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学生评价的视角,通过选取224份有效调研样本,从总体满意度、课程定位、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及手段、网络建设等5个方面,对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进行评价。其结论是学生的满意度比较高,但课程定位还处在迷茫和探索阶段,教学团队还需要不断提升,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对“管理学”教学的需要,教学手段在软件建设方面亟须改善,自建网络资源的内容及其更新和沟通交互等需要提升。今后“管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应该着重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课程定位、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规范网络资源及其管理等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管理学;精品课程;学生评价
作者简介:邓国取(1968-),男,湖北汉川人,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与科研。(河南 洛阳 471003)
国内对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大量研究是在2003年之后,当时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的文件精神,全国高校开始了精品课程建设,①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如雨后春笋,但“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比较晚(始于2005年),同时,研究的数量比较少(到2010年总计6篇文章)。②从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更多的是以学校和教师作为研究视角,还没有发现从学生的视角进行研究的成果。本文在学生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情况,③对地方院校“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思考。
一、研究方法及其说明
本文的研究分析主要基于对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评价的调查,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座谈会和访谈,并辅之以文献和非参与观察所得数据。
本次问卷调查的抽样是按照学科专业进行的,目前开设“管理学”课程的专业涉及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市场营销、会计、旅游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以下简称“国贸”)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管”)等7个专业和机电工程学院的工业工程专业,每个专业设计调研样本30份,实际有效样本224份,具体分布见表1。
其次,我们还采取了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了调研。座谈会召开了三次,分别是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市场营销081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81班和机电工程学院的工业工程专业081班。
此外,访谈也是我们调研的方式之一,访谈对象是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效选择的,总共选取了20个样本,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个案研究。
二、“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评价
本次学生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价从总体满意度、课程定位、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及手段、网络建设等5个方面开展。
1.总体满意度评价
总体满意度评价是学生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各个方面综合的心理感受,涉及课程定位、教学团队、教学手段和方法、网络建设等方面,它体现了学生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观判断。
问卷调查显示,有效调研样本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满意度比较高(见表2),其中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达到了87.50%,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很低(5.4%)。有效调研样本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满意度比较高,客观地说明了两年来,通过“管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在课程定位、教学团队、教学手段和方法、网络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升了“管理学”整体教学水平,满足了学生对“管理学”教学的需求。近三年的教学评教中,“管理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总计获得校教学质量一等奖4人次,二等奖5人次,三等奖5人次,一位老师还获得了校教学名师的称号。这也基本反映了学生对“管理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水平的判断。
2.课程定位评价
“管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为学习其他管理专业类课程打下基础。“管理学”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一些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了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产生与演变过程,熟悉管理过程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组织方法。另一方面,本课程着重培养基层管理岗位所应具备的综合管理技能和素质。因此,寻找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有效调研样本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希望达到什么样目标的调查显示(见图1),大部分学生认为“管理学”教学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7%),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32%),他们强调“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性是“管理学”学科的最主要特征。
在对有效调研样本感觉目前“管理学”教学偏重什么的问卷调查表明(见图2),目前“管理学”教学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86%),大部分教师在讲授理论的时候能够结合案例进行讲解,但实训很少。
由此可见,在有效调研样本的期望值和目前“管理学”课程实际定位之间的确存在一定的出入,这也是今后“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3.师资队伍评价
师资队伍是“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直接决定着“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2名、助教1名。其中博士学位占37.5 %,硕士学位以上占62.5%。本课程先后共有7位中青年教师担任,年龄结构合理,35岁以下占37.5%;35~40岁占37.5%,40岁以上占25%。
有效调研样本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团队的满意程度比较高(见图3),但也存在一定比例的不满意情况(8%),这应该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在对满意度排序的调查中,敬业是有效调研样本最认可的,其次是规范、信任、包容、公平,而效率、专业和创新满意度不高(见图4),这三个方面特别是专业和创新是“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座谈中,调研样本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团队建设着重反映了如下两个问题:一是总体学历和职称层次还应该不断提升。在“管理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中,还有2人是本科学历,2名讲师和1名助教,这些都是今后“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二是任课教师应该更多地接触企业实际。目前大部分任课教师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很难理解和把握管理的实际问题,给“管理学”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4.教学方法及手段评价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目前“管理学”精品课程除了传统的讲授之外,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教学、仿真教学法⑤和“工学结合”模式⑥等教学方法。在调研过程中,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这些教学方法效果比较理想,同时,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对学习“管理学”的需要。
