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准确把握统编教材编排意图,打破读写界限,注重情感认知和逻辑思维的融合,实现传授型到分享型、教材型到生活型、灌输型到体验型三重转向,构建向读学写、读写一体的新模式。
关键词:统编教材;读写转向;小学语文教学
目前使用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实现“双线并行,读写一体”的单元组合方式,对当下的语文教学无疑是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方式。然而在课堂中,很多教师由于受原来教材编排和长期教学习惯定式的影响,还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未能很好体现教材的意图和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庞杂,主次不分。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较以往教材具有鲜明的特点,每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作为单元的读写教学重点非常明确,每个单元的选文也能为落实单元的语文要素提供很好的载体。许多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为学生学习典范的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语用素材。然而在教学中,教师由于没有深入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往往忽视单元语文要素,教学内容面面俱到,主次不分,结果既不能落实语文要素的目标,又没有抓住文本独特的语言价值进行有效的读写运用实践,就像把一份上好的“食材”做成了一盘乏味的“乱炖”。
二是忽视学生主体,一味灌输。语文教学改革是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走向科学完善,坚守与变革是永恒的主题。当下变的只是教材,不变的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在实践中,我们还是会发现,许多教师仍用原来的陈旧的方法在教新教材,忽视学生的主体实践,一味灌输,没有依据文本内容,给学生充分的读写实践的机会,没有创设彼此分享的空间,学生语言表达的个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深入语言的本质,我们会发现学生的语言创造的火花正是在彼此交流分享的过程中被点燃的,也正因为主体的精神分享,语言才获得自身的意义。
三是缺少情感体验,机械训练。语文学习是伴随着丰富的情感的,没有情感体验,语文读写不过是机械的符号游戏。在语文课堂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因为教材的更新,教师教学时的读写整体意识增强了,在教学过程中既关注思想内容的感悟,也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在努力引导学生向读学写,借鉴迁移运用。情境催生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情感提升了语言表达的温度,体验让学生的表达充满个性,变得丰富而灵动。问题是,在进行读写实践时,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语言的运用需要还原情境,如果课堂上学生没有经历读与写的生动情境,没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语言表达往往是机械苍白的。
如何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准确把握教材编排意图,打破读写界限,实现读写三重转向。
一、凸显主体表现,读写由传授型转向分享型
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分享者,学生也同样是分享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构建开放平等的交流分享的平台,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和表达的时空,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表达。学生从与文本的对话中构建意义,学习写法,再到运用写法与自我心灵对话,分享自己独特的生命感悟与体验。语文教学的语用实践性和精神分享性得以展现。
比如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在场景中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父爱的写法,并学习运用。在品读文本的细节描写之后,教师启发学生抓住文中父亲的一个个动人细节,用一首小诗表达对深沉父爱的赞叹,并与大家分享自己对父爱的独特感悟。在提供一句示例之后,学生的情思一句一句在课堂自然流淌:“父爱是一叶扁舟,在我被咬得满身红疙瘩时,父亲想为我换个较好的房间。∥父爱是一叶扁舟,在我逛庙会饥肠辘辘时,父亲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父爱是一叶扁舟,我在风雪中上学赶路时,父亲背着我,为我撑起一把大黄油布雨伞。∥父爱是一叶扁舟,在我长期卧病在床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时,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情之所至,思之所至,言之所至。学生现场共同即兴创作了一首给父亲的赞歌,可见他们真正读懂了这位伟大的父亲,读懂了他那似山般厚重,如海般宽广的父爱,也读懂了儿子的感恩与怀念。学生的每一句诗都是一种真情的流露,都是一种思想的凝聚。如此的语言接力与分享的过程也是思维拓展、情感丰富、语言内化、思想深化、心灵净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判断、选择、融合等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学会了学习。
二、精选教学内容,读写由教材型转向生活型
我们常规的语文读写指导往往唯教材至上,脫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读写变成枯燥的技术训练。在统编教材背景下,语文课堂要遵循学习规律,注重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关联,注重情感认知和逻辑思维的融合,构建向读学写的新型读写模式。
