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车最新计价规定:司机和乘客分开计价

来源 :中国证券期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klc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滴滴打车是“互联网 ”之下一个成功的典范,几年来发展迅猛。这种消费模式之所以能成功,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公司向司机和乘客作出了让利,使它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短时间里产生了风靡效应。
  司机乘客分开计价
  近日,滴滴出行再一次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而这一次滴滴打车让消费者关注的是其价格调整问题。从8月18日开始,滴滴出行平台实行司机和乘客分开计价,取消之前对司机端收取的每单20%抽成,改为每单收取0.50元,外加1.77%的管理费。据悉,滴滴出行这一新的计价方式,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上线,并将逐渐全线铺开。这次滴滴调整计价,司机端和乘客端有什么新的变化?此举到底是为了让价格更公开透明,还是为即将到来的盈利期布局?
  此次计价方式调整,主要目的在于司乘分离,并不在于要增加公司的收入。就司机来说,调整以后的单趟业务收入相比以前固然可能减少,但也有能够增加的,而乘客端则几乎不受影响。
  尽管如此,滴滴调整计价方式还是引起了较大议论,一些乘客抱怨滴滴的服务质量在下降,坐车支出则在增加。因此,不少乘客怀疑,此次滴滴调整计价方式,是否在为未来提高运价或减少甚至撤销补贴做准备?
  消费者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一个直接的原因是滴滴最近与优步中国宣布合并。尽管根据商务部的说法,这一合并还需政府部门批准才能生效,但它却预示着手机打车市场很可能将出现寡头垄断的格局。不容否认,以滴滴为代表的手机叫车市场之所以能在这几年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很短时间里出现了多家公司,这些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主要形式是争相提高给司机和乘客的补贴。但是从去年以来,随着竞争减弱,司乘双方得到的补贴在逐渐减少。那么,在滴滴最终完成与优步中国的合并,成为手机叫车市场上的最大企业后,它是否会蜕变为新的“出租车公司”,就成了消费者的一个现实担忧。
  滴滴是否会走传统
  出租车的老路
  我国传统的出租车公司之所以不能让消费者满意,关键就在于它通过政府定价这个环节,形成了对市场事实上的垄断。在这个垄断格局下,司机因为付出艰辛劳动得不到应有收入而不满意,乘客因为得不到优质服务也不满意,只有出租车公司成了几乎没有经营风险的最大食利者。滴滴打车以其新锐的营销方式撬动了出租车公司的最大利益。但是,如果它自身又产生了垄断状态,那么它所能提供的市场福利就将逐渐消失,最终成为像传统的出租车公司一样的食利者。
  滴滴会不会蜕变为新的“出租车公司”?消费者关心这个问题,滴滴公司也需要直面这个问题。滴滴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它自身不可能产生反垄断的需求。能够让滴滴公司不出现这种蜕变的力量,只能来自市场。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放松对市场的管制,让更多的“滴滴快车”涌现出来,通过永不停顿的竞争,让市场永葆活力。
  车主可以看到
  直观收入心里踏实
  滴滴这次计价调整主要是司机端。那么,司机感受如何呢?记者采访多名滴滴快车司机,他们均表示首日调整还有些不习惯,“只看金额感觉好像每单的费用减少了”,滴滴车主赵师傅向记者表示,虽然此前显示的不是司机实际收入,但金额看起来要比现在显示的收入高一些,调整后心理上还有些不适应,毕竟直观上数字在下降。不过刘师傅称,毕竟刚刚作出调整,滴滴每周给车主结一次账,结账后才能作出比较。
  在车主牛师傅看来,这种计价方式要比之前的好,“以前滴滴做活动,流水扣去抵用券再按照比例来收费,司机实际获得的收入非常少,而且算法不清晰,总感觉被蒙在鼓里,更改后可以直接看到每笔的收入,虽然不高,但心里踏实”。
  记者了解到,自网约车新政出台后,不少媒体调查称,滴滴出行和优步中国两大网约车平台确实在不同城市出现不同幅度的涨价现象。也就是说,目前直观感受就是,调整后乘客花费多了,司机收入少了。而且,司机表示,调整后接单量也受到影响。“早晨出来才拉了9单,而且没有大活儿,全是小单。以前70、80块钱的一天还能碰到几个。改版之后,大单子特别特别少。”
  滴滴在已有相关报道中表示,是部分媒体误读,平台针对司机的抽成和计算方法都没有变,只是显示方式变了。此前司机端显示的是流水,即乘客支付的费用,但新计价方式实行后,司机端显示的是扣除抽成之后的司机实际收入。
  互联网专家王越表示,目前竞争格局不同了,滴滴要在一定程度上探索投资回收的可行性,走这一步也是必然的。毕竟服务不可能永远是免费的。从主客观角度来说,都需要走这一步。看他们能不能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点,能够让用户和司机都得到利益上的平衡。
  数据显示,在中国专车市场,滴滴出行占据了70%的份额,优步中国占据了17%的份额。滴滴和优步合并后,在中国专车市场将占据87%以上的份额,而在更细分的快车市场,市场份额则接近100%。
其他文献
2015年,中国的银行业坏账率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方案迟迟不见“踪影”,之前,评测机构穆迪又下调了中国债项评级,乌鸦嘴一般说中国经济会“硬着陆”。然而,铺天盖地的“债转股”消息传来, 各地资产证券化进程正式拉开大幕,A股果断回到3000点,惠誉稳定了中国的债项评级。有人问,美国次贷危机不就是因为资产证券化吗?这怎么还成了利好消息。资产证券化究竟是良药还是毒药?  2015年,中国的银行业坏账率高,不
