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k2007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概述了以江西为典型南方丘陵山区地理地貌特征的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分析了耕、种、管、收4个主要环节上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存在的问题,对制约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农村劳动力、农田基础建设、农机装备技术、政策引导等因素进行探讨,提出了促进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8-09995-03
  Current Situation and Solution Countermeasures of Rice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in Hilly and Mountain Areas of Southern China
  HE Jie, SHU Shifu, LIAO Yu, PAN Song* et 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chang, Jiangxi 330200)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rice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where is a typical hilly and mountain area in southern China, was reviewed. The four main areas of rice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in cultivation, planting, field management and harvest were analyzed. The limiting factors of rural labor force, the farmland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policy guida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rice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in hilly and mountain area were discussed.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ice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in hilly and mountain areas of southern China.
  Key wordsHilly and mountain areas; Rice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我国丘陵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特别是南方丘陵山区,光照充足,雨水丰富,适宜双季稻的种植,是我国稻米生产的主产区。但从总体上看,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水平还较低,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水稻中低产田比例大和机械化水平还较落后[1]。江西省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有35个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双季稻常年种植面积约346.67万hm2(5 200万亩),是我国最大的双季稻种植省份之一,水稻是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和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担负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任[2-3]。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可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具有节本增效的优点。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对稳定水稻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4]。但丘陵山区农村特殊的地形地貌,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水平较低,适用的小型农机具较少,农机农艺不配套,政府扶持力度不够,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等因素制约了水稻机械化的发展。
  1江西省丘陵山区自然概况及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
  1.1江西省丘陵山区自然概况
  江西省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丘陵和山地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42%和36%。全省约有80%的耕地分散在丘陵和山区,水稻生产约85%分布在中低丘地区、15%分布在高丘地区。大部分丘陵以海拔50~80 m的低丘为主,少数为高度在百米以上的中丘和部分300~500 m的高丘。丘陵区域田块面积较小,一般为0.13 hm2(约1~2亩),田块较分散;山地田块以梯田为主,坡高路陡,一般机械装备难以通行。江西省丘陵地区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约16.3~19.5 ℃,自北向南递增,无霜期长达240~307 d。日均温稳定超过10 ℃的持续期为240~270 d,活动积温5 000~6 000 ℃。全省以双季稻生产为主,部分高丘地区种植一季稻。
  1.2江西省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
  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水平不同,江西省丘陵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差异很大。总体看,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目前正进入中级发展阶段。丘陵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着重在机械耕整、机械栽植、机械收获和机械干燥4大环节。江西省自2007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全省共下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7.2亿元,帮助农民购机156万台套,有112万户农民受益。2007年以来逐年加大力度建设省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至2012年全省完成机耕、机插、机收面积达295.0万、61.1万和238.1万hm2,作业面积分别增加6.0万、15.8万和8.3万hm2;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4.5%、17.5%和68.0%,分别同比增长1.5%、4.5%和2.0%;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9.5%,同比增长2.6个百分点,农机化水平在中级发展阶段持续稳步发展[5]。   1.2.1
