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代表性斟酌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in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三月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協全國委員會召開全體大會的時節,也是國人關注國家大事、釋放政治熱情的好機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雖然並不是香港、澳門實行的政治制度,但多年來內地人大與政協中都有港澳的代表。回歸祖國之前,港澳人大代表是廣東省人大代表團中的成員,港澳政協委員由各級政協邀請產生。回歸祖國之後,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開始獨立選舉人民代表、推薦政協委員。
  2013年3月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中,有36名香港代表,12名澳門代表。在全國政協第十二屆委員會中,則有特邀香港委員124人,特邀澳門委員29人,另有一些港澳委員被列入其他界別。此外,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及一些市的政協中,也有為數不少的港澳委員。由此可見,港澳代表和委員已經成為內地人大、政協的必要組成部份。那麼,港澳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是什麽人的代表?如何評價他們的代表性?聯繫到此類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產生方式以及他們參與人大、政協的實踐,感到一些問題值得認真探討。
  港澳人大代表的代表性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在內地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中,人大代表是按照行政區劃組團的(解放軍代表團另列),代表的產生則需要通過選舉,由下級各行政區劃的人民代表大會選出。其中最基層(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的一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則由全體選民選舉產生。總之,比較規範的選舉方法體現了自下而上的民主集中過程,保證了內地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能夠較好地反映選民的意願,因而也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然而,港澳地區人民代表的產生過程卻未必能充分反映港澳地區廣大民眾的意志。香港、澳門的全國人大代表,是由特定的“選舉委員會”選出來的。選委會的組建和整個選舉過程,系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XX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XX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辦法》(以下簡稱《澳門代表選舉辦法》)兩項法規規定。僅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澳門代表為例略作分析。
  根據2013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通過的《澳門代表選舉辦法》,澳門特區成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該選舉會議的組成包括四部份人員,分別是:一、參加過澳門特區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的人員;二、不是上述人員的澳門特區居民中的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三、不是上述人員的澳門特區第三任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中的中國公民;四、不是上述人員的澳門特區第四屆立法會議員中的中國公民。另外還由一個特殊人物,即特區行政長官也是選舉會議成員。從上述的人員組成情況來看,選舉會議中是沒有普通民眾代表的。
  《澳門代表選舉辦法》對會議召集、會議成員的身份、代表候選人提名、候選人名單確定、投票方式、當選條件等均作出了詳盡的規定,應當說是相當完備、相當規範的。但是仔細推敲後不難發現,這一選舉辦法更多地體現了“自上而下”的選舉理念和選舉程序,與澳門普通民眾的關係比較疏遠。
  例如,選舉會議成員都是由“上面”指定的“上層人士”,與草根民眾距離甚遠。行政長官作為選舉會議的當然代表並出任常務主席,難免將人民代表的選舉納入“行政工作”的軌道,似乎與人民代表大會的初衷有所偏離。特別是《澳門代表選舉辦法》(《香港代表選舉辦法》同)明確規定:“選舉會議成員以個人身份參加選舉會議,並以個人身份履行職責”。這一規定基本上割斷了選舉會議成員與民眾的聯繫,使澳門特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變成特定社會階層(主要是上流社會)推舉自己代言人的行為。試問:這樣選出的“代表”究竟代表什麽人呢?
  “代表”總是對把自己選出來的人負責的。港澳地區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選舉會議選出來的,不是選民選出來的。他們自然要對選舉會議負責,至於如何對待普通百姓,那就要只能凴代表們的良心和自覺性了。我們並不主張或奢望“普選”,但是,倘若選舉委員會的成員採取由普通市民逐級選舉的辦法產生,那麼,每一級選舉會議的成員都會力求對自己的“選民”負責,最終選出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也許會具有更好的“港澳代表性”。
  港澳政協委員的代表性
  與人大代表有異,政協委員不是“選”出來的。用當代中國的一個政治術語來表述,政協委員是“協商產生”的。那麼,協商產生的政協委員是否應當具有代表性;如果有,又應當如何評價政協委員的代表性呢?
