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丝路明珠金张掖 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b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构想,不仅为实现国内统筹东西发展、沿途各国人民合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更为张掖的改革开放和转型跨越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张掖市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建设丝路明珠金张掖,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的奋斗目标,以“大景区、大互市、大博物馆、大运动场”建设为抓手,努力把张掖建设成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
  一、张掖的比较优势和战略定位
  祁连山承接着天上来水,发育有冰川雪山,涵养着森林草原,孕育了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黑河滋养了河西走廊最大的绿洲——张掖;这“一山一水”,形成了一条生态文明线,与三千里丝路文明线交汇,造就了“一古城”。张掖是一座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城市,也是一座坐落在湿地上的城市,被誉为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的“塞上江南”,宜居、宜游、宜学的“湿地之城”,明净、清新、亮丽的“清凉之都”,文明、和谐、繁荣的“戈壁水乡”。
  张掖因“张国臂腋,以通西域”而得名,从而成为丝路重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不仅是丝路商贾重镇、塞上锁钥枢纽,而且是南北民族交融、中西文化荟萃之地。现今,张掖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节点城市,是我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煤东运的战略通道,也是解决西缺东援的补给通道。随着张掖机场的通航、兰新高铁的建设、甘州北至阿右南至祁连公路的开通,张掖已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立体交通枢纽和承接青藏和内蒙古两大高原的物流通道,使河西走廊“居中四向”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近年来,张掖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立足“一山一水一古城”的资源禀赋和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区域战略定位,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把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把宜居宜游作为首位产业培育壮大,统筹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市,着力彰显“多姿多彩多优势”特色风貌,初步形成了一产稳固、二产创新、三产扩容的“三二一”内生增长型经济格局,三产比重已占据GDP总量的一半。经济发展已度过了阵痛期,达到了转型拐点,步入了一个以消费拉动增长为主要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呈现出增速明显加快、结构持续优化、质量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
  新时期,张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应该是:全省乃至西部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居中四向”的区域交通枢纽和立体交通网络,大联合、大流通、大开放的经济通道,绿洲生态经济示范区,以张掖国家工业园区和国家文化产业基地“玉水苑”作为发展生态工业的战略平台,河西走廊物流集散中心,西部的重要粮油果蔬生产基地,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丝绸之路古城邦、户外运动体验区。
  二、张掖的战略重点
  按照“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基本思路,牢牢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实施“3341”项目工程的战略部署,始终秉持“立于生态、兴于经济、成于家园”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丝路明珠金张掖,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的奋斗目标,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以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为主攻方向,以宜居宜游为首位产业,通过“大景区、大互市、大博物馆、大运动场”的建设,把张掖打造成为绿洲生态经济示范区、丝绸之路城市发展示范区,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丝路明珠金张掖”,再铸金张掖辉煌。
  三、张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对策建议
  (一)建设辐射联动周边区域的旅游大景区
  张掖拥有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高品质的旅游资源。从自然景观看,张掖自然资源的丰富性、独特性和观赏性在全国、全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张掖是能将蓝天白云、冰川雪山、森林草原、沙漠绿洲、七彩丹霞、沼泽湿地、湖泊苇溪等各类地貌景观聚焦在一个镜头里的城市,堪称“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乃至世界地貌景观大观园,七彩丹霞全球唯一,七一冰川是人类可以登临的为数不多的冰川,这就是张掖自然资源的丰富性。从历史文化看,张掖是一个有足够历史长度和足够的文化厚度的地方,早在2000多年前,张掖就已经纳入中央版图。从文化的厚度看,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三大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非常独特的文化景观,造就了一大批文化遗迹,形成了很多充满价值追求的精神性文化和质朴性文化,张掖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丰富性和品质都是非常高的。张掖所拥有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优质旅游资源,为我们打造宜居宜游首位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张掖目前已经拥有8个国家级4A级景区,正在公示待批的还有4个,正在规划建设中的还有3个,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有望获批为世界地质公园。在此基础上,张掖市委、市政府把4.2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张掖作为一个大景区、一个宜居宜游的大观园,把景点规划、乡镇规划和城市规划统筹考虑、融为一体,通过现有景区的整合提升,串点成线、集点成片,规划建设旅游大景区,使城市成为景区家园,成为集休闲、度假、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复合旅游功能区,形成景区与乡镇、城镇与城市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张掖的“居中四向”造就了张掖成为一个立体交通枢纽。东西交通畅通,南北交通正在完善,公路、铁路、航空共同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基本形成。旅游是离不开交通的,区域交通枢纽地位的加强和立体交通网络的建成,以及新的大功率、高数量交通运载时代的到来,将会对张掖的旅游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发挥张掖承载东西、连通南北的区位优势,融合内蒙“秘境”阿拉善和青海“东方小瑞士”祁连县等周边的旅游资源,构建区域旅游产业联盟,打造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