  耕整地机械化。耕整地是水稻生产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环节。目前,耕作机械主要有轮式拖拉机、手扶拖拉机、耕整机和微耕机。低丘区以手扶拖拉机为主,轮式拖拉机发展迅速;在地块狭小的中高丘地区或坡耕地上,耕作机械以手扶拖拉机、耕整机和微耕机为主。截至2013年,全省水稻生产机械耕种面积303.76万hm2(4 556.4万亩),水稻机耕水平达到91%。
  1.2.2
  种植机械化。近10年来,我国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大力开发和推广300 mm(9寸)行距水稻插秧机,对缓解季节性劳动力矛盾,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机械化水平,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重点和难点在于突破水稻育插秧“瓶颈”,而水稻育秧更是薄弱环节,影响了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6]。截至2013年,全省水稻机械栽插面积31.71万hm2(475.67万亩),水稻机插水平达到9.5%,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任重而道远。江西省丘陵稻区,重点是加大集中育秧、旱育秧和机插秧推广力度,提高秧苗素质,增加栽插密度,确保适时栽插。工厂化育苗、栽插机械设备需求缓慢、稳步提升。特别是南方双季稻全生育期短,从栽插到有效分孽期只有25天左右,这就要求栽插的基本穴和基本苗比一季稻多。而目前推广使用的300 mm行距插秧机在一季稻区有较好的适应性,但不能适应双季稻的生产特点,导致机插稻的增产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为了提高双季稻机械化栽插水平,充分发挥机插的高产、高效优势,“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生产农艺规范”课题组通过多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行距模拟种植对早晚稻产量有较显著的影响,行距为264 mm(8寸)机插质量明显优于当前推广的行距300 mm(9寸)插秧机,(每亩可增加2 000多穴),通过调小行距来增加种植密度,进而增加单位面积水稻的有效穗数,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平均增产527.39 kg/hm2,增产率为8.48%[7]。这种耕作方式较适宜用作江西丘陵地区双季水稻机插。
  1.2.3
  植保机械化。目前水稻生产植保机械总体上还是以人力机械为主,存在着产品陈旧、性能落后、可靠性不高、劳动强度大,防治效率不足等问题。近年来推广了蓄电池式喷雾器,其需用劳动力少,效率高,因而得到较快的发展。随着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粮食生产规模化的提高,对水稻的植保机械化作业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新推广的有机动牵引式、高压远程式等产品,但其成本高,对农田道路要求较高,因此在丘陵山区应用得较少。而另一种新型环保的防治方式——太阳能杀虫灯等植保机械受到了农户的欢迎。
  1.2.4
  收获机械化。江西省农户使用的水稻联合收割机主要有自走式橡胶履带半喂入和全喂入两种机型。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收割损失率小,成本高,投资大,价格高,成本回收期长;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适应性强,轴流式滚筒脱粒,结构简单,收割损失率高,成本低,价格适宜,2年内即可收回成本。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发展迅速,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也稳步增长。目前,进入江西省农机补贴目录的联合收割机有160多个型号,2010年保有量达45 700多台,其中高性能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只有33种机型2 700多台,其余都是全喂入机型,而且割幅在1.6 m以上的占80%以上,而适应丘陵山地使用的喂入量小于1.0 kg/s、割幅1.3 m以下的小机型很少。截至2013年,全省水稻机械收割面积287.07万hm2(4 306.02万亩),水稻机收率达到86%。
  1.2.5
  烘干機械化。
  2012年江西年产粮食208亿kg,其中收获后因气候潮湿、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储存水分而导致稻谷出现变质的情况,占到5%左右,约10亿公斤以上[4]。由此可见江西省粮食烘干机械发展远不能满足谷物生产发展需要。水稻收获季节经常遇到台风暴雨,秋阴霜冻等恶劣天气,常因使用机械收割下来的大量谷物来不及晾晒而导致霉变,造成丰产不丰收的情况。使用烘干机械不受天气影响,可人为控制温湿度等,保证粮食品质,无污染,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确保了粮食丰产丰收。
  发展干燥机械化是解决水稻丰产丰收的必由之路。未来10年内粮食干燥技术将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粮食烘干技术设备必将有广阔市场前景,发展潜力巨大[8-9]。
  1.2.6
  晒场机械化。从农村现阶段的经济水平和种植规模来看,短期内粮食烘干机难以迅速普及,目前粮食干燥仍以人工晾晒为主,随着联合收割机的普及,大量的谷物需及时快速干燥,而晒场粮食的收集劳动强度大,且若收集不及时易遭受霉变造成损失。因此,根据晒场工作的需要,晒场运输机、粮食自动收集装袋机等一批适用于晒场工作的机械得以发明。特别是粮食自动收集装袋机,可实现大面积晒场粮食的自动收集与装袋,确保粮食丰产丰收,满足了大晒场干燥粮食用户的需求,其操作简单、节能环保、节本高效,集粮食收集装袋于一体,有效地解决了晒场粮食的收集和装袋劳动强大、自动化程度低、污染严重等问题。目前晒场机械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小型机械,较受普通农户欢迎。
  1.3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拥有拖拉机29.99万台,动力为372.07万kW;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02万台,动力为42.27万kW;小型拖拉机28.98万台(手扶拖拉机26.6万台),动力为329.8万kW(手扶拖拉机动力为297.69万kW);插秧机1.33万台,动力为4.43万kW;联合收割机4.83万台,动力为178.16万kW。全省农业机械原价值177.3亿元,农业机械净值125.33亿元[10]。虽然江西省农机化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逐年稳步提高。   2影响江西省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江西省丘陵山地农村劳动力紧缺
  丘陵山地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出现了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和劳动力价格的大幅攀升,因此以机代劳已成定势,同时作业空间的不断拓展,形成了巨大的农机作业市场。 春插、双抢水稻生产重要农时农村劳动力紧缺,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农村劳动力“老龄化”。
  2.2农田基本建设和农机化基础设施滞后
  丘陵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特别是高丘田块零散,分布不规则,不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机耕条件差或无机耕道,机车转场空行程多,影响作业效率,农机作业成本高;库棚建设落后,80%的农机露天存放,影响机械技术状态和使用寿命。尤其是在高丘地区大部分农田仍是依山就势的自然田,田地不平整、面积小,加大了农机作业难度。
  2.3组织化程度较低,土地流转缓慢
