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情趣教育下的高效识字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fdl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现在的识字教学却出现了效率低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老师没有重视识字教学,在思想上存在识字教学理念的“缺失点”,目标上没有挖掘出识字教学的“闪光点”, 识字教学手段缺乏多样化,识字教学环境缺乏情趣化。经常会遇到一些老师在台上讲得非常卖力,而学生在台下玩得不亦乐乎的现象。
  《课程标准》指出:“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只有从思想上转变识字教学理念的“缺失点”,从识字手段多样化和识字环境情趣化等方面挖掘识字教学的“闪光点”,才能让识字教学回归它的重要使命,才能使识字教学真正走向高效。
  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转变识字教学理念的“缺失点”。
  识字教学之所以进入效率低的尴尬处境,主要是教师思想上不够重视,思想上存在识字教学理念的“缺失点”,如果老师们都能意识到优化识字教学手段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转变识字教学理念的“缺失点”,识字教学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其次,教师要从行动上挖掘出识字教学的“闪光点”。
  教师思想上重视识字教学了,就会从识字手段多样化和识字环境情趣化等方面挖掘出识字教学的“闪光点”,让识字教学绽放光彩。
  一要采取识字手段多样化。一年级的学生虽然有意注意在发展,但占优势的还是无意注意,他们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当学生对识字产生极大的兴趣时,他们便会思维异常活跃,情感特别丰富,识字教学效率会达到最优化。
  二要变识字为有趣游戏。低年级学生都喜欢做游戏,根据儿童的这个心理特点,老师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游戏情境。如“找朋友”,把字和相应的拼音组成好朋友。“摘桃子”、“打地鼠”等游戏,可以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情趣盎然,易学易记。
  三要变识字为有趣活动。教师在识字教学时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中生动愉快的识字,他们通过画笔、动作等帮助记忆、理解生字。如形体演示,让孩子几个孩子摆成人字形、大字形等,猜谜识字——“十个人”是“什”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识字方法。
  四要变识字为有趣联想。我们如能抓住联想的规律,学会联想的方法,就有利于巩固记忆、开拓创新。如教师在教学“旦”字时,可以形象地表示成: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了,天亮了。这样的有趣联想激发了孩子识字的兴趣。
  再次,教师要让识字环境情趣化。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利用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性和浓厚兴趣。
  第一,可以采用图画激发情趣。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6》时,可以先将喷泉、雕塑、音乐厅等图片贴在黑板上,拿出相应的词卡带领孩子看图认读,然后发下去相关的词语卡片,让孩子们将与图对应的词卡贴在图的下面,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
  第二,可以采用音乐激发情趣。一二年级很多识字课中的词语连在一起就是一幅优美的画,老师根据这个特点,可以把这些词语配上音乐,让孩子们跟着音乐把这些词读成一首诗,孩子们读得摇头晃脑,读得有滋有味,陶醉其中。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8》时,“天气晴,池水清。小蜻蜓,大眼睛,飞来飞去捉蚊虫。”这段话可以配上了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边读边表演这段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识了字、学了词,还受到了美的熏陶。
  第三,可以采用艺术字激发情趣。教师可以把教室的墙壁、板报、校园的校训等上面的字设计得新颖,让它们成为学生识字的源头,并且根据教室的墙壁、板报、校园的校训等上面的字设计一些识字小比赛,看谁能最先认识这些有意思的字,这样的形式激发了孩子的识字热情,每次刚换新字,孩子们就会迫不及待地问老师或同学,小组内的同学也互相帮助,共同识字。
  总之,要想实现高效识字教学,教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识字教学,运用多样的识字教学手段,创设情趣化的识字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处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就能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识字教学就能走向高效。
其他文献
编者推荐辞:生命教育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依托文本,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让生命之花绽放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是语文课堂的重要使命之一。我们相信,生命教育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推荐了这篇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就
“语文素养”一词,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多有提及。所谓语文素养,是指一种以语文综合能力为核心的素养,可以综合反映学生的知、情、意、行,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三个维度的要求。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等。  生活即语文,因而语文素养生成与提高的方法、途径多种多样。其中,诵读经典诗文为学生语文素养奠基的作用最为直接和明显。而《论语》作为国学的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告诉我们,做事要注意积累,要坚持不懈。作文教学尤须如此。一个人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  教学生观察,寻找素材,是提升作文能力的第一步。  虽然每个老师都会告诉学生写作素材就在身边,但实际上学生却不知道如何观察。指导写作,就要教他们学会观察,身入生活,心入生活。可以先上观察理论课,根据观察对象,选择合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我在教学中也积极贯穿学案精神,尝试着进行学案开发,以促进教学。  第一次学案:  1.带有译文的《论语》语录50条。2.孔子与《论语》相关知识介绍。3.后人对
凡从事语文教学的人心里都明白,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项中最终的落脚点当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成效,这显然作文教学就成了语文教师们的重头戏了。长期以来,不知有多少在一线从事作文教学的老师们在不断地探索着学生怎样写好作文的路子,可是,这条路走得实在是太艰难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活,出现了假、大、空的现象,他们在作文时“一拼、二凑、三照抄”,根本看不到生活的露水,闻不到思想的芬芳。让他们写一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是具备基本性质的专业课程。”然而,目前在中职学校众多专业课中,语文课已成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正被日渐边缘化的课程。如何破此瓶颈,让职高语文教学走向开阔明媚的春天,凭自己的职教经历,我以为:职高语文要从教与学、师与生两方面入手,结合实际,摒弃旧习,摸索新法,达到语文与专业统一的境界。  一.学生要明白语文学习是专业学习的基础,是成就优
一.何谓“洗课”  洗课就是对教案进行再思考。这一过程江苏省新课标教材主编杨九俊教授把它形象地称为“洗课”,就是说像洗衣去除灰尘油渍,洗菜去除泥沙,淘米去除杂质一样,教师在明确“教什么”“怎么教”的同时,还要明确“不教什么”。即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经过“洗课”,教师将课后反思的过程置前,减少课堂的“冗余”,将更大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自由还给学生,真正实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教育理念。  二.如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对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作了明确界定:“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中选择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概念、思想的理解不透彻,有时出现各种误区,影响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表面看很热闹,实际“新瓶装旧酒”,对学生能力的形成没有多大作用。  为了更好开展研究性学习,真正用新的教育思想培养具有主动求知
一.应该让女教师成为幸福的导师  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我认为女教师应成为人类幸福的导师。教育不仅应具有高度,更应注入厚度与温度。我们的社会给各类人才提供了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但我们却忽略了对他们内心的关注,也无视自身的幸福……没有幸福的高度,就像没有土壤的植物,生命难以持久至少会逐渐枯萎,迷失人生航向。于是,马加爵、刘海洋们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官员、学者、企业家在填补空虚中纷纷落马。打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但面对同一文本,因学生已有知识与阅历差异,学生会有不同感受与领悟。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与要求学生,也无需面面俱到,而是明确阅读内容、明确阅读要求、明确课堂提问,使阅读教学因明确而高效。对此,笔者具体分述如下。  一.明确阅读内容与要求,增强阅读体验  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实质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