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色,及有限真实(创作谈)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散文写作中,我想到的首先不是散文本身,而是生活本身。构成我生活的有三个原始支点,一是林场,二是部队,三是工厂。尽管自工厂之后还经历了许多次生活变迁,但是前三者是构成我最基本也最有力量的生活及人格基石,它们就像人生底座的金三角,赋予我最底层,最原始的生命色泽。
  上佛垟林场的生活是我青少年时代最为重要的部分。我小时候随父母在林场生活、成长,一直到参军离开林场为止。林场的高强度劳作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它一直居于我记忆的最高处。其实上佛垟林场于我而言,书写它是一个必然,也是作为一个个体通过书写对一个时代下林场的呈现。在任何一个大时代下,个体的存在都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书写个体必会书写到那个时代对个体的裹挟与影响。哪怕在远离城市、远离文化的大山里的林场,照样被时代所紧紧地裹挟着。林场于大山而言,又相对是一个地域的弱副中心,它比周边的公社机关更具传奇色彩,公社机关人员基本都是由当地人组成,人员中最远的也就来自本县城里,但上佛垟林场则不一样,因为它的人员构成比之周边的几个公社机关要复杂得多。这里有温州知青,有外县调入的干部、职工,有省内分配来的林学院毕业的技术员,还有后期县里来的知青,还有退伍军人,而林场的农民工也来自周边的多个公社。所以,上佛垟林场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单位。在林场里,还有许多种方言,温州话,罗阳话,闽南话,蛮讲话。这大不同的语言也加强了林场的复杂性与丰富性。正因为林场这种人员组成的特殊性,因此它在周边的村庄与周边的几个公社中有着很高的关注度。这样背景下的林场,同样受到了当时那个时代的影响。首先是文化读物的稀缺,除了父亲的几本像样点的文学书籍之外,几无读物,我记得很清楚,阅览室只有可怜的几本书籍,当我把这些都读完后,后来甚至连《群众演唱》《小演唱》《群众文艺》《东海民兵》等都找来读。而知青人群则给了我文化方面的影响,他们手抄的、油印的,电影歌曲,外国歌曲,包括地下歌曲,比如流传一时的《南京知青之歌》;还有生活方式,语言方式,人际方式;还有那种叛逆的个性,不羁的言行,直言不讳的说话方式,个性表达,等等,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他们而言,我既是游离于这个群体的,但又不自觉地暗中融入了这个群体,也慢慢地获得了互相认同,虽然年龄差异大,但是不妨碍相互间的深度交往。于生活而言,上佛垟林场是一个强劲的生活处所,它多变的气候,险峻的山崖,茂密的树林,人际的交缠,大强度的劳动,直至身体的伤害,等等,这一切对我的人生、性格、人格、人际方式,以及对外部世界的感受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群体中的悲观、乐观、包括暗黑人格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
  这种影响,远远超越读物,超越学校教育,超越后来的一次次的变迁所带来的影响。
  我永远清晰地记得一次赶车回老家的过程。全家凌晨两点起床,洗漱,吃完饭三点,然后手电筒照着曲折的山路摸黑行走赶往五十里外的彭溪车站搭乘早上十点唯一一班开往温州的班车。由于带着行李走崎岖山路的体力消耗,当到达彭溪车站时,我已经精疲力尽。
  可以说林场既是塑造我的第一生活现场,又是始终在我意识中占据着重要成分的重要思想情感所在。
