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视领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进入。2014年初,资本集中涌入这一“看起来很美”的产业,无论是新兴的科技、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的制造、餐饮企业,都试图跨界到文化娱乐的盛宴中分一杯羹。
上市公司扎堆收购
清明节后的首个交易日,高金食品以6.45亿元置出现有业务,置入影视传媒类资产——评估值逾60亿的印纪传媒100%股权。印纪传媒(中国DMG印纪娱乐传媒集团,也称DMG集团)是国内少数与好莱坞制片公司有合作的企业,合作影片包括《环形使者》《钢铁侠3》《超验骇客》等。
今年3月,上市公司大手笔跨界收购影视企业集中爆发。
3月25日,浙富控股4.2亿元收购《中国好声音》制作方梦想强音20%股权;3月19日,停牌三个多月的中南重工发布复牌公告,公司将以10亿元估值收购大唐辉煌100%的股权。按此收购价格,分别持有大唐辉煌0.3%股份的唐国强、陈建斌和王姬各自股票价值将达到300万元。3月17日,上市15年的老公司北京旅游拟用1.5亿元收购光景瑞星100%股权,正式进军影视业;3月13日,熊猫烟花发布公告,称将以5.5亿元收购华海时代100%股权;3月8日,湘鄂情宣布收购中视精彩51%股权,12日再次出手以2.58亿元收购笛女影视51%的股权……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初至3月30日,A股内影视行业并购案有17件,涉及资金144.52亿元。其中只有4宗交易的“买主”是从事影视行业的企业,分别是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华策影视和新文化,除此之外均为跨界并购。
深圳新界线影业公司总经理侯欣灵告诉《综艺》,“2008、2009年是一轮影视投资的热潮,今年又是一轮新热潮。现在可以说是电影行业发展的最好时机,世界范围内包括好莱坞都在刮‘华流’,而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的发展则给电视剧带来了更多的‘屏’,所以引起资本市场的追捧是必然的。”
接受《综艺》采访时,华美银行负责影视投资的郭晶晶正在参加香港电影节,“2009年是一轮影视投资的热潮,感觉从那以后影视产业每年都会上一个新台阶。从去年底到今年初,资本市场对影视行业的热度更为明显。仅电影产业看,无论是制作产量,还是上档比例、项目打平的比例,都很让人震惊。现在资本大量进入,会不会产生像当年互联网那样的泡沫不好说,但是资本会促进影视行业快跑是肯定的。”
前几年,一些靠挖煤、修路、搞油、盖房子而发财的人,都曾涉足过影视业。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秘书长王鹏举说:“过去那些人主要是把钱砸给单个剧组拍戏,成了就挣了,不成就废了,其中血本无归者居多。”但是现在,进入影视行业的资金已经变成了上市公司、影视基金、风险投资、银行等,早已不是当初的草台班子可比;而且收购手笔动辄上亿元,并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规避风险,影视行业的跨界收购风潮正在震荡整个产业。
“城”外产业转型
“这种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产业转型。现在大量资本从房地产领域退出,热钱需要找到出口,文化产业恰好是政府大力扶植鼓励的,而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的表现又带动了资本的热情。另一方面,影视行业现在更倾向于出精品、大剧,也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持,双方可谓一拍即合。”郭晶晶表示。
