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阅读,一场阅读的旅途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tat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网络实在是太发达了,人们无时无刻以博客、微博,甚至是各种实时通讯工具透露自己的心情;另一方面因为网络更容易产生陌生人际的串流,你的部份行迹随时产生一种特殊的游荡。这样的模式很像是一种网络式的交换日记,你会与熟悉或不认识的朋友交换着讯息。在过去各种通讯、传媒载体不发达的年代,在我生长的环境里,我们用交换去充实我们的阅读,也带动一场阅读的旅途。
  
  书在过去是一种奢想
  1970年前,台湾的出版并不是一个被社会重视的行业。进入了70年代,台湾各项产业逐渐复苏,进入所谓“经济起飞”的时代,出版社才被当作一个行业,在那时出版社只有1500多家,出版4000多种图书。与今日台湾登记有近万家出版社、每年四万多本新书不可同日而语。台湾是在1945年实施国民义务教育,长达20年之后在1968年推展为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在这段时间整体来说国民的阅读风气并不是很高,除了受限于民众的教育水平,主要还是因为出版的内容缺乏和图书发行的广度不够。70年代,在我就读小学的那个地方——台湾东部,相等于是偏远地区,书店是很少的,即使是大都市,书店多集中于一处,想买书就必须特别跑上一趟,若是买不到想看的书,便要到更大的城市。那时台湾出版社大量翻印文坛旧作,如朱自清、林语堂和徐志摩的作品;国外翻译书也在翻印书籍的范围之中;古典小说和实用书为店头销售重点。当然也有以推广高雅文学作品为宗旨的出版社,如林海音女士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和志文出版社。当时最流行的书籍为仿效欧美流行的图书规格所带动起来40开的小册子,我兄长的书架上堆满那种书。当时我最关心的童书则少得可怜,有也就像是目前次等的少儿书,几乎是骑马钉装的小册子。
  大概没几个学生能自己去买本课外读物,当时政府有些经费是拨给学校图书馆的,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会用下面的方式运作:学校购置童书,一种大约买上50本,当时一个班级少说有50位学生,老师让学生去借两到四种书,每种25本,在学校规定的说话课、自修课来阅读,在一堂课里交换阅读完。那些书可比市场上买的书好多了,知识面也广。恰好我的老师负责图书馆,课余我就成了小小图书馆员,对于小学图书馆内的摆设和味道,我依然明晰。其实图书馆里存书并不多,可是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若能有机会看完,六年之内也有上百种,百种书又能让代代的学生继续吸收,这对当时来说,无非是一种暖心的财富。
  
  交换图书的年少清纯
  为了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图书,不知是默契,还是一项传统,每个班级导师,也就是班主任都规定班上同学开学第二个星期要带一本书来,当然大多数同学是没有带的,每学期估计班上收到十余本。老师征得同意后,将书本用钉子打洞,用线穿起来挂在教室后面,于是乎每班教室后面都挂着一排书。有些书适合我们这年纪,有些书看起来深点,老师会提醒我们交换着看,然后一学期过后老师会跟隔壁班交换,一年之后再把书取回来归还给同学。当时好像都没人有问过:万一书掉了怎办?被偷?没人想过被偷,是因为还没人想到要偷。懵懂的年代,清纯的思想。
  年纪较大之后,有了经济能力,自己开始藏书外,还是会跟朋友交换书。从书的借阅中似乎隐隐感觉原先图书拥有者阅读的感受;或者从图书馆借书时,从书本后面别的借书条看到这本书的历险。对比两岸的情况,小学时老师的作法,不管是收集书或交换阅读,在大陆的实施可行度应该是很高。学生可以扩充自己的阅读,也不会因此而花费更多费用。有些向西部学校捐书的活动,有能力的人可以尽量将自己的图书捐出去,不管哪一种、不管什么样的书都能捐,很多人不只是把书当成书来念,他们更珍惜地把内容做一句句的字来读。把自己的书捐出去,当作书去做一趟阅读旅行。
  
  一场阅读的旅途计划
  阅读旅行的概念是:不分级别地,不仅让图书这个载体发挥行动知识的力量,提供他人接触阅读的机会,也增加别人在阅读上的刻度。因为是一种交换和捐赠,对方在没有特别的选择下,却又增加了不曾有的选项。如果用这样的心情自己也尝试跟别人进行交换,也有可能是在考验自己尝试接受其它(别人的)阅读刻度的扩展。这其实跟去看网络上别人的博客是一样的型态,只是网络的分享没有实际成本的支出,更多的是阅读者的主动,通过社群转载你的博客所及的读者越来越多。有时我们清理一下自己架上的书,一些自己用不到的、看过以后不会再看的……捐出去,或者跟别人交换吧。让别人受益就如你从书中受益,也许因为如此,你更能找到与自己引起共鸣的伙伴,以交换阅读来交换自己的想法。
  交换阅读,一场阅读的旅途计划,是一个你、我,和孩子都能参与的阅读风潮行动,是小时候的美妙经历,更是物质匮乏时期的美好回忆。
  