期刊
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这两个技术,在未来会使数字货币在金融市场当中的使用权重大大增强。同时可以彻底改造人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大数据意义上,未来的金融机构的核心能力不是存量的改造,而完全是增量的变化。  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这两个技术,在未来会使数字货币在金融市场当中的使用权重大大增强。同时可以彻底改造人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大数据意义上,未来的金融机构的核心能力不是存量的改造,而完全是增量的变
期刊
近日,银监会向各银行下发了《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指引》对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存管人接受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以下简称网贷机构)的委托,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网络借贷资金专用账户的开立与销户、资金保管、资金清算、账务核对、信息披露等职责的业务。  近日,银监会向各银行下发了《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指引》对
期刊
蓝筹股盘子大、市值高、业绩稳定、运营情况良好,更容易被各路资金认可。  经历过5178点的牛市之后,A股市场中不断出现热点,但这些热点并不具备持续性,因此也未能带动市场走高。随着A股的不断调整,近期蓝筹股也受到部分资金的追捧。  蓝筹股是否值得投资,取决于投资者的风格。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蓝筹股无疑是值得投资的。因为相比某些股性较为活跃,经常出现大涨大跌的个股而言,蓝筹股的表现通常比较稳定。如果在
期刊
都说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但是看看房价就让买房人心灰意冷;都说开发商一本万利,但是看着即将断掉的现金流就有火烧眉毛之感。买房人与卖房人的“冰与火之歌”正在上演,未来还会持续。  都说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但是看看房价就让买房人心灰意冷。都说开发商一本万利,但是看着即将断掉的现金流就有火烧眉毛之感。买房人与卖房人的“冰与火之歌”正在上演,未来还会持续。  自2015年房价疯狂上涨以来,深圳的房价已经超越北京
期刊
其实,08年那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内在风险因素并未完全释放,因为:包括G20部分成员国在内的各个主要经济体,都持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金融市场货币泡沫越来越多,各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干预政策频频失灵。  其实,08年那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内在风险因素并未完全释放,因为:包括G20部分成员国在内的各个主要经济体,都持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金融市场货币泡沫越来越多,各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干预政
期刊
对中国经济中期而言,风险主要是改革进展缓慢以及继续依赖政策刺激和信贷来实现增长目标。虽然这能够支持短期增长,但却会因为生产率下降而损害中期增长前景,以及因为信贷和债务持续增加而使风险上升。  随着中国从投资转向消费、从工业转向服务业,中国的增长依然强劲,2016年将达到6.6%。但中国需要在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更快进展,以促进中期增长并减少风险。基金组织在对该经济体的最新年度评估中如是说。  基金组
期刊
当很多人都认为四大一线城市房价涨势趋缓、房价已经触顶的时候,一个又一个地王横空出世,再度抬高了周边地产价格。频繁出现的地王将加大人们的购房压力,这对大部分未购房的老百姓而言不是一个好消息。  当很多人都认为四大一线城市房价涨势趋缓、房价已经触顶的时候,一个又一个地王横空出世,再度抬高了周边地产价格。频繁出现的地王将加大人们的购房压力,这对大部分未购房的老百姓而言不是一个好消息,因此在这种行情趋势下
期刊
摘要:为了考察境内交易所交易经手费政策对期权市场的影响机制,以上证50ETF期权为研究对象,选取成交量、成交持仓比和波动率作为期权活跃度、投机性和波动性的度量指标,利用期权历史交易数据实证分析上证50ETF期权交易经手费的调整对期权市场质量的影响。结论表明,交易经手费对市场成交量和投机性具有反向影响,对波动性具有非对称的正向影响;下调交易经手费提高了市场信息效率和投机性水平,平抑了市场的过度波动,
期刊
《办法》推出限额管理措施虽然意外,但却是一种不错的冷却剂,为这几年来野蛮生长、狂热扩张的网贷行业降降温、退退烧,有助于将整个行业拉回到理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办法》推出限额管理措施虽然意外,但却是一种不错的冷却剂,为这几年来野蛮生长、狂热扩张的网贷行业降降温、退退烧,有助于将整个行业拉回到理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8月24日,备受关注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