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多种体裁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体。它们反映的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合情合理的形式,多样的结构,对少年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美学的高度去领会、去体验、去感受,使学生受到高尚理想、情操、品德的陶冶。这对培养少儿健康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在阅读范文中充分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所以课文内容则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阅读范文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激发美的情趣。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即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比如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在初步介绍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反复吟读,恰如一个富有激情的导游,把学生带到一幅美丽和画卷面前,将桂林的水的“静、清、绿”,山的“奇、秀、险”的特点次第展示出来,把学生引入人在画中游的情景之中,而教师的朗读就是由课堂到达桂林的“游船”。实践证明:朗读课文是激发情趣的关键。通过朗读,课文中的美学意蕴得到了初步的揭示,美学价值得到了相应的挖掘。
树立美的意识。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潜移默化逐步确立起来的。教师要分外珍惜,精心呵护。要在阅读范文上下功夫,花气力。阅读范文既有教师富有魅力的范读,更有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如前者是导径的灯,后者则是寻路的杖。学生在寻路之时则能把教材中优美的诗歌、动人的故事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体味出作品的美感,从而进入作品中特定的意境,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美、感受美。
增强美的感受。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更要能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只有真正体会到课文的情感,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小学生正值人生成长阶段,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使其从作品中吸取营养,产生爱心,生发美感。比如课文《七月的天山》,教师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再现了天山山脚的活泼溪流、山腰幽静的森林、山上缤纷的野花等形象,使学生感受到天山七月神奇的美景。再如《父亲的菜园》,教师通过平和温情的朗读,使学生从平实的叙述,深情的思念之中感受到坚忍不拔的父亲形象。
二、在课文分析中正确鉴赏美
小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如桂林的清秀、双龙洞的神奇等等。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抓住美的语言。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讲读课文时首先要抓住文章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在《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注意分析“句眼”来体现语言的美感效应。“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水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水真秀啊,像……桂林的山水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岣……”对这样写景文章,让学生明白语言的准确使用本身就是美。我们曾指导学生做这样的尝试,把描写水“静、清、绿”,山“奇、秀、险”的语言任意换成同意词试试表达效果会有何变化,从而感知“静、清、绿”,“奇、秀、险”表达得准确、鲜明、具体。
抓住美的形象。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力量。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雷锋、张思德……无一不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英雄为国捐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会深刻地印在脑子里的。这时候的教育会影响他们一生,也正是理想教育、奉献教育、爱国教育的大好时机。
抓住美的意境。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如教《朝发白帝城》,这是李白在唐朝元二年春天遇赦,离别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全诗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画面:“清晨诗人辞别朝霞满天的白帝城,乘着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而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山峦叠嶂,夹道相迎……好一幅三峡行舟图啊!”通过倾听有感情的配乐导读后,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的分析点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不仅会感受到诗人遇赦东归时轻松、喜悦的心情,而与作者思想感情交融,感受诗文的意境美。
三、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
一个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他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决不能光用教师的范读和讲解去代替学生的朗读和理解,用教师的鉴赏代替学生的鉴赏。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
俗话说,言为心声。说话文明,举止礼貌,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的素质水平。因此,训练的第一步骤是“说”,要加强对学生的表情朗读、创造性复述等方面的指导,做到音质悦耳,诵咏清晰,韵律和谐,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比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对荷花的认识,再结合文本中的语言进行交流。从有色、有形的美,描写荷花开、挨挨挤挤、冒、露、展开等动词感受到荷花不仅有外在的颜色、形态的美,更有充满着生命力、生机勃发的美。
第二步骤是“写”。及时地把审美体会行诸文字,读和写结合,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是值得提倡的一种做法。从美育意义上看,这种写应努力进入一种愉悦、激动的心态中,应“趁热打铁”。比如说教学《了不起的女孩》,趁学生正被李欢懂事、非常有毅力、了不起所感动时,让学生以《某某,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写小作文,学生会很乐意。让学生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心,让作品真正从心灵深处打动学生,让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沟通、交流,穿越时空达到心与心的交融,这样审美教育也达到了理性的高度。
