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福建省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福建中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712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我省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着力建设的“互联网+教育”的框架总成,深入开展全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推进“校校通”、“班班通”基础建设,实现宽带网络、“班班通”设备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现阶段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智慧校园,提升教育效益,意义深远,作用巨大.
  福建省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主要是集资讯、资源、应用、空间建设、智慧教学[1]等内容,以半开放方式,在册教师全员参与空间建设,快速有效地建设公共教育资源,提供公共教学服务,现阶段以分享资源、原创资源、精品资源为代表的公益服务,正影响着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
  微课“三导设计”指的是设计制作微课,对“教”与“学”进行“导学”、“导思”、“导研”,微课设计核心强调“导”,即借助微课的预设行为,去引导学生的“学”、教师的“思”、教学的“研”,使微課成为教师融合信息技术时代“学、思、研、专业成长”四位一体的新手段,从而在教师、学生、教学互动中生成知识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打造智慧课堂,以信息技术助力教育,让教师可以高效教研备课,让学生更加专注学习,让家长了解放心,这是互联网+教育的创新融合,下面利用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下的“教学助手”进行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学实践,以三角函数y=Asin(ωx+ψ)图象与性质的教学为例.
  首先,利用教材自定编目(如图),制定复习计划,上传教案、课件、习题、素材、微课等教学资源,也可以利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海量的、精准匹配到章节的优质资源,并设置学校集备组内分享,同步精准推送,集备组的成员就能及时高效地二次开发形成精品资源.
  其次,利用每周教研、集备的机会,研究教材,创设方法,避免“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备课过程中产生教师的“导思”与教学的“导研”,可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教师对课堂生成反思,尤其是对学科教学研究的方式与途径进行探究,设计优质的“导学微课[2],并设置好“导学反馈”的通道,上传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云空间,供学生导学之用,文本、图象、微课等个性化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助力翻转课堂,有效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习方法,满足学生精品化的导学需求,巩固学生基础学科知识.
  接着,利用强大的课件制作工具,制作高效教学课件,由于教学模板和数学学科工具非常容易建立互动型的课件,有利于设置互动课堂的在线检测习题,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并形成个性化的错题集,通过再认识,重做错题等方式,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每个学生轻松地跨越茫茫的题海,找到“有限的题型”,让学习真正智慧起来,“哪里不会学哪里”,做好个性化的作业,通过设置预设的课后作业和课堂及时推送的个性化的要求,切实提高实际的教学质量.
  然后,利用互动课堂进行智慧教学,打造高效的课堂:
  1 构建智慧教室
  1.1 硬件方面
  一台100寸互动触摸显示器,一台电脑,接通网络的宽带路由器,一部智能手机,若干台答题器或反馈器;
  1.2 软件方面
  电脑安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PC端的教学助手已安装好互动频道,互动智能手机安装好“家校帮”APP,互动课堂班级学生账号已分好组,并与答题器校对完毕.
  2 学生“微课导学”
  学生登录“家校帮”客户端,“课前导学”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1 知识梳理
  (1)“五点法”作函数y=Asin(ωx+ ψ)(A> 0,ω>0)的简图;(2)由函数y=sinx的图象变换得到y= Asin(ωx+ψ)的图象的步骤;
  2.2 教材拓展微思考
  (1)“五点法”作图时,五个关键点的横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2)利用图象变换作图时“先平移,后伸缩”与“先伸缩,后平移”中平移的长度是一致的吗?(3)函数y=Asin(ωx+ψ)的图象横向伸长(或缩短)时,周期和x的系数是如何变化的?
  2.3 检测教材母题
  启动“教学助手”PC端,用教师账号登录,选择“互动课堂”频道,选好开课班级,校对答题器,启动互动触摸电子白板;在同一网络下,在智能手机上,启动“家校帮”APP,用教师账号登录,切换“资源”菜单,扫描“移动讲台”,进入手机互联模式,开启PPT演示,手机就是鼠标、键盘以及触摸屏,是移动讲台,轻松授课,趣味互动.
  例1 某同学用“五点法”画函数f(x)=Asin(ωx+ψ)在某一个周期内的图象时,列表并填入了部分数据,如下表1.(1)直接写出函数f (x)的解析式;(2)若把表1改为表2,求x1,x2,x3的值.
  通过教师手中“移动讲台”智能手机终端,“随机挑人”或“分组挑人”选学生板演或口答,有“黑科技感”,趣味性强,挑出的学生回答问题,没有明显的排斥感,都能积极应答,即使遇见不会的问题,或多或少会说出自己的想法.