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系统的要素之一。教学手段是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与学生用来进行教学活动、作用于教学对象的信息的、精神的、物质的和形态的总和。在“管理学”精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开展多种形式教学,让学生在“看、听、说、做”中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目前主要的做法有:一是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全部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全部自编电子教案、电子课件。二是积极引进管理专业多媒体教学资源,实行图文声色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三是运用传统经典讲解、演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提升多媒体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四是利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自行开发了“管理学”精品课程网站,把教学课件、习题案例等教学资源放到网上,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和师生交流环境,突破了时空限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
5.网络建设评价
网络是现代“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我们在2008年自行开发了“管理学”精品课程网站,有效调研样本对这方面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网站内容相对比较单薄。目前“管理学”精品课程网站主要有课程负责人、师资队伍、课程描述、自我评价、建设规划、教学大纲、案例、管理学习题及答案下载和管理学试题库及课件下载等10个模块。总体看来,“管理学”精品课程网站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但内容相对比较单薄。主要表现为网站设计没有主页,缺乏整体美感;主要模块设计过于机械、呆板;缺少一些重要内容,如通知、课程录像、教改研究、师生互动、管理讲座视频、管理热点和相关导航链接等。
二是网站更新比较慢。网站自2008年8月建立以来,只更新了1次,不能很好地追加新的教学资源,不能发布最新的教学新闻、教学通知和课堂教案。此外,网站信息有限,影响学生浏览网站的兴趣。
三是沟通交互不畅通。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主要是依赖电子邮件,网站还没有建设沟通交互的平台,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渠道不畅,效率不高,时效性不强。
三、基本结论及建议
通过调研样本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价,我们可以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做出基本的判断: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还处在提升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经过两年的精品课程建设,学生的满意度比较高,课程定位还处在迷茫和探索阶段,教学团队正在成熟,但在学历和职称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方法日益丰富,但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对“管理学”教学的需要,教学手段在硬件基本完善的情况下,软件建设亟须改善,自建网络资源初步形成,但在网站内容及其更新和沟通交互等方面需要提升。
基于上述的基本判断,今后“管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鉴于目前“管理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学历和职称不高的现实,除了采取引进人才、教师自学、以老带新等方法外,还要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学历教育、访问学者、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
2.进一步明确课程定位
作为以工为主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管理学”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管理学”精品课程的定位,决定“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方向。在思考“管理学”精品课程定位的时候,至少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服务和服从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二是服务和服从于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三是服务和服从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目标。因此,“管理学”要为管理专业后续的各个职能管理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又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主要表现为:把握管理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使学生掌握两大基础(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和管理思想),培养学生四大关键能力(计划与决策能力、组织与人事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和控制与信息处理能力)。
3.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除了完善已有的教学方法以外,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叙述教学、角色扮演教学、分组协作教学等互动方法来组织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发现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自主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热情。此外,可以把校内外结合的实训法、开展课程实践和进行现场教学等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4.规范网络资源及其管理
利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和师生交流环境,突破时空限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今后要着力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整体规范化,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组织呈现形式的统一和教学内容信息方面的规范;二是规范管理化,体现在网络精品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严谨、系统的管理,考评管理的完善,在交互管理方面,在技术上实现实时和异步管理。
注释:
①http://www.tjzfxxgk.gov.cn/tjep/ConInfoParticular.jsp?id=5194。
②通过中国期刊网查询的结果。
③管理学精品课程是2008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的历史比较短。
④本文的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为作者调研所获得。
⑤运用工商管理模拟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教学。
⑥利用寒暑假及毕业实习,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习期间聘请校外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
参考文献:
[1]柳礼泉.论精品课程的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82-86.
[2]邓杜娟,王桂秀.网络精品课程现状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3):13-14.