合一资本的创始合伙人许亮也表达了相同看法,“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跨界的收购,而且收购主体还多是制造企业,比如中南重工、熊猫烟花、禾盛新材等?这体现了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转型。过去中国被称为世界的制造工厂,制造企业在这一轮发展浪潮中淘到了金,挣了钱也上了市。现在他们开始收购影视资产,体现了他们对未来市场的敏锐把握,中国未来的发展一定是以这种环保、服务型的第三产业为主要经济增长点,其中影视又是最‘性感’的行业。”许亮是博纳影业的前首席财务官,曾成功运作博纳影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现在正致力于将好莱坞私募电影基金的模式引入中国。
对比中南重工与大唐辉煌的营收与利润,可以清晰感受到影视行业的“性感”之美。2013年,大唐辉煌实现收入2.23亿元,利润为6600万元;中南重工2013年公司收入11.88亿元,利润为5978万元。这意味着,中南重工的销售收入是大唐辉煌的5倍,然而贡献的利润却还不及后者。对此,业内评价此次收购“将再造一个中南重工”。
一边是传统产业对“影视”这一高利润、轻资产行业的“饥渴”,一边是影视公司背后的PE(私募股权基金)在寻求曲线退出。2012年下半年,证监会在A股长期熊市背景下关闭了IPO审核大门,排队上市的企业一度达到880多家,其中苦等上市的企业包括长城影视、唐德影视、大唐辉煌、金英马、金逸影视等。
“去年IPO暂停了,虽然今年重启,但很多影视公司要排队上市的话,周期还是太长了。尤其是PE投过的影视公司,他们希望通过并购或者是借壳来更快速地退出。毕竟,能通过IPO上市的还是少数,所以去年底和今年的并购案特别多。”浙商创投合伙人李先文表示。
“目前资本市场对影视行业的估值比较高,上市企业也有利用这一题材来炒作概念、拉升股价的想法。”许亮表示。 收购影视资产后,中南重工、熊猫烟花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停。
Wind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A股各大板块中,传媒板块加权平均后一年内累计上涨98.64%,位列第一,其子板块影视动漫一年内的涨幅更达到169.88%。基于此,上市公司扎堆进军“影视圈”,试图借此机会实现业务转型、分散经营风险、刺激股价,意图就不难理解了。
逐利与风险
“资本逐利是天性,但最终能否逐到利,需要理性”,侯欣灵表示。许亮也认为,影视行业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行业,但是高回报一定伴随着高风险,“即使是那几家已经上市的影视公司,要想年复一年、季复一季的给投资人创造良好回报都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盲目地扎堆儿收购更多可能是一厢情愿。”
影视行业与房地产公司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项目导向型企业。这类企业的特点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不像制造企业有持续稳定的现金收入。加之影视行业产业链条多,回款周期漫长,传统企业能否承受也是考验。 以电影行业为例,资金投入后,要经过影视制作、发行、院线、影院四个环节才能收到钱,再从影院回流到院线、发行、制作、投资人手中,要经历7-8个环节。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投资失败。
电视剧与电影略有不同,一般发行渠道有两条:一是制片方直接卖给“最大买家”央视,优点是制片方省时、省力,但发行价格上不去。二是自己做全国发行,与各电视台谈判,发行的人力成本高,好处是总发行价格会高很多,但周期长、风险大,同时电视台回款比较慢。
“这就像一串串联的灯泡,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链条失败。成熟的团队不能说完全规避这些风险,但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这些负面影响。”许亮认为。
跨界投资影视业要面临三大风险:关键人风险、项目风险、政策风险。“影视行业最大的资产是人,如何保证关键人的稳定是最大问题”,许亮说。李先文也表示:“文化创意类企业的核心资产是人,是运营团队,假设被收购方核心团队流失,那就变成只收购了一个没有价值的壳,那收购这家公司还有什么意义?”
