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探究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gverger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在课堂中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更要注重实践环节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思想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文章梳理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针对学校制度建设、师生团队构建、创新党支部建设等方面,使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做好良性循环。对推动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开展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借鉴性。
  【关键词】职业院校 科技创新 可持续 探究
  【课题项目】《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探究与实践》,该课题项目为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重点研究课题。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38-02
  引言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注重为学生思想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将素质教育整体提升。学校能够成为知识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创新的主要平台,使高职院校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阵地。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如何更加紧密的结合与实施,达到可持续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关心的问题。学生科技创新的开展是有利于学校短期内提升学校知名度的手段。通过科技创新可持续开展,有效的解决师资能力的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促进以科技创新竞赛为平台倒推专业建设,以专业的逐步建设,推动各方面如教学环境、师资能力,学生培养综合提升的一种方式。各高职院校如何有效的建立科技创新的持续开展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更上一个台阶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1.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意识提升与制度保障。各高职院校近些年都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挑战杯、机械设计、电子设计等科技竞赛类活动逐渐重视,将学生科创新活动的开展作为短期提升学校知名度、对外宣传重要措施和手段。从而重视专业的发展,促进专业设备的投入,推动了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意识和加强管理,以校长或校长为牵头,辅以教务处、团委、学生处、各二级学院(系、部)等成立领导机构,协调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给予指导教师和学生以激励政策,广泛的调动了学生和教师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规范管理与提升保障。设置科技创新项目为载体,规范运作管理。网络化流程办理统一组织,提升现代化后勤组织为科技创新活动更好的服务。通过科技竞赛网络流程申报,科技创新项目网络申报,进行对科技创新竞赛、科技创新项目的评审和办理,有效的规范了相关预算、结题和经费使用的管理。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加强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和校园文化的培育。保障方面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场地建设,逐年投入大量经费的予以保障。为保证学生和教师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对创新活动场地进行建设,整合实验实训资源,配备了实验仪器和耗材,更大程度的推动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2.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定位模糊,目标不明确。部分高职院校针对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顶层设计定位模糊,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制定中期、长期目标制定与规划。这就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如何可持续发展相关措施不能够具体制定和实施。对科技创新活动、竞赛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载体建设不足,管理体制比较乱,多头领导,由于分布不均会出现重复建设等资金、人力、物力的浪费现象。教师创新团队的建设和管理不科学,年轻教师由于学历的原因不能够得到引进,指导教师队伍无法延续等,导致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没有完善的考核办法及激励制度,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难提高,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造成制约。部分高职院校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已无法适应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可持续开展。创新型、项目式、科技含量高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内容比较少。实验室设备闲置,开放率及利用率不高。没有指导教师更多的参与,学生能够自由发挥的空间有限等。对科技创新项目资金投入不多,导致无法购置设备、耗材,场地空间有限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待改善。
  培养周期短,指导精力投入大。学生培养周期不像本科院校长,高职院校相对较短,学制一般是3年制、2年制,学生培养周期短。大一入校专业知识不足,能力有限。大三第二学期面临就业和专升本的问题。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教师精力投入比较大的,刚培养好,学生没多久就毕业了,学生在校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时间有限。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参与的理解存在误区。很多人认为科技创新高大上,望而却步。学生往往活动参与积极性比较高,但长期坚持下来的不多,缺乏毅力和耐性。学生科技创新水平有限,成果技术含量低,成果转化少,即使有好的创意和好的初步成果,没能更近一步的研究和完善成为好的成果。这样就更加导致参与的教师数量少,覆盖面不大,学生受益面窄。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以阶段性竞赛为目的。部分学生存在参与为了获奖的功利心。竞赛结束了,活动也结束了。教师和学生也就没有再做相关的训练和研究。
  没有形成团队意识,组织结构不合理。高职院校中,以教师带学生指导相关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势开展,教师指导为主,学生参与活动为辅,是目前通用的做法。但很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同时缺乏具体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相关政策,部分科技创新团队是自发形成或临时组建,缺乏有效管理。没有建立起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团队以支持和服务,管理混乱,工作拖沓,责任不明确。随着老师职称晋升或岗位调动,学生队伍就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教师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协作氛围,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的情况不多。指导的学生,毕业一批,没学生接上,形成人才批次断档的现象。这些都是教师间、学生间、师生间没有很好的形成团队意识的表现形式。
