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向“中庸”问智慧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ongno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
  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政治智慧,可为新时代中国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重要借鉴。在中国的传统政治智慧中,甚为人们称颂不已的就是尧舜禹等上古圣王的中庸之道。
  关于他们高明的政治智慧,在古代典籍中常有记载,如《荀子·非相》讲“尧舜参牟”,《淮南子·修务训》称“禹耳参漏”等。其意是说,尧舜有三只眼睛,而禹有三只耳朵。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匪夷所思、天方夜谭。其实,这只是古人对他们政治智慧的一种形象说法,并非说他们有着异于常人的身体。其真正意思是,尧舜在处理政事时,他们能观察到事物矛盾对立的两面,并能从中得出超越对立情形的中间结论,就好像他们另有一只慧眼能够透过正反两面看到事物的本质。古人认为圣人必有异象,于是便将圣人拥有慧眼的政治智慧,用“三牟”的形象表现出来。所以,说尧舜有三只眼睛,实际上只有两只,第三者是虚的,是存在于两眼之间而并非实在的第三只眼,是两眼相参而成的所谓的慧眼。“禹耳参漏”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政治智慧。就是说禹用两耳在听取事情的正反情形时,能够得出与两种情形不同的超越二者的结论,就好像禹在用第三只耳朵聆听天外之音。实际上禹只有两只耳朵,第三只是虚的,存在于这两只耳朵之中,是两耳相参而成的所谓的“参漏”。尧舜禹正是因为拥有能够得到天视、天听的慧眼、聪耳,所以后人在传述他们的功德时,便使用了这种生动而传神的说法。
  尧舜禹的这种辩证智慧被后世儒家奉为治国原则,并传承不辍。据儒家经典记载,尧舜禹禅位时谆谆以告的就是这一政治智慧。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尧将天下托付给舜时,把“执中”的智慧也传授给他。舜为政很好地遵循了尧的教导,孔子称赞他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舜亦以此命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就是历代儒家所一直推崇的中庸之道。自此以后,“执中”在中国历史上成为圣圣相承的道统:
  若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傅、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若吾夫子,则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
  可以说,儒家的中庸智慧才是我国政治传统的真正内核。
  中庸之所以能够成为儒家的传世道统,不仅因为它是儒家关于道德修养、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等方面的道德学说,更是因为它蕴含着一种重要的处世原则或方法论,即关于对立的同一性的一种看法,关涉着如何恰当地由内圣而至外王。“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古代圣人从其仁心出发恰当处理政事,这样沿着仁义之路前进便是道,所以,中庸就是将仁心用恰当的方法实践出来的道,它既是一种价值观同时也是一种方法论,是二者的结合。可见,对中庸的运用,重点应是如何在仁的指导下实现对事情的恰当把握,即怎么“执中”。这正是如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所讲述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只是为上古圣王在数千年前便已领悟并运用于社会政治之中。所以,中庸之道是中国数千年前为古人所发现并传承的一种矛盾观,也正是由于这一辩证规律的存在赋予了中庸之道以长久的生命力。尧舜禹运用中庸的政治智慧创造了美好的盛世,所以这种“执中”的思维方法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大智慧。不过,要想真正达到上古三位圣王的境界并不容易,需要在不断提高道德境界的同时认真运用于实践中。
  孔子称赞中庸为至德,是人们很难达到的一种境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其原因就在于对立之中的难以把握,即矛盾如何由对立而统一。所以,在内圣外王的实践中,把握中庸之道的要义就是“执两用中”。由于这个中并不抛头露面,出场的反而是偏而不中有待扬弃的两端,所以捉住这两端,便能映现出一个中来,便有中可用。如待人接物应该不卑不亢,这卑和亢,是偏而不中的两端,但在放弃它之前还得抓住它,因为需要它来定位那个不卑不亢的中间之所在,这就叫“执两用中”。圣人在道德修养方面就是如此强调中庸。如《尚书·皋陶谟》上有所谓“九德”: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
