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所区域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德育,早已悄然而至,与我们不期而遇,而参与《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的研究,更给我们进一步系统研究学校数字化德育提供了契机。
学校以《信息时代学校德育创新的实践研究》为研究课题,提出了研究的总目标——“依托校园网络建设学校道德教育信息平台,将德育从课堂拓展延伸到家庭、社区和网络,构建一个突破时空限制的系统化德育体系”。然而一切就绪之后的实践,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些困难甚至让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在一段时间内无所适从,他们的日常研究,也就基本围绕“如何把多如牛毛的学校和上级各条线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各项德育活动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相关联”来展开,这种“连连看”的科研方式完全游离于课题目标之外。但也正是因为问题的存在,促使我们对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作进一步的认识与反思。
首先,数字化德育创新,同样需要贯彻学校“育人的德育、真实的德育、生活的德育”之理念;其次,数字化德育创新,并非摒弃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另起炉灶,而是两者的有机融合;第三,数字化德育创新,在形式和内容创新的同时,人的决定性因素依然占主导地位;第四,数字化德育创新,需要数字化的德育资源做支撑,但必须贯彻在应用中建设,在实践中积累的原则,不做单纯的资料堆砌。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与反思,我们逐步把问题聚焦,并确立了实践研究的重点,即围绕班级管理(依托班级网站建设)、学科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因子)、课堂教育(品社、品生专业课)、家校协作(阿上家长学校)、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袋建设等多个方面重点突破,并在实践基础上,及时总结,走一条从实践经验走向理性思考的研究之路。通过以下列举的几个案例,可以管窥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所进行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生活的真实——一次“偶然”引发的爱心大接力
我校的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袋建设起始于2005年,且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提高写作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已初见成效,随着学生对电子成长档案袋的熟悉和热爱,它在学生道德教育领域所具有的潜在能量得以释放,发生在三年级7班(现为五年级)班级博客群上的“爱心”接力行动,便充分反映了信息时代基于网络媒体的德育活动已开始显现其特有的时代魅力。
2007年初的一场大雪,让滇东北小山村的贫困孩子们,经历了一次大考验。三年级7班的丁璐同学把自己在网上看到的一条反映贫困山区孩子学习生活的消息转贴在自己的档案袋里,起名为《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班上同学在浏览后纷纷留言响应,班主任老师敏锐地抓住这一机会,通过“学生自主,老师辅佐”的形式,组织策划了一次历时近两年,并仍持续不断进行着的德育实践活动。
几天后,首次《手拉手献温暖》活动募集的几大箱衣物和文具就远寄云南省文山县东山彝族乡中心学校,并得到了当地梁老师的热情回复,他还应邀担任7班的校外辅导员,并在7班的博客群中开设专栏,用照片和文字持续报道衣物文具的分发情况。7班的同学们透过网络,见到了山区孩子们拿着“从来没穿过的最最漂亮的衣服”时脸上荡漾着的喜悦,感动的同时,也着实地震撼自己的心灵,他们纷纷希望能够给予对方更多的帮助,于是这场活动在老师的参与和家长的支持下,透过网络的传播和扩散,影响日远。
2007年3月26日,丁璐同学代表三(7)班向全校发出倡议;4月5日,装满“爱心”的整整六箱衣物和文具再次寄往云南。4月15日,收到梁老师的《致三(7)班和四(4)班的一封信》。
2007年4月7日,梁老师将他们学校9位贫困同学的基本情况传在档案袋,5月10日,9个贫困孩子全部被认领,装满爱心的2000元钱遥寄云南。
2007年5月12日,李梵同学将自己的全部稿费买了“六一”礼物,邮寄云南。
2007年5月13日,云南省文山县东山彝族乡中心学校委托7班的学生代表向“手拉手,献爱心”资助者赠送锦旗。9月25日,瑞博档案袋又见《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滇小朋友向自己的救助人汇报学习成绩》。
2007年12月15日,收到梁老师寄来的花生和瓜子,7班举行了一次“爱心”品尝会。
……
爱心接力,仍在继续。