  3.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改革现有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学改革,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调整新形势下传统教学内容,推动实践平台的搭建,形成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可持续发展。各高职院校要对科技创新活动予以学校层面的重视,给予更高的关注度。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角度,逐渐扩大受益面的角度抓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建设完善的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的制度,如学校中长期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建设规划、科技创新项目设立和评审、学科竞赛配套奖励制度、指导教师科技创新活动课时补贴、人事晋升制度倾斜等。从培养方案制定的角度,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所需理论和实践内容有机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设置单独的创新人才特色班培养方案,使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通过实验室开放、“第二课堂”的活动替换部分专业选修课学分。学生通过学科竞赛获奖能够得到部分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的奖励学分予以替换等,都能够更大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2)硬件建设和软环境配套。
  合理布局校内对于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足够的活动场所,注重以学科竞赛、学生“第二课堂”的形势,开放不同功能实验室,合理设置大学生科技创新固定的办公区、设计区、制造区、装配区、调试区等不同功能的区域设置。实验室中,提供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所需要的设备及耗材,逐年投入资金支持以满足正常运转。教师指导学生过程,要做好相关活动计划,规范制度化管理,做好耗材的预算和采购,培养学生节省意识。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上得到积累,各项综合素质上也能够得到提升。学院注重科技创新校园文化宣传氛围,积累历年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教师、学生获奖照片、作品、证书等做展示厅和墙体光荣榜。做好日常活动开展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对外宣传。建立以创新创业学院、科技创新协会(社团)形成日常运转,以项目、论文、专利、卓越技师等形式,让学生看到努力获得的成果,从而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3)师生团队建设、创新党支部
  团队既要有教师团队,也要有学生团队(如协会、社团等),更要有师生团队。教师团队以负责人牵头责任制,要配有负责参与指导的教师,后勤和技术信息搜集的教师,非指导日常授课教师要积极予以配合,形成教师指导团队氛围。学生以大三带大二、大一的形式传帮带,以做促学、以做促炼、以教相长。学生组织成立科技创新协会(社团)的形式。学生协会的会长予以兼学生会副主席的行政职务,旗下各部门等同于团委学生会各部长得行政级别和待遇,促进学生加入协会的积极性。学院领导和指导教师积极参与每学期定期组织文艺活动,每学年定期举行表彰活动,促进学生们的文化生活。学生间存在着差异性,实践能力存在差异,个人素养存在差异,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尤其是学生思想政治的要求不是很高。这就很容易造成在青年学生科技创新组织中,学生对党的认识不足,入党积极性不高;缺失正确的红色信仰引导,活动局限性明显。师生党支部为协会学科竞赛提供支持,做好事务性工作。设立以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创新支部(或小组)党组织形式为载体,在保障协会学科竞赛有效运转,做好日常管理、运营、宣传、负责协会的建设同时,可以有效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先进性渗透到科技创新组织中,强化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引导学生个人及团体更加健康成长和发展。在创新党支部中的党员通过科技竞赛扩大自身影响力,带动其他同学积极参与协会中来,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洪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0)
  作者简介:
  刘斌(1979年2月-),男,黑龙江佳木斯人,高校讲师,硕士(MBA),主要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工商管理,运营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通过对“校企合作”的类型、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与举措,以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33-0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如何研究党史呢?根本的方法马、恩、列、斯已经讲过了,就是全面的历史的方法。我们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当然也要遵照这个方法。我今天提出的只是这个方法的一个方面,通
将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应用到济南大辛河生态治理工程,通过过滤水体、河道基底治理、植被绿化、下沉式广场、透水铺装等措施,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
并购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扩大资产、提高收益、提升竞争力的同时,也充满了风险和陷阱。有数据统计,全世界有近四分之三的收购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不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长期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积极地正确地经常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保证党内生活正常化、增强党的团结、帮助同志进步、提高党的战斗力必不可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04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连续13年以“三农”工作为核心,把加强农村基础
【摘要】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查找就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从土地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以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角度出发对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思路进行深入的探析,希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课程 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35-01  在新时代的背景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并逐步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循,带有本企业特点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企业文化研究兴起以来,已经越来越引起企业界的普遍关注,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重点阐述了河南安飞电子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飞公司)自创建以来,依靠合资企业的经营环境为平台,将国外企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医学专业人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就必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改革和重组实践课程结构,优化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水平才能够得到提升。本文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为切入点,系统的阐述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实践教学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