  不妨先從全國政協的組成來分析這個問題。2013年開始上任的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共有委員2237人,分屬34個組成單元。其中10個單元是黨派,包括中國共產黨和民革、民盟、民建、民進、農工、致公、九三、臺盟等民主黨派;8個單元是社團,包括共青團、總工會、婦聯、青聯、工商聯、科協、台聯、僑聯;13個單元是界別,包括文藝界、科技界、社會科學界、經濟界、農林界、教育界、體育界、新聞出版界、醫藥衛生界、對外友好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少數民族、宗教界;另有4個單元是特定的“人士”,包括無黨派人士、特邀香港人士、特邀澳門人士和特別邀請人士。仔細考察這個組成結構,不難發現其他32個組成單元是根據政治信仰、工作性質或專業類型來劃分的,唯獨特邀香港人士和特邀澳門人士這兩個單元是與地理上的行政區劃掛鉤的。1983年12月通過、此後又經過數次修訂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簡稱《政協章程》)的規定,政協全國委員會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由於這裡所指的台灣同胞其實並不是指目前生活在台灣的居民而是生活在大陸的台灣籍人士,所以說全國政協的組成單元中真正與地域掛鉤的唯有來自香港和澳門的政協委員了。因此,港澳全國政協委員肩負著特殊的責任。   從這個意義上看,香港、澳門的全國政協委員理應義不容辭地代表各自的居住地,理應反映所在地民眾的願望與要求。正如《政協章程》所要求的:政協委員“要密切聯繫群眾,瞭解和反映他們的願望和要求”。可是,從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的產生過程來看,卻很難發揮這樣的代表性。因為,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的“協商產生”過程更具有“神秘”的色彩,沒有見到公佈於眾的法律法規,普通民眾更不知道究竟是誰和誰進行了協商最終才產生出這個名單。港澳社會最終要等到全國政協常委會公佈名單後才知道這個協商過程已經結束,並別無選擇地接受這個名單。
  從歷屆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港、澳特邀人士的身份來看,大商人、大資本家、社會名流大有人在,接地氣、識民心的政協委員卻十分罕見。《鳳凰週刊》2012年3月26日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標題就叫《“兩會”上,誰在代表港澳台?》其中有一段批評港區政協委員的文字說得十分到位:“對於部份港區政協委員來說,一年一度的‘兩會’猶如名人俱樂部,結識各級官員;所謂參政議政,似乎只是內地的事,與己無關”。澳門的政協委員是否存在類似情況呢?倘若港澳政協委員真正是港澳地區與本地民眾的代表,相信委員們一定會對自己提出嚴格一點的要求,不至於過分地“自我表現”了。
  港澳代表、委員的責任
  爲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有必要對照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協的性質與職能來進行分析。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是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更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大代表作為國家權力機構成員,在人大會內和會外都具有神聖的職責。一般說來,人大代表應當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代表職權,積極履行代表義務,充分發揮代表作用。在人大全體會議召開期間,人大代表要按時出席會議,自覺遵守大會紀律,依法認真行使大會期間的各項職權,審議各項工作報告並發表意見,積極提出議案與建議、批評、意見等。在全體會議閉會期間,人大代表應當積極參加人大常委會組織的會議、視察、執法檢查、調研、評議等活動,參加代表小組組織的活動,提出議案及建議、批評和意見,協助人民政府開展工作。港澳地區的人大代表與其他地區的人大代表一樣,理當認真履行上述職責。
  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的精神,我國的人民政協一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三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團結和民主”是人民政協的“兩大主題”,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是政協的三大職能。具體言之,政協委員要積極開展政治協商:“對國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針以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進行協商和就決策執行過程中的重要問題進行協商”;要認真進行民主監督:“對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通過建議和批評進行監督”;也要踴躍參政議政:“在履行上述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職能的基礎上,對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問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經過調查研究,進行‘協商討論’;通過調研報告、提案、議案等形式向黨和國家機關‘提出意見和建議’”。港、澳地區的各級政協委員是政協的必要組成,與其他委員一樣承擔著上述職能,責任十分光榮也十分重大。
