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性的乡村景观设计探析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W8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景观是人们为适应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而选择的最适合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呈现。乡村景观设计的地域性一方面体现在尊重本地区的自然环境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体现在植根于本地区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构建富有本土特色的景观环境。李奇村的村落景观设计在尊重村落原始布局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河、二路、三点、四片”的空间结构规划,并对本土建筑材料、村民废旧的生产、生活器具及本土植物景观进行重新的解读与应用,为乡村景观设计实践提供了新的借鉴。
  关键词:乡村景观;地域性;乡村肌理
  基金项目:本文受民间美术资源保护与研发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资助。
  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人类居住场所,乡村的景观风貌是乡村村风村貌的具体表象。乡村景观主要由“房屋建筑物、街道、广场、公园、运动场等人们活動和休息场地,还包括供村民洗涤、饮用的池塘、河沟、井泉以及村落内部的空闲地、菜地、果园、林地等部分”构成。村落是“人们生产、生活及周围环境的综合体”,与村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着浓厚的生活基础和本土色彩。
  一、乡村景观的地域性特征
  从乡村景观的构成来看,乡村景观同时具有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的二元性。
  首先乡村景观具有一种自然的属性,虽然这种自然与原始的自然有着不同,有房屋建筑聚落,有一定的道路系统,但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自然的影响。与城市景观截然不同,乡村景观往往是人们祖祖辈辈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在村落景观的构成中都打上了地域的烙印,赋予了村落景观地域性的属性。村落的建筑形式、空间格局、物质形态对这些自然因素具有显著的依赖性,是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利用当地的地方材料“因时、因地、因需求而制宜”建造形成的。
  除了上述自然因素,社会组织、生产特点、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也深刻地影响着乡村景观的风貌。乡村文化源自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反映了区域范围内乡村日常生活的氛围,体现了乡村生产性活动的特点,并表达出特定的乡土情结。村落景观是这种带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乡愁、乡情的具体呈现。乡村景观凝聚着丰厚的地域人文精神,体现了独特的本土性,如同一部活着的历史,延续着本土的历史文脉,成为发展本土文化、推进社会文明的积极因素。
  乡村景观的构成及特征说明,地域性是乡村景观与生俱来的属性,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构建的乡村景观是人们为适应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而选择的最合适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呈现。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必然要依赖于对乡村整体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即探索乡村中生态、生产、生活三部分的内在关联。我们一方面应尊重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应植根于本地区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构建富有本土特色的景观环境。
  二、乡村景观设计中地域性的内涵
  (一)尊重本土自然环境,创建和谐家园
  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以景观的自然因素为基础,在设计中应尊重原有自然环境条件,如山川、水文等地形特点。事实上,原始村落在选址与布局中都是依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而为的,这也是人们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磨合自然而形成的。同时,现代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还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村落景观进行合理布局与功能的分区,使乡村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此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尊重本土自然环境还体现在对本地建筑形式、装饰材料的使用上。当前乡村景观城市化现象比较严重,盲目跟风城市景观设计风潮,景观同质化现象严重。