对此,上市公司多靠对赌协议和业绩承诺来降低风险。例如中南重工收购大唐辉煌,根据承诺,大唐辉煌2014年至2016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应不低于1.05亿元、1.3亿元和1.6亿元,否则将赔偿中南重工损失。而湘鄂情连续收购两家影视公司,对赌条件均是2014年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许,对赌期内完成业绩并不难,但核心团队在实现业绩并套现成功后,还愿不愿意留下来才是一个更关键的问题。
第二是项目风险。许亮告诉《综艺》,用蒙特卡洛模拟(统计模拟法,以概率和统计理论为基础)分析影视公司现金流可以发现,当影视公司同时运作的项目达到每年20-30部时,“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应明显加大,风险降低。好莱坞的六大影业公司能够做成“百年老店”,离不开对这个规律的参悟。一旦达到这个体量,也就达到了上市公司规模。
但是在目前的收购案例中,还没有达到这一量级的,也就意味着项目成败的风险其实是比较高的。据悉,大唐辉煌2014年运作的项目在10个左右。“影视业还处于混乱的战国时代,中国目前90%以上的影视制作公司,项目运作能力也就是一年几部,甚至两三年一部,影视公司的平均寿命只有2-3年,甚至更短,风险极高。”许亮说。
第三是政策风险。影视作品是涉及意识形态的产品,政府监管变数很大。政策风险可能是传统制造企业无法想象的,需要成熟团队的关键人进行把控。
面对如此多的风险,以及产业链条长、回款周期慢等问题,上市企业是否具备了充分的防范意识,将决定这些跨界后的企业是“玩票”还是“转型”。
影视产品经营
“热钱涌进后,我们感觉不是更好做了,而是压力更大了。”侯欣灵感叹。
这种压力来自于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变的影视播出量。“电影的卖片量是固定的,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量也是固定的,但是现在电视台、视频网站都在进行电视剧自制,所以对于社会上的影视制作公司来说,发展空间反而更小了。”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441部,15770集,其中只有209部已经或者正在播出,仅占到总数的47.4%;2013年,国产故事片拍摄总量为638部,上映影片数量为305部,占总数的47.8%。这意味着国产电影、电视剧作品只有将近一半能被播出。
“进入的资金还会进一步推高制作成本,例如演员片酬,导演、编剧、市场宣传费用等。上市公司‘不差钱’,会更集中投向名导演、名演员、大制作,中小公司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未来,中小公司更需要在剧本和创新能力上下工夫。”侯欣灵表示。
许亮认为,创新应体现在把影视作品当成产品来经营的理念上。产品经营思维包括:前期有没有针对市场需求做过基础调研;有没有针对调研结果进行创新性的研发;产品有没有清晰的定位,作品是拍给哪类人群看的;这些人群又分布在哪里,如何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将信息送达到有效用户等。“虽然我们喊了很多年以市场为导向,但大量导演的思维仍然停留在‘过把瘾式’的实现自我意识上。另外,市场中缺乏导演选拔机制,作品能不能成功,更多是靠运气。今后,随着更多专业金融资本的介入,这种情况慢慢会改变,这也是我们每个影视人需要努力的方向。”
上市公司扎堆收购
清明节后的首个交易日,高金食品以6.45亿元置出现有业务,置入影视传媒类资产——评估值逾60亿的印纪传媒100%股权。印纪传媒(中国DMG印纪娱乐传媒集团,也称DMG集团)是国内少数与好莱坞制片公司有合作的企业,合作影片包括《环形使者》《钢铁侠3》《超验骇客》等。
今年3月,上市公司大手笔跨界收购影视企业集中爆发。
3月25日,浙富控股4.2亿元收购《中国好声音》制作方梦想强音20%股权;3月19日,停牌三个多月的中南重工发布复牌公告,公司将以10亿元估值收购大唐辉煌100%的股权。按此收购价格,分别持有大唐辉煌0.3%股份的唐国强、陈建斌和王姬各自股票价值将达到300万元。3月17日,上市15年的老公司北京旅游拟用1.5亿元收购光景瑞星100%股权,正式进军影视业;3月13日,熊猫烟花发布公告,称将以5.5亿元收购华海时代100%股权;3月8日,湘鄂情宣布收购中视精彩51%股权,12日再次出手以2.58亿元收购笛女影视51%的股权……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初至3月30日,A股内影视行业并购案有17件,涉及资金144.52亿元。其中只有4宗交易的“买主”是从事影视行业的企业,分别是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华策影视和新文化,除此之外均为跨界并购。
深圳新界线影业公司总经理侯欣灵告诉《综艺》,“2008、2009年是一轮影视投资的热潮,今年又是一轮新热潮。现在可以说是电影行业发展的最好时机,世界范围内包括好莱坞都在刮‘华流’,而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的发展则给电视剧带来了更多的‘屏’,所以引起资本市场的追捧是必然的。”
接受《综艺》采访时,华美银行负责影视投资的郭晶晶正在参加香港电影节,“2009年是一轮影视投资的热潮,感觉从那以后影视产业每年都会上一个新台阶。从去年底到今年初,资本市场对影视行业的热度更为明显。仅电影产业看,无论是制作产量,还是上档比例、项目打平的比例,都很让人震惊。现在资本大量进入,会不会产生像当年互联网那样的泡沫不好说,但是资本会促进影视行业快跑是肯定的。”