  刘筱燕
  资深出版人,中国人民大学传媒博士。
其他文献
与孔令谦先生结识,源于巧合,其时,孔令谦先生正筹划把《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医案》一书通过联合国世界知识共享组织进行知识共享,“孔先生很大度很大气,作为中医世家,愿意把家学拿出来与世人共享,是一种弘扬中医文化的积极态度。”几经合作,分社长梁虹对孔令谦先生这种气度深怀敬意,也坚定了她把孔氏养生文化向大众传播的信心,“孔门的三线理论,正好击中现代人健康问题的要害,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恰当时,孔令谦先生在
期刊
Text_(台湾) Design_Phil Mattson民众对健康知识的渴求度可以说是整体社会的经济与知识水平提升的表征。以国民平均所得超过三万美元的欧美各国和日本为例,健康休闲产业的蓬勃和健康知识的产量提升,所透露的是人民对于生活质量的高度期待与需要。在美国,许多大企业甚至会要求高阶主管做好健康管理,并且列入绩效考核要件。出版量居世界第二位的日本,近几年来更有甫一上市销量就突破130万册的《病
期刊
书香:在大陆出版合纵连横的时代,作为一名前台湾出版人,您如何看待台湾的出版?  詹宏志(以下简称詹):我没有办法代替我的台湾同行发表什么观点,但是如果今天我还在从事出版的话,哪里有读书的人,哪里就有我服务的人,我的范围是没有限制的,除非有人限制我。在过去我是不能做这个事,因为我受到限制。在城邦的时候,我一年授权到大陆来的书大概有超过2000种,量其实不少,但是我不能做第一线的出版,不能直接去理解读
期刊
有一些空间,只要它在着,就能带给我安心的感觉。即使久久未曾到访,知道那些场所仍然静好,亦能令我领受幸福。我常常在记忆一些特殊空间的时候发现,原来自己往往是被它们所铭刻的。我的身体经历过它们之后,那些温度声音气味色泽,便厚藏于我的人生,不可须臾离。有河BOOK或许就是其中一处,用它自己的生命召唤着许多人,写入许多人的记忆中。  在淡水住了将近四年,颇能习惯盆地边缘的风雨阴晴,空气中的潮湿。我总是知道
期刊
1990年,接力出版社(以下简称接力社)成立,前身为广西人民出版社少儿编辑室,由时任广西人民出版社的副总编辑李元君任社长兼总编辑。李元君在广西人民出版社少儿编辑室时,曾策划一本名叫《接力书信集》的图书,该书集合了少年儿童读者与国家领导人及共和国功臣的往来信件,出版后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于是接力社在建社时便创意以“接力”二字命名。  “现在品味起来,这个社名意味丰富,含义深远:出版是一种文化接力,而
期刊
许多人了解北京读客图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读客),可能都是从《藏地密码》开始。从2006年4月,由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与吴又合资成立的读客在北京创立开始,4年来,读客推出了《流血的仕途》、《藏地密码》、《东北往事——黑道风云20年》、《我们台湾这些年》、《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等图书,引领了行业热潮,图书平均单本销量20万册,是行业平均销量的33倍,创造了近年来中国书业畅销奇迹。在读客的
期刊
一杯污浊的水,只要我们持续搅拌,它就会一直混浊不清;  但若耐心等待,污泥最终会沉到杯底,留下清澈干净的水。心也一样。    是情绪糟,不是你很糟:穿透忧郁的内观力量  作者:马克·威廉斯、约翰·蒂斯岱、辛德·西格尔、乔·卡巴金  译者:刘乃志 等  出版社:心灵工坊  出版日期:2010年3月    《是情绪糟,不是你很糟》是一本以西方认知学派的概念,结合东方禅修技巧的实用情绪平衡指南,目的是教
期刊
《崇祯历书》是明代末年政府为改革历法编纂的一部丛书。元代《大统历》使用至明初,推算的天象预报多次不准,朝野纷言改历,但由于守旧官僚阻挠,始终未能实行。崇祯二年五月乙酉朔(1629年6月21日)日食,钦天监的预报又发生明显错误,而礼部侍郎徐光启依据西法所作的预报却符合天象,徐光启等因势提出改历,遂得到批准,同年七月,礼部在北京宣武门内首善书院开设历局,由徐光启督修历法。深受耶稣会士思想影响的徐光启制
期刊
大陆儿童的读经运动,推展近二十年,成效显著,影响深远,目前已遍及各省市。接受经典诵读教育的学生人数难以估算,是“国学热”中最基层的力量。  发展迄今,读经教育成效固然明显,问题也渐浮现,已到了该反省改进的时候了。  最大的问题是体制。  儿童读经在许多小学热火朝天地推进着,但基本上是补充的,属于正式教材、课程之外的活动。所以至今小学课本还是一仍旧贯,毫无相应之改变。小孩子可能在小学阶段老早就诵读过
期刊
在电影《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里面有一幕情景,获悉女主角的大姐梦寐以求的对象已经在前往她家的路上时,一家人立即聚集在客厅各自佯装阅读的样子,以求镇定。家人一起或零星在客厅、在卧室阅读的场景,在这部电影中出现很多次;在西洋电影里面,特别是描述与欧美家族故事有关的小说或电影,常能看到类似的安排,譬如为许多人所熟知的名著《小妇人》(Little Women),四位姊妹常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