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的浪漫歌唱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esh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李尚朝的性格里既有着诗人多情浪漫的一面,更有着人民警察铁血男儿勇猛的一面。这两种性格特质,体现在他的诗歌里,就是浪漫唯美的想象与勇敢激烈的反叛相结合的特质。受时代风气影响,诗集《风原色》中的诗歌大多都带有一种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这是李尚朝作为一名警察诗人,对理想责任的自觉承担。本文以《天空》为例,分析作者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对自然、人类和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李尚朝 《天空》 理想主义 人文关怀
  作为一名诗人,李尚朝的人生经历不可谓不丰富。他出生于重庆巫山县一个偏远山村,先后毕业于巫山师范学校、重庆三峡学院中文系、四川省委党校法律系、人民公安大学中文系公安作家研修班,后进入重庆市公安局政治部工作。这复杂又始终与文字结伴的工作,奠定了他的诗歌写作之路。
  李尚朝的写作是为人生的,他在诗篇中始终渴望着“冲出黑暗”“仰望美丽深邃的天空”;诗歌、诗人、警察、政治,都务必是要为人生、为光明的,是要去打破黑暗,以仰望美丽深邃的天空的。这正如何光顺教授在评论同为警察的深圳诗人鲁子时所说的:“警察抓捕可见的罪犯,诗人忏悔灵魂的犯罪,他们岂不都是在引领人走向本真的生存之地。每位诗人都是人类灵魂的警察,每位警察也是人类灵魂的看护者。”尽管李尚朝的人生道路在不断变化,但他的文字之爱、诗歌之爱、光明之爱、理想之爱,却贯穿始终。可以说,李尚朝是一位纯粹的诗人。
  从作为诗人的自我身份认同角度来说,李尚朝的诗篇注重那种自我生命的向内的发现,并擅长借用独具自我风格的意象来表达理想的寻求。李尚朝至今已出版诗集五部。他的诗集《天堂中的女孩》获2000年首届奥克杯世界华文文学邀请赛一等奖,诗集《风原色》获“2002中国诗歌节自由体诗集一等奖”,他还获得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实力诗人”荣誉,诗歌《月上中天》入编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读》。著名诗评家蒋登科主编有《李尚朝诗歌品鉴》,王姗姗著有《布道与救赎——李尚朝诗歌论稿》学术专著。李尚朝在诗歌界享有极高声誉。
  作为一名曾经做过教师如今是人民警察的诗人,李尚朝的性格里既有文人多情浪漫的一面,更有铁血男儿勇猛的一面。这种性格特质,体现在他的诗歌里,就是浪漫唯美的想象与勇猛激烈的反叛相结合的特质。诗集《风原色》的整体风格即是如此,既有对闭塞现实的不满和反叛,又有对美好理想的深情呼唤;既带着因理想失落而起的疼痛感,又有对理想责任的勇于承担。正如著名诗评家何休在谈到李尚朝诗歌的艺术精神时所指出的:“对现实的‘突围’与超越便自然地表现为理想境界的歌唱和人格力量的呼唤,并以此作为对滞重的历史、落后的现实和丑恶的世俗的反叛方式。”{1}
  这首题为《天空》的诗就是李尚朝诗集《风原色》第一辑《天地之间》的最后一首。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我就被诗中蕴含的力量所打动,更为诗人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所感动。诗人身处的环境是如此闭塞而压抑,他采用了一系列动静、虚实组合的意象来体现这种压抑,“房屋如蚕茧”“雨水遮蔽眼帘”,还有那“黑暗的窗户”也是“监视”诗人的眼睛,但诗人并不沮丧,仍然坚持对理想的寻求,想要成为“天空”的一部分。当诗人写到“理想”时,他的诗篇就充满了开放的、辽阔的、舒展的、唯美的意象,如“天空”“田野”“大海”“沙滩”等,这其中就蕴含一种挣脱的力量感和勃发的希望,就自然地引领着读者跟随诗人的步伐,沿着“长长的阶梯”“走进天空”,拥抱理想。