一、在阅读范文中充分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所以课文内容则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阅读范文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激发美的情趣。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即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比如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在初步介绍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反复吟读,恰如一个富有激情的导游,把学生带到一幅美丽和画卷面前,将桂林的水的“静、清、绿”,山的“奇、秀、险”的特点次第展示出来,把学生引入人在画中游的情景之中,而教师的朗读就是由课堂到达桂林的“游船”。实践证明:朗读课文是激发情趣的关键。通过朗读,课文中的美学意蕴得到了初步的揭示,美学价值得到了相应的挖掘。
树立美的意识。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潜移默化逐步确立起来的。教师要分外珍惜,精心呵护。要在阅读范文上下功夫,花气力。阅读范文既有教师富有魅力的范读,更有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如前者是导径的灯,后者则是寻路的杖。学生在寻路之时则能把教材中优美的诗歌、动人的故事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体味出作品的美感,从而进入作品中特定的意境,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美、感受美。
增强美的感受。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更要能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只有真正体会到课文的情感,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小学生正值人生成长阶段,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使其从作品中吸取营养,产生爱心,生发美感。比如课文《七月的天山》,教师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再现了天山山脚的活泼溪流、山腰幽静的森林、山上缤纷的野花等形象,使学生感受到天山七月神奇的美景。再如《父亲的菜园》,教师通过平和温情的朗读,使学生从平实的叙述,深情的思念之中感受到坚忍不拔的父亲形象。
二、在课文分析中正确鉴赏美
小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如桂林的清秀、双龙洞的神奇等等。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抓住美的语言。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讲读课文时首先要抓住文章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在《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注意分析“句眼”来体现语言的美感效应。“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水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水真秀啊,像……桂林的山水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岣……”对这样写景文章,让学生明白语言的准确使用本身就是美。我们曾指导学生做这样的尝试,把描写水“静、清、绿”,山“奇、秀、险”的语言任意换成同意词试试表达效果会有何变化,从而感知“静、清、绿”,“奇、秀、险”表达得准确、鲜明、具体。
抓住美的形象。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力量。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雷锋、张思德……无一不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英雄为国捐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会深刻地印在脑子里的。这时候的教育会影响他们一生,也正是理想教育、奉献教育、爱国教育的大好时机。
抓住美的意境。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如教《朝发白帝城》,这是李白在唐朝元二年春天遇赦,离别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全诗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画面:“清晨诗人辞别朝霞满天的白帝城,乘着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而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山峦叠嶂,夹道相迎……好一幅三峡行舟图啊!”通过倾听有感情的配乐导读后,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的分析点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不仅会感受到诗人遇赦东归时轻松、喜悦的心情,而与作者思想感情交融,感受诗文的意境美。
三、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
一个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他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决不能光用教师的范读和讲解去代替学生的朗读和理解,用教师的鉴赏代替学生的鉴赏。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
俗话说,言为心声。说话文明,举止礼貌,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的素质水平。因此,训练的第一步骤是“说”,要加强对学生的表情朗读、创造性复述等方面的指导,做到音质悦耳,诵咏清晰,韵律和谐,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比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对荷花的认识,再结合文本中的语言进行交流。从有色、有形的美,描写荷花开、挨挨挤挤、冒、露、展开等动词感受到荷花不仅有外在的颜色、形态的美,更有充满着生命力、生机勃发的美。
第二步骤是“写”。及时地把审美体会行诸文字,读和写结合,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是值得提倡的一种做法。从美育意义上看,这种写应努力进入一种愉悦、激动的心态中,应“趁热打铁”。比如说教学《了不起的女孩》,趁学生正被李欢懂事、非常有毅力、了不起所感动时,让学生以《某某,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写小作文,学生会很乐意。让学生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心,让作品真正从心灵深处打动学生,让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沟通、交流,穿越时空达到心与心的交融,这样审美教育也达到了理性的高度。