乡村景观的同质化,一是造型的同质化,一是所谓流行(在城市景观中大量使用)建筑装饰材料广泛使用所带来的色彩、肌理的同质化。乡村本土的山川、河流孕育了大量易得而又极富本土化特征的建筑装饰材料,如南方地区的毛竹、北方湿地的芦苇、山区的天然石材等等。这些极具本土化倾向的材料,或色彩独特,或可形成独特肌理,或可组成独特造型,生态环保而又经济实惠,同时还塑造了具有识别性的本土村落景观意象。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尊重本土自然环境也体现在对本土动植物尤其是植物景观的配置上。植物景观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乡村景观中,无论是山川、河流还是池塘、田地,亦或是村民的生活居住区都包含大量或天然或人为的植物要素。特别是一些历史悠久的村落,往往在村落中养护着一些古树,这些古树见证着村子的发展,也成为村落景观中的重要节点。不同于城市,在村落景观的规划设计中,一是应保护本地树种,合理配置植物景观。二是对于那些在人们心目中具有特殊印记乃至可引起广泛乡愁、乡情的植物(如鲁西北地区乡村中几乎家家门前种有槐树,每当春天槐花飘香的时候撸槐花、蒸槐花的情景成为几代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乡愁)可作为植物景观中的重要造景因素。
  (二)尊重本土人文环境,构建富有地域特征的乡村景观
  景观离不开人的存在,景观因人而设,由人而做。乡村景观一方面是村民生活风貌的呈现,一方面更不能脱离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乡村景观的整体规划依赖于与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相适应。村落景观本身就是乡村生活的缩影,在设计过程中应将村落、村民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在自然村落的形成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一些乡村景观节点,如村委会、学校、卫生室、百货店、农资店、饭店等。这些节点既是乡村生活中的重要功能空间,也是乡村景观进行布局分区的重要依据。在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应以这些节点为点,以点带面对乡村景观进行合理布局,使乡村景观真正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同时还要挖掘与彰显村落中富有本地特色的设计元素,形成富有本土特征的乡村景观意象。
  三、李奇村基于地域性的乡村景观设计方法
  (一)高唐县李奇村的设计现状
  李奇村位于山东省西部高唐县三十里铺镇,距高唐县城约15公里,交通便利。李奇村是我国近代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的故乡,受李苦禅先生的影响,目前村中有民间书画家十几人;同时李奇村还是远近闻名的印刷村,全村现有规模大小不一的印刷企业及作坊67家。村落拥有悠久的乡村艺术创作传统和浓厚的乡村艺术氛围。   李奇村依河而立,村头有马颊河缓缓流过,具有典型的鲁西北乡村自然景观。村中有一条东西向主街,沥青路面,村民的房屋院落沿主街南北向铺开形成多条胡同。由于村民房屋院落建造没有统一规划且建造时间不同,胡同间参差不齐。胡同的铺装有红砖路面、黄土夯实路面两种,并有排水沟与主街排水沟相连。由于铺装材料的限制及排水设施的不完善,胡同内的卫生状况较差。主街依次有村委会、学校、卫生室、百货店、农资店、饭店等村落景观的重要节点,村民临街的院落大门多开向主街方向。功能空间与村民住宅间次坐落于主街,使主街整体风貌不统一。除日常生活必需的功能空间外,村落没有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图书室、广场及运动健身的活动场地。在村落主街的中段有一株千年古槐,见证着村庄的历史发展,但由于时间久远,村民院落外墙依树而建,不利于古树的生长与保护。
  (二)李奇村村落景观规划布局中的地域性应用
  通过对李奇村的现场调研、走访,与村民座谈及与当地政府的多次交流,李奇村的村落景观设计以“尚美画乡,文化李奇”为设计理念,通过对本土书画艺术和名人文化的深入挖掘,将李奇村的村落景观定位为“乡村艺术街区”,依托原有的乡村肌理,把传统建筑元素及具有鲜明本土特征的物质、文化元素重新解构结合,将李奇村打造成一个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村。
  在对李奇村的规划设计中,保留了村落的原始布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河、二路、三点、四片”的空间结构规划(图1)。其中“一河”指村边马颊河滨河景观带,李奇村是我国著名书画家李苦禅的家乡,村边静静流淌的马颊河不仅滋养了李奇村的祖祖辈辈,也浸染着李苦禅的艺术之路。马颊河滨河景观带以“苦禅写生处”为景观主节点,形成一个滨水娱乐区供村民及游人休闲、娱乐。“二路”为原东西向主街改造而成的旅游商业核心发展街和环村的观光路线。原主街主要承载乡村生活必需的功能空间,街边有黄土夯实而成的排水沟,地面铺装为硬质沥青路面,街区的整体风貌杂乱,卫生情况较差。对主街新的规划布局中,根据“乡村艺术街区”的设计导向,重新规划了主街上的功能空间,除保留原有满足村民日常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功能空间外,又规划了时空邮局、中华家训文化馆、苦禅园广场、墨雅园广场等满足人们休闲娱乐与精神文化需求的景观点。此外,对主街立面进行改造,为了便于游客游览,对胡同进行命名,并在胡同的主街入口处设置木枋以做标识。环村观光路线则成为将所有旅游片区串连起来而形成的村落核心片区的边界,便于游客规划游览线路。“三点”指规划中三个重点景观节点:李苦禅故居、千年古槐和由“文革”时期下乡知青居住的院落改建而成的艺术家部落。以李苦禅故居为中心点与周围各种资源相整合延伸成的书画艺术展陈片区;以千年古槐为中心,对周围环境进行改造,拆除原影响古槐生长的围墙,槐树对于北方地区的人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槐树都成为家的符号,承载着家乡的记忆,因此围绕千年古槐景观节点将一处村民废弃的院落改造为中华家训文化馆,与古槐及村民院落改造的民宿共同构成了中华家训陈列片区;围绕艺术家部落形成了两个商业片区,即特色餐饮片区和旅游商品销售片区,既为村民提供了创业的平台,增加村民收入,又满足了游客餐饮、住宿、购物的需求。以上四个片区即村落景观规划中的“四片”。
