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上好信息技术课的策略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dongb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不应该具体化、程式化,而应该视信息技术教育本身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对于中学计算机课,关键是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的教为主动的学,从而发挥他们的主动创造性,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下面谈谈我是如何上信息技术课的:
  一、讲课与练习相结合
  传统的普通学科教学是在教室中进行的,而信息技术课教学除理论课可选择在教室中,在机房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对学生进行演示,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已经成为大多数信息技术老师的共识。教师一边教,学生一边学,然后再加上教师有目的、有意义的指导和分组讨论学习,不仅让学生可以学到知识,而且还锻炼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和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
  二、在授课时采取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指的是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具体的、细化的"任务",通过讲解或让学生自学、讨论或操作实践等方法去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方法是先给学生展示已经完成好的作品,把完成作品作为任务,再一步步讲解作品完成的步骤,这样用任务来激发学习兴趣,驱使学生主动学习。或者先给学生提出问题,把问题作为任务,再由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给初二年级学生讲word图文混排时,我先向学生出示在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活动获奖的一些word类的电子小报,告诉学生这就是一等奖的作品,学生一看,啊……都不难啊。告诉学生我们也可以做啊,这时候,再先学生讲解,比如什么地方需要图片、设置成什么效果、设置什么环绕方式等。然后让学生动手制作,学生的兴趣非常的高,再加上教师现场辅导,结束时再作必要的小结。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非常好。再比如,初一年级在讲鼠标的常见图案以及它的含义时也可采取任务驱动这种形式。先提出问题,在使用鼠标操作时,有没有发现在不同的情况下鼠标指针的图案是不同的,同学们都说不一样,于是就布置他们用自己用所学的知识,来找一找鼠标都有哪些图案,并且想想这些图案的含义。这样同学们就带着任务争先恐后地到计算机上去寻找答案了,都怕自己比别人少找一个,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他们通过在微机室的实践操作找到了各种鼠标指针图案,通过总结,找出了鼠标的几种常见图案:箭头、双向箭头、沙漏箭头、多向箭头、小手等等,并且分别说出了他们的含义。比如:箭头头表示是预备状态,在等待执行命令;双向箭头表示指针所指线段可移动,这时你可使用“拖动”操作来移动线段;沙漏箭头表示计算机在执行任务,后台有程序正在运行,不能去做别的操作;多向箭头表示可移动窗口角落的方向;小手表示此处有超级链接等等。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起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采用竞赛的形式
  采取竞赛的形式不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信息技术老师一般一带就是一个年级的课,例如:在学习完Word后,在整个年级举行了一次用Word制作一张电子贺卡的比赛。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版面设计不拘一格,文字优美流畅,色彩搭配美观大方。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资料收集完后他们又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怎样将自己喜爱的图片做成背景;怎样进行一小块文字的编辑;怎样制作立体字、艺术字等等。我先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已学过的Word的编辑技巧,努力去实现他们的这些要求,不一定都能实现,但必须试试。于是他们就在机房积极思考实践起来。在老师的提示下首先成功实现了将喜爱的图片作成贺卡的背景。他们首先将图片插入到文档中,利用图片的"无环绕方式",使得图片和文字能够重叠摞放,但是图片挡住了文字,也就是说文字在图片的下方,于是使用图片的叠放次序使图片置于文字下方,这样图片设置在文字下面,然后再调整图片的大小,直到满意为止,但此时的效果仍不理想,因为图片的色彩比较鲜明,文字尽管覆盖在上面,使人有种喧宾夺主的感觉,于是,将图片的图像控制设置为“水印”,最后得到满意的效果。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我向学生引入了"文本框"的使用,在文档中适当的位置插入文本框后,只要在文本框内填写文字,就可实现在贺卡中进行一小块一小块文字的编辑。引入文本框后,学生又提出了新问题,怎样将文本框的黑边框去掉?我提示大家,在学"画图"时,有同学闹过笑话将前景色和背景色设置成同一种颜色,结果造成无论画什么都不显示。在我的提示下,学生很快将文本框的边框颜色设置成白色,使人看上去文字四周是没有边框的。
  经过精心编排设计二到三节课,终于拿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我将其中做得好的作品评了奖并颁发了奖状,并利用网络教室的视频广播功能广播给其他同学,让同学们在浏览自己作品的同时互相吸取长处,互相"切磋"经验。得到奖的学生欢心鼓舞,干劲更足了。没得奖的学生很有信心地说,如果做下一张,肯定比这张做得好。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可谓是如鱼得水,但不可否认,在不少教师的教学中,仍然是以老教材的思路要求学生,教育学生,学生仍然不是课堂的主人。   我也是经过老教材熏陶过来的学生,记得以前的课堂中无非就是老师讲解,学生的练习模仿为主,很少在课堂上有探索、讨论,甚至于数学游戏的介入等等,而现在我在备课时花得时间最多的就是:考虑以怎样地方法传授知识,既要知识点到位,又要学生喜欢以这样方式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应试教育的素质教育化的转化,初中英语教法也在日益改革和创新。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为主的听说训练越来越受到教师的普遍关注,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的高低成为检验英语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尺。下面仅就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回话能力作一些粗浅的探讨,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从对语言的认知过程来看,人类从来都是先会说话再会认字的。学英语也应该先学说话,即学习英语口语,而中国的英语学习
期刊
摘要:在英语学习中,学好英语是现在较为重要的一门功课。那么,怎么才能最有效的学好英语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技巧。  (一)观察  语言的功能体现在言语的行为上,学生应善于通过观察使用英语的人的行为模仿习得。在中国由于英语语言环境有限,学生普遍能观察到的榜样就是英语教师。教师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的语言流利,语音语调标准,?教态美,讲解深入线出,方法生动活泼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也就是说,榜样所显
期刊
摘要:目前,小学阶段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还难于设立跨学科的综合类或科技类活动课。新课程改革也视学习为“做”的过程、“经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那么该如何让同学们在活动课中学到知识?笔者做了一些有关研究。  一、要明确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目标  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文化基础教育为主,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有关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解题方法等基础
期刊
摘要:根据课表提出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审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的育人目标”。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接受知识。  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发育。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进行研究,以期达到实施语文课创新教学
期刊
摘要:《新数学课程标准》在谈及新一轮课程标准改革的具体目标时,首要一条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目标使“改变学习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成为这场改革的一个亮点。如何让“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根发芽,使数学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成为创新能力发展的摇篮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思
期刊
摘要: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和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  如何在高中数学课中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呢?  1.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求知欲是人们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越高,他的主动探索精神越强,就能主动积极进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人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能力的契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进行生动有趣的课前交际。  每次课前请一位学生背诵一篇文章,要求声音响亮、发音准确、速度适中,力求使大家都能够理解。然后让他提
期刊
摘要:数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担负着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任。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训练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如果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监控水平,学生就能有效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调节,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能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自主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乐学、会学、优学。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期刊
摘要: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按照教师提出的练习方法和手段按部就班的进行练习,学生普遍认为体育课只是身体的锻炼和素质的提高,不需要提问、质疑、思考,因此对动作技术的掌握带来一定的困难,从而导致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产生。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体现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特征,才能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平台,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为此,我对体育课堂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