  为管中窥豹,我们有必要对《风原色》中这首具有代表性的诗篇进行一个细读,以探究李尚朝诗歌创作的思想及其艺术追求。《天空》这首诗非常耐读。从结构上看,全诗分为前后两节。从情感色上看,前后两节也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此在”和“他在”、“尘世”和“天空”的互见和映衬,也同时体现着何光顺教授在谈到王蒙《神鸟》时所指出
  的当代中国作家或诗人的神圣性超越写作指向:“小说中反复出现的‘神鸟’实际不过是现代都市文明语境下构建的一个象征性的文化图腾,其背后隐藏着王蒙对人生与艺术、世俗与神圣、感性与理性等二元对立关系的思考,表明了艺术在绝境中的希望与生机。”{2}如果說,“音乐厅”构成了王蒙所描写的主人公,音乐指挥孟迪的“房屋如蚕茧”的压抑空间,而“神鸟”却引导孟迪走向了解放生命原欲,达到了现代艺术隐蔽而复杂的“新感性”的创造;那么,在李尚朝的诗篇《天空》里,“房屋”“黑暗的窗户”同样构成了压抑的封闭的空间,而“天空”却构成了超越性的存在之维,体现着诗人的意象创造中的自由指向。
  “天空”和“大海”意味着“自由”,这既是日常谚语“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所揭示的,也是从先秦以来的《庄子》文章所道说的,在《庄子》开篇的《逍遥游》中,北冥之大鲲,腾化而为大鹏,高飞九天,再向南海迁徙,就象征着个体生命进入自然辽阔境界的自由,也是何光顺教授在《老庄的“庸道”》中所指出的寓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的庸道精神。{3}我们先看《天空》这首诗的开篇,诗人首先向我们展现了一种日常生活的压抑,那样一种阴沉、潮湿的感觉:
  绝不能让房屋如蚕茧般包裹我
  即使在雨水中晃动着湿漉漉的头发
  闪亮的雨水遮蔽眼帘
  “房屋”如“蚕茧”,这是日常生活的状态,也暗示出日常生活所具有的某种封闭性状态,这种封闭和压抑,可能来自于各种不可言说的外在力量。但真正的超越性和理想性却又在日常生活的房屋中,而要超出房屋之外,那就是要看到房屋的外面去。因此,诗人写房屋外面,是“闪亮的雨水”。诗人无处可去,决定冲破现实的牢笼,勇敢追寻理想之光:
  我得冲出黑暗的窗户长夜般的监视
  就让梦在阳光下风干或在雨水中泡涨
  我得踏过长长的阶梯
  走进天空
  尽管现实或生活如此艰难压抑,但诗人并未就此沉沦,诗人之道,就寓于诗人的艰难生活里的抗争,他试图要挣脱现实的捆绑,要努力打破“黑暗的窗户长夜般的监视”,发出了“走进天空”的呼喊。尽管明知在追寻理想的路上布满了挫折和困难,但他仍勇敢地踏上了那“长长的阶梯”。在诗人的痛感生活的困顿中,有阶梯指向“天空”。
其他文献
摘 要:《午夜巴黎》是由伍迪·艾伦编剧并执导的一部浪漫喜剧和奇幻电影,是写给巴黎的一封告白信,其中的“穿越”情节,体现了广义叙述学里的时空“跨层”问题,这使主题的揭示深刻且矛盾,令人回味。此篇论文便尝试着就影片里的“穿越”情节、时空跨层叙述和主题的揭示进行解析与探讨。  关键词:虫洞 跨世界综合 分层 黄金时代  2011年5月11日,第64届戛纳电影节的序幕被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拉开了。这部
摘 要:柳永的咏春词在艺术上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有“情”,词中乐春和伤春情绪并驾齐驱,对传统“春恨”主题有所超越。在其乐春之作中,有对春天风物的描绘,有对社会风貌的展示,还有对青春少女的真诚赞美。伤春词中的情感内涵也大致可分为三种:伤春惜时的惆怅、居家怨女的代言与伤生悲世的自叙。  关键词:柳永 咏春词 情感  柳永为北宋词坛专力作词的第一人,著有《乐章集》,传词二百余首。其中明确以春季为背景之作多
摘 要:《聊斋》中的医道小说虽不具有充分的学理依据,但其审美的愉悦感和传统医术的文化语境,使其成为《聊斋》中别有价值的一支。这类小说突破常规医道,以独具匠心的虚构和想象凸显出作者悲天悯人的道义情怀。这种基于求索真知、挑战极限的超越精神不仅对当今的医学实践具有启发意义,更对树立医者的仁道情怀具有实证的参照价值。  关键词:医道小说 审美意蕴 普世价值  弗洛伊德说:“艺术家就如一个患有精神病的人那样
