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母亲带着我们姐妹几个在农村生活,父亲一人远在城里工作。父亲只在过年时才能回家探亲,我们和父亲一年见一次,一别一整年。在我心里,“爸爸”这个称呼,和舅舅姨妈这些似乎可以归为一类,属于亲戚中的一种,而且还是不常走动的那一种。因为亲戚们大多正月里相互走动,走得勤的亲戚平日里还能来个三两回,可是父亲一年里是断不会回家两次的。对于年幼的我来说,一年真的太长了,年初送走父亲,到年末已经记不清父亲的模样。见着父亲时,总是怯怯地躲在母亲身后,眼前的父亲俨然已是陌生人。父亲在家的一个月里,总是想各种办法让我和他重新亲近起来,家人也极尽配合之能事。因为,姐姐们比我大,她们已经过了认不出父亲的年纪了,只有我,傻傻认不得亲爹。父亲身体瘦弱,经常头痛,母亲教我用双手从父亲的眉心往两侧轻轻按摩至太阳穴。父亲也指定让我给他按摩,仿佛我的小手具有神奇的魔力,一会儿的工夫,父亲就说缓解了很多,直夸我能干。每当父亲身体不适,母亲和姐姐们就会喊我来按摩,小小的我也觉得义不容辞,仿佛自己是神医再世。
父亲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学富五车,而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仅在“扫盲班”认过几个简单的字。在世俗的眼中,这样的婚姻无疑是不般配的,但我的父母之间感情却深厚异常,一辈子没有红过脸。父亲小时家境贫寒,因父母无力供他读书,高小毕业后将他过继给了叔叔家。我的母亲八岁时被这个家庭收养,到我父亲来时,她虽然年纪尚小,在这个家却已经是里里外外一把手了。从此,我的父母,就像长在一条苦藤上的两个瓜,相互怜惜一起成长。父亲平时在外地上学,寒暑假回家,总会带回一堆破烂的衣裤鞋袜。母亲一一浆洗缝补,还要另外赶做几双新鞋让父亲带去学校,开学时母亲总要挑着担子送父亲走几十里山路去搭车。母亲后来给我们说她和父亲年轻那会儿的事,常笑称自己是《梁祝》中的四九和银心,是父亲的书童。但在我心里,我的父母堪称现实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比起梁祝的十八相送,他们似乎更加生动鲜活,更加情真意切。两人到了婚嫁年龄,养父母既怕养子学成以后在城里成家立业远走高飞,又着实舍不得这么乖巧能干的养女离开家,便以父母之命恩威并施地极力撮合二人。殊不知,几番寒来暑往,几经春秋冬夏,两颗年轻的心相互体恤相互温暖,不同血缘相同命运的兄妹俩早已成了对方无可替代的亲人。
从我有记忆起,就记得父亲常写信回来,母亲请人代念,我们姐妹几个则凑在旁边听。母亲的名字中有个美字,父亲每封信的开头都是:亲爱的美。信中满是对母亲的挂念和对孩子们的关爱。后来在中学的语文课本里读到林觉民的《与妻书》,被信中真实而美好的爱情深深打动。看到信首的“意映卿卿如晤”,不由得想起父亲写给母亲信中的“亲爱的美”,是同样真实而美好的爱情。我们姐妹几个听着这样的来信,慢慢长大。大姐能认字后,信就由大姐来念。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大姐教我给父亲写信,开头也是:亲爱的爸爸。内容大意是想爸爸了,要爸爸过年买糖回来给我吃。教的和被教的水平都有限,把“买”字写成了“卖”字,过年回来父亲笑着提起这事,把我羞了个大红脸。
父亲常年一人远在城里,平日里的生活起居全靠自己,母亲很是心疼却无能为力。因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都依赖母亲。直到后来,爷爷奶奶离开了人世,国家出台了“农转非”政策,父亲一直以来与家人团圆的愿望才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父亲几经奔波,终于办好了一家人迁居城里的手续。在正式入城的前一年,暑假里母亲带着我们姐妹几个来到父亲的单身宿舍,提前体验城里的生活。父亲喜不自胜,拿出他最常做的一道菜来给我们吃,是他自创的油炸豆腐干。豆腐干本身就口感偏硬,油炸后硬度增加,枯燥干巴,吃起来味同嚼腊。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应该叫做黑暗料理。但父亲却颇为得意地告诉我们,即使在气温很高的夏天,这菜也能放很久都不坏呢。我和姐姐们直说难吃,母亲在一旁悄悄红了眼眶。