一位小学生在自己博客转贴的一条消息,最终却引发出一场历时近两年之久的爱心接力,其间的因果,值得我们德育工作者深思。学生的朴素情感,教师的善于发现和引导,家长的鼎力支持,社会的热切关注,更加上云南梁老师透过网络的即时报道,让这次活动显得真实、亲切而实际。而网络在这次“手拉手”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更是有目共睹,它所构筑的“德育之网”将生活和德育联系得如此之紧,成为滇苏两地学生友谊联系的纽带,网络这个真实存在的“虚拟世界”也成了我校的一个德育实践基地。
“诚信书架”看诚信——网络服务于德育的一个美丽侧影
学校大门口的接待大厅,有一个小小的书柜,上面敞开陈列着数百本各式各样的书籍,书架四周,还摆放着一圈沙发,这是学校专门为那些晚上放学后,父母未能及时来接的孩子们所准备。因为书籍是敞开式的,因此就难免会担心出现遗失和损坏等现象,大家便商量给书架起个名叫《诚信书架》,但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在阅览后把书籍随意堆放、损坏和散失等现象还是时有发生。
面对这种现状,怎么办?是头痛医头式的批评教育(事实证明并不是很管用),还是索性取消这个美好的创意,或者天天派值班老师督促监管,这些意见似乎都不能令人满意,且所有的这些干预行为,都有悖当时给书架取名“诚信”二字的初衷。最后,这个难题被作为一个课题项目落实给学校大队部。以下便是大队部在落实“诚信书架看诚信”活动中的一些举措:
1,学校红领巾电视台以“流浪的我”为题,以散落在校园里一本缺损封面的图画书为主人公,用它曲折而略带离奇色彩的寻找自己的家的故事,展开了一个以爱书为主题的全校性活动。
2,大队部在观察和调研的基础上,从经常流连于书架的“留守”学生中挑选部分代表和各班的“阅读之星”共同组成观察团,让他们留意观察“诚信书架”的使用情况并作好记录,然后组织小型沙龙请他们谈看法,说建议,想对策,为书架自由阅览的有效管理出谋划策。
3,建立诚信书架管理志愿者队伍,负责诚信书架的管理工作。他们来自于阅读队伍,担负着示范和引领的作用,他们自己认真看书,同时还负责向同学们推荐好书,他们随时地整理着书架,同时也随时地纠正着同学们的各种不良阅读习惯。
4,由大队部倡导少先队员为诚信书架捐书送书。我们把诚信书架看 作全体少先队员共同的精神家园,倡导分享思想、分享知识的理念,大家的书架大家建,大家的书架大家爱。
5,组织网上图书漂流和阅读接力活动。积极组织“诚信书架”网络读书征文活动,及时通过校园网络“诚信书架”栏目整理和发布书架新书信息,请捐赠者自己撰写新书介绍,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网络上撰写读书心得,留下图书漂流的轨迹。
网络在这个案例中的“戏份”并不多,但它的有效介入拓展了“诚信书架”的功能,使得书架的真正作用已经从“安置晚回家学生”走向“构建书香校园一道美丽风景”,成为学生诚信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成为学生自主管理、诚信待人的一个经典范例。
小窗口中的大世界——一次基于网络的有效培训
2006年4月13日,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吴敏敏老师在学校“绿色网吧”进行了一次以“文化尊重礼貌待客”为主题的红领巾接待员培训活动,迎接即将到访的新加坡德义小学师生。
活动背景:新加坡德义小学与我校的友谊和交流始于2004年,双方学校每年互派师生进行修学访问,并互派骨干教师学习和交流。2005年始,我们的校际交流活动更得到了新加坡教育部的经费资助,学校每年都会有18名优秀学生赴新免费修学,与德义小学的师生共同学习和生活一周。随着双方交流的逐步深入,活动的主体也开始真正地转向学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学校组织了这次基于网络的红领巾接待员培训活动。
活动目的:结合迎接新加坡德义小学师生来访接待活动,组织红领巾接待员通过网络学习,了解有关新加坡饮食、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资料,并学习基础的接待礼仪,更好地完成接待任务。同时培养少先队员网上学习、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绿色上网”的习惯。
活动方法:上网查阅,信息处理,交流汇报,模拟实践。
活动对象:红领巾接待团成员。
活动地点;学校绿色网吧。
活动过程:温情回顾,导入话题;自由组合,绿色上网;交流反馈,学习礼仪;教师总结,活动延伸。(详细过程略)
通过基于网络的培训活动,让礼仪接待员进一步了解新加坡、认识新加坡,同时,又明确了自己作为东道主应有的主人翁态度和必须了然于胸的传统节日、本土特色、校园文化等知识。
小窗口见大世界,透过一个小小的电脑屏幕,学生浏览到的是外面世界的无限精彩。学校构建安全、绿色的上网环境,为这种新型的教育和学习方式提供了安全保障,互联网也逐渐成为我们开展少先队活动的新场所。
类似的研究个案还有传统的“十百千”工程,每学年一个周期的“千人评实小”系列活动等,都在活动的过程中因网络的有效介入而更显活力和魅力。在课题研究告一段落之际,课题研究为学校数字化德育创新所带来的影响却还远远没有休止,如何在下阶段的研究中,逐步摆脱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把一些优秀的个案研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廓清新形势下数字化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从实践应用到模式总结的路途还很遥远,需要我们继续不断的努力。