  (三)本土建筑材料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李奇庄村民居为典型鲁西民居形制,有少量1949年前的民居遗存。村内早期房屋墙面为麦秸泥墙面,并遗留有少量青砖墙面的房屋院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后房屋多为红砖墙、白灰墙,九十年代前后房屋多为水泥毛石墙面、水冲石墙面,不同时期房屋采用的墙面材质不同,既成为村落发展的印记,也形成了乡村景观的本土特色(图2)。传统青砖、黏土烧制的红砖、小黑瓦、波形红瓦是李奇村村落建筑景观的主要建材,在村落的景观设计中将这些本土建筑材料元素应用于景观的建筑营造、地面铺装及墙面装饰。
  根据功能需要,新建建筑景观、改造建筑景观、广场景观中需要裸露肌理的基础构造部分都选用青砖或红砖。其中黏土烧制的红砖一部分来自村落拆除的旧建筑,一部分则采用红色环保水泥砖代替。秉持经济、节约、传承的营造观念,村落景观规划中少量拆除的一些老旧房屋的砖瓦基本都被回收再利用,使其在新的景观中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作为一种历史与文脉的延续使村落的景观具有传承与延续性。主街及环村水系的铺装材料使用鲁西北传统建筑中的青砖(青砖比红砖尺寸略大,硬度较高,尺度上更适宜),胡同与主街相区分采用红砖进行铺设。考虑到主街与胡同使用频次及地面硬度的需求较高,采用立铺的方法,村落景观中的院落则采用红砖平铺的方式。一青一红、一立一平,达到了分割空间、强化功能界限的目的,也反映了村庄所在地区的历史印记。主街立面主要包括,房屋外墙及门窗,院落外墙、大门,景观点的围墙,花池的外立面。砖瓦元素在这些墙面、立面的应用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房屋外墙及门窗、院落外墙上,在原有肌理的基础上根据景观规划的整体性需要选择红砖或青砖做几何形装饰性造型,这些装饰性造型来源于村落水泥毛石墙面及水冲石墙面的装修图形(图3)。第二种是景观点的围墙和花池的外立面,这些围墙立面是新营造的,在设计中按照各种民间老式花墙的垒砌方式及造型用青砖、红砖、黑瓦垒砌而成,形成村落原始墙面的造型意象(图4)。
  (四)本土废旧生产、生活器具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李奇村主街中段有一处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土坯房,虽然房屋已经废弃,但保存完好,在村落景观规划设计中,将此处房屋规划为“乡村记忆”景观点,使其成为主街立面的一处立体景观点,使用村落里废旧的家具、钟表、缝纫机、家用电器、锅灶营造了一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庭生活场景(图5)。具有特殊肌理的生产工具石磨盘、石碾,以前家家户户生活必需的水缸、腌菜用的陶制缸罐,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已没有了用武之地,在李奇村村落景观设计中开发这些废弃的生产、生活用具的新功能使其成为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如在苦禅园广场的设计中将石磨盘作为广场园路的路石,在主街景观点之间的过渡中使用水缸、陶罐作为植物景观的容器,这些用具肌理所具有的質朴、野拙之趣,呈现出富有本地情趣与怀旧情怀的审美特征(图6)。   (五)本土植物元素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乡村景观中利用本土植物可以营造独特的地域风貌,引起人们广泛的乡土情怀。另外,景观中的植物随着它的生长周期的变化而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之中,正所谓“春华秋实”,寒来暑往,随着时间与季相的变化而显示出一种动态的美。李奇庄村靠近马颊河,村边滩涂地生长着大量芦苇,过去李奇村所在的鲁西北地区常将芦苇用作房顶上的屋笆,即在屋顶檩条上覆盖芦苇扎成的屋笆,然后再在上面覆盖红色瓦片。芦苇还可编织成席,以前家家户户炕上铺的都是芦苇席子。村里心灵手巧的手艺人还可以用芦苇编织各种玩具、工艺品。生生不息、质朴顽强的芦苇不仅是李奇村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更培养了村民们勤劳善良、坚韧乐观的品质。芦苇这一本土植物在李奇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首先是作为水体景观植物,与适宜在鲁西北地区生长的荷花、香蒲、菖蒲、水葱草等共同构成了李奇村景观设计中的水体植物景观。同时,对芦苇进行加工,用于建筑大门的遮雨棚、墙面的装饰肌理,形成了特有的村落景观肌理。另外,考虑到居民的生活方式,村民们房前屋后的菜地基本被保留下来,并根据前文所总结的地域性的设计元素设计了富有村落本土特色的花池及篱笆,成为村落植物景观的一部分(图7、8)。
  李奇村的景观设计,以尊重、完善、延续为设计方向。一则根据原始村落布局,在尊重原布局的基础上,依据村庄“乡村艺术街区”的定位开发,完善村落的功能布局。二则深挖村落的人文因素,形成村落景观的重要节点并以点带面,形成特色片区,既延续了本土的文脉又满足了村庄乡村振兴目标性村落景观旅游、观光的功能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晋石.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3]田奔.乡土元素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8.