前几年,一些靠挖煤、修路、搞油、盖房子而发财的人,都曾涉足过影视业。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秘书长王鹏举说:“过去那些人主要是把钱砸给单个剧组拍戏,成了就挣了,不成就废了,其中血本无归者居多。”但是现在,进入影视行业的资金已经变成了上市公司、影视基金、风险投资、银行等,早已不是当初的草台班子可比;而且收购手笔动辄上亿元,并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规避风险,影视行业的跨界收购风潮正在震荡整个产业。
“城”外产业转型
“这种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产业转型。现在大量资本从房地产领域退出,热钱需要找到出口,文化产业恰好是政府大力扶植鼓励的,而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的表现又带动了资本的热情。另一方面,影视行业现在更倾向于出精品、大剧,也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持,双方可谓一拍即合。”郭晶晶表示。
合一资本的创始合伙人许亮也表达了相同看法,“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跨界的收购,而且收购主体还多是制造企业,比如中南重工、熊猫烟花、禾盛新材等?这体现了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转型。过去中国被称为世界的制造工厂,制造企业在这一轮发展浪潮中淘到了金,挣了钱也上了市。现在他们开始收购影视资产,体现了他们对未来市场的敏锐把握,中国未来的发展一定是以这种环保、服务型的第三产业为主要经济增长点,其中影视又是最‘性感’的行业。”许亮是博纳影业的前首席财务官,曾成功运作博纳影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现在正致力于将好莱坞私募电影基金的模式引入中国。
对比中南重工与大唐辉煌的营收与利润,可以清晰感受到影视行业的“性感”之美。2013年,大唐辉煌实现收入2.23亿元,利润为6600万元;中南重工2013年公司收入11.88亿元,利润为5978万元。这意味着,中南重工的销售收入是大唐辉煌的5倍,然而贡献的利润却还不及后者。对此,业内评价此次收购“将再造一个中南重工”。
一边是传统产业对“影视”这一高利润、轻资产行业的“饥渴”,一边是影视公司背后的PE(私募股权基金)在寻求曲线退出。2012年下半年,证监会在A股长期熊市背景下关闭了IPO审核大门,排队上市的企业一度达到880多家,其中苦等上市的企业包括长城影视、唐德影视、大唐辉煌、金英马、金逸影视等。
“去年IPO暂停了,虽然今年重启,但很多影视公司要排队上市的话,周期还是太长了。尤其是PE投过的影视公司,他们希望通过并购或者是借壳来更快速地退出。毕竟,能通过IPO上市的还是少数,所以去年底和今年的并购案特别多。”浙商创投合伙人李先文表示。
“目前资本市场对影视行业的估值比较高,上市企业也有利用这一题材来炒作概念、拉升股价的想法。”许亮表示。 收购影视资产后,中南重工、熊猫烟花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停。
Wind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A股各大板块中,传媒板块加权平均后一年内累计上涨98.64%,位列第一,其子板块影视动漫一年内的涨幅更达到169.88%。基于此,上市公司扎堆进军“影视圈”,试图借此机会实现业务转型、分散经营风险、刺激股价,意图就不难理解了。
逐利与风险
“资本逐利是天性,但最终能否逐到利,需要理性”,侯欣灵表示。许亮也认为,影视行业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行业,但是高回报一定伴随着高风险,“即使是那几家已经上市的影视公司,要想年复一年、季复一季的给投资人创造良好回报都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盲目地扎堆儿收购更多可能是一厢情愿。”
影视行业与房地产公司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项目导向型企业。这类企业的特点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不像制造企业有持续稳定的现金收入。加之影视行业产业链条多,回款周期漫长,传统企业能否承受也是考验。 以电影行业为例,资金投入后,要经过影视制作、发行、院线、影院四个环节才能收到钱,再从影院回流到院线、发行、制作、投资人手中,要经历7-8个环节。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投资失败。
电视剧与电影略有不同,一般发行渠道有两条:一是制片方直接卖给“最大买家”央视,优点是制片方省时、省力,但发行价格上不去。二是自己做全国发行,与各电视台谈判,发行的人力成本高,好处是总发行价格会高很多,但周期长、风险大,同时电视台回款比较慢。
“这就像一串串联的灯泡,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链条失败。成熟的团队不能说完全规避这些风险,但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这些负面影响。”许亮认为。
跨界投资影视业要面临三大风险:关键人风险、项目风险、政策风险。“影视行业最大的资产是人,如何保证关键人的稳定是最大问题”,许亮说。李先文也表示:“文化创意类企业的核心资产是人,是运营团队,假设被收购方核心团队流失,那就变成只收购了一个没有价值的壳,那收购这家公司还有什么意义?”