  这些,也都自然而然地对我的写作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我的散文写作中,我一直认为生活始终雄踞于文字上方,低处的生活有着文字不可企及的力量,而且散文写作中的自我须有自省能力,即这个我是真实的,不是虚拟的,也不是或夸大或缩小的。生活赋予个人的,在当时的生活现场中,有些是乐于回忆的,而有些则是不堪回首的,但于后来的写作,它们都是一种可贵的给予。哪怕当时的坏,都是一种给自己以反思的力量,及审视的動因。
  1977年,我离开上佛垟林场之后,再也没回去过,尽管我千百次地想回去看看如今的上佛垟林场还有没有当初的影子。但是这个念头并不很强烈。如今交通相对便利,去上佛垟林场从泗溪廊桥往上开车一个小时就能到达。但是我一直没有回去看过。我检视自己的内心,不坚决回去看旧地的原因,可能是为了保存一个不被更改的完整的旧地记忆,这是一个潜意识,一旦去了,找不到旧地的影子,可能记忆因此会有所更改。这对林场记忆的更改是我不愿意的。因此,当我写林场时,我是特别在乎人与事的记忆,也特别把真实的自我放入其中,予以审视。我一直所写的这个我,是居于低处的,真实的,坦诚的。
  同时,在散文写作中,我也在竭力避免两种写作状况:一是在有些散文写作中有轻视叙事的倾向,在传统的散文写作中又过于拘泥散文的叙事功能,但总体而言,还是要回到叙事上来,叙事在散文中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二是必须注意的是,必须仍然保持叙事的克制,在散文写作中,必须保持叙事的有限真实性,以及叙事的真诚态度,不做强大故事的构造者,就是避免过于小说化叙事以及对事件虚构的冲动,给自己设定叙事的界限,避免刻意经营那种过于强大的虚构叙事(即为了叙事效果而强加给事件的虚构情节。当然,这是对于以真实人物与事件为题材的主流散文写作而言,如果是以虚构为前提的,比如寓言式散文写作,则又另当别论)。在正常的散文叙事中,过于强大的刻意经营的叙事也是与事物本质相背离的。这也是散文书写的所遵循的有限真实逻辑。所谓有限真实,即事件一旦进入记忆,又是经过写书呈现,那么它就已经进入了一定范畴内的功利取舍,也就与它的原始真实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但是,写作者不能因为无法还原原始真实,就放弃真实原则,放胆虚构。我的立场,尽管散文无法还原原始真实,但是,写作者要有写作真诚,应在其写作中完成有限的真实,而不是为了完成写作而去虚构。
  迄今为止,我写上佛垟林场的文字,虽然不多,但于我而言,已经够多了,因为我不想轻易地去写,去讲故事,而是每一篇都是一次慎重的记忆着陆。包括刚写的这一篇《走在前面的人仿佛消失在去往远方的山路上》,这次的记忆着陆,比上几次更加谨慎,因为它的容量也相对大了一些,也较好地完成了一次有限真实的书写。
其他文献
钱松(1899-1985),又名松岩,江苏宜兴人,是中国20世纪绘画史上杰出的巨匠。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作为“新金陵画派”的一员,钱松以饱满的创作热情下工厂、跑码头、拜谒革命圣地,足迹踏遍大江两岸,先后数十次壮游写生,创作了以革命圣地为题材的一大批红色经典作品。其作品以寓意、抒情、象征的手法和诗意的内涵,形成浑厚激越、深沉内蕴的独特山水画风。《梅园新村》系列便是其中之一。  梅园新村
期刊
琮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玉器品种之一。最早的玉琮现于5000-6000年前,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中大量出现,玉琮发展至全盛时期。  广东地处岭南,古时陆路交通极为不便,因而开发较晚,春秋战国时期,岭南为百越之地,与长江流域特别是楚国的交往开始频繁起来。广东的历史特点决定了先秦时期的文化遗存较中原地区以及长江流域不如,特别是玉器在数量上略显弱势,迄今出土的先秦玉器仅足千件,而琮的数量仅1
期刊
