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不长毛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5ete346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拉松比赛漫长的赛程使运动员汗流浃背、精疲力竭,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种动物会像人类一样“傻乎乎”地举行这样的比赛。自然界不但没有这样的比赛,甚至没有哪种动物经得起不间断的长途奔跑,即便是最擅长长跑的赛马,都有可能死在这种高强度比赛的赛场上。死亡的原因是长途奔跑产生的过度熱量散发不掉,大脑受热之后崩溃,内脏功能陷于紊乱,导致应激死亡。
  玩不转长时间、长距离的奔跑,是野生动物的一大通病。这一通病的根源不是没有持续的能源,很多动物因奔跑而死亡的时候,身上仍然存留着大量脂肪。在保存与散发热量方面,所有动物都面临着两难选择:一方面脂肪是重要的热量来源,另一方面燃烧脂肪所产生的多余热量必须及时散发掉。如何正确处理热量产生和散发之间的平衡,将是生死攸关的事情,任何极端的做法都会使其面临死亡的威胁。而漂亮的皮毛和厚厚的脂肪是阻止热量散发的重要屏障,最典型的例子是北极熊。它们在雪地上慢腾腾地行走,因为它们的皮下脂肪太厚,毛发保温性能太好,稍稍加大运动量就会“中暑”,甚至直接倒毙在冰天雪地之中——你能想象北极熊被热死吗?这都是皮下脂肪和皮毛惹的祸。
  凡是迫不得已需要长距离奔跑的动物,首先要处理好散热问题,随便瞎跑是会送命的。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散热方法,狗主要靠伸出舌头大口喘气来散热;猫的舌头不长,所以多在凉爽的夜间活动,或者与主人一起待在温度适宜的空调房里。更重要的是,这些动物必须学会控制运动的激烈程度,除非遇到生命危险,一般不会狂奔不已。为了追逐水草而长距离迁徙的角马也经常休息,一是为了吃草补充能量,二是为了更好地散热。
  没有哪种动物能摆脱热量的束缚,人类同样如此。生物学家正在重新评估人体的能力,我们的长跑能力在自然界中独占鳌头——人类的腿很长,双腿迈开的步伐很大,跨度远远超过其他灵长类动物;又宽又硬的膝关节和强壮的肌腱,让其他猿类望尘莫及,这些“设备”没有别的用处,就是为了跑步。此外,人类还有一个异常肥大的屁股,那不只是为了坐着舒服——黑猩猩也经常坐着,但屁股并不肥大。又肥又大的屁股看似累赘,其实是重要的辅助工具,它厚重而结实的肌肉可以反复拉动大腿前进,同时它还是有效的重心平衡工具——防止身体前倾,不至于在奔跑途中一头栽倒在猎物的屁股下。
  在生存竞争异常激烈的地球上,没有哪种动物会主动把自己送到人类的嘴边。远古时期的人类还不懂得种植农作物,也不会驯养家畜,为了养活自己,他们别无选择,在采集野果之外,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长途追杀猎物。对食草动物而言,早期人类的长途追杀非常可怕,他们不偷袭、不埋伏,也不设陷阱——当时的人类还不具备这种智慧,更不会使用什么像样的武器,刀枪棍棒都是后来的发明。他们只有一招——持续追赶,一招致命。
  现在该回到正题了:人类的长跑能力和皮肤裸露有什么关系?难道只为“裸奔”时心情舒畅、跑得更快吗?“裸奔”虽然不一定能让心情变得更好,却能让奔跑的时间更长。人类脱毛是为了在追捕猎物时有效散热,这就是“散热理论”。因为散热的目的是狩猎,所以“散热理论”又被称为“狩猎假说”。
  这一理论绝非臆想,现代人类的皮肤可以提供充足的证据。从皮肤结构可以看出,我们确实与众不同:哺乳动物大多具有三种出汗途径,即大汗腺、小汗腺和皮脂腺。大汗腺和皮脂腺都与毛囊相通,我们常说某人富得流油,有时这并不是夸张,而是一种真实的生物现象,皮下脂肪过多的人确实可能分泌出更多的油脂,而油脂的散热效果当然不好。散热效果最好的是小汗腺,这些细细的管道密集分布在皮肤之下,直接开口向外,主要分泌含有盐与水分的汗液,同时带走大量热量。人类小汗腺的数量比其他哺乳动物多得多,所以人类的流汗能力在动物界是最强的,换言之,散热能力也相应最强。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一条狗拿着毛巾擦汗,因为它们的皮肤从不出汗。可以这样认为,其他动物皮肤的主要任务是保暖,而人类皮肤的主要任务是散热。这是两种相反的功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类在强化散热的同时必然降低了保温能力,因此需要一层厚厚的皮下脂肪,必要的时候还会披上一件其他动物的毛皮。
  或许有人会反问:既然人类可以脱去毛发以提高散热能力,在同样环境下狩猎的其他动物(如狮子、猎豹等)为什么不脱去毛发?
