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的途径,结合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对其工作思路进行研究,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内审活动;组织价值;确认服务;咨询服务;监督功能
一、内审增加组织价值的途径
1.以内审服务内容为支撑
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投资项目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风险审计等审计业务,可以促使企业合理调配资金,揭示存在的问题、隐患和薄弱环节,帮助企业改善经济管理,优化内部控制,防控风险,有效地促进组织价值增值。
2.以内审服务对象为桥梁
被审计单位和经营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内审审计的对象,与此同时,被审计单位和经营管理层也是内审服务的对象。被审计单位和经营管理层关注内审提供的关于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节约成本、改进进度的建议,通过建议地执行,工作任务得以高效执行,实现了促进组织价值增值的目的。
3.以内审服务收益为表现
内审履行监督与服务的职能,可以发现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挽回损失,提高组织的自律性,提升决策水平,为服务对象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其防范、规避、应对风险,避免、减轻损失。长期开展内审活动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通常较好,为投资者、供应商提供信息,为企业树立起管理规范、公平、公正的形象,间接的为企业吸引到优质的投资者和供应商。
二、内审促进组织价值增值的思路
1.遵循风险导向 提前介入时间
以风险为导向,运用风险识别、分析的方法,预先锁定审计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审计计划,开展现场审计时,根据已制定的方案,结合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优先对重点事项进行审计,既保证了审计的重点,又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当然,不同事项的风险管理环境不尽相同,预先识别的审计重点不会百分百的准确、全面,在审计的具体过程中,审计人员还应充分运用审计经验,严谨执业,避免遗漏审计重点。
2.坚持确认服务 发展咨询服务
确认服务和咨询服务不是对立的,二者相互支持。通过查错纠弊,审计人员查明管理的薄弱点,分析内部控制的重点、难点,为进一步开展咨询服务打下基础。如果咨询服务运转良好,企业存在的问题会越来越少,也就减轻了确认服务的负担。在合理调配审计资源的基础上,坚持确认服务,积极发展咨询服务,构建企业内审活动的良性循环,可以促进组织价值增值。
3.把握创值过程 沿着主线审计
企业,尤其是集团公司,可能会同时开展多种多样的业务,但任务有轻有重,业务有主有次,在有限的内审资源下,对所有的业务都开展日常审计,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效率原则。认清组织中各类别、各层级的业务关系,捋顺业务流程,把握创造组织价值的重点业务,沿着业务主线开展内审活动,既可以使内审人员深入了解组织的经营业务,又可以抓住主要矛盾,提升审计效益,一举两得。对主业以外的经营活动,不定期组织检查,抽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制度执行的规范性即可。
4.拓展審计内容 向决策层延伸
在做好执行层审计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将内审的触角延伸到决策层,既可以监督决策过程,又可以鉴证决策结果,提供参考意见。内审部门对决策的目标和意图有了充分的了解,有利于审计工作的具体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内审内容向决策层延伸,但仍应时刻把握好审计的职能定位,既不能越权,也不能失责。
三、完善日常管理 促进价值增值
1.准确把握“监督”定位
内审部门是监督部门,不是管理部门,更不是决策部门。内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时刻保持客观性、独立性,以完成审计目标为目的,避免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当中。在和管理层沟通无效的情况下,内审人员应当声明,此时从事的并非审计工作,并将此部分工作交由外部审计,以保证审计的公平、公正。
2.充分发挥服务功能
内审部门是服务部门,为审计委员会服务,为被审计单位和经营管理层服务,为组织服务。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不能居高临下,更不能带着有色眼镜,预先认定被审计部门一定存在问题,这样会加剧内审部门和被审计部门的固有矛盾,不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内审人员要以服务的姿态,基于事实,客观、独立地开展全过程的审计工作。
3.合理调配审计资源
合理调配审计资源,可以缓解有限的审计资源和繁重的审计任务之间的矛盾,提升组织价值。内部审计活动有缓有急,优先把重点审计事项安排好,把握审计工作的重点,可以有效避免审计资源供应不足,保证审计工作按计划执行。不同企业的经营活动各具特色,内审活动沿着经营主线进行,这就要求内审人员除了具备基本的审计素养之外,还要懂得企业的经营业务。
4.灵活开展审计活动
内审活动虽然遵循固定的程序,但审计人员可以灵活运用审计方法,开展审计活动,提升审计效果。比如: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的同时,按财务处理关键节点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一举两得,避免重复劳动,提升审计效率;加大力度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及时发现问题隐患,督促领导恪尽职守,规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事后效用。
参考文献:
[1]蒋韧,2008:加强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J],浙江统计(8),P34-36.
[2]王光远,2006:《内部审计思想》,中译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3]杨瑞平,2010:内部控制审计有关问题探索[J],商业研究(4),P63-67.
[4]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2008: 08’中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研究报告[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5]张红英,2010: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阐释与应用[M],立信会计出版社.
