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本培训”视觉下中职外语教师发展与培训的反思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or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中职外语教师发展与培训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针对中职教师的各种培训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对中职英语教师的发展却缺乏足够的关注,对他们的培训模式仍然披着浓厚的传统色彩。首先,培训计划和内容的策划过程缺少一线教师的参与,只由院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统一操作。其二是培训形式和内容一刀切,抹杀了教师的个性,难以迎合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第三是缺乏培训后的跟踪巩固工作,培训效果难以持续,教师回到教学岗位时碰到的现实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教师发展难以持续。第四,我国中职外语教师尤其是农村职中的外语教师普遍缺乏培训机会。
  2.“师本培训”——教师发展与培训的新革命
  师培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发生范式的转移,由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培训转向“自下而上”的“师本培训”。“师本培训”以培养个性化和特色化教师为基本目标,更关注教师个体的需要和教师个人独创性的发展,重视教师个人知识的建构,“从而使其在宽广的课程和教学空间中获得自由自主的发展” (潘涌,2010)。
  以人本主义作为理论基础之一的“师本培训”更具人本特色, “视教师为生动活泼和主动发展着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客体……教师个体自身发展的独特需求受到关注、培训重心持续下移或曰回归到个体及其实践上”(潘涌,2010)。因而,与传统师训大相径庭的是,“师本培训”不是单纯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出发或单纯从学校的一般性要求出发去“训导”千差万别的教师,忽视教师个体的差异性和主体性;而是“将培训工作的逻辑起点逐渐下移、回归到每位教师日常具体的实践活动这个原点,关注个体教师教学和教研工作的原生态、特殊性和差异性,以促进教师个体走自己独特的成长之路,从而真正落实和发挥培训中的每位教师的主体作用”(潘涌,2010)。
  另一方面,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师本培训”注重教师个体在具体教学实践和教学情景中的知识建构。这种培训把教师的课堂情景作为知识建构的情景,使教师在动态的教学情景中进行学习、反思,再学习、再反思, 从而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炼就实践性的知识和技能。离开了真实的教学情景,就失去了真实、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谈不上实现教师的成长。
  3.“师本培训”对中职外语教师培训的启示
  ①培训应以教师为本,关注中职外语教师群体独特的需求与发展。
  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理念认为,知识可以由专家“灌输”给教师,把教师当作知识和技能的消极、被动接受者和消费者,忽略了教师个体的思维过程、原有知识、经验、信念和情感,抹杀了教师的个性及其发展。现代师训新理念认为,知识一定要经由认知主体个人建构,而非取决于外部输入。因此,教师培训应该先了解“教师实际拥有哪些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实际使用的是什么知识”和“教师迫切需要哪些知识”,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施训,对症下药,突出教师本体性,以中职教师个性需求作为出发点,让教师参与决策(decision-making),决定学习内容和培训模式。
  另外,教师培训与学习是以已有的知识、经历和信念为基础的,忽视教师的经验背景,不触及信念系统的教师培训是难以凑效的(吴一安,2007)。与普通中学教师不同,中职外语教师有自己独特的学生群体和教学经历,这决定了中职外语教学在课程标准、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常规、师生关系、教学研究的途径与方法等都有自己的特点,因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碰到更多的实际问题,需投入更多的情感。所以,应该把中职外语教师从普通中学教师的框架中分离出来进行培训,尊重他们原有的知识、教学经历和经验背景,释放他们的压力和生命的活力,以满足该教师群体的现实学习与发展需求。
  ②培训既要注重理论学习,也要与中职外语课堂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情景紧密结合。
  在新课改背景下,理论学习是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必不可少的途径。因为理论学习不仅提升教学理念,扩充专业知识,还有助于学术水平的提高,如了解论文选题的角度、概念加工的重要意义、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教研分析工具的拓展,教育教学论文的完整结构、资料搜集的方法等。通过理论学习,促进教师教学与科研二者结合、相得益彰,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提升自我发展的实质。
  但是,由于大部分师培理论传授都过于枯燥单一,甚至脱离了教师的专业实践活动,所以,师训中理论知识的传授不应离开教师的实践活动和教学情境。抽象的、去情景的理论传授不会导致有效的教师学习的发生(吴一安,2007);而在教学实践中的认知冲突和问题情景更能使教师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促进教师学习(Johson,1996)。因此中职外语教师培训应该与中职外语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施训的过程中始终心怀中职的学生和学情,多创设与之相关的教学情境。例如可以多开展观摩示范课,并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示范过后应该给观课教师与示范教师讨论与交流的机会,甚至还可以让示范教师做讲座,详细地谈自己如何在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如此,以观摩示范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的反思和交流、带动研讨,探讨解决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典型实际问题,才能使培训为中职的教学实践服务。
  ③培训要分类、分层次、多渠道交替进行。
  考虑到中职外语教师的各种因素,中职外语教师培训应该分类、分层次进行,内容和形式应该因地、因人制宜。对不同年龄、不同教龄、不同地区、不同学历、不同兴趣与需求的教师,培训内容应具体而有针对性,能有助于解决中职英语教师的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如语言技能问题、论文撰写问题、教育资源问题、计算机/多媒体运用问题、课件设计问题、英美文化、教学设计和实施问题等。年轻教师的培训更注重教学实践或技能层面的提高;对熟手教师应该加强教学创新与学术研讨的培训;学历偏低(大专以下)的教师应提高语言技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应注重计算机/多媒体运用和课件设计能力的提高等等。
  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讲座式培训模式,采用多种渠道进行培训,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和实践活动。如针对某一教师群体,可以进行多种模式相结合的培训方法,校本培训、专家讲座、专题培训、观摩示范、课题研究、学科研讨会与自学反思等形式都可以交替采用,或互现结合进行,因为这些培训形式功能各异,能给教师带来不同的知识和启发。专家讲座可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教育理论内化;专题培训有利于解决教师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课题研究和学科研讨会使教师通过研究中职英语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研究教师自身,既能促使教师在教学上进行反思,又在教育理论和科研上有所发展和突破,真正做到教研结合,这是教育者自我发展的最佳境界;校内或校际的观摩示范课能促进教师全面反思和创新教学,有助于在校内或行业内形成一种互相学习、互相超赶、互相帮助的良性互动的教学氛围。这种多渠道、形式多样的培训交替进行,有利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实现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④加强培训后继管理工作,使培训贯穿于中职外语教师发展的全过程。