第二年夏天,父亲的单位给他分配了一套两居室,我们一家终于在城里团聚了。在母亲的精心安排下,家里的餐桌上虽然没有大鱼大肉,但饭菜绝对新鲜爽口。父亲也从此过上了下班回家就能吃上热饭的日子,说不出的惬意与满足。他的油炸豆腐干,再也没有出镜的机会。这一年的春节,虽然没有了家乡过年的热闹气氛,但一家人在一起,说不出的安宁祥和、其乐融融。大年三十,没有电视不放鞭炮,一家人静静地围坐在收音机旁,听一位自称王大聊的主持人天南海北地神侃,倒也趣味横生;知道母亲爱看戏,大年初二父亲带上全家去老街戏园子看徽剧。
多么希望一个童话故事已经迎来了它的美好结局,多么希望时间就此停住,一家人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然而生活有时就像一个恶毒的女巫,总爱玩弄人于股掌之间。春节过后没多久,父亲就被查出肝癌晚期,住进了医院。母亲天天往返于家和医院之间,忙得心力交瘁。父亲最后的那一段时间,消瘦得没了人样,几乎吃不下任何东西。但是每天要吃大把药片,只好把稀粥与药片和在一起,艰难地咽下。有一天,父亲突然和母亲说,想喝汽水。母亲帶着我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去给父亲买汽水,那时汽水的瓶子是要回收的,如果带走需要付押金。母亲身上的钱只够买一瓶汽水,没有多余的钱付押金。情急之下,母亲只好和店主商量把我留在店里,等她拿了空瓶来还时再接我走。看着母亲来去匆匆的身影,我有一些心疼,觉得父亲要喝汽水的想法不免有些孩子气。但母亲毫无怨言,对于父亲的每一个要求都无条件做到。现在想来,那时的母亲是家里压力最大的一个人,丈夫去日无多,孩子们年纪尚小,满腹心事无处可诉,只能自己默默承担。但她无论对父亲还是对我们,都一直保持着平和的样子。因为母亲深深地知道,只有她足够强大,才能让病床上的父亲稍稍安心一些。
当年十月,父亲带着对家人的万般不舍,溘然离世。
从此以后,再没有一个人能走进母亲心里,一直到她生命的终点。母亲常常在我们面前念叨父亲,说的全是父亲的好。唯一的怨,是怨父亲狠心丢下一家人,走得太早。说是怨,其实是心疼,心疼父亲没有过上几天舒心的日子,心疼他孤苦艰辛充满煎熬的短暂一生。
父亲走时,刚刚年过五十,母亲也才四十多岁的年纪。如今,我也差不多到了母亲当年的年纪,才渐渐体会到母亲那时的心境。四十多岁的母亲,何谈心如止水。选择独身,只是因为自父亲去后,世间再无人及他。
父亲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学富五车,而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仅在“扫盲班”认过几个简单的字。在世俗的眼中,这样的婚姻无疑是不般配的,但我的父母之间感情却深厚异常,一辈子没有红过脸。父亲小时家境贫寒,因父母无力供他读书,高小毕业后将他过继给了叔叔家。我的母亲八岁时被这个家庭收养,到我父亲来时,她虽然年纪尚小,在这个家却已经是里里外外一把手了。从此,我的父母,就像长在一条苦藤上的两个瓜,相互怜惜一起成长。父亲平时在外地上学,寒暑假回家,总会带回一堆破烂的衣裤鞋袜。母亲一一浆洗缝补,还要另外赶做几双新鞋让父亲带去学校,开学时母亲总要挑着担子送父亲走几十里山路去搭车。母亲后来给我们说她和父亲年轻那会儿的事,常笑称自己是《梁祝》中的四九和银心,是父亲的书童。但在我心里,我的父母堪称现实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比起梁祝的十八相送,他们似乎更加生动鲜活,更加情真意切。两人到了婚嫁年龄,养父母既怕养子学成以后在城里成家立业远走高飞,又着实舍不得这么乖巧能干的养女离开家,便以父母之命恩威并施地极力撮合二人。殊不知,几番寒来暑往,几经春秋冬夏,两颗年轻的心相互体恤相互温暖,不同血缘相同命运的兄妹俩早已成了对方无可替代的亲人。
