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定法计算有法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离不开计算,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之一. 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与数学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以及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低年级是学生学习计算的起始阶段,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规律,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算理;兴趣;效率
  计算学习比较枯燥,特别对于低年级小学生,学习起来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 加之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如果单调,内容陈旧,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计算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认知心理学认为: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生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 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计算,才能促进认识主体主动发展计算能力,才能培养良好的计算品质和计算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质量.
  一、结合学生的认知经验,直观理解算理
  低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模仿能力较强,根据这些特点,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将形象生动的图画、提炼性的文字以及准确科学的语言相结合,多采用实物演示、动手操作等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1. 结合情境,理解算理
  儿童认识事物是从感知开始的,然后形成表象,再由表象逐步发展到抽象. 因此在教学中,图和算式要一一对应,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 例如,在教学认识加法的含义时,让学生通过对情境图的观察理解,利用已有的“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的认识,写出算式“3 2 = 5”. 孩子们一下子就理解了:把原来的3个小朋友和又来的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5个小朋友;在教学9 4时,让学生充分探索9 4的算法后,老师用课件演示并总结学生的算法:盒子里有9个桃子,旁边放4个桃子. 老师提出问题后,外边的一个桃子一蹦一跳地跳进盒子里. 这样,外面还有三个桃,即把4分成3和1,进而说出9和1凑成10,10再加上剩下的3就是13. 接着出示儿歌:你拍一,我拍九,我们一起 拉拉手. 你拍二,我拍八,我们一起吹喇叭. 你拍三,我拍七,我们一起爬楼梯. 你拍四,我拍六,我们一起扭一扭. 你拍五,我拍五,我们一起跳个舞. 这样,学生既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又为学习以后的进位加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口手结合,加深理解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动手操作本身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敏度,促进智力的开发. 苏教版教材特别重视计算教学中的操作训练,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让学生用圆片、花片、小棒等学具摆一摆,分一分;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让学生先在图上圈一圈等. 当学生的操作正确、方法得当时,他们的思维就是准确、有序、清晰的.
  由于尚未摆脱幼儿园小朋友的稚嫩思维,低年级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表达往往是支言片语,缺乏完整的叙述. 教师应多挖掘教材中的情景创设因素,借助直观手段,激发学生“说”的欲望,不断引导学生完整叙述,同时还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表达能力,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 因此操作过后,让学生有条理地把操作过程用语言表达清楚,就能使他们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真正发挥操作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二、精心设计多样化的练习,提高训练效率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久性差,而计算又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技能技巧,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练习,计算练习不仅要有层次性,还要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吸引学生,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对一题多用的强化训练
  计算就其本质而言是单一、枯燥的,因此同样的一组题目,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练习形式. 例如,出示一组口算题,可以让学生默算、齐算,还可以老师任意指题,学生抢答;可以让学生口头说得数,也可以直接在作业本上写得数;可以请个别学生进行口算比赛,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进行口算比赛,等等. 在练习中还可以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创设情境,寓教于乐
  在课堂上创设情境,用良好的气氛影响学生,活跃课堂,寓教于乐,使学生无意识地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高练习的效果. 充满童趣的童话世界,色彩绚丽的动画课件,生动活泼的小游戏、让学生当小老师的角色互换等等,这些是低年级教师经常用到的创设情境的方法. 实践证明,这些方法的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即便是掌握了计算方法,但仍会在计算中出现许多错误,造成错误的原因常被大家公认为“粗心”.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注意的持久性差,缺乏耐心、细心的计算品质.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品质,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要求学生边读题边抄题,学习竖式计算时边读题边列竖式,这样可以避免题目抄错;计算步骤要书写完整,例如刚开始学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题目时,学生还没学到用脱式计算,所以常常要求孩子在算式下面写出中间得数;计算后要及时验算进行检查等. 其中还要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良好的书写习惯是保证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条件之一. 