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下水污染的现状与防治新看法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76223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社会发展到何种先进的程度,对于一些自然资源的渴求量并不会降低,水资源是自然资源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资源。不合理的使用方式会导致水资源被严重污染。虽然治理水资源污染情况的工作已经逐渐被规划好,但是农村区域作为一个治理盲区,其水资源污染的问题仍旧比较明显。本文对这一区域地下水的污染情况以及防治方法,谈谈自己的新看法。
  关键词:农村地下水;污染;现状;防治;看法
  随着人类数量的增加,城市不断扩建,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只增不减,然而人们利用水资源的方式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水资源的污染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在治理方案的影响下,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情况有了很好的改善,一些污染水资源的行为也被及时制止。然而,在农村区域水资源污染状况的治理仍旧是一个严峻的任务,相关人员必须要重视农村地下水的治理工作。本文根据对农村地下水污染情况的了解,对其现状以及防治方法进行明确分析。
  1 造成农村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水资源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中,常常会被混入杂质,不仅使水资源原有的纯净度受到影响,同时还改变了原有的水质。人类获取的水资源一般都是从天然水体之中提取出来的,在人们生活以及生产活动的使用过程中,水体被再次污染,而这些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会再次被排放到天然水体之中,导致污染循环发生,当前造成农村区域地下水严重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源主要是指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工业废水如电镀废水、酸洗废水、轻工业废水(如纺织印染废水)、冶炼工业废水、石油化工有机废水等有毒有害废水,若直接流入或渗人地下水体,都是导致地下水化学污染的主要原因。
  1.2 农业污染
  工业水污染的问题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特点的污染问题。不但在农村区域会发生,即使在城市中仍旧会出现。但是农业污染这种问题却只局限于农村区域,主要是受到了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一些农业生产者没有对剩余的化肥以及农药进行合理的处理,还有一些农业生产者直接用污水来进行农田灌溉,这些污水、化肥以及农药会渗透进土壤进一步使地下水的污染情况加剧。我国用污水进行灌溉的农田面积很大,灌溉用水也没有达到相关标准。
  1.3 自然污染
  除了人为的污染问题,一些自然因素也会影响到地下水。在一些地质环境相对特殊的,地下水会受到有害成分的影响,形成低碘水、高氟水以及高砷水。
  1.4 生活污染
  农村居民保护地下水的意识并不健全,对于一些生活污染物并没有以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甚至选择直接填埋,在地表径流的冲击之下,污染物会产生溶出物,进一步渗入地表以下,地下水被污染。还有一些人直接将生活污水排放到居住区域附近的水体之中,不但会使地下水被污染,地表水也同样会被污染。
  2 新型防治方法
  对于当前农村地下水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污水问题有了认识之后,就可以对新型的防治方法进行探索和尝试。
  2.1 物理防治法
  技术人员借助物理防治方法来对地下水进行处理时,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控制目的,一是在受到污染的地下水区域设置屏障,将这部分污染水体有效圈闭,主要是为防止其向外部扩散,可以借助压力仪器,向地下部位进行灰浆灌注的工作,使已经被污染的水体的周边能够形成帷幕。另外,还可以借助泥浆、振动桩等材料实现圈闭水体的目的,这种方法比较适合被用于治理地下水污染工作开展的初期。另一種实现治理的途径,是在地下水的下流位置进行沟道开挖工作,在沟道的内部安装收集系统,使地下水之中的污染物被有效收集并集中处理。
  2.2 抽出处理法
  抽出处理法是最早使用、应用最广的经典方法,根据污染物类型和处理费用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在受污染地下水的处理中,井群系统的建立是关键,井群系统要控制整个受污染水体的流动。处理地下水的去向主要有两个,一是直接使用,另一个则是多用于回灌,后者为主要去向。用于回灌多一些的原因是回灌一方面可以稀释受污染水体,冲洗含水层;另一方面可以加速地下水的循环流动,从而缩短地下水的修复时间。此方法能去除有机污染物中的轻非水相液体,而对重非水相液体的治理效果甚微。此外,地下水系统的复杂性和污染物在地下的复杂行为常常干扰此方法的有效性。
  2.3 原位处理法
  加药法:通过井群系统向受污染水体灌注药剂,如灌注中和剂以中和酸性或碱性渗滤液,添加氧化剂降解有机物或使无机物形成沉淀等。
  渗透性处理床:用于较薄、较浅含水层,一般用于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理。在受污染地下水流的下游挖一条沟,该沟挖至含水层底部基岩层或不透水黏土层,然后在沟内填充能与污染物反应的透水性介质,受污染地下水流入沟内后与该介质发生反应,生成无害化产物或沉淀物而被去除。
  土壤改性法:土壤中的黏土层,通过注射井在原位注入表面活性剂及有机改性物质,使土壤中的黏土转变为有机黏土。经改性后形成的有机黏土能有效地吸附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
  冲洗法:对于有机烃类污染,可用空气冲洗,即将空气注入到受污染区域底部,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污染物中的挥发性组份会随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污染物的挥发性组份随空气一起溢出,再用集气系统进行收集处理。