  张掖市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对加快张掖转型跨越进行了科学的判断和准确定位、抢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历史机遇,提出了“建设丝路明珠金张掖,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的奋斗目标,为全市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   如何推进张掖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从近几年来的实践看,应着重做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1.拓宽旅游业发展的思路
  在旅游业发展理念上大胆创新,充分认识旅游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是要有全局观念,树立把全市4.2万平方公里都要按照大景区来建设的理念。要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实现各乡镇、各行业、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作,形成全社会发展大旅游的良好局面。二是树立开放的理念。放开市场,大力推进旅游投资开发体制和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为旅游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三是树立建设精品的理念。要着眼世界旅游的发展趋势,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景区建设、管理模式和服务质量上与国际接轨,按国际标准打造国际一流的旅游精品。四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坚持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有效并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五是切实加强规划工作,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理念,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地做好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力求富有创意、突出特色、体现个性、展示文化。
  2.突出旅游优势和地位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节点城市,张掖市比周边城市具有更多的旅游优势:从自然景观看,七彩丹霞全球唯一,七一冰川可以登临;从历史文化看,张掖是一个有足够历史长度和文化厚度的城市。因此,张掖市应该围绕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两条主线,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打造旅游精品,发展综合型旅游和特色旅游,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发展环境,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3.进一步挖掘民族地域文化并形成旅游特色
  张掖市自身拥有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如裕固族文化。现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开发和发展,将精品与特色产品相结合,以形成旅游产品主体,相得益彰。
  4.开发、调整、补充旅游纪念产品,延伸产业链条
  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不仅要有美丽的旅游景区和景点,还要有让游客购买旅游纪念品的地方。张掖市可按照大旅游、大产业的思路,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从体现纪念性、艺术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出发,开发符合张掖市特色的旅游产品,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如纪念品、文物仿制品、民间工艺品等;开发旅游商品,可以邀请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研发并生产。研发旅游纪念品,要注重特色,讲究产品设计和工艺。针对当前国内外游客健康、养生的需求,研发旅游食品,可侧重开发当地绿色食品,打“绿色”牌。在旅游景区规划中,合理布置旅游商品销售网点。
  5.建设精品景点和精品路线
  选择几个有一定知名度、旅游基础比较好的景点作为精品景点来加以重点建设。如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张掖大佛寺等,以它们为节点形成精品路线。通过精品景点和精品路线的建设来形成特色明显的旅游景点,带动整体旅游景点和路线的发展,为张掖市旅游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把旅游资源开发为具有独特性,甚至惟一性旅游产品。
  6.加强宣传促销力度,有计划、有策划地开展旅游宣传活动
  继续加强宣传,每年要组团分别前往国内各省市举行大型宣传促销活动,参加国际、国家、省旅游局举办的各种促销、招商、经贸活动。通过每年举办的博览会,精心组织旅游推介会,邀请国内外旅游客商来张掖开促销会、考察线路。还要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和在市内宾馆、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等地方免费派发张掖旅游资料,提供导游服务,通过不同层面的促销活动,从而提高张掖旅游的知名度,增强对外的影响力。
  7.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
  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实现旅游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必须把握这个关键,抓住人才资本这个根本,实现旅游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和向人才资本转化,为推进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建设商贸流通的大“互市”
  张掖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共建地跨欧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为张掖重现古丝路辉煌、发展“通道经济”、建设商贸流通大“互市”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指导及实践依据。