  近年来,江西着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但部分丘陵区农民小农意识严重,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满足自给自足的温饱生活,土地流转意识较差。青壮年劳力转移之后,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他们缺技术、缺资金,无力涉足规模经营。
  2.4农机与农艺技术不配套
  农机与农艺技术不配套,降低了农机的使用效率,也制约了水稻机械化的发展,在江西省的丘陵山区双季稻生产中显得尤为突出[11]。农艺的角度强调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机械化生产的角度需大面积、农艺技术措施统一,便于机具作业。农机和农艺配套,可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和对劳动力的依赖,从而提高效益。但江西省山区现有水稻生产模式,水稻品种不一,地形地貌多样复杂。因此,农机与农艺的融合难度大、要求高,需要农机和农艺部门携手合作,农机和农艺相互适应、协调改进,才能有效实现农机和农艺结合,促进农机化发展[12-13]。
  2.5政府对山区扶持力度还需加强
  丘陵山区农户经济条件差,购买力低,是最需要政府政策扶持的群体,但这类群体由于买不起农机具,或因部分经济适用的小型农机具未列入国家及省级补贴目录而无法享受到政府的农机补贴优惠政策,故有些实用的机具难被推广应用。近年来,江西省的补贴政策和资金正在向农机合作组织等需要的中大型农机产品用户倾斜,这样在农机补贴政策推行过程中的补贴资金,就难以落实到落后山区。
  2.6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与江西农业大省需求有差距
  截至2012年底,全国已基本建成相对稳定的机械化示范基地30.7万hm2,较上年增加14万hm2,呈倍增态势。示范区在继续抓好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等主要环节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的前提下,加大了种子、植保、烘干和秸秆收集处理、初加工等领域机械化、信息化示范力度,充分发挥了科技辐射源头的功能[14]。2013年江西省农机局公布了21个省级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从总体上看,江西对示范区建设投入还需增加,才能满足江西水稻生产大省的需要。
  3推进江西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对策与建议
  3.1 职业化种田、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
  在城镇化、工业化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背景下,江西农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趋势日显,农业人口必将大规模收缩。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江西在推进现代农业化中必须破解的课题。有规模才有效益,有效益才有人来种地。承包了0.12万hm2(1.8万多亩)土地的江西安义县种粮大户凌继河的经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继2013年他奖给农民140万元后,2014年1月10日,再次向农民发放156万“年终奖”。其中,“种粮状元”刘高美独得17万多元。可见,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积极引导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加大种田大户扶持力度,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动农业资源向种田大户、农民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15],是农业现代化较好的出路。
  3.2加强农田基础建设
  江西省只有在条件较好的示范区、合作组织等地点有较好的农田基础建设,而山区基础设施落后。建议国家和省要加大对丘陵山区不发达地区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制定政策和给予投资项目时,充分考虑地方财政和农民的具体承受能力,在政策上予以大力倾斜,在项目投入上加大额度,减少或者免除地方匹配资金,通过项目支持与扶持,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别,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3.3加快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管理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因地制宜、合理規划、整合资源、区域覆盖”建设思路,加快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管理。在基础条件好的项目区,率先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新增千亿斤粮工程、沃土工程,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显著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合理规划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机作业环境,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到目前为止,江西土地流转总面积达43.33万hm2(650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20.5%[10]。
  3.4农机与农艺相融合促进水稻机械化发展
  加强农机农艺技术联合与攻关,推出适用机具。以建立农机合作组织为切入点,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建设。通过项目建设,改善农机作业条件、基础设施和农机库棚,扶持一批有影响力的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依托农机合作组织,开展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机农艺融合中的优势作用。依托这类组织,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集成示范建设,结合山区水稻生产耕种收的生产特点,推广示范一批农机农艺有机融合的先进技术,积极推行主要优良水稻品种的标准化,提高农机农艺融合度,降低农机推广难度,提升农民运用新技术装备的能力。
  3.5加大财政和农机购置补贴及金融信贷支持
  财政补贴政策对水稻生产机械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6]。建议各级财政部门对丘陵地区水稻生产机械装备的投入要逐年增长,重点加强对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械化育插秧、机械化烘干等方面的扶持,对丘陵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农机具实行补贴倾斜,开展机械插秧、烘干农机作业补贴。加强金融信贷支持,拓宽融资渠道,推行“阳光信贷”,积极创新“量体裁衣”式农机具专属信贷产品。对资金需求量较小的农户,推广小额信用免抵押贷款;对贷款本息能够被补贴全额覆盖的,直接采用补贴收益权质押免除其他担保;对无法全额覆盖的,采用组合担保方式,实行“先贷后买”、“先买后贷”以及自助循环等贷款方式,给农民提供方便。
  3.6大力开展农机化示范区建设
  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是促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农机化示范区、农机维修中心建设的投入,示范区应添置和配齐耕作、育插秧、灌溉、植保、收割、烘干等机械,并建设标准化机库,维修保养机械提高农机利用率。应建立育秧中心,建设育秧大棚,配备育秧设备,开展集中育秧,供应商品秧。结合粮食高产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整合农业项目资金,建设一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加强技术集成示范,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推进优化水稻品种,提高先进农机化技术应用水平,提升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42卷28期