  所谓“宽而栗”,就是绵里藏针。宽宏是一端,栗或严酷是对立的另端。宽宏大量固为美德,但易疏于防范,需得有严酷来补偿,才不致宽大无边,从而组合成一种中的状态。“柔而立”等,亦应作如是观。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认为,在鲁莽与怯懦之间是勇敢,在羞涩与无耻之间有谦逊,在贪婪与浪费之间有慷慨,在放纵与冷漠之间是节制,等等,这些美德正是表现为中庸的形式。圣人在修身过程中达到中庸,就能善于识人用人,并扬其长而避其短。“用人之知(智)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这是说智、仁、勇虽为儒家的三达德,却也并非尽善尽美,仍不免内涵诈、贪、怒的隐患,发挥极致必将走向反面,必须予以节制,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一种折衷。
  在执政中,圣人深知认识容易形成偏弊,故而强调对事情的判断要避免过与不及,像尧舜禹做的那样,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
  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
  欲恶、始终、近远、博浅、古今,各成对立的双方,各有自己的过与不及,因而都能形成蔽塞。此方之所不及,正是彼方之所过;此方之所过,正是彼方之所不及。若能不偏不倚,不陷入任何一方,便能无过不及,适得其中,而得真知。圣人不仅时刻谨守着中庸之道,还注意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而与时俱进:
  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摄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   荀子认为,只要适时合义,柔从并不是怯懦,刚强并不是骄暴。它们都没有违背中庸之道,相反,这样的能柔能刚,正是中庸的要求和形式。所以,圣人行为有时会出现看似前后矛盾的地方,其实正合中庸之旨,如:“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这种处世态度被孟子称为“圣之时者也”。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仁智兼备才是圣人,就是说圣人不仅有着一颗仁爱之心,同时还有着推行仁爱之心的智慧。合而言之,就是儒家圣圣相传的中庸之道。“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不过,这一中庸之道平常却是深深地隐藏在事物表象之下,并不容易为人所理解和把握。只有在全面而深刻地把握住相关知识的前提下,才能知晓事物处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之中。先秦时期,古人便已形成宇宙充满矛盾对立的世界观,“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负阴而抱阳”,世界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矛盾系统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于是,古人从这样的世界观出发,提出一系列的关于中庸的思想,如《逸周书·武顺》云:“人有中曰参,无中曰两。两争曰弱,参和曰强。”《荀子·天论》云:“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至于如何做到中庸即由两而参,《中庸》一书曾阐述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简言之,即“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要想真正把握中庸之道,唯有在至诚的道德指导下帮助天地恰适地养育万物,各尽其性,和谐自然,就可以与天地并列,成为达到中庸至德的圣人。
  总之,中国自古相传的治国智慧蕴含着中庸之道,是后世儒家传承不辍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干。中庸之道的核心要义就是“执两用中”,使世界处在矛盾对立统一的动态平衡中。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社会形势不断发生重大变化,要正确认识和面对这些新矛盾新挑战,就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通过借鉴古代治国理政的中庸智慧,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大力提高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执政能力,转危为机,推动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系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其他文献
本期杂志适逢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博鳌观察》相信,这个发端于亚洲的论坛又将迎来一段历史性的新高度。“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本届年会的主旨,透露了论坛对当下亚洲发展的期待与祝愿。  多姿多彩的亚洲,是世界上文化传统、经济模式最为多元的地理板块。过去30年间,亚洲经济增长为全球发展贡献了将近一半的比例。无论是减贫还是就业率的广泛提升,不少亚洲新兴经济体交出的成绩单令人尊敬。  