  第一,充分利用张掖立体交通枢纽和交通网络优势,加快建设集综合服务、物流配送、商品中转、集中仓储为一体的张掖绿洲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步伐,搭建河西走廊物流集散平台,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从区位看,张掖位于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处,处于我国地形第一阶梯到第二阶梯过渡处天然走廊的中部,无论海拔还是气候,都优于周边地区;从资源上看,张掖凭借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成为西部的粮油果蔬生产基地,而这些正是周边地区生活资料短缺的不足所在;从社会公共服务看,张掖的教育资源、医疗条件、人居环境等都比周边县市优越。从产业结构上看,周边区域都属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主要是大运量的原材料、农业、采掘、初级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类型的产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较大,因而对区域内交通干线的依赖更为明显和直接。一方面,可以面向新疆、内蒙和青藏高原物资的东扩西去发展物流业。另一方面,内蒙和青藏高原都是我国资源富集区,这些地区资源加工转化和新能源的开发前景广阔,张掖必然会成为它们资源开发的出口和中转站。这些都会给张掖发展物流通道经济带来机遇。张掖的交通枢纽地位恰巧迎合了这种产业的发展需求,主干线贯通、支线畅通,横向到边、纵向不断延伸的工业、农业、商贸、旅游等产业全面互动发展的经济网络将很快形成,张掖将成为资源在此配置、资产在此组合、资金在此增值、产业在此调整、商品在此交换、信息在此传递、人流在此聚集、科技在此转化的绿洲现代物流园区。
  第二,以宜居宜游环境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生态经济建设,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立足“一山一水一古城”的资源禀赋,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把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培育壮大特色优势农产品,提高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和输出能力,努力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共同追求,走廊通道和黑河的交汇为张掖市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要继续推进以甘州区为龙头、各县齐抓共建的黑河沿岸及沿河生态城市带,把城市空间拓展、湿地保护、新区建设、旧城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生态宜居特色城市建设的大系统,成为彰显多姿多彩多优势,体现张掖城市现代风貌、展示城市文化特色、拉动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繁荣的中心区域,从而打造出“宜居宜游金张掖”新名片。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加快发展工业生态园区,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为重点,把发展生态工业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形成 “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改造“三高”企业、行业和产业,把发展生态工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倡导绿色健康生态消费,形成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发展模式、生产模式、消费模式。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张掖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和绿色农业具有很大潜力。在此生态背景下,积极探索建立统筹生态建设与现代农业相生相伴的耦合体系,加大建设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经验的宣传力度。按照“多采光、少用水、节省地、高效益”的要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制种、肉牛、鲜食葡萄、马铃薯等特色产业,不断提高质量水平;加快张掖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基地建设,努力打造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种植、养殖、加工、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把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新的循环经济支柱产业,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走出张掖依靠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办工业的新路子。四是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是张掖市发展生态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养殖方式转变;着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推进饲养方式转变;深入实施科教兴牧战略,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抓龙头建基地,推进经营方式转变。
  第三,构建更加开放的发展格局。开放是“通道经济”的核心,“通道经济”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经济。发展“通道经济”要打好“枢纽牌”,发挥交通枢纽综合效益,增强投资环境吸引力,为引进国内外资本和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条件,推动大开放、大合作、大发展。把张掖国家工业园区和国家文化产业基地“玉水苑”作为发展生态工业的战略平台,面向内蒙古和青藏两大高原,采取设立“项目特区”、开辟“园中园”等方式,积极推进跨行政区划建立“飞地”经济合作区,为高原腹地资源加工外运和国内外产业转移搭建平台。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和服务行业标准化评星定级、交通秩序整治等行动,营造宜商宜业更宜人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使张掖再现丝绸之路大互市的繁荣光景。
  (三)建设展示丝路文化的大博物馆
  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保护者和宣传者,博物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形象代表。博物馆展示的是一个城市和国家的传统文明。“城市和民众在历史上创造的辉煌成就,集中展示在博物馆里。”
  张掖文化资源丰厚,既有“一山一水一古城”的文化特质,也有“多姿多彩多优势”发展潜能,是集丝路文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军旅文化、长城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文化于一体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更是甘肃各市州中具有高品质综合旅游文化资源的富集区。建设大博物馆,集中展示张掖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对于建设大景区、大互市、大运动场,打造宜居宜游首位产业,掌控转型跨越先机具有重要意义,是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好载体。
