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结构与文旅融合开发策略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y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河源市非遗空间布局呈现集聚性分布形态,形成以源城区为中心的主核心区和以和平县、连平县为中心的次核心区;并且呈现以传统技艺类非遗为主体,以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民俗为支撑的类型结构。基于河源市非遗的空间结构特征,规划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在保持非遗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打造出富于文化体验的非遗旅游精品,推动文旅融合,实现非遗传承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结构;文旅融合;河源市
  中图分类号:G127;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0年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攀登计划”项目“基于GIS的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结构探析”(pdjh2020b1239);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河源客家非遗手工艺研究与转化团队”(2020WCXTD025);2019年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乡村振兴视阈下的河源传统村落保护研究”(2019-sk04)。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于历史传承和地理空间交互中的文明积淀,植根于丰饶厚重的乡土大地,与其生成与发展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结构,对于非遗及其文化生态空间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非遗空间结构,学术界着重从全国尺度、省域尺度进行解析,而市域尺度现有太原、泉州、曲靖、绵阳等城市的个案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探析[1-4]。
  河源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本文对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可以为河源非遗的科学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河源市为研究区域,利用Arc GIS10.5对河源非遗的空间功能进行分析,对非遗资源的类型结构特征、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定量研究,以期为河源非遗的传承、保护和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辖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等5县1区,市域面积15 642 km2。河源地处粤东北山区与珠江三角洲的结合部,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在东江及其支流沿岸分布着灯塔,川南、源城等盆地及冲积小平原。山地的闭塞和江河的通达,使河源自古就成为南北文化的交融之地。河源因之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并形成融汇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河源客家文化。山河纵横的地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河源非遗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也使河源非遗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浓郁的客家特色。

一、河源市非物質文化遗产结构特征


  河源市非遗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呈现出“金字塔”形的级别结构特征和以传统技艺类非遗为主体,以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民俗为支撑的类型结构特征。
  根据笔者从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河源市非遗保护中心以及在河源市5县1区文化馆采集的数据,截至2020年,河源市有市级以上非遗项目106项。其中,国家级2项,占总数的1.89%;省级17项,占总数的16.04%;市级87项,占总数的82.07%。河源市非遗级别与数量呈负相关性,结构表现出明显的“金字塔”形。与相邻的粤东、粤北诸市相比,河源市市级以上非遗项目数量规模相当,但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数量较少。在2018年5月公布的广东省第七批非遗名录及扩展名录中,河源市有7个项目入选。这说明河源非遗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但非遗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升、省级以上项目的申报和保护,还任重道远(见图1)。

  在国家非遗名录公布的10种类型中,河源市拥有传统技艺、传统舞蹈、民俗、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音乐、民间文学、传统美术等八大类,只有曲艺和传统医药两类目前尚为空白。其中,以传统技艺类项目数量最多,为36项,占总数的33.65%;其次是传统舞蹈类项目,有23项,占比为21.50%;民俗、传统音乐、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戏剧、民间文学、传统美术类项目分别为19项、11项、7项、7项、2项、2项,分别占比为17.76%、10.28%、6.54%、6.54%、1.87%、1.87%(见图2)。

  河源非遗类型结构,是河源作为客家人聚居地而形成的兼具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的非遗资源的生动体现。其中,占据较大比重的传统技艺类非遗大多属于生产制作活动,直接关系人们的衣食住行,如康禾贡茶、客家娘酒等制作技艺,体现出客家人勤奋节俭的传统美德和朴实无华的文化气质;数量较多的传统音乐、舞蹈和民俗等类型非遗项目,也都体现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和畲族文化,其中花朝戏、采茶戏、客家山歌都使用客家方言演唱,洋溢着浓郁的客家风情;蓝大将军出巡节、汶水塘捕鱼节则是畲族传统的民俗活动。