期刊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New South Wales)及其首府悉尼(Sydney)享誉全球,悉尼是澳大利亚商业中心,也是亚太地区主要金融中心之一,其商品和服务的年总产出占澳大利亚总量的两成以上。  新州是澳大利亚经济的发动机,是澳大利亚最大、最多元化的州级经济体,贡献了全澳国内生产总值(GDP)近三分之一,经济规模超过亚太地区的很多国家,如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西兰。尽管新州人口总数仅
期刊
虽然解决小微融资问题无法一蹴而就,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些积极的变化正在发生:金融机构围绕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抵押机制正在尝试不同方向的创新;更多的银行将小微企业融资作为转型的重点,通过产业链金融等方式对于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正在增加。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1/3的企业希望得到长期资金支持,从而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  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  经营
期刊
罗纳德·科斯  在我最近与王宁合著的《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中,讲述了中国非凡的市场转变,中国工业革命的速度和规模取得其令人瞩目的成就。与英国18世纪以及美国19世纪的工业革命相比,中国的工业革命在技术创新上稍逊一筹。这令人有些遗憾和不安,尤其虑及我们的现代经济越来越多地受到知识的驱动。作为中国企业家,你们是否认同我们的评价?你们认为自己在创新方面面临那些主要困难  徐乐江  中国从来就没
期刊
拿到欧阳君山的《别了,西方经济学——构建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我是有些兴奋的,一则书名就引起我的极大好奇:它为何别了西方经济学?又如何构建命运共同体?能论出什么样的中国方案?二则因为自己是个老教书匠,在高校执教经济学多年,也算专业中人,长期关注经济学的前沿思考、创新思想,脑子里对经济学也有许多困惑,需要新思想的激荡。  但当我翻开此书,看目录,看章节标题,看逻辑结构,看内容提要,看主要结论,才发现
期刊
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学者、编辑出版家王士菁先生于2016年10月25日凌晨在睡梦中去世,享年98岁,真正实现了寿终正寝,功德圆满。  说起来,我和王士菁先生只见过两面,一次是在2001年6月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召开的“《鲁迅全集》修订座谈会”上,另一次是在同年12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召开的关于新版《鲁迅全集》增收佚文佚信的研讨会上。  印象中,王先生说话不多,大多是在听别人发言。由于上了年纪,听力下
期刊
这几年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感觉比较强烈。从2018年的中美科技、贸易、经济战,到2020年的新冠病毒突袭,到如今全球一片动荡的政治经济形势,可能连最不关心政治经济的人,也不可避免地感受了天下大势与个体命运的紧密相连。那“我们”究竟会走向何方呢?我这里要特别推荐一本书——学者欧阳君山的新作《别了,西方经济学——构建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  作者开创了一种新思想理论,称“注目礼学说”,独步江湖,
期刊
以史证文的治学方法源自古典文学研究,但现在作为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亦被广泛使用。学界常常倡导治学当以小见大,切忌落入大而空的窠臼,但是很多学人一直不得其法。在笔者看来,“以史证文”的治学方法价值之一,首先就在于其内中藏着以小见大的治學理路。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季羡林先生曾经发表过一篇《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的研究文章。《黔之驴》不过是一篇寓言故事,放眼漫长的中国文学史长河,也就显得微乎其
期刊
2017年暑假,在中国人民大学上海校友会活动上,从一位著名校友的手中,我“打劫”了一本书,书名“中国方案——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市场机制”,作者“欧阳君山”,是湖南家乡人。因为该校友的郑重推荐,当时大致翻了翻,就被深深吸引,觉得是一本“思想与文采齐飞”的好书,于是就加了作者的微信,与湖湘俊才直接通达了。后作者被邀请到上海工作,我们有了更多的学术互动,从而我比较系统地了解了他论述的注目礼学说,并有幸为该
期刊
一个普通的驻地记者与一位共事只有4年多、相隔也很远的总编辑之间,似乎不会有多少“交集”,也好像不会有多少“故事”,但我与曾任光明日报总编辑的徐光春应属“例外”。  1991年,徐光春自新华社调入光明日报社,先后担任副总编辑、总编辑。虽然在光明日报任职时间不算长,但他在光明日报社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到光明日报社工作之前,徐光春曾就新闻宣传方面的问题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