[3]杨玉芹,钟洪蕊.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教学设计与开发的内容分析研究[J].实践探索,2008,(12):52-58.
[4]张扬,李孟辉,尹红.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6):82-83.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关键词:管理学;精品课程;学生评价
作者简介:邓国取(1968-),男,湖北汉川人,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与科研。(河南 洛阳 471003)
国内对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大量研究是在2003年之后,当时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的文件精神,全国高校开始了精品课程建设,①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如雨后春笋,但“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比较晚(始于2005年),同时,研究的数量比较少(到2010年总计6篇文章)。②从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更多的是以学校和教师作为研究视角,还没有发现从学生的视角进行研究的成果。本文在学生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情况,③对地方院校“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思考。
一、研究方法及其说明
本文的研究分析主要基于对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评价的调查,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座谈会和访谈,并辅之以文献和非参与观察所得数据。
本次问卷调查的抽样是按照学科专业进行的,目前开设“管理学”课程的专业涉及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市场营销、会计、旅游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以下简称“国贸”)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管”)等7个专业和机电工程学院的工业工程专业,每个专业设计调研样本30份,实际有效样本224份,具体分布见表1。
其次,我们还采取了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了调研。座谈会召开了三次,分别是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市场营销081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81班和机电工程学院的工业工程专业081班。
此外,访谈也是我们调研的方式之一,访谈对象是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效选择的,总共选取了20个样本,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个案研究。
二、“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评价
本次学生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价从总体满意度、课程定位、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及手段、网络建设等5个方面开展。
1.总体满意度评价
总体满意度评价是学生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各个方面综合的心理感受,涉及课程定位、教学团队、教学手段和方法、网络建设等方面,它体现了学生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观判断。
问卷调查显示,有效调研样本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满意度比较高(见表2),其中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达到了87.50%,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很低(5.4%)。有效调研样本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满意度比较高,客观地说明了两年来,通过“管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在课程定位、教学团队、教学手段和方法、网络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升了“管理学”整体教学水平,满足了学生对“管理学”教学的需求。近三年的教学评教中,“管理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总计获得校教学质量一等奖4人次,二等奖5人次,三等奖5人次,一位老师还获得了校教学名师的称号。这也基本反映了学生对“管理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水平的判断。
2.课程定位评价
“管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为学习其他管理专业类课程打下基础。“管理学”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一些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了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产生与演变过程,熟悉管理过程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组织方法。另一方面,本课程着重培养基层管理岗位所应具备的综合管理技能和素质。因此,寻找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有效调研样本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希望达到什么样目标的调查显示(见图1),大部分学生认为“管理学”教学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7%),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32%),他们强调“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性是“管理学”学科的最主要特征。
在对有效调研样本感觉目前“管理学”教学偏重什么的问卷调查表明(见图2),目前“管理学”教学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86%),大部分教师在讲授理论的时候能够结合案例进行讲解,但实训很少。
由此可见,在有效调研样本的期望值和目前“管理学”课程实际定位之间的确存在一定的出入,这也是今后“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3.师资队伍评价
师资队伍是“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直接决定着“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2名、助教1名。其中博士学位占37.5 %,硕士学位以上占62.5%。本课程先后共有7位中青年教师担任,年龄结构合理,35岁以下占37.5%;35~40岁占37.5%,40岁以上占25%。
有效调研样本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团队的满意程度比较高(见图3),但也存在一定比例的不满意情况(8%),这应该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在对满意度排序的调查中,敬业是有效调研样本最认可的,其次是规范、信任、包容、公平,而效率、专业和创新满意度不高(见图4),这三个方面特别是专业和创新是“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座谈中,调研样本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团队建设着重反映了如下两个问题:一是总体学历和职称层次还应该不断提升。在“管理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中,还有2人是本科学历,2名讲师和1名助教,这些都是今后“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二是任课教师应该更多地接触企业实际。目前大部分任课教师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很难理解和把握管理的实际问题,给“管理学”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4.教学方法及手段评价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目前“管理学”精品课程除了传统的讲授之外,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教学、仿真教学法⑤和“工学结合”模式⑥等教学方法。在调研过程中,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这些教学方法效果比较理想,同时,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对学习“管理学”的需要。
