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传统;家训;道德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B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12-011-02
家训,又称家教、家诫、家规、家仪、家范、家语、家言、家约、庭训、内训等,是封建帝王及士大夫阶层教育后代立身处世的道德读本。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蕴藏着强制性、约束性和训诫性等特点。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家训文化不仅体现了文化传承关系,而且更直观地反映了不同朝代、不同社会阶层对传统美德的认同、阐释和深化,具有较高的伦理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我国素以重视家庭教育闻名世界,不仅有着数千年来延续、积淀而成的重视家庭教育的优秀传统,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端蒙养、重家教即是这浩瀚而又绚丽多彩的古文化丛林中的一大特色。我国古代家训肇端久远,从产生于殷周之际的《周易?家人卦》中,可窥见上古家训之一斑。后来历代虽然都有家训产生,但大多只是从某一侧面对子孙加以训诫,如《论语》中记载的孔子教子学诗学礼,汉代的马援教侄子做人等。直到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问世后,古代家训才系统起来,所以历史上有“ 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之说。此后,历代递相仿效,遂使家训文化蔚为大观。
我国传统家训重视教育方法,追求良好教育效果,讲究言传身教。我国传统家训在教育方法上的一个主要特征是长辈对晚辈的耳提面命,这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包含着一种血亲伦理关系,望子成龙的心理体现得尤为真切。因此,家训中的成功教育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1 日省月检,提高自省素养
在我国的传统德育中,非常强调“自省”、“反思”的作用。孔子教育他的弟子要“一日三省”,通过反省不断自我教育、自我修正、自我完善,养成优良品德。传统家训也极重视反省的作用,要求家庭成员每日反省、检讨自己的言行,当者继续发扬,过者立即迁改。袁黄在其《训子言》中向家人介绍了自己通过这种形式砾励德性的具体做法:填写“ 功过格”,这样就能“ 日日知非,日日改过。”汉代蔡邕就将反省比作人们的洗脸,在他的《女训》中写道:“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人咸知修其面而不修其心,惑矣。”
人们在日常言行中由于缺乏“自省”思维,聪明人也会做出傻事。北宋范纯仁在《诫子弟言》中就指出:“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只要人能经常反省自己,客观地对待别人的缺点,正确地看待自己的长处,那么就不难成为贤者。清代唐顺之就告诫他的兄弟,平常人们只看到别人的过错,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是通病,读书做人要切实检查自己,反省自己。清代杨继盛在训子读书时就指出,读书的目的是指导自己的言行,书中若述及前人的缺点,就应反省对照,自己有无类似的毛病,有则改之。可见,古人是将反省思维作为人格品行的范畴来规范后辈的。
2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在家庭道德教育中,父母长辈作为教育者,首先必须修己正身,为子女后代作道德的楷模。不仅要“ 言传”,更要重视“ 身教”, “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和子女长期生活在一起,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子女幼时,多从模仿父母的言行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因此,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父母言传身教的作用,注重榜样的示范、激励作用。欧阳修的侄子要为他买朱砂,他在家书中说:“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告诫侄子不能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在风行厚葬的封建社会,一些有志之士都身体力行,倡导节俭之风。如唐代宰相姚崇、明代巡抚吕坤都在遗训中遗命“薄葬”,为子孙树立榜样。春秋卫国大夫史魚酋自愧匡正国君不力,临终遗训子孙要降低自己的丧礼规格,不仅感动国君,也为树立刚直清廉的家风做出榜样。
3 寓大于小,家国一体
传统家训论事说理方面具有寓大于小的特点。儒家强调济世思想,最终把子孙培养成忠君良臣,成为于国有用的人。而教育的切入点往往从家庭教育入手,注重父慈子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的血亲伦理教化,把子孙放在家庭这块小实验地进行培养,然后推广到社会领域,主要体现:
在父母子女关系上,要求父母“慈”, 子女“孝”。《颜氏家训》中说:“父母威严而有慈, 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在夫妻关系上, 要求“夫义妻顺”。《左传》中说:“夫和而义, 妻柔而正。” 在兄弟姊妹关系上, 要求“兄友弟恭”。兄要对弟友善, 弟要对兄悌恭。但在中国古代社会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 在“兄友弟恭”上权利向兄长倾斜。父若不在了, 弟要视兄为“父”。中国传统道德强调“长幼有序”, 内含着“幼”对“长”的服从, 这是宗法等级制的伦理秩序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把“孝”“悌”并列, 当作诸德之要, 以此推治天下。在推及与国家的关系上, 要求“忠君报国”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以“家”比“国”, 以家庭“私德”推国家“公德”, 以“孝父”促“忠君”, 并把“忠君”与“忠国”相连。因为古人常常将家国视为一体,“家”即“小国”,“国”即“大家”,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基于此,家训的德教方法就采用寓大于小的思維,通过家庭琐事,如做事要有度、生活要节俭、待人要诚实、交友要谨慎等。从日常生活起居等小事进行教育启发,很少有长篇大论,说大道理的,这种教育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传统家训德德育方法多种多样,除以上方法外还有:
注重家风、环境的熏陶。家风,又叫门风,纯朴、正派的家风对于子弟、家人良好道德品行的形成和巩固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风的熏陶,使家庭道德对家庭成员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制约作用。历代家训教诲中几乎每篇都有要子弟谨慎交友的训诫。“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注重环境对孩子品德形成作用的典范。
规范行为,强调道德的可操作性。由于家训是“ 教家立范”,供家人、子弟学习、执行的,因此传统家训对家人、子弟的教诫既有理论的说服,更有实际的操作指导。宋代及宋代以后的家训中尤其如此。
顺其天性,量才能循序渐进。许多家训在道德教育内容的安排上,体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原则;在道德方法的采用上,因人而异,因势利导,量力而行,留有余地,并进一步提出了按照教育规律进行道德教育的思想。
实行奖惩结合,正面教育为主。传统家训普遍认为“ 立家之道”,应刚柔相济,恩威并施。传统蒙学主张道德教育应宽以济严,以正面教育为主。凡儿童都对成年人心存畏惮,只有与之以宽,才可诱其入道。及年龄稍长,可略用以威,使之警悟,如仍未觉,略用教笞,如久用不止,将使儿童耻心丧尽,顽钝不悛。对儿童应循寻诱掖,好言劝谕,勤于教导,多鼓舞,少拘束。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形式都具有多样性。有诗词格言警示法,诗词歌诀朗朗上口,处世格言生动明快,富有哲理,易学易记,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教育。邵雍的《诫子吟》、陆游的《示儿诗》等都是此类杰作。有刻石立铭激励法,明人吕坤将他为子弟具制定的处世做人、积德行善的“ 孝睦房训辞”篆刻在“ 戒石”上,以便于晚辈“ 朝夕诵思”,时时检省。
参考文献
1 佘双好.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优良传统和方法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1(1)
2 谈敏.历代封建家训中的经济因素[J].史学月刊,1998(3).
3 王长金.传统家训的德育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6).
4 杨华.90年代以来古代家训文化研究综述[J].甘肃农业,2006(5)
中图分类号:B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12-011-02
家训,又称家教、家诫、家规、家仪、家范、家语、家言、家约、庭训、内训等,是封建帝王及士大夫阶层教育后代立身处世的道德读本。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蕴藏着强制性、约束性和训诫性等特点。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家训文化不仅体现了文化传承关系,而且更直观地反映了不同朝代、不同社会阶层对传统美德的认同、阐释和深化,具有较高的伦理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我国素以重视家庭教育闻名世界,不仅有着数千年来延续、积淀而成的重视家庭教育的优秀传统,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端蒙养、重家教即是这浩瀚而又绚丽多彩的古文化丛林中的一大特色。我国古代家训肇端久远,从产生于殷周之际的《周易?家人卦》中,可窥见上古家训之一斑。后来历代虽然都有家训产生,但大多只是从某一侧面对子孙加以训诫,如《论语》中记载的孔子教子学诗学礼,汉代的马援教侄子做人等。直到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问世后,古代家训才系统起来,所以历史上有“ 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之说。此后,历代递相仿效,遂使家训文化蔚为大观。
我国传统家训重视教育方法,追求良好教育效果,讲究言传身教。我国传统家训在教育方法上的一个主要特征是长辈对晚辈的耳提面命,这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包含着一种血亲伦理关系,望子成龙的心理体现得尤为真切。因此,家训中的成功教育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1 日省月检,提高自省素养
在我国的传统德育中,非常强调“自省”、“反思”的作用。孔子教育他的弟子要“一日三省”,通过反省不断自我教育、自我修正、自我完善,养成优良品德。传统家训也极重视反省的作用,要求家庭成员每日反省、检讨自己的言行,当者继续发扬,过者立即迁改。袁黄在其《训子言》中向家人介绍了自己通过这种形式砾励德性的具体做法:填写“ 功过格”,这样就能“ 日日知非,日日改过。”汉代蔡邕就将反省比作人们的洗脸,在他的《女训》中写道:“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人咸知修其面而不修其心,惑矣。”
人们在日常言行中由于缺乏“自省”思维,聪明人也会做出傻事。北宋范纯仁在《诫子弟言》中就指出:“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只要人能经常反省自己,客观地对待别人的缺点,正确地看待自己的长处,那么就不难成为贤者。清代唐顺之就告诫他的兄弟,平常人们只看到别人的过错,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是通病,读书做人要切实检查自己,反省自己。清代杨继盛在训子读书时就指出,读书的目的是指导自己的言行,书中若述及前人的缺点,就应反省对照,自己有无类似的毛病,有则改之。可见,古人是将反省思维作为人格品行的范畴来规范后辈的。