  狮子不脱去毛发,是因为其不需要长途追杀猎物,所以不需要太强的散热能力。之所以不需要长途追杀,是因为它们的短途追杀效率极高,已经足以维生,其他时间大可待着不动。那些迫不得已需要在阳光下活动的食草动物,比如羚羊,除了脂肪少,还有一套独特的设备来为大脑降温,那就是长长的颈动脉丛。这些密集的血管紧挨着鼻腔,如同汽车散热器,可以有效带走大脑产生的热量,从而迅速冷却大脑。它们就算不裸露皮肤,日子也过得去。而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都缺乏这种有效的散热装置。



  为什么人类不像狮子那样选择在早晚天凉的时候捕猎呢?难道白天伏在树荫下休息不好吗?把这个问题换成简短的句子表达就是:为什么人类不搞短程追杀?答案很简单,有些事情人类不去做,不是不愿意,而是不能够。
  短程追杀这种粗暴、剧烈的体力活动不是人类的强项。在非洲大草原上,早已云集着众多短程追杀高手——狮子、猎豹、鬣狗等,它们个个身怀绝技,都是这一领域的顶级专家。它们的牙齿有着令人生畏的撕咬能力,有力的前爪可以紧紧钩住猎物的身体,起落之间,生死已判。特别是狮子,成败只凭一击之功,一击失手,则当即罢休,根本无意远追——它深知自己跑不过那些行动轻灵的食草动物。
  (摘自重庆出版社《疯狂人类进化史》)
其他文献
文字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是画笔,为你头顶的苍穹画满星辰;它是音符,让你脚下的海水跳起舞来。晕云  少年時,上体育课,老师让我们躺在草地上,听花草的私语,看天上的浮云。  看着云起、云飞、云聚、云散,渐渐感到晕眩,我坐起来,对老师说:“我头晕。”  有人晕车,有人晕船,那么,我是晕云了。  当我把这段经历告诉你,怀着羞赧不安的情绪,你用一种奇特的眼光看着我,说:“晕云,天哪。”一面忍不住笑起来。 
期刊
一天,艾萨克开车回家,一辆货车撞上他的车,他还算走运,只受了点轻伤,不过,还是请了两个月的假,不能上班。他咨询了一位律师,律师听取了艾萨克的详细叙述后,建议艾萨克向法庭起诉货车司机,告他危险驾驶,艾萨克点头同意。  过了几个星期,法院传唤艾萨克,要求艾萨克作证,货车司机的辩护律师咄咄逼人,问艾萨克:“艾萨克先生,在事故现场,你是否说过你很好?”  “是这样的,我会确切地告诉你事故现场发生的一切。当
期刊
远远地,传来蝉的鸣叫声。无数的音波层层叠叠地交织在一起,前赴后继地来到我的耳边。  “蝉时雨。”我突然轻声念道。  时雨,时间之雨,哗哗哗地落在我身上的“时间”。是的,在很久以前曾经发生过同样的事情。  如果没有记错,那是暑假开始的第一天。那个下午,我就如同站在无限之国的入口。  记忆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事物,哪怕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能如同導火索一般,鲜明地唤起那些早就应该逝去的过去。也许这也可
期刊
我第一次遇见贾金斯,或者说真正注意他,是在好些年前,那时我还是个孩子,正在外边野营。当时有人正要将一块木板钉在树上当搁板,贾金斯便走过去管闲事,说要帮他一把。  “停一停,”他说道, “你应该先把木板头子锯掉再钉上去。”于是,贾金斯便四处去找锯子。找来锯子之后,还没有锯到两三下又撒手了。“这把锯子,”他说,“需得磨快些。”于是他又去找锉刀。接着又发现在使用锉刀之前,必须先在锉刀上安一个顺手的手柄,
期刊
