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物理学史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M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要求的是科学教育,科学教育则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根本目的。所谓科学素质是指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及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素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会对提高学生科学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1、引入物理学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指人对自然、对科学本身的基本看法,包括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与审美观等。科学态度对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是科学素质的核心要素。如果只是通过单纯的说教或灌输的方式将很难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的目的,而通过物理学史中大量的科学家们的生动事例来启发、感染学生将是一个良策。
  例如,开普勒尽管十分喜爱哥白尼的圆运动模型的美,但他还是抓住哥白尼关于火星偏心圆轨道理论与第谷观测数据8弧分的误差不放,以科学家一丝不苟的态度,宁可痛苦地放弃天体运动一定是匀速圆周运动这一古已有之的美学原则,也不允许自己用一些无根据的假设去掩盖这个矛盾,最终正确勾画出天体运行的宏伟蓝图。若给学生介绍开普勒所处的时代,在所谓的“理论”中根本没有测量的地位,测量只不过是三教九流之间流传的“技艺”而已,是不能入“理论”大雅之堂的,学生就会更加佩服开普勒,认识到他相信测量事实的科学态度是何等的难能可贵了。
  2、引入物理学史有助于学生学习科学方法
  科学素质的核心是学习能力,而能力与方法是密不可分的。掌握科学方法的过程往往也是培养能力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正是能力外显的过程。比起任何特殊的科学理论来,科学的方法论对人类的价值观影响极大。英国物理学家波恩在获诺贝尔奖时曾说:“我荣获1954年的诺贝尔奖与其说是我工作里包括了一个自然现象的发现,倒不如说是那里面包括了一个自然现象的新的思想方法基础的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证明了物理学的方法与理论形式一直是其他学科效仿的榜样。物理教材涉及到几十位物理学家,他们在取得伟大成就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构思精巧绝伦,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科学方法教育素材。结合教学内容介绍物理学史上科学家研究物理学的科学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的范例,无疑是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物理学中的方法丰富多彩,除了观察和实验以外,还涉及到科学的抽象、理想实验的方法、基本的一些逻辑方法、假说和模型方法、数学方法,当然也少不了理论思维的方法。
  比如,伽利略对落体的研究,是用逻辑推理与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得到落体运动规律,从而否定了统治人们上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观念。库仑定律是在借鉴了万有引力定律,事先有了平方反比的概念后采用类比方法得以建立的;欧姆用水流和电流进行类比的方法总结出欧姆定律。富兰克林电的同一性的实验论证是比较性推理和实验性比较的一个典型例子。普朗克量子假说的提出采用了溯因推理法即他从一个正确的推论出发,一步步寻求得出这个结论最初的理论依据。海王星的发现则是理论预言在前,观察实践在后,演绎推理指导观察实践所取得的辉煌成果。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确立,是从个别的理论和实验,通过个性(即特殊性)揭示出自然界最一般规律(即共性)的,是归纳推理的具体应用。中微子的发现又是泡利成功地应用演绎推理的结果。我们将这些方法灵活机动地在教学中适时引入,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引入物理学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物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它的每一个新发现,新理论的形成,都蕴涵着科学家的创新活动。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可以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对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将起到重要作用。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这一重大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有结构的,它不是最小的终极粒子。因此人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各种原子模型,其中较有影响的是汤姆生的蛋糕模型。这一模型被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所否定,于是出现了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虽然解释了一些现象,但在对原子的稳定性进行解释时却发生了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为此,玻尔又创造性地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引入原子结构理论,提出了著名的玻尔原子模型。但由于这一模型是半经典,半量子化的,所以在解释比氢原子稍复杂的原子行为时遇到了很大困难。是索末菲创新性地将经典理论完全抛弃提出了完全量子化的原子结构理论才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可见,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过了不少人的创新活动,才使问题的认识一步步接近真理,离开了任何前人的创新成果都是行不通的。
  以往的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往往只教给学生确凿的定论,只注重运用现成的物理知识去解决抽象的,脱离实际的习题的能力,很少将注意力集中在“思”的方面,忽视科学内在的精神气质的作用和影响。这样的教育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不会也不能够创新。物理学史体现出真正的富有人情味儿的研究过程,具有丰富的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和智慧,将其引入教学无异会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政治课本来难教,新课程背景下似乎更加难教。政治老师的病症往往在于角色错位,认为自己是一个“教学生政治的老师”急着去“传道授业解惑”,急着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认为,平时精讲精批,扮演在而不在、不在而在,有中有无、无中有有的灵动的角色,才能满足不同学生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不同需要,真正体现新课程背景下“让学生过程本身成为价值’’的教学理念。而教师是变化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
实行有效教学是对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就笔者所从事的小学科学课堂而言,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加重要。众所周知,小学科学属于常识科,所以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基本上是
英语这门功课,有自身的特殊性。首先,我们的周围没有这样一个讲英语、用英语的交际环境。想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学得很出色,非常难。其次,这门功课零碎的知识点很多,从某一程度上来说,英语就是背出来的,不下苦功夫,想偷懒是绝对学不好英语的。另外,它的特殊性还表现在想全面学好英语,你非得大胆、大声的说,不要害羞,不要怕出错。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首先要求我们的英语老师很出色——性格方面:胆大、活泼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听、说、读、写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想让学生在这几方面都得到训练,那么就必须在阅读教学方面下功夫。因为阅读教学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感情必不可少的过程,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更好的去阅读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有以下四个方面:1、培养学生爱好图书、喜爱图书。这既是一种
【摘 要】物理课堂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情境、教师如何指导、如何评价等几点体会作一总结。  【关键词】科学探究 创新 学生能力 情境    探究式教学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等能力。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在教学中积极摸索,发现探究环节过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能起到至关重
【摘要】新课标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由此,让学生产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培养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英语课分组教学是英语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分组的重要性以及分组时注意事项。并且指出英语教师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有效采用更适合于学生语言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外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小组活动在课堂上始终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分组教学;必要性;作用    一、引言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学思想相对滞后、模式、方法相对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西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
【摘要】“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和合”的视角下,教师对课堂元素的和谐、共生多了一份关注,使得课堂情境的创设紧扣知识,活动和思考紧密结合,学生自主探索和教师有效引导携手。课堂因“和”而美,因“和”而散发出磁性和魅力。本文先简述了“和合”的含义,接着谈了“和合”视角下的数学课堂的基本特征,然后从“用情境引领思维,境中溶理;用体验造就建构,动中蕴思;用引导深化探究,放不离引”这三个方面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