  [4]黄斌.闽南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
  [5]王敏,张凌羽.乡村振兴视野下乡村风貌空间重构及序参量识别:河南省长葛市石固镇实证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9(1).
  [6]洪子臻,江晨昊,郑文俊.本土性传承与现代性适应结合的新乡土景观营造探析:以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文村为例[J].景观园林,2018(3).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學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不断进步,城市化成为城市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人们在这种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交流逐渐减少,传统的公共空间已经很难满足城市的需求。因此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重营造高质量的公共空间,以人居环境为基础,营造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空间,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城市永续发展。文章以郑州东风渠绿化带为例,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本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城市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学科竞赛为研究视角,探索超出课本范围的综合实力的较量模式,以设计学科为例,结合学校“一院一赛一活动”背景,从学科建设与发展、青年教师的教学成果转换、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的多角度系统研究学科竞赛对于学生成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深入论证学科竞赛背景中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激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实践,展现个人才能,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期刊
摘 要:公共艺术自其诞生之初就与城市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公共艺术是一种以人为本,利用城市内的公共空间,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造型以及空间的重新设计来表达的,面向所有市民公众的文化艺术。因此,公共艺术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公共艺术的概念虽是在现代的产物但自古至今公共艺术在社会上一直发挥着作用。随着社会城市的发展,公共艺术也越来越多地在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开始适用,改善着城市的审美面貌,调节着高墙之下的
期刊
摘 要:现今,探索人文精神、挖掘文化内涵正成为本土建筑师在设计时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居住环境,一直从不同方面或深或浅地影响着当代人居环境的设计和建设,如建筑中造型的象征意义、造型构成的空间视觉效果、空间中的运行秩序等基本元素在环境中的运用。这既是一种文化上的传承,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沿袭。文章将针对当代人居环境对传统建筑中造型、空间、秩序这三大基本元素的利用与营造作为切入点,对传
期刊
摘 要:卷曲空间,这是作者的一个所谓定义,简而言之是一个被三面合围的陆地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所说的乡土建筑群落在多次战乱、政权更迭之中得以保护。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人们产生了和别的地方不同的观点,让这个地方得以生存、发展、繁荣,在古今都以留名。  关键词:卷曲空间;模数社会;丁村  [1.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编号:SLRC2017001;2.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HB1
期刊
摘 要:符号学这一门类自出现以来就得到了极大运用发展,在当代社会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运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可以看见符号学原理的痕迹。符号学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影响着设计的表现性思维,符号学原理的发展使当前时代的环境设计元素更加科学准确,丰富了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拓宽了其文化蕴含,更能引起人们的认同感。文章针对符号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做了相应的研究,对城市中的景观设计方法及表现形式进行实地考察,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 因此,在现代高等教育高校中的学校食堂,已经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提供学生餐饮的这一需求,而是要向着更加全面的、多态、集包容性及设计性于一体的高端学生餐饮空间发展。将设计和适用的原则完美协调,为学生提供了优雅舒适又不缺乏实用性的餐饮空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教师的审美要求会更高,对设计的观念也更加了解, 室内环境的设计也会是当代大学食
期刊
摘 要: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日益显现,原有的村落城市化的方式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千村一面”。文章对石洞沟村落建筑的特征和现状进行研究,针对现阶段人们生活方式影响下的传统村落进行了更新改造方面的探讨,在对石洞沟村做了调研和材料的收集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和分析,从传统村落建筑空间格局的多方面入手探讨外部空间关系的和谐性。  关键词: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石洞沟村;传统民居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期刊
摘 要:目前许多小城市对于城市形象构建意识存在缺位,很多小城市的城市形象仍有待塑造乃至重新构建。横店镇自2015年10月起开展的城市风貌综合提升工作,其目的就是着力改变和重塑横店城市形象,为其发展扩容提质,这对于广大的小城市的基础建设提升和个性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而横店镇以城市形象为着力点,进而提升城镇整体面貌和文化生态的做法,对其他小城市也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横店;风貌提升;小
期刊
摘 要:丹尼尔·贝尔在20世纪70年代预测“理论知识的中心地位将会成为社会革新和政策形成的根源”。随着城市形态的转变,城市组成建构的多元化,导致阐释社会发展的传统理论受到了挑战。从“场景”为基点,以“场景理论”为切入点,思考景德镇在后工业时代的发展模式和动因,并结合“陶溪川”做个案分析,探讨景德镇未来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场景;场景模式;景德镇;发展模式  [基金项目: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创新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