科幻电影的发展史也是娱乐业与学术界融合的历史。对于这类作品来说,真实和虚构的互动是双向的,生活和艺术互为推动力。通过为热门影片建言献策,科学家们检验了自己的理论、思考未来的挑战,并将自己的观点传递给大众,以此促成科技进步。  2018年10月12日,好莱坞大片《登月第一人》在美国首映。这部影片以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为主角,重现了“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的真实经历。不少影评家认为,虽然在细节上有所
期刊
18世纪,西欧兴起的启蒙运动开始挑战基督教教会的思想体系,使科学的成果浸润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欧洲大陆进入了对自然进行全面、深入探索的萌芽期。本文的主人公沃康松就生活于这一时期,他深受大时代的影响,同时也好似盗火者普罗米修斯,让科技的火种点燃了机器的“灵魂”,开创了机械工艺的新时代。  雅卡尔·德·沃康松(1709~1782)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人形自动机发明家,他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基于生理学
期刊
每次梳头发梳得不顺心,梳到右边偏偏翘向左边时,我就想拿把大剪刀,“咔嚓”一下把这绺不听话的头发剪掉,也会马上想起满口甜甜软软的麦芽糖来。  麦芽糖跟头发有什么关系呢?是我贪吃麦芽糖,把它粘在头发上了吗?不是的,是因为小时候,我常常剪头发换麦芽糖吃。  每回听到卖糖的“咚咚咚”地摇着拨浪鼓来了,我就急急忙忙跑到后房,在母亲堆破烂的篾篓里掏,掏出破布、蜡烛头、旧牙刷、玻璃药瓶等,塞在口袋里,再急急忙忙
期刊
我们的精神生活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无意识中发生的,这种“无意识的意识”在弗洛伊德看来,是人类最基本欲望的“发源地”。现代神经学家当然不会认同这种说法,但他们确实承认,我们的大脑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本领:不需要有意识的参与,就能将一些事情处理好。  你自己的生活竟然不能由自己有意识地掌控,这是怎么一回事?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为我们揭开其中的奥秘。 1以待机模式继续工作  有些人信誓旦旦地宣称,如果他们想在早
期刊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无疑是科学界最重要的奖项,然而,任何评奖都很难做到尽善尽美,诺贝尔奖的评选也会出现争议。  回顾历年诺贝尔奖的评选,1974年,英国女天文学家乔瑟琳·贝尔错失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戏剧性经历,可以说是科学史上最不公平的一次颁奖。如今,诺贝尔奖刚刚颁布,余热未消,乔瑟琳·贝尔的人生故事此时听来,不失为我们理解诺贝尔奖的另一扇窗口。做苦工的博士生  1965年,年轻的乔瑟琳·贝尔从格拉斯哥
期刊
我爱看关于动物的纪录片,特别喜欢看与狮子相关的画面,它们集体行动、狩猎的场面常常令我着迷。虽然爱看狮子,给我留下更深印象的却是羚羊的速度和敏捷。大草原上,狮群虽然非常强大,却喜欢选择捕捉老弱病残的猎物,一旦选中猎物,狮子就会集中精力,尽可能一举猎捕成功。它们的战术是先把猎物群冲散,使其失去集体保护,然后再扑倒个体,在落日的余晖中安详地享用美食。可羚羊也绝非消极被动任由狮群宰割,奋力的挣扎和反抗更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