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调查,82. 2%的教师感觉自己有职业倦怠,缺乏幸福感。职业倦怠一般表现症状为:普遍精神疲惫,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力,或面无表情,来去匆匆,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严重职业倦怠表现症状很多,最常见的应付差事,厌烦学生。甚至有钱的事儿就干,没钱的事不愿干。这种现状十分令人担忧。试想:一个没有幸福感的缺乏阳光心态的教师,怎么可能给学生和未来传播幸福和阳光呢?
  分析导致广大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工作累。教师职业本身具有无边界性的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连续不断的扩张性,没有明确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算完成了工作,因此人们常说教师的工作是“良心活”,教师职业是一个“无边界”的生涯。
  二是工作单调。教师职业环境特殊,接触的人和活动的范围有限,教师的工作有很大的重复性,每天都是在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工作中不断循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三是压力大。考不完的试、排不完的队、不停地“调皮捣乱惹是生非”的学生,家长一不高兴就诉诸法律、追究责任。安全问题、成绩问题时时困扰着教师。广大教师面对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强的教学任务。
  四是工资低。当职业所带来的诸如金钱、社会认可度等回报也越来越少时,很多教师就产生了较强的自卑感、较低的成就感,这样就更容易受到外界消极因素的影响,因而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五是缺乏目标。很多老师高职评了、提职超龄了,全国的评优课素质赛成绩也都有了,现在年轻人上来了,感觉没有任何追求了,“船到码头车到岸”的思想严重,失去了发展目标和前进动力。
  教师情绪倦怠是精神层面的问题,笔者以为主要还得从精神层面、意识形态来调试。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无疑是一剂精神上的良药,应结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多从教书育人的意义方面,调整教师心态。
  一、提倡敬业务本,厚德积福
  《论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致力于基础建设,基础建立了,“道”就产生了。俗语说,卖什么吆喝什么。我们选择了教师职业,就必须务本敬业。教师如果不作为,那坑害的将是无数青少年成才的梦想和家长的希望。这个故事让人对教师职业充满敬畏感,必须如履薄冰、诚惶诚恐的从事这一职业。
  中国台湾励志大师何飞鹏提出世界上最简单的工作成就定律:p=a2,P 是工作成就,a 指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不可能为零或为负,但工作态度可以成为零,因此他认为敬业的态度最重要。所以每位教师只要怀着对职业的敬畏感,态度端正,都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修身厚德可以增加福报。严格自律,多做好事善事,福德才会深厚广博。
  二、提倡吃亏是福,换位思考
  假如校长分配一项工作,大家都嫌累不愿干,领导把任务分给你了。如果你会觉得吃亏,牢骚满腹,这样影响形象,又自伤身体,那就吃了大亏了。如果利用这次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智慧,让领导和老师有一个更高的评价和肯定,不辜负领导的厚望。那做起工作来轻松愉快,虽然身体上累些,但心情愉悦,做出来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干群关系也就不会紧张。同事之间说话办事,多为他人着想,少考虑个人得失,大家就会和谐相处,就能建立起和谐的教师团队。
  三、提倡乐群悦艺,健康人生
  善于与人交往,乐于和大家在一起,这样的教师性格会变的越来越阳光。喜爱音乐、体育会给人的生活身心带来益处。因此,要在教师中大力倡导“乐群悦艺,健康人生”,让每一位教师都有一项自己喜爱的艺术特长、一项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幸福快乐是人生重要的内容之一。广大教师应该调整心态,养大气、怀大爱、育大智,守得住信念、耐得住寂寞、拒得了诱惑、沉得下身子。
  改变心态——幸福从工作中发现;平等互助一一幸福从交往中感悟;热爱教育一一幸福从成长中获取;潜心研究一一幸福从创新中体验;有张有驰一一幸福从生活中收获。
  現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教几十年,始终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颗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当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吴玉章先 生,以“一息尚存,绝不松劲”的献身精神,“一贯有利于人民,一生有利青年”,数十年如一日,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功在他人,利在社会的劳动。这种劳动,需要付出全部的聪明才智和大量的时间精力,是十分繁重和辛苦的。这种劳动可能一生默默无闻。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特点、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有深刻的理解,产生对本职工作的热爱、自豪感和勇于献身的精神,把培养下一代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天职。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东马路小学)
其他文献