对此,上市公司多靠对赌协议和业绩承诺来降低风险。例如中南重工收购大唐辉煌,根据承诺,大唐辉煌2014年至2016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应不低于1.05亿元、1.3亿元和1.6亿元,否则将赔偿中南重工损失。而湘鄂情连续收购两家影视公司,对赌条件均是2014年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许,对赌期内完成业绩并不难,但核心团队在实现业绩并套现成功后,还愿不愿意留下来才是一个更关键的问题。
第二是项目风险。许亮告诉《综艺》,用蒙特卡洛模拟(统计模拟法,以概率和统计理论为基础)分析影视公司现金流可以发现,当影视公司同时运作的项目达到每年20-30部时,“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应明显加大,风险降低。好莱坞的六大影业公司能够做成“百年老店”,离不开对这个规律的参悟。一旦达到这个体量,也就达到了上市公司规模。
但是在目前的收购案例中,还没有达到这一量级的,也就意味着项目成败的风险其实是比较高的。据悉,大唐辉煌2014年运作的项目在10个左右。“影视业还处于混乱的战国时代,中国目前90%以上的影视制作公司,项目运作能力也就是一年几部,甚至两三年一部,影视公司的平均寿命只有2-3年,甚至更短,风险极高。”许亮说。
第三是政策风险。影视作品是涉及意识形态的产品,政府监管变数很大。政策风险可能是传统制造企业无法想象的,需要成熟团队的关键人进行把控。
面对如此多的风险,以及产业链条长、回款周期慢等问题,上市企业是否具备了充分的防范意识,将决定这些跨界后的企业是“玩票”还是“转型”。
影视产品经营
“热钱涌进后,我们感觉不是更好做了,而是压力更大了。”侯欣灵感叹。
这种压力来自于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变的影视播出量。“电影的卖片量是固定的,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量也是固定的,但是现在电视台、视频网站都在进行电视剧自制,所以对于社会上的影视制作公司来说,发展空间反而更小了。”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441部,15770集,其中只有209部已经或者正在播出,仅占到总数的47.4%;2013年,国产故事片拍摄总量为638部,上映影片数量为305部,占总数的47.8%。这意味着国产电影、电视剧作品只有将近一半能被播出。
“进入的资金还会进一步推高制作成本,例如演员片酬,导演、编剧、市场宣传费用等。上市公司‘不差钱’,会更集中投向名导演、名演员、大制作,中小公司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未来,中小公司更需要在剧本和创新能力上下工夫。”侯欣灵表示。
许亮认为,创新应体现在把影视作品当成产品来经营的理念上。产品经营思维包括:前期有没有针对市场需求做过基础调研;有没有针对调研结果进行创新性的研发;产品有没有清晰的定位,作品是拍给哪类人群看的;这些人群又分布在哪里,如何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将信息送达到有效用户等。“虽然我们喊了很多年以市场为导向,但大量导演的思维仍然停留在‘过把瘾式’的实现自我意识上。另外,市场中缺乏导演选拔机制,作品能不能成功,更多是靠运气。今后,随着更多专业金融资本的介入,这种情况慢慢会改变,这也是我们每个影视人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