(本文部分案例素材,来源于张侍、吴敏敏老师)
学校以《信息时代学校德育创新的实践研究》为研究课题,提出了研究的总目标——“依托校园网络建设学校道德教育信息平台,将德育从课堂拓展延伸到家庭、社区和网络,构建一个突破时空限制的系统化德育体系”。然而一切就绪之后的实践,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些困难甚至让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在一段时间内无所适从,他们的日常研究,也就基本围绕“如何把多如牛毛的学校和上级各条线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各项德育活动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相关联”来展开,这种“连连看”的科研方式完全游离于课题目标之外。但也正是因为问题的存在,促使我们对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作进一步的认识与反思。
首先,数字化德育创新,同样需要贯彻学校“育人的德育、真实的德育、生活的德育”之理念;其次,数字化德育创新,并非摒弃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另起炉灶,而是两者的有机融合;第三,数字化德育创新,在形式和内容创新的同时,人的决定性因素依然占主导地位;第四,数字化德育创新,需要数字化的德育资源做支撑,但必须贯彻在应用中建设,在实践中积累的原则,不做单纯的资料堆砌。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与反思,我们逐步把问题聚焦,并确立了实践研究的重点,即围绕班级管理(依托班级网站建设)、学科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因子)、课堂教育(品社、品生专业课)、家校协作(阿上家长学校)、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袋建设等多个方面重点突破,并在实践基础上,及时总结,走一条从实践经验走向理性思考的研究之路。通过以下列举的几个案例,可以管窥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所进行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生活的真实——一次“偶然”引发的爱心大接力
我校的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袋建设起始于2005年,且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提高写作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已初见成效,随着学生对电子成长档案袋的熟悉和热爱,它在学生道德教育领域所具有的潜在能量得以释放,发生在三年级7班(现为五年级)班级博客群上的“爱心”接力行动,便充分反映了信息时代基于网络媒体的德育活动已开始显现其特有的时代魅力。
2007年初的一场大雪,让滇东北小山村的贫困孩子们,经历了一次大考验。三年级7班的丁璐同学把自己在网上看到的一条反映贫困山区孩子学习生活的消息转贴在自己的档案袋里,起名为《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班上同学在浏览后纷纷留言响应,班主任老师敏锐地抓住这一机会,通过“学生自主,老师辅佐”的形式,组织策划了一次历时近两年,并仍持续不断进行着的德育实践活动。
几天后,首次《手拉手献温暖》活动募集的几大箱衣物和文具就远寄云南省文山县东山彝族乡中心学校,并得到了当地梁老师的热情回复,他还应邀担任7班的校外辅导员,并在7班的博客群中开设专栏,用照片和文字持续报道衣物文具的分发情况。7班的同学们透过网络,见到了山区孩子们拿着“从来没穿过的最最漂亮的衣服”时脸上荡漾着的喜悦,感动的同时,也着实地震撼自己的心灵,他们纷纷希望能够给予对方更多的帮助,于是这场活动在老师的参与和家长的支持下,透过网络的传播和扩散,影响日远。
2007年3月26日,丁璐同学代表三(7)班向全校发出倡议;4月5日,装满“爱心”的整整六箱衣物和文具再次寄往云南。4月15日,收到梁老师的《致三(7)班和四(4)班的一封信》。
2007年4月7日,梁老师将他们学校9位贫困同学的基本情况传在档案袋,5月10日,9个贫困孩子全部被认领,装满爱心的2000元钱遥寄云南。
2007年5月12日,李梵同学将自己的全部稿费买了“六一”礼物,邮寄云南。
2007年5月13日,云南省文山县东山彝族乡中心学校委托7班的学生代表向“手拉手,献爱心”资助者赠送锦旗。9月25日,瑞博档案袋又见《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滇小朋友向自己的救助人汇报学习成绩》。
2007年12月15日,收到梁老师寄来的花生和瓜子,7班举行了一次“爱心”品尝会。
……
爱心接力,仍在继续。
一位小学生在自己博客转贴的一条消息,最终却引发出一场历时近两年之久的爱心接力,其间的因果,值得我们德育工作者深思。学生的朴素情感,教师的善于发现和引导,家长的鼎力支持,社会的热切关注,更加上云南梁老师透过网络的即时报道,让这次活动显得真实、亲切而实际。而网络在这次“手拉手”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更是有目共睹,它所构筑的“德育之网”将生活和德育联系得如此之紧,成为滇苏两地学生友谊联系的纽带,网络这个真实存在的“虚拟世界”也成了我校的一个德育实践基地。