二、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


  河源非遗空间布局呈现集聚性分布形态。非遗资源集中分布在一个主核心区和两个次核心区:以源城区为中心的主核心区,以和平县和连平县为中心的次核心区(见图3、图4)。

  河源市5县1区均有非遗项目分布。其中,和平县(25项)和连平县(24项)非遗项目数量最多;源城区非遗项目密度最大(221.3项/万km2)。源城区非遗分布最为密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非遗空间布局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源城区是河源市行政中心,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平县和连平县非遗数量最多,因为这两县地处粤赣边境的南岭山区,交通相对闭塞,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有利于当地非遗原生态环境的保存。   从非遗类型空间分布角度来看,同一非遗类型在不同县区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数量多的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和民俗等类型非遗的分布较为均衡。其中,传统音乐类客家山歌在河源各县区均有分布;传统舞蹈类在连平县(7项)、和平县(6项)的分布数量最多;民俗类非遗项目以东源县(7项)数量最多;传统技艺类以紫金县(9项)数量最多,而且其数量占比在各县区中也都是最高的。同一地区不同非遗类型的分布也存在差异,和平县(7类)和连平县(7类)的非遗项目类型最为丰富。

三、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策略


  非遗作为活态的文化呈现与传承,能唤起人们的认同和接受,是有内涵、有灵魂的旅游资源[5]。文旅融合能有效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生存能力,是推动非遗从单纯保护走向深化利用的重要途径[6]。河源市非遗以源城区为中心的主核心区,以和平县和连平县为中心的次核心区的空间格局和以传统技艺类非遗为主体,以传统舞蹈、传統音乐、民俗为支撑的类型结构,为河源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源城、和平和连平等县区非遗资源丰富,分布集中,极具客家风情和地域特色,具有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文化环境和地理环境。其可以结合这些地区的非遗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综合性的保护模式,积极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以和平、连平两县为例,以非遗资源集中的忠信镇、元善镇、阳明镇、林寨镇为核心,辐射陂头镇、溪山镇、彭寨镇等,聚合区域内非遗资源,规划建设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将非遗与客家古村等历史人文景观、地质公园等山水风光结合起来,打造富于文化感受和体验的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河源非遗集聚性分布的空间格局,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奠定了地理基础;而河源拥有数量最多的传统技艺类、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民俗等类型的非遗项目则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可以充分挖掘这些项目所具有的展示性、参与性和体验性,创造更突出文化体验的非遗旅游精品。对于传统舞蹈、音乐类非遗,如花朝戏、采茶戏、客家山歌等,可以开发成演艺性旅游活动,通过静态展示与动态展演相结合的方式,融入旅游景区,向游客展示河源民俗风采和文化魅力;对于传统技艺类非遗,如花灯制作技艺、墩头蓝染织技艺等,则可以与非遗传习基地建设相结合,在原生态文化源地通过现场演示、体验参与、互动交流等方式,向游客展示传统技艺或引导游客参与制作过程,使游客在身临其境的情景中感受非遗的文化内涵。
  旅游能推动非遗的文化传播,非遗则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河源市非遗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挖掘潜力和提升空间较大。借以河源非遗的核心区空间格局和富于展示性、参与性、体验性的类型特征,通过规划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在保持非遗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打造出更富于文化体验的非遗旅游精品,科学合理地推动文旅融合,使非遗资源有机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非遗的传承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实现河源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田田,方旭红.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J].龙岩学院学报,2016(6):67-72.
  [2] 王璐,王萍,苗童童.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与旅游开发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5):83-89.
  [3] 陈平,张梅芬,李天水.曲靖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J].2020(2):31-36.
  [4] 邓锦山,禹萱,杨青林,等.绵阳市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J].地理空间信息2020(10):46-51.
  [5] 李西建.中国旅游发展笔谈:以文化创意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美学效用[J].旅游学刊,2019(5):9-11.
  [6] 张希月,虞虎,陈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与应用: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6(8):997-1007.
其他文献
