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之雅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ttll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把铜制墨盒递给我,说全家说你最爱读书,还是你收藏着吧,母亲说墨盒是外公留给她的。我拿着沉甸甸的墨盒,墨盒是用铜做的,上面雕刻着素描兰草画,古朴典雅,让人爱不释手。
  我曾在徐州古玩摊上,看到民国时期的日用瓷、铜墨盒、铜锤、铜炉、帐勾等。我仔细看看那些墨盒,虽然有些古旧了,但工艺铜质都一般。老板说还有上等的墨盒,他拿出来给我看,只见墨盒是长方形的,厚重质朴,墨锈暗沉,古意沧桑,包浆古旧而饱满,闪着岁月的光茫,盒盖上端刻着两剪寒梅,下端则是幽兰及赏石,再看盒底,竟然刻着“清秘阁”制品。我说这个是上等的墨盒,老板说,看来你是懂货的。我笑笑,说懂一点。
  墨盒,旧时文人号称“文房至宝”,它是用来装盛墨汁的文房用具。谈起墨盒,人们大多联想起铜质墨盒。中国刻铜艺术在商周时期就有,但唯有清中至民初的刻铜墨盒艺术达到了顶点,其中诗文、书法、绘画、印章、篆刻、装饰花纹等,在铜墨盒上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因墨盒所刻书画篆印,多与历史事件及人物相关,因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收藏价值。清震钧《咫尺偶闻》云:“墨盒盛行,端砚日贱,宋代旧坑,不逾十金,贾人也绝不识,士大夫案头,墨盒之外,砚台寥寥。”可见这时铜墨盒已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时髦之物。
  铜墨盒最早起源于清中期同治时期,据史书齐如山的《北京三百六十行》中记载:“刻墨盒始于陈寅生”。文物学家邓之诚在《骨董琐记》中也记载:“京师厂肆专业墨盒者,推万礼斋为最先;刻字则始详于陈寅生秀才……时同治初元也”。
  当时大多以白铜、黄铜制作外壳,以紫铜为内胆,民国初期,齐白石、陈师曾、姚茫父、王雪涛、金城、溥儒、陳半丁等书画名家,常赴北京琉璃厂切磋书画技艺,他们还常为店主提供刻铜墨盒的画稿,这样铜墨盒生意越来越兴旺。
  铜墨盒的形态很多,除长方形、圆形、正方形外,还有扇形、叶形、六角形、八角形、菱形、桃形、梅花形等,墨盒的外壳尤其盒盖,常雕刻山水、人物、花鸟等,一些包浆自然、图案精美老铜墨盒,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清末震钧《天咫偶闻》云:“墨盒盛行,端砚日贱,宋代旧坑,不逾十金,贾人亦绝不识,士夫案头,墨盒之外,砚台寥寥。”可见铜墨盒在晚清已成为文人雅士爱用的时髦之物。
  明代没有墨盒,清代前期也没有墨盒。乾隆时人姚培谦历数十年功夫,编成一部《类腋》,姚自言“类腋一书,部以天、地、人、物,自始迄今,应数十年。”在这部书中,小至耳挖勺都有记载,唯独没有墨盒。同期的相关物类书籍笔记小说等,都未发现有关墨盒的记录。
  那么,何时才有墨盒的呢?《现代汉语词典》“墨盒”条云:“文具,多用铜制,方形或圆形,象小盒子,内放丝绵,灌上墨汁,供毛笔沾用,可省临时研磨的麻烦。也叫墨盒子。”《中国古代名物大典》“墨盒”是:“盛放墨汁的盒子,多用铜制,形状或方或圆,内放丝棉,以墨浸透。吴研人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二回:“被他这么一招呼,倒不好意思空手出去了,只得拣几个墨盒笔套等件。”
  陈寅生为清代刻铜代表人物,是因其文化素养高,使刀如笔,明书之法理,锋回转折一如纸上挥酒,行云流水,无一丝勉强之处。凡知刻铜者,必知陈寅生,致使后人称他所刻的墨盒,可以和陈曼生壶并传。《北京繁昌记》把北京刻铜墨盒、南昌象眼竹细工、湖南刺绣,并称为“中国之三大名物”。
  关于墨盒的起源,还有段传说:在清代乾隆年间,一位贤淑聪明的女子,为赴京赶考的丈夫收拾行囊时,因怜惜其丈夫背负沉重的砚台,便将自己修饰面容的粉盒装之以丝绵,浇入研磨好的墨汁,此举既省去了研墨的麻烦,又能避免所磨墨汁很快变干,增添了不少便利。后墨盒悄然成为时代风尚。
  古时读书人,大都讲究生活情调与闲适,且追求雅趣,因此首先从自己的书房做起,因而便有了文房清供,笔墨纸砚、笔筒、笔架、印章、印盒等,这不仅是书房主人藉以挥洒才情的工具,也使书房弥漫着一种文雅气息。
  如今墨盒早已褪去其实用功能,现代人很少用毛笔写字了,但闲时欣赏这些小小的墨盒,体味上面所刻诗文画印所表达的意趣,便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内涵。你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是如此博大悠远令人回味。
  孙荔,专栏作家,电视台编辑、记者,发表作品二百余万字,有散文集《虞关人》;随笔集《不是风动,是你的心在动》;小说集《青衣阿伶》《小镇姑娘》等。
  编辑/林青雨
其他文献
知行