“诚信书架”看诚信——网络服务于德育的一个美丽侧影
学校大门口的接待大厅,有一个小小的书柜,上面敞开陈列着数百本各式各样的书籍,书架四周,还摆放着一圈沙发,这是学校专门为那些晚上放学后,父母未能及时来接的孩子们所准备。因为书籍是敞开式的,因此就难免会担心出现遗失和损坏等现象,大家便商量给书架起个名叫《诚信书架》,但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在阅览后把书籍随意堆放、损坏和散失等现象还是时有发生。
面对这种现状,怎么办?是头痛医头式的批评教育(事实证明并不是很管用),还是索性取消这个美好的创意,或者天天派值班老师督促监管,这些意见似乎都不能令人满意,且所有的这些干预行为,都有悖当时给书架取名“诚信”二字的初衷。最后,这个难题被作为一个课题项目落实给学校大队部。以下便是大队部在落实“诚信书架看诚信”活动中的一些举措:
1,学校红领巾电视台以“流浪的我”为题,以散落在校园里一本缺损封面的图画书为主人公,用它曲折而略带离奇色彩的寻找自己的家的故事,展开了一个以爱书为主题的全校性活动。
2,大队部在观察和调研的基础上,从经常流连于书架的“留守”学生中挑选部分代表和各班的“阅读之星”共同组成观察团,让他们留意观察“诚信书架”的使用情况并作好记录,然后组织小型沙龙请他们谈看法,说建议,想对策,为书架自由阅览的有效管理出谋划策。
3,建立诚信书架管理志愿者队伍,负责诚信书架的管理工作。他们来自于阅读队伍,担负着示范和引领的作用,他们自己认真看书,同时还负责向同学们推荐好书,他们随时地整理着书架,同时也随时地纠正着同学们的各种不良阅读习惯。
4,由大队部倡导少先队员为诚信书架捐书送书。我们把诚信书架看 作全体少先队员共同的精神家园,倡导分享思想、分享知识的理念,大家的书架大家建,大家的书架大家爱。
5,组织网上图书漂流和阅读接力活动。积极组织“诚信书架”网络读书征文活动,及时通过校园网络“诚信书架”栏目整理和发布书架新书信息,请捐赠者自己撰写新书介绍,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网络上撰写读书心得,留下图书漂流的轨迹。
网络在这个案例中的“戏份”并不多,但它的有效介入拓展了“诚信书架”的功能,使得书架的真正作用已经从“安置晚回家学生”走向“构建书香校园一道美丽风景”,成为学生诚信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成为学生自主管理、诚信待人的一个经典范例。
小窗口中的大世界——一次基于网络的有效培训
2006年4月13日,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吴敏敏老师在学校“绿色网吧”进行了一次以“文化尊重礼貌待客”为主题的红领巾接待员培训活动,迎接即将到访的新加坡德义小学师生。
活动背景:新加坡德义小学与我校的友谊和交流始于2004年,双方学校每年互派师生进行修学访问,并互派骨干教师学习和交流。2005年始,我们的校际交流活动更得到了新加坡教育部的经费资助,学校每年都会有18名优秀学生赴新免费修学,与德义小学的师生共同学习和生活一周。随着双方交流的逐步深入,活动的主体也开始真正地转向学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学校组织了这次基于网络的红领巾接待员培训活动。
活动目的:结合迎接新加坡德义小学师生来访接待活动,组织红领巾接待员通过网络学习,了解有关新加坡饮食、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资料,并学习基础的接待礼仪,更好地完成接待任务。同时培养少先队员网上学习、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绿色上网”的习惯。
活动方法:上网查阅,信息处理,交流汇报,模拟实践。
活动对象:红领巾接待团成员。
活动地点;学校绿色网吧。
活动过程:温情回顾,导入话题;自由组合,绿色上网;交流反馈,学习礼仪;教师总结,活动延伸。(详细过程略)
通过基于网络的培训活动,让礼仪接待员进一步了解新加坡、认识新加坡,同时,又明确了自己作为东道主应有的主人翁态度和必须了然于胸的传统节日、本土特色、校园文化等知识。
小窗口见大世界,透过一个小小的电脑屏幕,学生浏览到的是外面世界的无限精彩。学校构建安全、绿色的上网环境,为这种新型的教育和学习方式提供了安全保障,互联网也逐渐成为我们开展少先队活动的新场所。
类似的研究个案还有传统的“十百千”工程,每学年一个周期的“千人评实小”系列活动等,都在活动的过程中因网络的有效介入而更显活力和魅力。在课题研究告一段落之际,课题研究为学校数字化德育创新所带来的影响却还远远没有休止,如何在下阶段的研究中,逐步摆脱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把一些优秀的个案研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廓清新形势下数字化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从实践应用到模式总结的路途还很遥远,需要我们继续不断的努力。
(本文部分案例素材,来源于张侍、吴敏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