  生物处理法:生物修复的原理实际上是自然生物降解过程的人工强化,它是通过采取人为措施,包括添加氧和营养物等刺激原生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强化污染物的自然生物降解过程。另外,强化措施还可以从微生物的角度入手。在地表设施中对微生物进行选择性的培养,然后通过注射井注入到受污染区域。一般情况下,生物修复要与井群系统配合进行,即通过抽水机与注水井的配合,以加速地下水的流动及氧和营养物的扩散,从而缩短处理时间。
  结束语
  本文首先根据对农村区域地下水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特点的污染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的研究内容是造成地下水污染情况难以被治理的原因。重点对几个污染源进行了列举,又对一些新型的处理方法展开具体分析。农村地下水治理工作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就是治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治理人员在这一区域进行地下水治理工作时,要端正态度,根据水源污染的具体状况,来确定治理方式,对治理效果进行强化,使农村区域的居住者能够获取更加洁净的水资源。
  参考文献
  [1]李宗宁,刘辉利,朱义年,秦辉.我国地下水有机污染现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
  [2]李树旗,李艺欣,刘朝华.河北省农村地下水污染的途径及综合治理措施研究[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3]吴真,孙宇.农村地区化工企业地下水污染防治问题探析[J].环境保护,2013(11).
  [4]彭振丽.大同市农村地下水污染现状与治理[J].山西水利科技,2012(01).
其他文献
随着进步与发展,当今社会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与教师要充分认识当前教学现状,顺应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顺应时代的潮流,应用先
摘 要:在城市运行的过程中,环卫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项目,虽然城市能够创收的经济效益是城市的重要发展目的之一,但是保持城市环境的清洁度同样也是城市发展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提升城市的清洁度,才能使居住在城市空间中的人们感受到现代城市帶给人们的舒适度,环卫工程变得体系相对比较复杂,其中防渗工作是一方面,本文根据对防渗技术的研究,对借助红黏土实现人工防渗目的技术在建设环卫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由文化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民委、财政部、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文物局共同主办,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
摘 要:当前我国大型渠道渠坡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上仍存在一定不足,正处于发展阶段,规范化、标准化的大型渠道渠坡混凝土衬砌施工尚未形成,难以满足我国社会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本文就大型渠道渠坡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以促進施工的质量控制,并实现该乡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大型渠道渠坡;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  就当前我国大型渠道渠坡混凝土衬砌施工的实际
在WWW上有很多搜索引擎,如google、 baidu、网易等等.微软公司在Win2000里提供了一个工具Index Server,可以在自己的网站内部架设站内的搜索引擎,即通过Web Server(IIS)与Ind
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应用于幼儿教育领域,有利于改变说教式的幼儿教育模式,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尚未得到普及,幼儿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低下。基
现阶段,学校和家长都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师应多关注幼儿平时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态度,从培养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入手,从小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爱动脑、多思考的好习惯,为将来的
一、前言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微型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它很快地进入了各个行业的经营、生产和科研领域中。现代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和运算能力都已达到和超过前十年的小
摘 要: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其中,为促进国家整体发展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施工质量,从而导致施工成本的加大,施工团队的形象下降等问题的出现。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主要因素方面的内容进行简要论述,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对水利工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普遍缺乏规则意识,尤其是在体育游戏中,更是长期无法实现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不仅失去了体育游戏的作用,更阻碍了幼儿规则意识养成的渠道。鉴于此,为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