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素质的心理方面等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g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素质包含哪几方面内容?什么是人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否可以培养和训练?马华雏老师在他的文章《论人的素质的心理方面》中是这样阐释的:
  人的素质,完整地看,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政治素质,实际上就是政治品质,指人的政治立场、政党观念、阶级意识、国家观念等。政治素质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二是道德素质,亦为道德品质,指一个人在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三是业务素质,指一个人适应本职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四是身体素质,指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五是心理素质,指一个人在心理活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两大范畴,即认识性心理活动和意向性心理活动,它们分别与人的外显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相对应。认识性心理活动是了解世界万事万物是什么、它们的区别在哪里的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意向性心理活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的对待性活动,包括人的情绪、情感、需要、动机、意志、兴趣、爱好等。心理素质中认识性心理活动的特点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指一个人聪明不聪明;而意向性心理活动的特点就是一个人在世界上为人处事的方式,可以称其为个性心理特征,如情绪是否稳定,是否活泼外向或沉静内向,有什么兴趣爱好,独立性、冒险性、探究性、自信心如何等。
  心理素质对于人的重要意义长时间没有得到认可,甚至于相当长时间中连它的存在也没有得到承认。现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关键岗位人员或特殊行业人员的选拔和考核,有心理素质的选拔和考核,说明在那里人的心理素质问题已经受到重视。在我国,这方面的工作也有了令人高兴的开端,不过,对心理素质重视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人的素质的前述五个方面,既有密切联系又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取代。只有这五个方面都优秀的人,才称得上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现今,在强调提高人的素质水平的时候,如果承认心理素质是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是否应该注重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呢?
  这里,又涉及一个理论问题,即人的心理素质是否可以培养和训练。通常,人们对于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可培养性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却有人认为人的“脾气”、“个性”是天生的,改变不了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没有科学依据。心理素质与先天条件有一定关系,表现在先天条件为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生物学前提。人在出生之后心理特征如何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变化,则要靠后天的环境条件。同卵双生的婴儿由于后天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形成了差别悬殊的个性特点就是一个明证。
  总之,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素质是可以培养提高的。中国社会正在朝着现代化迈进,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的要求。因此,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一项应当受到重视、并且可以有效地付诸实施的举措。
  ——摘自《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中国心理学会编
  
  创造型学生的行为特征
  
  除了在个性上创造型学生有独特之处外,他们在行为表现上也是不寻常的。德国心理学家海纳通过调查指出了创造型学生有下列12种明显的行为特征:
  (1)内倾多,外倾少。
  (2)很少受暗示,有自己的评价标准。
  (3)不依赖于某个集体。
  (4)高分数的情况不如别的同学多。
  (5)提问多于非创造型学生。
  (6)思维极其灵活。
  (7)诙谐、幽默。
  (8)在其他同学面前经常表现出不善于交际,不乐于助人的举止。
  (9)宁愿一个人独立地工作。
  (10)觉得自己与父母、教师及同学之间有距离和隔阂。
  (11)倾向傲慢,觉得自己胜过别人。
  (12)从社会关系看,不属于那些惹人喜爱的人群。
  归总而言,创造型学生的行为特征多是:好奇、思维灵活、独立行事、喜欢提问、善于探索等等。这与实际情况是吻合的。
  ——摘自《创造力心理学》俞国良著
  
  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应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在这方面台湾吴武典提出的基本模式很有参考价值。这个模式考虑到三个维度:问题,方式与策略,即针对受辅学生的问题,提供他所能接受的最适当的方式,予以最适当的处理。
  问题:问题的实质是个人的基本需要。个人的基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或偏离常态的方式来满足就是问题。问题按严重程度可分为发展性问题、预防性问题与治疗性问题。
  方式:指辅导途径,可以分为三种:个别辅导、团体辅导、课程设计,后者指在各科教学及各种教育情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即方法。这里将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做了适当的筛选归并,归纳成以下十二种:
  (1)关注。辅导老师对受辅学生无条件地接纳、关注与关怀,以便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
  (2)反馈。辅导老师作为学生的一面镜子,引导学生自我探索与了解。
  (3)阅读治疗。推荐优秀读物,开辟辅导专栏,组织书报讨论。
  (4)认知改变。消除学生非理性观念,恢复其合理思考,进而改变其情感与行为。
  (5)行为练习。对于缺乏自信与行为勇气的人,可制定行为作业令其练习,并给予督导和鼓励,以促进当事人的“自我肯定”。
  (6)行为改变。运用行为改变基本技术(强化、惩罚、消退等)消除不适应行为与情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7)角色扮演。借角色扮演体验、学习新角色经验,增强社会适应力。
  (8)示范作用。辅导老师保密、公正、热忱、守信,以及表里如一、诚恳待人,对受辅学生都有示范作用。
  (9)同辈辅导。利用同辈资源,取得青少年中“得力分子”的合作,提高辅导工作的成效。
  (10)家庭治疗。约请家长与子女共同来面谈,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了解。
  (11)改变环境。设置“中途之家”,举办夏令营、周末营,协助有特殊困难学生离家住校,转、调班,让他们在新环境中获得新体验。
  (12)自我管理。调动学生求善、向上动机,让学生学会自我观察、自我指导、自我监控、自我强化。
  综合考虑问题、方式和策略,并将其具体化,就可进行活动单元设计。
  ——摘自《心理学》莫雷主编
  