摘 要:沉浸式体验应用对深化旅游感知、活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文物和文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湖南是红军长征途经的重要省份,足迹遍布湘西、湘中、湘南的9市州48县市区,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长征史歌。本文在整合湖南省长征文物、文化资源和价值挖掘的基础上,梳理、归纳当前发展模式及面临的挑战,基于沉浸式体验视角提出活化利用策略,以期助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关键词: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文物活化;沉浸式体验  中图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昆明市辖区的博物馆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实地参与式访谈获取一手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法对昆明市辖区博物馆旅游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市博物馆旅游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包括博物馆设施及周边环境、旅游者满意度、旅游者感知回馈、博物馆文化环境,其中博物馆设施及周边环境为主要影响因素;旅游者满意度、旅游者感知回馈为次要影响因素;博物馆文化环境为一般
期刊
摘 要:新时代,黄河三角洲地区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文化旅游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要想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旅游产业,需以政府为主导整合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多种资源,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文化旅游发展进行SWOT分析,成立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区,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为黄河三角洲的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时代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黄河三
期刊
摘 要:市民素质提升是提高城市品牌建设水平的关键,也是推进旅游城市建设的关键。为此,文章通过举例论证扬州市“一城三都”建设中尚存在的不足之处,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如何在全域旅游视野下加强城市品牌建设和提高新市民素质的有关策略,以期提高城市建设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全域旅游;城市品牌建设;市民素质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扬州社科联课题“城市品牌建设背景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媒体也得到发展,在技术的推进过程中,产生了媒体新形态,其类型包括手机媒体、数字电视机、互联网新媒体和户外新媒体。新媒体环境是由不同类型的媒体构成的一种新的营销环境,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种影响也改变着人们的营销环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营销策略,随着营销环境的改变,企业的营销方式也应进行相应的革新,才能在时代洪流中不断地发展。本文以旅游新媒体为例,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铁建设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其在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刺激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高铁的安全性、快速性以及舒适性使人们在进行出行游玩时耗费的时间大大减少,旅游体验得到大幅度提升,增强了人们对于远距离出行旅游的意愿和想法。并且随着高铁的不断建设,也逐渐形成了以高铁线路为中心的新型旅游区,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新型旅游市场的形成,为我国旅游业打开了新的
期刊
摘 要:智慧旅游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下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互联网通信技术通过把旅游信息与智能终端设备结合起来使旅游过程变得更加智能。游客可以通过一部智能手机查询或者咨询自己想要了解的景区信息和购买景区门票等,景区可以通过一部手机准确把握游客需求和旅游感受评价。笔者通过查询相关文献发现,业界对智慧旅游的关心程度逐渐提高,本文将在介绍智慧旅游的基础上,分析消费者在智慧旅游模式下的消费方式变化。  关键
期刊
秦皇岛开发区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倪保全  秦皇岛开发区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倪保全在经营好建筑公司的同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开拓新的业务,2016年成立子公司秦皇岛鹏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2018年为了解决本地建筑垃圾的回收问题,投资建设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展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担当。  2018年初,倪保全了解到很多建筑公司施工后的建筑垃圾无法得到有效处理。他认真学习国家关于建筑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瑰宝,也是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重要旅游资源。海口是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旅游开发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游客的体验也不足。本文试图从体验视角对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提出有效对策,提高游客的体验质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视角;旅游开发;海口市  中图分类号:G127;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海南师范大学研
期刊
摘 要:台儿庄与凤凰古城及平遥古城相比,具有特殊的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台儿庄古城应当明确自身的营销定位,凸显自然资源特色,打造特色景区。台儿庄古城旅游的市场定位为文化旅游,开展运河文化及战争文化、水文化等。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关注游客体验,以游客體验为基础,优化旅游业的发展策略。对此,本文探究台儿庄旅游文化及游客体验,提出台儿庄古城旅游营销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古城文化;游客体验;台儿庄  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