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家系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研究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7167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一个三代四人发病的DDH家系进行研究,以期发现与DDH发病相关的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

方法

对一个三代四人发病的DDH家系中的3个DDH患者和2个健康成员的血液样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Sanger测序验证分析获得的致病候选变异在其他可获得血液样本的家系成员中突变情况。

结果

外显子测序结果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发现有2个基因可能与DDH的发病有关:①骨形成蛋白2诱导激酶基因(bone morphogenic proteins-2-inducible kinase gene,BMP2K)中存在的改变蛋白修改功能的多核苷酸缺失/插入突变(c.1432_1440delCAGCAGCAG, p.Gln478_480del或c.1440_1441insCAG, p.Gln480ins),该突变位于第4号染色体第11外显子。②前列腺素F2α受体基因(prostaglandin F2α receptor,PTGFR)中存在的终止密码子突变(c.C922T, p.R308X),该突变位于第1号染色体PTGFR基因的第2/4外显子。DDH患者和具有潜在突变携带可能的正常母亲血液样本中均有BMP2K和PTGFR突变,而作为对照的正常姐姐的血液样本中没有BMP2K和PTGFR突变。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显示,家系中的全部4例DDH患者(100%)和有血缘关系的12例正常家系成员中的3例(25%)存在BMP2K基因的杂合突变和PTGFR的终止密码子突变,而8例无血缘关系的正常家系成员无BMP2K基因和PTGFR基因突变。

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BMP2K基因的杂合突变和PTGFR的终止密码子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家系DDH发病的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结合家系的宝贵遗传信息和二代测序的高效、高通量技术是发现与DDH发病相关的致病位点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维吾尔民族先辈在与大自然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喀拉汗王朝时期的古籍文献有详细记载,在这个时期人们不仅掌握了各种食物的作用,也掌握了一些香料的作用,并对其进行
期刊
医学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它从生物学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全面进行研究的一种新的学科,它是在20世纪50年代在国外产生的,它的唯一的研究核心是社会文化条件下,对健康、疾病和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在小儿胆总管囊肿治疗上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到2017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就诊的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行胆总管囊肿手术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4例;平均年龄4岁3个月;平均体重15.8 kg。按Todani分型:Ⅰ型5例,Ⅳa型1例。患儿就诊时有腹痛5例,有呕吐3例,有黄疸1例。手术包括胆囊切除、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0-Y吻合术等,其
小儿肛肠疾病的术前诊断及正确评价对于其治疗非常重要,常用的诊断方法有:MRI、造影、肛肠测压、肛门超声等。其中,肛管内超声(anal endosonography,AES)因为其操作简便,价格实惠,并能对肛门区域及其邻近组织有较好的解剖评估,在便秘和其他便失禁和巨结肠的诊断和随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其重要性进行论述,其应用有待进一步的普及推广。
小儿肠道畸形是常见的需要外科手术介入的疾病,多数肠道畸形患儿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及预后。然而,仍有部分患儿在手术矫正肠道畸形后存在因肠动力障碍导致的肠梗阻症状反复发作,影响患儿的长期预后。而肠道神经、肌肉及Cajal细胞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可能是导致术后肠道动力障碍的原因所在。本文对目前临床上常见肠道畸形患儿术后出现肠动力障碍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对相应的组织病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小儿肠道畸形术后肠动力
期刊
期刊
@@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第1天凝血指标的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出生的早产儿为观察组,根据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组、中期早产儿组和晚期早产儿组,按照3∶1的比例选择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足月儿组)。比较各组新生儿及其母亲临床资料和出生第1天凝血状态。结果早期早产儿组、中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及对照组分别纳入44、50、71、52例。各组早产儿凝血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