  以“丝路张掖”、“人文张掖”、“生态张掖”、“红色张掖”、“多彩张掖”为主题,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构建以市级三馆为主体的实体博物馆体系,以大遗址为主体的露天博物馆体系,以湿地、丹霞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博物馆体系,以现代化农业为主体的农耕文明博物馆体系。同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步伐,建设网络博物馆体系。注重博物馆建设区域布局,把“大博物馆”建设和“大景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大博物馆”激活“大景区”,以“大景区”促进“大博物馆”建设,努力将张掖建设成为文化资源富集、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影响巨大的“大博物馆”。
  (四)建设赛事承办和户外体验的大运动场
  张掖有湿地、沙漠、高海拔的避暑胜地,还有银装素裹的冰雪天地,多样的地貌风景和丰富的户外运动资源,是休闲娱乐和户外运动的理想之地。要以品牌体育赛事承办和户外体验的大运动场建设为支撑,促进体育和旅游融合发展,这对于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将有很大的意义。
  一方面,进一步发挥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吸引一批新的高端品牌赛事,聚集一批新的体育休闲运动项目,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休闲运动产品,常年推出融自然与人文、观赏与体验为一体的户外活动,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赛事承办地和户外运动体验区。继续申办和开发高端户外运动项目,如自行车赛、汽车拉力赛、全国露营大会、全国钓鱼比赛、登山健身大会,篮球比赛、跳绳比赛、湿地皮艇障碍赛、徒步穿越湿地比赛、滑雪滑冰比赛等,吸引更多户外运动爱好者走进张掖来体验,把张掖建设成为全民健身“大运动场”。
  另一方面,要借助体育赛事和户外体验活动,推进体育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依托体育运动平台聚集人气、催生新兴业态,使户外体育产业成为宜居宜游的重要支撑。
  积极参与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张掖实现“建设丝路明珠金张掖,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 科学发展、转型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全市上下要紧密团结起来,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开拓进取,顽强拼搏,为实现“建设丝路明珠金张掖,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的奋斗目标、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其他文献
摘要 介绍了彭阳县移民迁出生态修复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概况,并提出了管理措施,以促进彭阳县生态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 生态;迁民迁出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宁夏彭阳  中图分类号 S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174-01  近年来,彭阳县委、政府抢抓自治区实施生态移民攻坚工程的历史机遇,立足于全县生态建设的实际,加大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和天然林资源管
【摘要】本文归纳了基层通讯员给电视台提供的新闻稿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通讯员 电视新闻 问题 对策    基层通讯员经常给县级电视台提供电视新闻稿件,从这些来稿中,笔者发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此把它们加以归纳,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一、图像编辑中遇到的问题  电视新闻中画面是第一要素,一些基层通讯员报送的电视新闻中存在着画面颜色不正,图像不能用,新闻画面少等问题。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源微生物,直径125~150nm,与黏液病毒的大小相仿,无细胞壁,呈球状,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革兰染色阴性。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可引起呼吸道各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安徽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和交通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颁布实施,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已逐步走上了科
1995年8月至2004年12月本科共收治面颈部巨大良性肿瘤8例,通过切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介绍了桃树3月份生产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新建桃园的定植与管理、花前复剪、彻底清园、追施萌芽肥、沟渠整理、适时疏花、除草松土与整畦、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
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废液中含有较高浓度Hg2+、Ag+、Cr(VI)、Cr3+和H2SO4,不处理排放严重污染环境。我们采用加铁线于废液中,铁置换Hg2+、Ag+生成汞银合金析出,Cr(VI)还原为Cr3+,然后加碱中和
1 病历  患者,女,15岁,因反复双膝、双肩关节疼痛5月入院,以左膝关节肿胀明显,间有低热,37~38℃.体查:蹒跚步态,左侧4字征阳性.曾住本院骨科行关节腔镜组织活检未见结核组织,
期刊
摘要 为了持续推进设施农业健康发展,针对设施农业发展意义和现状做了探讨,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对策;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 S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180-02  设施农业是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创造动植物生长发育的适宜环境,实现动植物生长的现代农业生长方式[1]。发展设
1病史患儿,女,1岁.入院前3 d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初为单声咳嗽,渐加重,呈阵发性连咳,稍有痰,无气促及发绀.平素食欲欠佳,食谱以牛奶为主,约300ml/d,60~70 ml/次,辅以少许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