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经典散文《匆匆》一文时,师生在课堂上聚焦文本关键语段,体会作者的情感,发现语言表达的秘妙。文中有这样的连串问句的独特表达:“……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教师非常敏感地抓住文中的连串问句,然后启发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书写自己的生活感悟。因为该文语言和学生的生活无缝链接,于是学生的情思被激发:“太阳落下去了,有再升起的时候;流星闪过了,还有再来的时候;大雪融化了,有再飘落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童年时光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音韵的旋律,是什么时候带了淡淡的忧伤?是什么时候,那些欢乐的笑声,变得悲凉?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为什么不知道?那些我思念的亲人们,他们都去哪儿了?他们还回来吗?如果我可以永远停留在现在,那是否可以让时间把我的亲人也留住?”以上两段文字,学生活学活用,仿照文中用连串问句的表达方式,把对美好童年时光的无限留恋,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感叹,对亲人离去的深深思念等日常生活中丰富难言的情感体悟巧妙地融于文字之中,表达得委婉得体、曲直有致,颇具大师语言的风采。可见,生活中不是缺少真情感悟,而是缺少巧妙的语言的发现、引导和运用。当教学触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当情感寻找到了倾诉的方式,课堂上学生的阅读和表达,一定会既有灵动的感性体验,又有深刻的理性哲思,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
三、优化教学方式,读写由灌输型转向体验型
灌输型的教学是一种控制、胁迫、机械的教学,剥夺了学生的自主参与体验,是与大脑的认知规律相悖的。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需特别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触摸文字,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启发想象和思考,感受文本的思想内涵,学习作者的独特语言与创造性表达。
《匆匆》一文,蕴含朱自清对生命价值的严肃思考和对生活执着的追求。作者借有限的物象展示无限的思绪,将在心里盘旋回荡已久的情感,经过层层叠叠、曲折有致的表达,展现得委婉蕴藉,极具特色。教学时,教师首先创设了一种音、诗、画的美好情境,舒缓动人的音乐,如诗如歌的美妙语言,唯美梦幻的画面,构成了一种令人憧憬、引人遐思的美好意境。学生置身情境,静静聆听,用心体验,感受语言之音韵,品味文字之意蕴,沉浸在文字所营造的世界里,与作者心灵对话,感悟流淌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思。无须过多的写作技巧分析,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再动笔抒写读后的感悟,不由情动辞发:“《匆匆》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时间。朱自清从生活的细节出发,描绘了时光匆匆流逝的全过程,每一个字都在敲打着读者的心灵。文中一个‘溜’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时光匆匆飞逝,而‘头涔涔’和‘泪潸潸’则让读者体会到朱自清因时光流逝之快而手足无措,内心充满无奈。作者又将‘轻烟’‘微风’‘薄雾’比作无声无息过去的日子,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光阴给人的那种若隐若现、触摸不到的感觉。”“‘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深深地吸引了我。再仔细往下读,这时候,我才发现作者原来不是为了描写灿烂的春色光景,而是用这些来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白活一回,要奋发向上,不能让人生的单程票被匆匆的日子击败。”……由此可见,学生只有走进文本深处,对文字中蕴含的情感有真切细腻的体验,才会有课堂上的真情流露和精彩表达,真正实现向读学写、读写相融的目的。总之,基于大脑的认知规律,把握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经历感性化的阅读,融合理性化的思考,实现个性化的表达,就是语文新型读写课的价值追求。
责任编辑:石萍
关键词:统编教材;读写转向;小学语文教学
目前使用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实现“双线并行,读写一体”的单元组合方式,对当下的语文教学无疑是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方式。然而在课堂中,很多教师由于受原来教材编排和长期教学习惯定式的影响,还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未能很好体现教材的意图和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庞杂,主次不分。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较以往教材具有鲜明的特点,每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作为单元的读写教学重点非常明确,每个单元的选文也能为落实单元的语文要素提供很好的载体。许多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为学生学习典范的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语用素材。然而在教学中,教师由于没有深入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往往忽视单元语文要素,教学内容面面俱到,主次不分,结果既不能落实语文要素的目标,又没有抓住文本独特的语言价值进行有效的读写运用实践,就像把一份上好的“食材”做成了一盘乏味的“乱炖”。
二是忽视学生主体,一味灌输。语文教学改革是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走向科学完善,坚守与变革是永恒的主题。当下变的只是教材,不变的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在实践中,我们还是会发现,许多教师仍用原来的陈旧的方法在教新教材,忽视学生的主体实践,一味灌输,没有依据文本内容,给学生充分的读写实践的机会,没有创设彼此分享的空间,学生语言表达的个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深入语言的本质,我们会发现学生的语言创造的火花正是在彼此交流分享的过程中被点燃的,也正因为主体的精神分享,语言才获得自身的意义。
三是缺少情感体验,机械训练。语文学习是伴随着丰富的情感的,没有情感体验,语文读写不过是机械的符号游戏。在语文课堂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因为教材的更新,教师教学时的读写整体意识增强了,在教学过程中既关注思想内容的感悟,也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在努力引导学生向读学写,借鉴迁移运用。情境催生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情感提升了语言表达的温度,体验让学生的表达充满个性,变得丰富而灵动。问题是,在进行读写实践时,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语言的运用需要还原情境,如果课堂上学生没有经历读与写的生动情境,没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语言表达往往是机械苍白的。
如何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准确把握教材编排意图,打破读写界限,实现读写三重转向。
一、凸显主体表现,读写由传授型转向分享型