  心理调试方法之二:心理养生五要
  
  一、光明磊落。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便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自觉心安理得,心静神宁,有益身心。反之,若做事失当,甚或胡作非为,便觉心神不宁,焦虑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必然损害身心。
  二、不求事事称意。“人生世间,自幼至壮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事常多”,因此不能苛求事事称意。需求过高,难以达到,使人悲观失望,甚或诱发疾病。因而要善于提出合理的需求,当某些需求不能满足时,须自我开导,知足长乐,切勿自寻烦恼。
  三、学会宽宏大量。宽宏大量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人的气量与性格、学识有关,也可以通过学习、锻炼使之改善。方法是先学表情上的忍让与克制,然后做到心理上的宽容与谅解,时间一长,就会变得宽宏大量,遇事看得惯,想得通,放得下,不与人斤斤计较。
  四、善处逆境。人生在世,或多或少总会遭受挫折、失败与打击,因而必须善处逆境,“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可以通过舒散、疏泄、排解等方法,如向亲友倾诉苦闷,或尽情欣赏音乐,以尽快摆脱不良心情,解除心理压力,求得心理平衡。
  五、恬淡寡欲。保持思想安闲清静,愉快乐观,知足而少欲望,是历代公认的延年良方,故《素问》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这首诗教导人们做到志闲少欲,怡然自得,随遇而安,以保持心理健康。
  ——摘自道福心理在线(www.dofo.com.cn)
  责任编辑/冯海珍
其他文献
第—次冲我喊出“讨厌第一”这句话的是我最得意的学生——苏豪。  我从三年级接苏豪所在的班级直到六年级,每一次比赛,大到省里的“金钥匙”,小到学校的卫生检查,我都要求学生必须拿第一,我的班是全校有名的冠军班。有一次为了迎接全省的“金钥匙”比赛,我提前一个月组织学生读书、做实验,把音、体、美等活动课暂停,虽然有的学生表示出了不满,但比赛重要,结果我班获得团体第一。我宣布结果时,班上学生并没有像我想像的
期刊
广东省教育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安排    一、领导机构  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基[1999113号)的要求,为提高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省教育厅组织领导,由思想政治教育处具体负责,下面成立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该指导委员会由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
期刊
[编者按]在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地区的教育科研单位或科研课题负责人都热衷于心理测验工作。他们要求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验,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同时我们也发现,各地区、各学校所使用的心理测验量表有很大差异,学生的心理档案也是五花入门。带着许多疑问,我们走访了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心理学系主任方平教授。  记:方教授,您认为中小
期刊
自2000年辽宁省与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共同成为教育部选定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大区后,辽宁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领导重视、教科研鼎力支撑、中小学全面启动、基础奠定、初现成果的良好局面。在总结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省领导展望未来,规划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以使辽宁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果。    一、总结过去,共享经验    近年来,辽宁省提出了从教育大
期刊
人的精神烦恼和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于思维中不合理的信念,当人们长期坚持某些不合理信念时,便会导致不良的行为后果,教师也概莫能外。我们知道,教师的心理特点、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与之相应的教育态度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因此,很多时候,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教师的心理问题相关,让人发出了“杞人忧师”的感概。    一、教育态度:“雕塑师”的心理   
期刊
一、小学生情感障碍的主要类型、原因及教育    (一)儿童厌学症  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  儿童厌学症的成因有:学校教育中的失误、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  咨询中应注意儿童厌学症与学校恐怖症的区别。儿童厌学症应采用教育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的方法予以矫正。就教育治疗来说,教师应对学生充满爱心和责任感,努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考试负担,积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
期刊
[活动目的]  1.了解情绪疏导方法之一——“自慰”的特点及作用。  2.学会用合理的方法疏导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狐狸和葡萄》  2.歌曲:《苦乐年华》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课题)    师: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的确,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如:好心帮助别人却被拒绝;渴望得到同学的认可,却被同学冷淡忽视;期中考试期待着能考出好成
期刊
“贪念”似乎是人类不可避免的欲望,经济学以“追求最大利润”将贪念理论化,伦理学以“克己复礼”将贪念付以规范禁制,社会心理学则从社会情境与人的互动理解贪念的显现与抑制。观察一般大众对路边遗失物的反应,可以测试路人将其占为已有的程度。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透过捡拾路边不明财物的过程,了解人类的心里想法,不论捡拾动机是拾金不昧、偶然的偏财运、好奇心的驱使,或是在好奇心背后所隐藏的更深
期刊
斯蒂芬和沃尔夫在综合有关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提出了描述教师成长的生命周期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终身从事教育的教师都要经历几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即实习教师→新教师→专业化教师→专家型教师→杰出教师→退休教师。本刊就其中几个阶段做系列介绍。    一、通过案例研究透视新教师    汤姆的个案  汤姆在秋季学期开始下他的教
期刊
[编者按] 詹万生教授长期从事德育研究与实践工作,在德育领域做出了突出成绩。詹教授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课题研究之中,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为了搞清楚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我们走访了詹万生教授。  问:詹教授,您好。您是德育专家,在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您能否谈一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