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养成教育探究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_h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习行为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因此,在中学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养成教育的基本原则
  1.注重实践的原则
  养成教育是非常注重实践的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不仅是要让他们明理,而且要重在导行,引导学生从尊师爱幼、乐于助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勤俭节约等做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做人,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因人制宜的原则
  养成教育是非常复杂的教育,不仅涉及到每个学生各个体,还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各个方面,由于社会情况非常复杂,客观环境千变万化,学生的心理、生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家庭状况等千差万别,而国家和社会对下一代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所以,养成教育的方法也因人而异,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求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3.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伦理道德的核心是讲是非、辨正恶。正面教育就是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特别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注意引导疏通、正面说明。青少年可塑性强,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有力时机,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让真、善、美在他们的心中牢牢扎根。
  二、养成教育的途经
  1.加强实践锻炼
  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最简要的方法就是将道德教育与现实教育结合起来。如要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可以开展“今天我当家”、“记住父母的生日”等实践教育活动 ,让学生跟着父母做家务,既体验了生活,又体会到做父母的艰辛,培养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使他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达到道德品质上追去高尚,让父母放心;在生活上,学会自主,让父母少操心;在学习上刻苦努力,让父母称心。这样将孝敬父母教育落实到具体活动之中,既加强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又增强了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通过榜样感召
  中小学生具有善于模仿,可朔性强,富于幻想,主动活泼,追求高尚道德的特点。我们应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五六十年代作为传统思想教育重要标志的"榜样教育"曾经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保尔、刘胡兰等英雄人物曾影响了整代人的精神风貌。教育榜样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其重要的理论原因就是榜样与偶像的完整结合与和协统一。一些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对榜样教育存在有抵触,他们坦言“榜样没有用”或“我们不要榜样”,说明我们在榜样教育方面存在未被重视的教育“盲点”。
  3.加强教师身教
  在学校里,教师每天都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便被无形的夸大,以为教师讲的、做的都是对的。因此,教师不但要用真理去激励学生,而且要用自身人格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这无声的语言,是最有说服力的,他将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4.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的育人作用
  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诸方面的配合,才能奏效。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逐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还要与社会各个部门建立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社会上的各種表现。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做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同步性。
  5.加强检查评比工作
  学校要建立健全值周检查和班级评比考核制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监督、检查、记载,对全校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检查评比并定期通报、讲评,增大学生参与管理的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
其他文献
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常常感到无从着手,无内容可写,缺乏写作素材,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那么,作文教学应该如何展开?  一、走进自然世界,补足自然素材  怎样对身边的这些自然素材拥有直观感性的认识呢?那就是观察。观察是是迈向作文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许多作家都把观察作为创作的第一需要,作为创作的
期刊
有人说,幸福是爱,是婚姻,是清晨6点的吻;有人说,幸福是光,是繁星,是成功后的喜悦。  仓央嘉措,一代情僧,他本可以是至高无上的六世达赖,是西藏最大的王。可他内心最深处的幸福却是做一颗尘世的微末,与心爱的女孩谈一场没有终点的恋爱,然后结婚生子,平凡地度过一生。可他却是佛祖留于人间的一株迷失的菩提,他的一切都早有了定数,于是他将深埋于心的小幸福用情诗表达,至今还广为传唱。  然而我们所定义的幸福,则
期刊
我现在已经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了,在生活中有过许多次尝试,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的经历,成熟的标志。  那是一年级的事,每个孩子在这时都会面临与家长分床的事情,当然我也不例外。当时的我还只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也是个胆小鬼,一听到“分床”二字,害怕的心理便再也藏不住了。白日里,我像疯了一般去玩耍,想用快乐去掩埋掉紧张,可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分床的事情也不可能烟消云散。我知道那只是我的幻想而已,随着时间的流
期刊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实践的机会和形式很多。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应抓住阅读实践、写作实践和口语交际实践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阅读实践中学习阅读  语文新课标体现了语文教育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处于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来说,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  1.让学生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学习阅读。传统的阅读教学是老师教,学
期刊
轻倚窗前,观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  ——题记  偶得片刻闲适,品一壶花茶,看涟漪随之荡漾开去,记忆也顺着荡漾开来,一股莫名的思念在心头涌动如潮。  记得小时候,外公院子里有三株桂花树,盛开时,芳香四溢。而我,经常会跑到桂花树下,把头仰得高些 ,尽量让自己离得近些。霎时间,香味填充了肺腑,兴奋充斥了整块心田。就是這样,常常把鼻子嗅得发紫了才肯罢休。  第一次与桂花相识,是在八月的一天。可是仅仅只有
期刊
儿时借来一勺月光,至今未还。只等它从袖口流出,照亮青苔满布的石阶,照亮故人的发。  ——题记  外婆的屋内陈设简单,一张木床,前人雕刻的故事在枕上静躺。梳妆台上,木梳静等,等有人拿它再梳新娘的发,约定后生。  新月似金色的小舟,停泊在稀稀疏疏的枝桠间。月光溜进墙角的缝隙,把那些岁月踏过的痕迹照亮。透过窗棂去窥它,却只有豆角般大小。  我推開房门,霎时肆意的蛙声跳满了整间房屋。朝蛙声尽头远眺,却看见
期刊
遥望天际那朵云,她轻轻地飘着。早晨,她披着玫瑰紫的围巾,飞向原野去迎接日出;黄昏,她穿着灿烂的金衣,伫立山巅欢送日落。她轻轻地飘着,同蓝天、远山组成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独特风景。不过,那朵云给我的绝非仅仅是风景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她的潇洒、她的自然、她的高洁,她在精神上给了我诸多有益的启示。  遥望着那朵悠悠的白云,我常常想,我们为人也应该像她那样活得潇洒一点、自然一点、高洁一点。  然而,现实生活中,
期刊
微雨青芥惹人愁,  我言秋日使人忧。  试问知音何处有?  斯人望月立桥头。  教师点评:  同一轮明月,两地的相思。微雨、青芥、冷秋,无不勾起女子的相思之情,而月亮的那頭,也有一个痴情的男子在翘首企盼。作者巧妙地运用对写的手法,传递出“你在这头,而我在那头”的相思却不得相见的哀愁。含蓄委婉,哀怨惆怅。  (指导教师:丁娜)
期刊
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倾注了大量的心力,没能为学生能力真正考虑,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往往在语文课文的学习当中,教师按部就班,对于文章的讲授不够深入,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教师不在课堂中重视阅读教学,基础知识的死板教学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阅读没有章法。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阅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修养,带领学生从文章中获得启示,获得净化。而阅读
期刊
初中的语文教学,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更好地作文创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对学生来说,作文的创作是建立在自身语文基础之上的,其实就是围绕一个主题并能够结合自身感受进行遐想来进行创作的过程。作文水平的高与低,直接反映出这个学生的想象力是否丰富,文学素养水平是否高超。因此,培养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及提升其综合素质对创作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那么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做到与时俱进,结合语文作文教学的内容与场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