前不久,陕西省长武县中学6名高三学生因不满教师制止其撕书行为,将一名教师打成重伤。新闻一出,众人震惊,引为教育界的耻辱。6名学生打断的不仅是3根拖把棍,更是数千年来中华传统的“师道尊严”。我们不仅要问,教师这个曾广为人们尊重、羡慕的职业怎么了?  不可否认,这些年来,当社会变得愈来愈功利、浮躁,对金钱的追逐变成唯一的价值追求时,比拼物质财富和银行存款有多少位数成了人们更加关注的话题。而在经济收入方
中德教育合作与交流是中德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撑,是中德人文交流的重点领域。自2011年首轮中德政府磋商以来,教育部与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就教育领域全方位合作展开了密集磋商,收效显著、成果丰硕。  2018年7月8日至10日,李克强总理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柏林共同主持了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和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长卡利切克分别向李克强总理和默克尔总理汇报了两年来中德教育合作主要成果及
贵州教育家汪广仁教授早在1988年的上海全国思想教育研讨会上就说过:“行为是品德的外在表现。”故后来就有品行不分家之说。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就要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效的教育资源。老师的言传身教、家长的身体力行是最好的活教材;教科书中的感人故事,对学生品行也有很好的教育效果。然而,教科书内容极其有限,且宣传正面的多,揭示负面的少,不利学生全面认识社会生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求真,教育的状态是本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归真,真实的教育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追求真理的教育。但由于世俗觀的偏差、利益的驱动等多方面因素,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均置教育的本真和宗旨不顾,在施教或求学过程中常常扭曲了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当下,教育工作者应怀揣教育的良知,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立在育人的终极目标上,付诸真实的教,期待真实的学,让教育回归常态,
摘要:方法和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理学院在校的177名学历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为:强迫症状﹥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躯体化﹥恐怖﹥其他﹥焦虑﹥敌对﹥精神病性。中小学生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敌对等4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常模,焦虑因子得  分与常模相仿,其他5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常模。与常模比较,中小学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
编修《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各位亲宗已各抒高见。我不再赘述,现在就直奔主题,谈一谈我个人对《中华汪氏通宗世谱》构建的建议。  从整体上讲,《中华汪氏通宗世谱》应由译编和续编两个部分构成。前部份就是对清朝时期汪玑、汪嘉祺等先辈编修的《汪氏通宗世谱》进行译编,后部分是现在我们即将要续编的《中华汪氏通宗世谱》。  对清朝时期汪玑、汪嘉祺等先辈编修的《汪氏通宗世谱》,我们是把她进行译编整
一、在外部环境方面  如今大學已不是远离社会的象牙塔,社会上的各种思想、风气等都会对大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思想观念多样、多元、多变。其中充满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严重影响大学的学风、教风。  当前,老师和学生都希望任何事情都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对教师来说,科研项目、学术论文都是短时间内能取得且容易量化的成果,而教学则过程复杂、效果滞后,致使不少教
我有幸参加了贵州省教育厅组织的赴江苏省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带着激情、带着希望,同时也带着工作中的困惑、疑问,我来到江苏江阴特殊教育中心校。在那里,我广泛接触了学校行政、德育、教育教学、后勤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同时,深入班级、教学第一线,全面参与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观摩了许多优秀教学案例,领会了学校的管理思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感悟到了学校领导、教师对学生的脉脉温情。为此,我也有了一些启示与思
上课不用去学校,在电脑前就可以轻松搞掂,在线教育这种便捷的学习方式,在时间碎片化的当下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然而,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并非人人都适合,其本身亦有较大的完善空间。  网络教育互动性不足,教学氛围让人感到冰冷。  现象  网上“淘课”正流行  为了提升专业技能,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会计的王女士,报了一个会计培训班“充电”。学了两个月后,王女士感觉有点忙得不可开交,因为她下班后不是加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