2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在家庭道德教育中,父母长辈作为教育者,首先必须修己正身,为子女后代作道德的楷模。不仅要“ 言传”,更要重视“ 身教”, “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和子女长期生活在一起,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子女幼时,多从模仿父母的言行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因此,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父母言传身教的作用,注重榜样的示范、激励作用。欧阳修的侄子要为他买朱砂,他在家书中说:“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告诫侄子不能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在风行厚葬的封建社会,一些有志之士都身体力行,倡导节俭之风。如唐代宰相姚崇、明代巡抚吕坤都在遗训中遗命“薄葬”,为子孙树立榜样。春秋卫国大夫史魚酋自愧匡正国君不力,临终遗训子孙要降低自己的丧礼规格,不仅感动国君,也为树立刚直清廉的家风做出榜样。
3 寓大于小,家国一体
传统家训论事说理方面具有寓大于小的特点。儒家强调济世思想,最终把子孙培养成忠君良臣,成为于国有用的人。而教育的切入点往往从家庭教育入手,注重父慈子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的血亲伦理教化,把子孙放在家庭这块小实验地进行培养,然后推广到社会领域,主要体现:
在父母子女关系上,要求父母“慈”, 子女“孝”。《颜氏家训》中说:“父母威严而有慈, 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在夫妻关系上, 要求“夫义妻顺”。《左传》中说:“夫和而义, 妻柔而正。” 在兄弟姊妹关系上, 要求“兄友弟恭”。兄要对弟友善, 弟要对兄悌恭。但在中国古代社会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 在“兄友弟恭”上权利向兄长倾斜。父若不在了, 弟要视兄为“父”。中国传统道德强调“长幼有序”, 内含着“幼”对“长”的服从, 这是宗法等级制的伦理秩序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把“孝”“悌”并列, 当作诸德之要, 以此推治天下。在推及与国家的关系上, 要求“忠君报国”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以“家”比“国”, 以家庭“私德”推国家“公德”, 以“孝父”促“忠君”, 并把“忠君”与“忠国”相连。因为古人常常将家国视为一体,“家”即“小国”,“国”即“大家”,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基于此,家训的德教方法就采用寓大于小的思維,通过家庭琐事,如做事要有度、生活要节俭、待人要诚实、交友要谨慎等。从日常生活起居等小事进行教育启发,很少有长篇大论,说大道理的,这种教育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传统家训德德育方法多种多样,除以上方法外还有:
注重家风、环境的熏陶。家风,又叫门风,纯朴、正派的家风对于子弟、家人良好道德品行的形成和巩固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风的熏陶,使家庭道德对家庭成员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制约作用。历代家训教诲中几乎每篇都有要子弟谨慎交友的训诫。“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注重环境对孩子品德形成作用的典范。
规范行为,强调道德的可操作性。由于家训是“ 教家立范”,供家人、子弟学习、执行的,因此传统家训对家人、子弟的教诫既有理论的说服,更有实际的操作指导。宋代及宋代以后的家训中尤其如此。
顺其天性,量才能循序渐进。许多家训在道德教育内容的安排上,体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原则;在道德方法的采用上,因人而异,因势利导,量力而行,留有余地,并进一步提出了按照教育规律进行道德教育的思想。
实行奖惩结合,正面教育为主。传统家训普遍认为“ 立家之道”,应刚柔相济,恩威并施。传统蒙学主张道德教育应宽以济严,以正面教育为主。凡儿童都对成年人心存畏惮,只有与之以宽,才可诱其入道。及年龄稍长,可略用以威,使之警悟,如仍未觉,略用教笞,如久用不止,将使儿童耻心丧尽,顽钝不悛。对儿童应循寻诱掖,好言劝谕,勤于教导,多鼓舞,少拘束。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形式都具有多样性。有诗词格言警示法,诗词歌诀朗朗上口,处世格言生动明快,富有哲理,易学易记,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教育。邵雍的《诫子吟》、陆游的《示儿诗》等都是此类杰作。有刻石立铭激励法,明人吕坤将他为子弟具制定的处世做人、积德行善的“ 孝睦房训辞”篆刻在“ 戒石”上,以便于晚辈“ 朝夕诵思”,时时检省。
参考文献
1 佘双好.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优良传统和方法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1(1)
2 谈敏.历代封建家训中的经济因素[J].史学月刊,1998(3).
3 王长金.传统家训的德育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6).
4 杨华.90年代以来古代家训文化研究综述[J].甘肃农业,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