体现在感性的象征之中。我想大凡好的作家,其作品的内蕴,多少都有这样的特点的。那些出离常规的写作者,都不太愿意刻板地讲述生活,生命之迹并不都在理性的域界。看似非常态里的人生,仿佛才有常态的人性,这是莎士比亚以来的作家共有的感知,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于此得天地间的本意。作家靠的是一种直觉认识世界,重要的不仅
作為中国“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新一批的30册《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正在陆续出版,这让朗东·多吉卓嘎非常欣慰。每天来往于家、学校与出版社之间,这位60多岁的老人来不及享受退休生活,仍在致力于藏医药古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首次提议收集藏医药古籍  西藏藏医药大学原图书馆馆长朗东·多吉卓嘎毕业于西藏大学,1969年参加工作。自1989年西藏藏医药大学(原西藏藏医学院)创立以来,便在
2014年6月11日至20日,应波兰人民党、克罗地亚社会民主党和罗马尼亚社会民主党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率中共代表团对上述三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这次访问是在习近平主席成功访欧,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友好合作全面开展,中波、中罗建交65周年等大背景下进行的。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周力,重庆市委常委、秘书长吴政隆等随团访问。  在外九天时间,孙政才共出
需要辩解的是,我不是关注同性恋题材。我对同性恋没有偏见,但缺乏生活体验,不具备写好这个题材的条件。我写的就是“90后”一些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和情感方式,我也并不是要关注这个群体——我的年龄已是他们的父辈,代沟不易逾越,观念不易了解——我写他们,只是因为我发现“90后”们渐次进入社会,并且他们已经悄然改变了我们的传统社会结构,他们的存在和运转已经启动了未来,所谓大风起于青蘋之末,我们驻足的海边虽然还看
为了写这部小说,我把自己扒掉一层皮,可如果说有什么问题,可能就是出在那层皮没了。三年多的时间,如今我问自己最多的问题,就是这三年花得值不值,而我能给出的最好答案,就是“不知道”。有时候“不知道”可能真就是最好的答案,但那要需要很多年之后,我才能从心底里认同,或者说看到好在哪里。  小说内容是写医生,写医疗环境,但是在创作谈里我就不想再提他们了,我想聊聊真实。这是在写作进入到尾声的时候,我才意识到,
《知白者说》是我停笔十年后的第一个中篇。自前年离开京城回故乡安庆定居,便有了写字与作画的可能。回头看看,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像这种写写停停的经历已有多次。究其原因,不大容易说得清楚。我是一个自由散漫的人,无非就是想写就写,想停则停而已。  这篇小说与我个人履历有关,但故事純属虚构,读者切不可“对号入座”。前几天有一家转载刊物征求我的意见,说他们想划掉文中一句话,因为他们省文化厅的老厅长也姓沈,担心引
9月22—25日,应自由埃及人党邀请,中组部副部长吴玉良率中共代表团访问埃及。  9月28—30日,国际行动理事会第35届年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年会致贺信。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集体会见国际行动理事会成员。  10月3—5日,应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郭业洲作为中共代表出席该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0月8—16日,应俄罗斯公
在我很年轻的时候,我对周遭比我年长许多的人,那些人到中年或人过中年的人,男人,女人,我是疏于去研究他们的。如果不是因为某个特别的原因,譬如,他们施予我某种恩惠我一时心存感激,或者我感到被他们伤害因而产生了某种怨愤,我的目光是不会过久在他们脸上、身上停留的。因为缺乏研究,我对他们的理解有很大偏差。就说人类本能的欲望,我好像从来不觉得,他们也是有欲望的。在欲望这件事情上,在潜意识里我会把他们当成观众。
世界上的物种已经消失许多,有一些正走在消失的路上。从天空到陆地,从陆地到海洋。有的你听说或者见过,有的可能从未听过见过,那是太过遥远的距离。濒临灭绝,这个词倒不陌生,电视上、书籍上,频频见到这个词汇身影。这些物种该是包含了人类。世界上消失的民族很多,如苏美尔人、阿卡德人、赫梯人、埃兰人、古埃及人、玛雅人,当然不止这些,还有很多。民族消失了,其创造的文明便黯然失色。至于原因,有些比较确切:气候、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