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系统的要素之一。教学手段是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与学生用来进行教学活动、作用于教学对象的信息的、精神的、物质的和形态的总和。在“管理学”精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开展多种形式教学,让学生在“看、听、说、做”中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目前主要的做法有:一是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全部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全部自编电子教案、电子课件。二是积极引进管理专业多媒体教学资源,实行图文声色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三是运用传统经典讲解、演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提升多媒体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四是利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自行开发了“管理学”精品课程网站,把教学课件、习题案例等教学资源放到网上,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和师生交流环境,突破了时空限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
5.网络建设评价
网络是现代“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我们在2008年自行开发了“管理学”精品课程网站,有效调研样本对这方面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网站内容相对比较单薄。目前“管理学”精品课程网站主要有课程负责人、师资队伍、课程描述、自我评价、建设规划、教学大纲、案例、管理学习题及答案下载和管理学试题库及课件下载等10个模块。总体看来,“管理学”精品课程网站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但内容相对比较单薄。主要表现为网站设计没有主页,缺乏整体美感;主要模块设计过于机械、呆板;缺少一些重要内容,如通知、课程录像、教改研究、师生互动、管理讲座视频、管理热点和相关导航链接等。
二是网站更新比较慢。网站自2008年8月建立以来,只更新了1次,不能很好地追加新的教学资源,不能发布最新的教学新闻、教学通知和课堂教案。此外,网站信息有限,影响学生浏览网站的兴趣。
三是沟通交互不畅通。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主要是依赖电子邮件,网站还没有建设沟通交互的平台,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渠道不畅,效率不高,时效性不强。
三、基本结论及建议
通过调研样本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价,我们可以对“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做出基本的判断: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还处在提升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经过两年的精品课程建设,学生的满意度比较高,课程定位还处在迷茫和探索阶段,教学团队正在成熟,但在学历和职称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方法日益丰富,但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对“管理学”教学的需要,教学手段在硬件基本完善的情况下,软件建设亟须改善,自建网络资源初步形成,但在网站内容及其更新和沟通交互等方面需要提升。
基于上述的基本判断,今后“管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鉴于目前“管理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学历和职称不高的现实,除了采取引进人才、教师自学、以老带新等方法外,还要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学历教育、访问学者、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
2.进一步明确课程定位
作为以工为主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管理学”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管理学”精品课程的定位,决定“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方向。在思考“管理学”精品课程定位的时候,至少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服务和服从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二是服务和服从于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三是服务和服从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目标。因此,“管理学”要为管理专业后续的各个职能管理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又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主要表现为:把握管理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使学生掌握两大基础(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和管理思想),培养学生四大关键能力(计划与决策能力、组织与人事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和控制与信息处理能力)。
3.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除了完善已有的教学方法以外,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叙述教学、角色扮演教学、分组协作教学等互动方法来组织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发现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自主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热情。此外,可以把校内外结合的实训法、开展课程实践和进行现场教学等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4.规范网络资源及其管理
利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和师生交流环境,突破时空限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今后要着力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整体规范化,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组织呈现形式的统一和教学内容信息方面的规范;二是规范管理化,体现在网络精品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严谨、系统的管理,考评管理的完善,在交互管理方面,在技术上实现实时和异步管理。
注释:
①http://www.tjzfxxgk.gov.cn/tjep/ConInfoParticular.jsp?id=5194。
②通过中国期刊网查询的结果。
③管理学精品课程是2008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的历史比较短。
④本文的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为作者调研所获得。
⑤运用工商管理模拟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教学。
⑥利用寒暑假及毕业实习,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习期间聘请校外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
参考文献:
[1]柳礼泉.论精品课程的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82-86.
[2]邓杜娟,王桂秀.网络精品课程现状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3):13-14.
[3]杨玉芹,钟洪蕊.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教学设计与开发的内容分析研究[J].实践探索,2008,(12):52-58.
[4]张扬,李孟辉,尹红.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6):82-83.
(责任编辑:麻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