【关键词】内审活动;组织价值;确认服务;咨询服务;监督功能
一、内审增加组织价值的途径
1.以内审服务内容为支撑
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投资项目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风险审计等审计业务,可以促使企业合理调配资金,揭示存在的问题、隐患和薄弱环节,帮助企业改善经济管理,优化内部控制,防控风险,有效地促进组织价值增值。
2.以内审服务对象为桥梁
被审计单位和经营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内审审计的对象,与此同时,被审计单位和经营管理层也是内审服务的对象。被审计单位和经营管理层关注内审提供的关于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节约成本、改进进度的建议,通过建议地执行,工作任务得以高效执行,实现了促进组织价值增值的目的。
3.以内审服务收益为表现
内审履行监督与服务的职能,可以发现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挽回损失,提高组织的自律性,提升决策水平,为服务对象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其防范、规避、应对风险,避免、减轻损失。长期开展内审活动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通常较好,为投资者、供应商提供信息,为企业树立起管理规范、公平、公正的形象,间接的为企业吸引到优质的投资者和供应商。
二、内审促进组织价值增值的思路
1.遵循风险导向 提前介入时间
以风险为导向,运用风险识别、分析的方法,预先锁定审计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审计计划,开展现场审计时,根据已制定的方案,结合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优先对重点事项进行审计,既保证了审计的重点,又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当然,不同事项的风险管理环境不尽相同,预先识别的审计重点不会百分百的准确、全面,在审计的具体过程中,审计人员还应充分运用审计经验,严谨执业,避免遗漏审计重点。
2.坚持确认服务 发展咨询服务
确认服务和咨询服务不是对立的,二者相互支持。通过查错纠弊,审计人员查明管理的薄弱点,分析内部控制的重点、难点,为进一步开展咨询服务打下基础。如果咨询服务运转良好,企业存在的问题会越来越少,也就减轻了确认服务的负担。在合理调配审计资源的基础上,坚持确认服务,积极发展咨询服务,构建企业内审活动的良性循环,可以促进组织价值增值。
3.把握创值过程 沿着主线审计
企业,尤其是集团公司,可能会同时开展多种多样的业务,但任务有轻有重,业务有主有次,在有限的内审资源下,对所有的业务都开展日常审计,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效率原则。认清组织中各类别、各层级的业务关系,捋顺业务流程,把握创造组织价值的重点业务,沿着业务主线开展内审活动,既可以使内审人员深入了解组织的经营业务,又可以抓住主要矛盾,提升审计效益,一举两得。对主业以外的经营活动,不定期组织检查,抽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制度执行的规范性即可。
4.拓展審计内容 向决策层延伸
在做好执行层审计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将内审的触角延伸到决策层,既可以监督决策过程,又可以鉴证决策结果,提供参考意见。内审部门对决策的目标和意图有了充分的了解,有利于审计工作的具体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内审内容向决策层延伸,但仍应时刻把握好审计的职能定位,既不能越权,也不能失责。
三、完善日常管理 促进价值增值
1.准确把握“监督”定位
内审部门是监督部门,不是管理部门,更不是决策部门。内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时刻保持客观性、独立性,以完成审计目标为目的,避免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当中。在和管理层沟通无效的情况下,内审人员应当声明,此时从事的并非审计工作,并将此部分工作交由外部审计,以保证审计的公平、公正。
2.充分发挥服务功能
内审部门是服务部门,为审计委员会服务,为被审计单位和经营管理层服务,为组织服务。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不能居高临下,更不能带着有色眼镜,预先认定被审计部门一定存在问题,这样会加剧内审部门和被审计部门的固有矛盾,不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内审人员要以服务的姿态,基于事实,客观、独立地开展全过程的审计工作。
3.合理调配审计资源
合理调配审计资源,可以缓解有限的审计资源和繁重的审计任务之间的矛盾,提升组织价值。内部审计活动有缓有急,优先把重点审计事项安排好,把握审计工作的重点,可以有效避免审计资源供应不足,保证审计工作按计划执行。不同企业的经营活动各具特色,内审活动沿着经营主线进行,这就要求内审人员除了具备基本的审计素养之外,还要懂得企业的经营业务。
4.灵活开展审计活动
内审活动虽然遵循固定的程序,但审计人员可以灵活运用审计方法,开展审计活动,提升审计效果。比如: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的同时,按财务处理关键节点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一举两得,避免重复劳动,提升审计效率;加大力度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及时发现问题隐患,督促领导恪尽职守,规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事后效用。
参考文献:
[1]蒋韧,2008:加强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J],浙江统计(8),P34-36.
[2]王光远,2006:《内部审计思想》,中译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3]杨瑞平,2010:内部控制审计有关问题探索[J],商业研究(4),P63-67.
[4]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2008: 08’中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研究报告[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5]张红英,2010: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阐释与应用[M],立信会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