春天,让我们种些什么吧:种花,种树,种心情;种草,种菜,种春风。   我们来种几株紫薇吧。   紫薇,好像一个女孩子的名字,仙气涓涓,有点出尘的味儿;可你知道民间叫她什么吗?百日红,痒痒树,透着俗世的烟火味儿是不是?兴兴头头,热热闹闹,还有不为人知的小痒小痛。紫薇说,我只管红着。   这雅,与这俗,如此和谐地集结到了一株紫薇上。   紫薇这种观花树,本应跟那春日开花的碧桃、
摘 要:族群身份是基于族群意识的个人身份认同层次之一。在现代中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视角下,族裔认同具有不同的层次。本文通过对叶广芩家族小说文本《采桑子》的分析,梳理了族群身份认同建构的基础、过程和结果,思考了其中的困惑与矛盾,确定了双重身份认同建构的自发性与广泛性,同时也注意到作家写作行为中对身份重构的诉求,展示了“多元一体”下族群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关键词:叶广芩 《采桑子》 身份认同
摘 要:作为中医史上的名篇,袁枚的《徐灵胎先生传》对史实的叙述不够严谨,甚至多有失实。然而瑕不掩瑜,其文学成就远远超越了史学价值,因此整体而言仍是一篇兼具史才与文笔的绝妙好文。  关键词:袁枚 《徐灵胎先生传》 文史价值  袁枚的《徐灵胎先生传》既是中医史上的名篇,也是传记文中的佳作,其文史价值不容忽视。然而长久以来,学界对它的研究却一味偏重于“史”而忽略了“文”,甚至对“史”的研究也不够充分。在
摘要: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独具特色的作家。他的作品无论从思想的深度上还是艺术特色上,都对中国当代文坛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从踏入文坛至今他不仅以高产和勤奋为读者津津乐道,也从来没有停止在文体方面的探索与创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作品中的载体,语言也是作家作品风格的体现,贾平凹作为陕西籍作家其小说语言非常具有个性,本文以《秦腔》为例着重分析其小说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贾平凹《秦腔》
摘 要:木心的作品通过一种形式特别的短句体现了其独特的思辨精神。以其散文集《素履之往》为例,从古今形式的融合、中西文化的融合、诗意和哲理的融合,以及生活经验与理性哲思的融合四个方面讨论了木心的思辨精神。他完美地诠释了思辨精神是一种不朽的精神  关键词:木心 思辨精神 《素履之往》  木心先生的作品大量使用着一类形式特别的短句,有些类似箴言警句,有些是具有诗性的俳句。散文集《素履之往》也不例外。“一
摘 要:本文从让-皮埃尔·威尔南的著名论文出发,辨析其中提出的“越位”现象,认为奥狄浦斯王的神话体系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越位”,构成了人类困境的普遍图景,“越位”导致的混沌无序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困境,是《奥狄浦斯王》{1}悲剧性力量的根源和永恒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奥狄浦斯王》 越位 混沌 困境  一、“越位”现象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  在《〈奥狄浦斯王〉谜语结构的双重含义和“逆转”模式(19
我的故乡是在峨眉山下,离嘉定城有七十五里路。大渡河从西南流来,在峨眉山的第二峰和第三峰之产打了一个大弯,又折而向东北流去。因此我的家所在地,就名叫沙湾。地在山与水之间,太阳是从渡河的东岸出土,向峨眉山的北后落下去。  山很高,除掉时为浓雾所隐藏,或冬天来很早就戴上雪帽之外,一片青苍,没有多么大的变化。  水流虽然比起上游来已经从群山之中解放了,但依然相当湍游,因此颇有放纵不羁之概;河面相当辽阔,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