书上、作业本上、草稿本上,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动笔写的地方都应要求规范整洁. 尤其是计算的“草稿”部分. 因为草稿不是正式的作业,也不需要批改,往往被教师、家长和学生所忽略. 学生草稿本绝大多数是“秩序”混乱的“大花脸”,甚至有的学生根本没有草稿本,而是在书上、桌上、手上随意涂鸦,这是造成粗心的根源之一. 因此,教师在强调日常作业要书写整洁的同时,还要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打草稿”,以避免计算过程的随意性,从而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总之,低年级是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计算能力作为数学学习最基本的能力,对后继数学学习有重要影响,在低年级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讲清算理,教会学生计算的方法,掌握计算技巧. 除了做好以上的工作外,还要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工作,对学生在计算时出现的错误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规律,重视错例对症下药. 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促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 合作学习模式一直如磁石般吸引着我们,对于它的诸多妙处我们可以一一道来,但在实践中却问题层出,其主要问题便是有形式而无实效. 如何让“合作学习”真正带给课堂高效呢?  【关键词】 合作;数学;教学反思  笔者曾开设一节公开课,课题为“同底数幂的除法”,现回顾课堂,实录两个片段如下:  片段一:典例讲解:  (1)(-xy)4 ÷ (-xy);(2)(a - 2)6 ÷ (2 - a)5;(
【摘要】 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本文笔者从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目的的要求、新课导入注意的问题和新课导入类型的策略三大方面进行了阐述. 并着重阐述了导入的四种策略:巧设疑窦,创设 “愤”、“悱”情境;巧用旧知,创造“启”、“发”氛围;巧借道具,构建“愉”、“悦”情感;巧变常规,实现“师”、“生”互动.  【关键词】 新课导入;
【摘要】高中数学这门课程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决定成败的因素之一是一线数学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新教材开展教学.应该说新教材的内容编排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因此,教师要正视教材的变化.通过正确处理教材,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教材;新课标;课堂  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现,新教材的编写更加注重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但是,我国的高
【摘要】 数学试卷,是教师考查教学活动、学习活动等方面效果的有效抓手和重要载体. 试卷讲析,试卷讲解的提升环节. 教师在试卷讲析活动上,要在讲析方式做足文章,做优效果. 本文作者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当前初中数学试卷讲析活动的开展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试卷讲析;教学活动;探析  教师教学活动效能的高低、学生学习活动效果的好坏,需要教师借助于科学、合理、有效的考量手段,进行深入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数学的重要分支——应用数学,包括数学向其他学科的渗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从而了解更多的数学常识及数学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应用数学;渗透;独立学科;计算数学  数学的广泛渗透与应用是它一贯的特点,但在数学史上,数学的应用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步入20世纪,数学迎来了发展的新前景——应用数学时代,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数学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范围,向其他科学技术
这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信息窗1”的第二课时.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认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的面积及六年级圆的面积与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 可见这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但知识和认知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空间想
实践证明,和谐而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两个案例:  案例一  师:通过学习,同学们都已知道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是从个位减起,下面我们一起来算几道题. (练习中,一名学生突然举手问:“老师,减法能从十位减起吗?”)师:不能!抓紧计算,不要瞎想. 底下鸦雀无声,无人再提问题. 学生忙于计算,却并不知道为什么不能从十位减起.  案例二  师:这名同学提出的问题很好.
【摘要】 本文主要是以“小数乘整数”为例去探究小学数学及教学的技巧,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文分别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发现,自主探究;实践应用,巩固拓展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整数”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但是提起计算教学,可能会有许多老师感到计
合作是现代社会生产中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我们甚至可以说,大到国家建设,小到个人发展都离不开与人合作.就高中数学而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也是新课程的要求.同时,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作,由“单打独斗”变为“合作探究”,让学生更好地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这对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都有积极意义.  一、合作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应该拘泥于预先设定不变的程序,而应是在预设目标达成过程中,开放性的纳入一些师生在教学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目标.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他们的智慧火花会时刻在课堂教学闪现,他们的妙思奇想使得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这些小小的火花燃烧起来,使之成为燎原之势.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