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分享者,学生也同样是分享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构建开放平等的交流分享的平台,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和表达的时空,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表达。学生从与文本的对话中构建意义,学习写法,再到运用写法与自我心灵对话,分享自己独特的生命感悟与体验。语文教学的语用实践性和精神分享性得以展现。
比如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在场景中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父爱的写法,并学习运用。在品读文本的细节描写之后,教师启发学生抓住文中父亲的一个个动人细节,用一首小诗表达对深沉父爱的赞叹,并与大家分享自己对父爱的独特感悟。在提供一句示例之后,学生的情思一句一句在课堂自然流淌:“父爱是一叶扁舟,在我被咬得满身红疙瘩时,父亲想为我换个较好的房间。∥父爱是一叶扁舟,在我逛庙会饥肠辘辘时,父亲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父爱是一叶扁舟,我在风雪中上学赶路时,父亲背着我,为我撑起一把大黄油布雨伞。∥父爱是一叶扁舟,在我长期卧病在床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时,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情之所至,思之所至,言之所至。学生现场共同即兴创作了一首给父亲的赞歌,可见他们真正读懂了这位伟大的父亲,读懂了他那似山般厚重,如海般宽广的父爱,也读懂了儿子的感恩与怀念。学生的每一句诗都是一种真情的流露,都是一种思想的凝聚。如此的语言接力与分享的过程也是思维拓展、情感丰富、语言内化、思想深化、心灵净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判断、选择、融合等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学会了学习。
二、精选教学内容,读写由教材型转向生活型
我们常规的语文读写指导往往唯教材至上,脫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读写变成枯燥的技术训练。在统编教材背景下,语文课堂要遵循学习规律,注重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关联,注重情感认知和逻辑思维的融合,构建向读学写的新型读写模式。
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经典散文《匆匆》一文时,师生在课堂上聚焦文本关键语段,体会作者的情感,发现语言表达的秘妙。文中有这样的连串问句的独特表达:“……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教师非常敏感地抓住文中的连串问句,然后启发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书写自己的生活感悟。因为该文语言和学生的生活无缝链接,于是学生的情思被激发:“太阳落下去了,有再升起的时候;流星闪过了,还有再来的时候;大雪融化了,有再飘落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童年时光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音韵的旋律,是什么时候带了淡淡的忧伤?是什么时候,那些欢乐的笑声,变得悲凉?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为什么不知道?那些我思念的亲人们,他们都去哪儿了?他们还回来吗?如果我可以永远停留在现在,那是否可以让时间把我的亲人也留住?”以上两段文字,学生活学活用,仿照文中用连串问句的表达方式,把对美好童年时光的无限留恋,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感叹,对亲人离去的深深思念等日常生活中丰富难言的情感体悟巧妙地融于文字之中,表达得委婉得体、曲直有致,颇具大师语言的风采。可见,生活中不是缺少真情感悟,而是缺少巧妙的语言的发现、引导和运用。当教学触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当情感寻找到了倾诉的方式,课堂上学生的阅读和表达,一定会既有灵动的感性体验,又有深刻的理性哲思,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
三、优化教学方式,读写由灌输型转向体验型
灌输型的教学是一种控制、胁迫、机械的教学,剥夺了学生的自主参与体验,是与大脑的认知规律相悖的。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需特别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触摸文字,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启发想象和思考,感受文本的思想内涵,学习作者的独特语言与创造性表达。
《匆匆》一文,蕴含朱自清对生命价值的严肃思考和对生活执着的追求。作者借有限的物象展示无限的思绪,将在心里盘旋回荡已久的情感,经过层层叠叠、曲折有致的表达,展现得委婉蕴藉,极具特色。教学时,教师首先创设了一种音、诗、画的美好情境,舒缓动人的音乐,如诗如歌的美妙语言,唯美梦幻的画面,构成了一种令人憧憬、引人遐思的美好意境。学生置身情境,静静聆听,用心体验,感受语言之音韵,品味文字之意蕴,沉浸在文字所营造的世界里,与作者心灵对话,感悟流淌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思。无须过多的写作技巧分析,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再动笔抒写读后的感悟,不由情动辞发:“《匆匆》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时间。朱自清从生活的细节出发,描绘了时光匆匆流逝的全过程,每一个字都在敲打着读者的心灵。文中一个‘溜’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时光匆匆飞逝,而‘头涔涔’和‘泪潸潸’则让读者体会到朱自清因时光流逝之快而手足无措,内心充满无奈。作者又将‘轻烟’‘微风’‘薄雾’比作无声无息过去的日子,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光阴给人的那种若隐若现、触摸不到的感觉。”“‘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深深地吸引了我。再仔细往下读,这时候,我才发现作者原来不是为了描写灿烂的春色光景,而是用这些来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白活一回,要奋发向上,不能让人生的单程票被匆匆的日子击败。”……由此可见,学生只有走进文本深处,对文字中蕴含的情感有真切细腻的体验,才会有课堂上的真情流露和精彩表达,真正实现向读学写、读写相融的目的。总之,基于大脑的认知规律,把握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经历感性化的阅读,融合理性化的思考,实现个性化的表达,就是语文新型读写课的价值追求。
责任编辑: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