  贺 捷等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4结语
  大力推广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装备,可全面提升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对于提高耕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土蚕的观察,介绍了土蚕的形态特性、生活习性,总结了土蚕发生的原因,分析了土蚕发生轻重程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提出了土蚕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土蚕;蔬菜苗;危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3.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8-09760-02  Harm of Grub to Spring Vegetable Seedling and Countermeasure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京津地区月季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并筛选出防治效果好、低毒且用量少的杀菌剂。[方法]通过连续10个月的调查,研究了京津地区露地栽培月季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并研究了7种花卉生产中常用的药剂对月季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月季白粉病的发病规律:每年的6、11月为月季白粉病的发病高峰期,每年的5、10月为月季白粉病防治的最佳时期。所选用的7种药剂对月季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10%世高水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發治疗奶牛酮病的新方法、新药物,从抗氧化性能方面揭示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临床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酮病治疗复方制剂—— “酮康”对奶牛酮病的疗效。[方法]2013年6月,采用改良水杨醛比色法检测广西南宁某规模化奶牛场围产期奶牛46头,其中9头为酮病牛,并将其分为治疗组(6头)和阳性对照组(3头),另从37头中选取6头与治疗组奶牛体况相似、胎次相近、产奶量接近的奶牛作为健康对照组。试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混合原料中园林植物废弃物不同质量比对餐厨垃圾快速堆肥效果的影响。[方法]以餐厨垃圾与园林植物废弃物为原料,采用静态好氧堆肥技术。[结果]餐厨垃圾质量比为80%,堆肥效果最好,减重减容及有机质降解效果均较好,减容率为27.14%,减重率为35.13%,有机质降解率为11.54%。发酵结束后的第1组、第2组、第3组的C/N比均下降到15~20以下,而第4组略微超出此范围,前3组基
期刊
摘要对安徽淮南大通湿地生态复垦区的土壤含水量、容重、孔隙度和有机质等9项土壤养分指标进行测试与统计分析,以此对生态区土壤肥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表明,生态区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状况比较严重,应对土壤进行增肥,以利于植物的生长。  关键词煤矿复垦区;土壤肥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S15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2-07378-02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质的特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郑州郊区生存在枯枝上的暗色丝孢菌种类。 [方法]采用形态描述、绘图和显微摄影相结合的方式对采集自郑州郊区的40余份枯枝标本进行了暗色丝孢菌调查。[结果]从标本样品中分离鉴定出3种暗色丝孢菌,分别是膨梗头束霉、禾色串孢、黄槐棒孢。[结论]为了解中原地区枯枝上的暗色丝孢菌资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枯枝;暗色丝孢菌;形态特征;鉴定  中图分类号S43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
期刊
摘要 结合聊城市实际,深入分析了聊城市灾害性天气信息沟通机制的构建问题;在统一指挥、分工合作、目标明确、权责一致、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原则指导下,对信息沟通机制的具体组成部分进行了探讨,认为该机制应由应急领导小组、应急管理值班室、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小组、决策支持小组和信息沟通小组构成,各小组之间有着严格的组织逻辑关联;最后,还提出了构建聊城市灾害性天气信息沟通机制的具体对策,包括推荐气象应急管理体制建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草药复方注射剂对仔猪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 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制备中草药复方注射剂。用不同剂量(0.25、0.50和1.00 ml/kg)的中草药复方注射剂对人工感染的仔猪腹泻进行治疗试验。[结果] 经过3 d治疗后,3个剂量组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治愈率可达60%~95%,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剂量以0.5 ml/kg为佳。将制备的复方注射剂和临床用的硫酸庆大霉素、诺氟沙星
期刊
摘要 [目的] 克隆东亚砂藓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RjGAPDH,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方法] 通过分析东亚砂藓转录组测序数据,利用RTPCR技术克隆该基因的全长序列,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RjGAPDH基因在不同干旱胁迫时间的表达情况。[结果] 该基因全长为1 208 bp,开放阅读框1 053 bp,编码35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38.66 kD,等电点 pI 为 6.02
期刊
摘要[目的] 为了研究玉米最佳施肥方式及肥料种类。[方法]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4种不同缓控释型肥料处理下玉米不同时期干重、产量及肥料贡献率的变化。[结果]各处理间玉米净增产量及肥料贡献率均达到0.05水平显著性差异,高低顺序为明泉控释肥>洋丰复合肥>杰翔复合肥>辽中京>CK。缓控释肥料处理的叶面积系数及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干重占总重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结论]缓控释肥效果表现最好,其中明泉控释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