  然而,考察港澳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履行職責的情況,我們只能說是“喜憂參半”。確實有不少港澳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較好地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但是,也有不少港澳代表或委員未必履行了應有的職責。《鳳凰週刊》的文章透露:“在每年‘兩會’上,港區委員不請假而缺席會議的比例為全國之最”。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也在多次講話中提及,“希望港區委員努力學習,不斷提高履行職責的本領”。這裡除了港澳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自身的素質以外,體制本身存在的不足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鳳凰週刊》文章指出:“由於(人大、政協)在港澳並沒有獨立的辦事處,加上選舉制度的特殊性,因此與立法議員相比,這些港澳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幾乎無暇接觸本地市民,因此普通港澳市民一般不瞭解他們的工作,對他們也沒有什麼要求和期望”。一旦到了普通市民“沒有什麽要求和期望”的地步,這些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或許也就可有可無了。
  我們不願意看到這種狀況得以長期延續。事物總是在前進的過程中逐步完善的,港澳民眾和港澳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一樣,對未來充滿希望。
  (作者是澳門城市大學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其他文献
用理解上可此可彼、可左可右的語詞表達含糊的信息在目前已是一種重要的政治修辭,國內外的觀察家們總是試圖從高層的用詞中窺探出中國政治走向,其中雖不乏精彩、獨到的見解,但它們基本上都只有飯後談資的價值。中南海裡熱讀法國作家托克維爾《舊制度與大革命》的消息立即引來人們解讀此書的熱潮,並猜測消息背後的政治隱喻。  托克維爾的這個觀點確實不同凡響,但是越是有吸引力的觀點也越容易誘惑讀者在理解上計其一點而忽視其
期刊
統治的安全不取決於嚴防死守,而取決於對抗力量的發展。釋放部分統治權力,是釋放社會對抗性壓力最有效的措施。世界歷史上,凡在懂得放棄權力的地方都不會也沒有發生過血腥的暴力革命,而死不放棄權力的,特別在社會壓力越來越大的時候,必定會成為權力的犧牲品。  中國歷史上只有兩次政治管理制度的變革,一次是秦始皇變革,他確立了絕對的中央集權體制,另一次是辛亥革命,目標是推翻秦始皇的集權制,代之以分權與權力制衡的憲
期刊
▲2月22日,西安長安區引鎮龍渠村,村民抬國家領導人像鬧社火。社火是中國民間一種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狂歡活動。  河北省昌黎縣團林鎮4名船員在惡劣海況下,因老闆強令出海遇難,家屬多次向出事地有關部門反映,無一部門受理。遇難者家屬在出事海域附近為秦皇島市長修建廟宇,2月21日,家屬們來到廟前秦皇島市委書記、政法委書記和市長的牌位前焚香跪拜,希望能引起關注。  2月21日,河南鄭州,吳偉春展示同款小刀、
期刊
中國的腐敗困局從表面看是經濟問題,從根子上看卻是政治問題。破解之道只能效法東歐國家改革——從民主政治制度入手,只有在民主制度下,才可能實現公平與效率兼顧的經濟改革,進而融入世界經濟。  目前中國的反腐陷入了困局:一方面,大面積的官員貪腐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就老百姓的切身感受而言,其程度已經到了無官不貪的地步。過去,揪出個省長、部長,人們會大吃一驚,現在即便揪出個把政治局委員,老百姓也不會像以往揪出陳
期刊
一個全力杯葛服貿及逢中必反的綠營,倘若執政究竟該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如何對待民共交流?難道可以一手杯葛服貿逢中必反,一面與大陸交流嗎?真令台灣的未來感到擔憂,因此台灣民眾實在不可不慎。  兩岸關係的發展需要有禪學悟透的味道,搭配著理論的思考與現實的推演。我們不禁回首,兩岸間的風風雨雨都只是過眼雲煙,這麼多年來,每一個事件的考驗及挑戰不斷紛至遝來,爭議事件也都一件又一件的發生與過去,雖然兩岸目前尚未得
期刊
善豐花園在2012年雙10日爆發結構危險,以致百多戶住客即刻失去居所,幸得特區政府啓動機制,安置住戶租屋至今一年半載。4月10日特區政府公佈補充調查及行政調查結果,進一步確定“善豐花園事故由多條結構柱混凝土強度嚴重不足所引致。責任應在承建商,但己過落成五年責任追認期而不可作出懲處,而且民事賠價責任尚待提請法院處理……的結論。  針對政府對善豐花園的上述取態,善豐小業主群情激憤,再度發起瞓街行動以示
期刊
胡錦濤在2011年7月1日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講話中指出:“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認識真理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我們要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進一步把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發揮出來,為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12年有多,這12年無論在澳門、在中國還是在全世界都發生了不少變化;這些變化給人們以深刻
期刊
台海兩岸,各有不同的社會制度和治理方式。同是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同宗同族,不同制度會呈現怎樣不同的官場生態呢?  大陸官場的生態,耳聞目睹。台灣官場的生態,通過台灣中天、東森、TVBS電視節目,抑或央視《海峽兩岸》,瞭解頗多。數次去台,從北到南,接觸了政界、商界不少人士,感觸良多。  對大陸民眾而言,對兩岸政府官員的第一個不同,是新聞監督尺度不同。打開台灣電視,每晚都可看到台灣官員被電視名嘴們評
期刊
佛教最高聖物佛陀頂骨舍利,自2010年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盛世重光後首次離開內地,先後蒞臨港澳供奉瞻禮。4月30日下午約二時,佛陀頂骨舍利由專機運載從香港飛抵澳門國際機場。佛陀頂骨舍利首次來到澳門,保安工作嚴密,搭載舍利的專機未抵埗前,大批治安警人員包括特警、保護要人組等早已在澳門國際機場及貨運站新物流中心戒備,除嘉賓外,進入會場人士均須接受安檢。警方派出警犬在現場一帶搜索,以防萬一,有特警更穿上避
期刊
不要扭曲了《從本地視角看  回歸後的澳門發展》  今年4月美國讀者康柏威先生給貴刊的讀者來函,駁斥該文作者為何不站在國際視角看澳門回歸後的發展。其大意指澳門回歸後,“一國兩制”下資本主義制度在澳門得以延續,中央支持賭權開放,十餘年間澳門由回歸前的小漁村一舉成為世界矚目的國際大都市,現時澳門特區的人均GDP收入已經成為亞洲先進國家及地區的前茅,普通市民有權公開討論澳門民生民主政治發展,不僅體現了中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