  现代教师培训应该注意加强后继的跟踪和反馈,搭建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之间交流的平台,使教师培训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采用能让教师通过校际、跨地区甚至跨国的交流,形成学习社团(learning community),有利于了解国内外中职英语课程与教学的最新动态、大量收集最新的研究成果;还有利于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兴趣,开展学术研究,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另外,应该充分发挥熟手或专家教师在后续培训的“传帮带”作用,加强对新手教师的培训。例如,熟手或专家教师观看某一新手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后再共同分析和查找其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优化教学方案和教学实施。在这个过程中,熟手教师的指导作用应该得到最大的发挥,他们不仅要在评课时帮助新手教师分析和查找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他们教学实践的进一步跟进和反馈。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以老带新”的效果,有利于培养新手教师和年轻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能力和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涌. 师本培训:范式转型与重心下移[J]. 教师教育研究,2010 (1): 28-34
  [2]吴一安,王文峰 优秀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2007).中国高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 吴一安等著.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责任编辑 潘孟良
其他文献
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发包阶段和实施阶段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阶段及设
一、缘由  纵贯近三年的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科试题,我们能感受到以下特点:1. 紧扣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重视基础知识,关注学科能力,凸显教育价值,兼具德育功能和选拔功能。2. 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近三年的试题中,没有背景材料的题目均不超过20%。加强了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语文教学肩负着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这双重任务。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课文都凝聚着作者的情感和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思想品质教育,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得到思想的熏陶、精神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提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  教学工作永远具有教育性,所谓教育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思想品质的培养互相渗透。纯知识的教学是不存在的,尤其是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
超文本古诗练习的提出受启于网络信息技术中的Internet超文本,其非线性的文本信息呈现方式与人类思维的发散性、非线性极为吻合,是针对当前语文古诗教学中存在的“师传生受”、文本解读的“一元化”、忽视学生作为言语主体的存在的弊病而提出的。超文本古诗练习将对古诗进行“多元解读”,从而达到“多元启悟”“智慧生长”的目的。  一、古诗在文本与学生生活体验中穿梭  古诗练习应该立足文本,更应该超越文本,在延
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的高度综合与集中,即使是化学知识掌握到相当好的程度,若没有一定的解题思想方法和技巧作指导,学生也会感到困难,从而难以避免地进入“题海战术”。为此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就化学计算中利用“关系式法”和“差量法”解决有关问题作一些探究。  一、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是根据有关反应方程式或化学式,找出有关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关系式,从而利用关系式进行计算。  (一)根据反应方程式确立关系式
学习新知识,不能完全依靠教师,也不能盲目迷信书本,而应勇于质疑问难,勇于提出问题.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而后去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掌握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
就数学知识本身来说,在传统数学领域和现代数学领域中都可发现大量赏心悦目的具有游戏性质的内容和问题。在算术,“百鸡问题”“牛吃草问题”;在几何,勾股定理的产生,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在代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等等的这些问题和方法,都带有游戏的兴趣。其中对研究对象性质的奇特性、推理方法的迷惑性、以及各种组合问题和几何图形操作的灵活多变性等都是给人以乐趣的、带有游戏色彩的问题。
今年是日立建机进入中国市场10周年,日立已经成为中国挖掘机行业的一个知名品牌。本次展会上.日立建机除了展示通用型挖掘机外,还重点展示了以挖掘机为基础的各种应用型设备.如高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生活的内容.学习是学生生活的方式,生活是教学的源头,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这为生活走进教学的提出提供了依据.《新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儿童文学在高等师范院校乃至普通高等院校的意义与价值日益凸显。但许多高校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科学研究等方面依然显得相当滞后,这不仅远离了现代师范教育的需要,更会影响整个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  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出现在19世纪,19世纪初西方教育就开始着手建设该一学科。现在欧洲、北美与东亚,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儿童文学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并形成了较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