期刊
活到老学到老,平凡的一句话,确是做人的大意境。学習,乃是初心。  古人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治国平天下,首要在教学,在教化,在春风化雨的文化熏陶。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是修身。三修:修理、修行、修心。修理即是明道,要有正念、正见。修行即是正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修,心即是证悟,一切法惟,心所造。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开启,心灵智慧,回归初心。  孔子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
期刊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最早的豆既不能种,也不能吃,它就是一个盛东西的器皿。  豆是一个象形字,开始是指一种专盛肉食的器皿,《国语·吴语》中说:“觞酒、豆肉、箪食。”意思就是用觞盛酒,用豆盛肉,用箪盛饭。我们从“豆”的甲骨文字形看,豆有点像我们现在用的高脚杯,只是比杯子大得多,有的有盖有的无盖,有的有耳有的无耳。“豆”字最上面一横就代表盖子,下面的“口”表示“豆”内盛有食物,接下来的两
期刊
一  庄子讲故事,老子讲道理。  知道了庄子,不能不了解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不可说,不可说,不说就对,一说就错。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  老子和庄子是一组经典CP,经常放在一起并称老庄,都是道家创始人。他们对后世影响极大,甚至无意中创立了一个宗教——道教。他们还被尊为仙人,老子是太上老君,庄子是南华真人。  这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见。  因为不管耶稣还是穆罕默德,都是
期刊
勤向窗前讀五经
期刊
色彩是美好生活的反映,是多彩生活的体现。“诗中有画”更是我国古代诗人的追求,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中华诗词,博大精深。仔细品读,我们很容易看出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美。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有的诗人爱用多种色彩的组合来表现浓郁的画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期刊
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里写道:  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庸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則山妻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
期刊
生活素喜  守望初心  以文字以书籍  度好生活  我觉得阅读欲望就是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就是对一本书最大的肯定。  一个人内心有了格局、有了气象,文字才会有格局,有气象,它绝不是一天两天能够速成,而是许多年慢慢积累的过程。  写作是一种抵达,抵达内心的同时才能抵达写作的本质和核心,能找到小喜,其实是人生的安慰。  几年前我就恢复了手写,写在古老的宣纸上,也许很长时间不写一篇,写出来之后就随便放在
期刊
印刷术发明前,书籍的流通主要靠手抄。大约是在晋代的时候图书结束了简帛时代,进入了纸张时代。由于印刷术是在唐以后才得到广泛传播,所以在此之前图书全部系人工抄写。南北朝时期,抄书盛行,社会上出现了以抄书为业的“经生”。隋唐时期,政府十分重视抄书。隋文帝时官家向民间搜求异书,召集国内书法大家抄写,抄写定本后归还原主,共抄三万多卷。唐太宗时,更扩大了抄书工作。  唐玄宗时,设立了修书院,专门掌管抄书校书工
期刊
因是商王的王后,她被赐姓“妇”,因她的出身,从而得名“好”。在现代纷纭的女强人中,也许她并不出众,但要知早在有商时期,女人的地位不高,甚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织物劳作、繁育后代,女性在社会上甚至没有话语权,妇好却从小立志要让女人的地位变高。在男人掌控所有主权的商朝,一个女人挺身站了出来,为天下把持政事,祭奠祖先,占卜未知,这想来基本是不可能的,但妇好做到了。甲骨文记录了数次妇好主持对历代先王与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