从我有记忆起,就记得父亲常写信回来,母亲请人代念,我们姐妹几个则凑在旁边听。母亲的名字中有个美字,父亲每封信的开头都是:亲爱的美。信中满是对母亲的挂念和对孩子们的关爱。后来在中学的语文课本里读到林觉民的《与妻书》,被信中真实而美好的爱情深深打动。看到信首的“意映卿卿如晤”,不由得想起父亲写给母亲信中的“亲爱的美”,是同样真实而美好的爱情。我们姐妹几个听着这样的来信,慢慢长大。大姐能认字后,信就由大姐来念。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大姐教我给父亲写信,开头也是:亲爱的爸爸。内容大意是想爸爸了,要爸爸过年买糖回来给我吃。教的和被教的水平都有限,把“买”字写成了“卖”字,过年回来父亲笑着提起这事,把我羞了个大红脸。
父亲常年一人远在城里,平日里的生活起居全靠自己,母亲很是心疼却无能为力。因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都依赖母亲。直到后来,爷爷奶奶离开了人世,国家出台了“农转非”政策,父亲一直以来与家人团圆的愿望才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父亲几经奔波,终于办好了一家人迁居城里的手续。在正式入城的前一年,暑假里母亲带着我们姐妹几个来到父亲的单身宿舍,提前体验城里的生活。父亲喜不自胜,拿出他最常做的一道菜来给我们吃,是他自创的油炸豆腐干。豆腐干本身就口感偏硬,油炸后硬度增加,枯燥干巴,吃起来味同嚼腊。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应该叫做黑暗料理。但父亲却颇为得意地告诉我们,即使在气温很高的夏天,这菜也能放很久都不坏呢。我和姐姐们直说难吃,母亲在一旁悄悄红了眼眶。
第二年夏天,父亲的单位给他分配了一套两居室,我们一家终于在城里团聚了。在母亲的精心安排下,家里的餐桌上虽然没有大鱼大肉,但饭菜绝对新鲜爽口。父亲也从此过上了下班回家就能吃上热饭的日子,说不出的惬意与满足。他的油炸豆腐干,再也没有出镜的机会。这一年的春节,虽然没有了家乡过年的热闹气氛,但一家人在一起,说不出的安宁祥和、其乐融融。大年三十,没有电视不放鞭炮,一家人静静地围坐在收音机旁,听一位自称王大聊的主持人天南海北地神侃,倒也趣味横生;知道母亲爱看戏,大年初二父亲带上全家去老街戏园子看徽剧。
多么希望一个童话故事已经迎来了它的美好结局,多么希望时间就此停住,一家人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然而生活有时就像一个恶毒的女巫,总爱玩弄人于股掌之间。春节过后没多久,父亲就被查出肝癌晚期,住进了医院。母亲天天往返于家和医院之间,忙得心力交瘁。父亲最后的那一段时间,消瘦得没了人样,几乎吃不下任何东西。但是每天要吃大把药片,只好把稀粥与药片和在一起,艰难地咽下。有一天,父亲突然和母亲说,想喝汽水。母亲帶着我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去给父亲买汽水,那时汽水的瓶子是要回收的,如果带走需要付押金。母亲身上的钱只够买一瓶汽水,没有多余的钱付押金。情急之下,母亲只好和店主商量把我留在店里,等她拿了空瓶来还时再接我走。看着母亲来去匆匆的身影,我有一些心疼,觉得父亲要喝汽水的想法不免有些孩子气。但母亲毫无怨言,对于父亲的每一个要求都无条件做到。现在想来,那时的母亲是家里压力最大的一个人,丈夫去日无多,孩子们年纪尚小,满腹心事无处可诉,只能自己默默承担。但她无论对父亲还是对我们,都一直保持着平和的样子。因为母亲深深地知道,只有她足够强大,才能让病床上的父亲稍稍安心一些。
当年十月,父亲带着对家人的万般不舍,溘然离世。
从此以后,再没有一个人能走进母亲心里,一直到她生命的终点。母亲常常在我们面前念叨父亲,说的全是父亲的好。唯一的怨,是怨父亲狠心丢下一家人,走得太早。说是怨,其实是心疼,心疼父亲没有过上几天舒心的日子,心疼他孤苦艰辛充满煎熬的短暂一生。
父亲走时,刚刚年过五十,母亲也才四十多岁的年纪。如今,我也差不多到了母亲当年的年纪,才渐渐体会到母亲那时的心境。四十多岁的母亲,何谈心如止水。选择独身,只是因为自父亲去后,世间再无人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