  限时解答,无缝评注,聚光灯呈现,教师巡视,手机随拍随评,随堂拍照,随堂摄像,小组积分奖励,互动形式多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加深了互动层次,教师移动授课,脱离三尺讲台的束缚,轻松自如,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互动答题,淡定有自信,课堂生动有趣,教学效果不错,正可谓且教且反思.
  4 课堂练习,在线测试
  课堂练习设计成在线检测,适时推送,学生通过答题器反馈,教师移动讲台终端接收,学生答题情况一目了然,答错的题智能地成为学生自己个性化的错题本,教师根据答题的错误率适时讲评,利用移动讲台拍“典型的错题、错误的方法或不规范的表述”的照片,将此推送到互动白板上呈现,教学素材鲜活,学生求知欲望强,思维专注,学习主动,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答疑解惑,随拍随评,形式新奇,学生表现欲高,师生互动高效自然,效果不错.
  最后,基于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智慧课堂,进行智慧教学,不仅能把平台上的优质资源融合为“导学微课”,而且能通过互动课堂实践活动激发“教师的导思”,进行二次开发制作“导思微课”,分享至资源服务公共平台,标注为“原创”和“精品”,同时“教学的导研”过程也能沉淀为宝贵的资源数据,延伸到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微课三导设计”的教学实践活动形成的一线教育资源大数据,既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也可以创新融合基础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王慧.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智慧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6 (11): 87-93
  [2]王同聚.“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5(2):112 -117
其他文献
1 问题提出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六个部分内容”,要求学生通过高中阶段学习,掌握“四基”,发展“四能”,如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当前的教育界主要聚焦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如何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日常教学,二是如何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评价.针对第二个问题,《课标》提出,要构建基
期刊
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统筹各方面的力量,研究制定各学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就数学学科而言,大多数专家研究表明,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以“素养立意”建构数学课堂将成为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必然的选择,所以一线教师如何在课堂上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渗透核心素养是我们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在
期刊
《椭圆》一课是苏教版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第2节的内容,属于解析几何的范畴,本章主要研究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三种曲线的方程和几何性质,而《椭圆》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种圆锥曲线,研究方法对学习后面的内容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同时,在学习椭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与圆,  具有了一定的解析几何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因此,在学习椭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相对系统的研
期刊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期,数学课程作为初中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若干核心素养,包括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
期刊
学生进入高三后,各种考试、模拟练习卷如家常便饭,试卷讲评课也成了高三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那么如何提高讲评课的效率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试卷讲评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讲清标准答案,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份试卷找到自己在本阶段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为下阶段的学习指明方向.而讲评课往往只有1-3个课时,确定哪些题目需要讲评,哪些题目不需要就成了提高讲评课效率的关键.  讲评的最佳时间是完成
期刊
分层走班教学,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结合任课教师的意见,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学生分别去相应层次班级上课,原有的行政班保持不变.这是一种流动性的学习模式,是一种活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分层教学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从而既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分层教学以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自主选择
期刊
高考全国卷中解析几何解答题是每年必考的内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中有关定点定值问题频频出现,对学生而言,期望的是:这类试题如何求解的?是否有方法可依?对教师而言,关注的是:这类试题是怎样命制的?是否有规律可循?现对2017年高考全国I卷理第20题进行分析探究,希望能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2 试题解析  本题条件简单清晰,表述言简意赅,具有“低起点、宽入口、多层次、好区分”的特点,本题考
期刊
条件是题目的重要组成要件,如何挖掘条件,充分审视条件,使之转化为有利于结论的信息,是数学解题活动中较为稳定的思维规律,数学命题的条件有些具有隐含性,寓于语言中,存在于性质之内,隐藏在数与式中,潜伏在图形里,我们需要把这些条件挖掘出來,使之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挖掘一类隐藏的直线与圆的问题与读者同仁交流探讨.  1 挖掘隐藏的直线  策略2 从数的角度分析条件  已知的等量关系或者不等关系
期刊
我们知道,数学的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性活动始发于问题,推进于问题,发展于问题,能力的提高、方法的提炼、思想的升华,都有赖于问题,如何进行好每一堂例题习题教学课,成了当务之急,成了重中之重,下面谈谈笔者在例题教学中的三个做法,打趣称之为例题教学的“三驾马车”.  1 一题多变 深入题后  人类认识数学对象、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是从认识最简单的问题开始,由浅入深逐步发展到对问题之
期刊
1问题提出  学生在数学解题活动中,时常存在这样的困惑:数学题的解法太多,而我却一种也没有想出来;或同类题太多,而我却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的数学水平真的很差,等等,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整合知识的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出现上述情况就不足为奇了。而要摆脱这一困境,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本身就要勤于思考,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