11月27日至28日,佳士得香港公司举槌,取得了成交额约合7.47亿元人民币的佳绩。  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上拍137件拍品,成交额约合1.8355亿元人民币,成交率94%。在来自各地的买家的踊跃竞投下,不少杰出艺术家作品创造了纪录,最受瞩目的常玉《四裸女》作品,吸引了众多现场及电话的激烈竞标,以1636万港元成交,刷新了画家2005年年初才创下的纪录。潘玉良、朱德群、赵无极和吴冠中的作品亦创下他
期刊
一  他投进最后一个三分球,像淋了一场暴雨般大汗淋漓走出球场。人群背对落日逐渐稀疏,他仰面朝天,脑袋向后来回摇摆,试图甩去浸透在头发里的汗水。等他坐到我身边时,我们之间隔着一线霞光,我也刚好吸完奶茶里最后一颗珍珠。我对他无情嘲笑,不行了吧,才投进两个三分球。一条白色软绵绵的干浴巾揽在他脖子上,又习惯性摘下眼镜拿浴巾角边擦了擦。他笑着无奈摇头说,是不如从前了,到底是快四十跑不动啦。我起身丢掉喝完的奶
期刊
玉佩是古代君子必不可少的一种装饰品,所谓“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也。玉佩种类繁多,有的单独使用,有的成组出现,组玉佩就是将几种形状不同的单件玉佩,以彩线穿组,合成一串。组玉佩既有礼玉性质,又有引人注目的装饰功能,它是权贵身份的象征。组玉佩起源悠古,历代传承,绵延至明代。虽然组玉佩在服制和礼制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其源流演变的过程却长期未得到比较明晰的解释。正如清人俞樾云:“夫
期刊
桂圆  五岁时,母亲病逝,他失去了母爱。一年后,父亲娶了继母。  父亲原本在家养蚕,闻知湖州蚕业发达,就担着竹圆筐,前去做蚕桑生意,长久没回来。  黄兆博和继母相依为命。继母待他如亲生儿子。转眼间,黄兆博十六岁了。有时想父亲,父亲的面目竟然模糊不清。而且,他疑惑:父亲为何从未进过他的梦里?  父亲难得回家,回来也像客人(余姚称人客)。找一样什么东西,还要问继母。黄兆博看了就好笑。倒是继母像过节一样
期刊
东正拍卖公司将于12月底隆重推出字画、油画、玉器、瓷器和杂项四个专场,一千多件艺术品,奉献给广大收藏界朋友。     最令人关注的字画类,包括古代名画和近现代、当代作品。江南才子唐寅(伯虎)《钱塘景物图》,曾收录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明四家书画集》,系唐伯虎中年精品。八大山人早岁创作的《双鱼鹰》图,有国际著名收藏家、鉴赏家王已迁题跋,是作者作品中极少见的两只鱼鹰鸟的图式,其笔墨清刚的气象已初
期刊
雷默直接发给我一篇作品,是马叙的《走在前面的人仿佛消失在去往远方的山路上》。他经常推荐一些好小说给我读。我以为又是一篇小说,读完后便给雷默发了一条微信:“感觉这是用散文思维写的小说。”雷默的回话几乎让我崩溃,他说:“这是一篇散文。”但反过来一想,我的感觉并没有问题,因为就算这是一篇散文,完全可以说它还包含着一些小说的元素。难道是小说还是散文可以这样翻来覆去吗?也许这正是马叙的特点,他似乎并不看重文
期刊
一  马叙的散文《走在前面的人仿佛消失在去往远方的山路上》有一个不同凡响的开头。它不是从介绍开始(例如“某某年,我多少岁,我在某某地”),也不是从喟叹开始(例如“如今回想起来……”),而是从物开始:两块牌子(场牌),“一块写‘浙江省泰顺县地方国营红星林场’,一块写‘浙江省泰顺县地方国营上佛垟林场’。”两块牌子冷冰冰地,轮流放在林场的仓库里蒙尘——就像这个故事一样。但蒙尘的牌子也依旧是牌子,它们永久
期刊
原著/约翰·亚历山大·波普(美国)  翻译/裴光辉    早期的青花瓷    随着对明朝瓷器熟悉程度的加深,瓷器的造型和胎釉质地的某些特征也开始彰显出来,而画师的专有纹饰及其运用也形成一贯的作风,这样,“老朋友”相识变得简单而迅速。然而,必须要补充的是,这种状况并不是万无一失的,一件后期的仿制品甚至一件平常的赝品总能时不时地逃过最敏锐的眼睛;但总体而言,一件这样或那样的瓷碗或者花瓶,一瞥之下,还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